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贵州省某高速公路拟采用路基方式通过一河谷左岸坡体,该处发育一崩塌堆积层岩堆体,文中在此路基施工图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岩堆体的形成机制,并采用一般条分法、Bishop、Janbu和 Morgenstern-Price对不良地质条件下的路基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在公路桥梁施工中,最基础的工序就是路面、路基的修建,可以说路面、路基的质量直接关系着最终的工程质量,同时也影响着国民的生命安全。文章首先对目前公路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漏洞进行了剖析,然后详细介绍了相关施工技术,保证了路面、路基的稳定性、强度均达到相关标准,保障了实际工程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3.
某工程软土路基位于一山间洼地内,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在专项勘察的基础上,采取了表层碎石换填,下部采用素混凝土桩等综合治理措施,有效确保了路基填筑后的稳定性,避免了路基填筑后的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路面开裂。  相似文献   

4.
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软土路基处理是经常会遇到的问题,使用相应的处理技术,能够弥补因路基土壤含水量大而引起的承压能力不足等情况。因此本文主要分析软土路基的处理方法和基层优化设计,旨在弥补施工路段地质条件不足,帮助软土路基建设达到标准强度和稳定性,保证道路施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西部黄土地区的山坡上广泛分布着鸡爪形冲沟,有的深达百米。在这样的地形上修建高速公路,高填和深挖路基就不可避免。如何保证高填及深挖边坡的稳定性,避免高路堤出现较大工后沉降从而引起路面的破坏是工程中的难题。文中以内蒙古黄土地区某高速公路施工工程为背景,探讨了通过高填深挖路基施工监控措施,控制路基整体稳定性和工程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从设计施工、室内试验以及边坡稳定性验算等方面分析了某高速公路高填土路基纵向裂缝形成的原因,对路基边坡进行了稳定性分析计算,得出较为符合工程实际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钢管注浆是一种压密注浆和锚杆注浆相结合的滑坡处理技术,可有效降低不均匀沉降,取得良好的路基滑坡段加固效果。文章以实际工程为例,对高速公路路基滑坡路段钢管注浆原理进行了分析,然后对高速公路路基滑坡路段钢管注浆加固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提升了坡体的承载力,保证了滑坡路段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分析沿河路基挡墙在不同水力条件下的受力特征,有助于改进沿河路基支挡结构的设计和提高沿河路基的稳定性。对沿河路基挡墙的结构进行简化,将路基地下水的渗流状态简化为稳定渗流状态。就路基排水系统沿墙土界面布置、沿填土底面布置和路基排水系统完全失效3种情况,阐述了主动土压力的计算方法,并分析了路基排水系统的布置方式对作用于路基挡墙上的土压力的影响。得出结论:确保路基排水系统的有效性对提高沿河路基挡墙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在路基排水系统有效的前提下,排水系统沿填土底面布置比沿墙土界面布置更有利于沿河路基挡墙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勘察区域大地构造属扬子地台与华南地台接壤地带,地处黔西南盘江大型多层次席状逆冲一推覆构造,有板昌逆冲断层的冲断推覆作用,断层纵横交错,叠加褶皱发育,发育岩性以三迭系泥岩、砂岩、泥灰岩、灰岩及二迭系灰岩为主,岩性多样,特殊性岩土及不良地质发育,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极复杂.主要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是软土路基的稳定性及不均匀沉降和边坡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大量十字板剪切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和扁铲侧胀试验,研究了海滩区淤泥抗剪强度的分布规律,发现淤泥路基强度基本随深度增加线性增长,并分析了淤泥路基抗剪强度变化规律对淤泥路基稳定性的影响,揭示了路基稳定性安全系数及滑动面位置随淤泥强度分布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1.
闭曾波  赵吉 《珠江水运》2011,(16):78-79
路基防护与加固的目的,就在于阻止由于自然因素所引起的破坏。防护与加固,应同路基稳定性设计及路基排水等紧密结合,以保证路基的强度与稳定性。因此,路基的防护与加固应是路基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工程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贵新公路典型软硬互层岩石边坡工程稳定性分析,发现滑坡发生在反倾斜岩质边坡的可能性依然很大,以都新YK213+740~+920段路基边坡滑坡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Ordina-ry、Bishop、Janbu和Morgenstern-Price分析了这种不良地质条件下的边坡稳定性,为软硬互层岩石边坡工程提供了重要的分析方法和工程经验。  相似文献   

13.
在公路工程中,软土路基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病害,为了保证路基质量,需选择合理的软基处理技术。钉形双向混凝土搅拌桩作为一种常用的软基处理技术,具有良好的加固效果。文章以实际工程为例,对公路工程中钉形双向混凝土搅拌桩软基处理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西藏地区复杂地质环境下大日公路加宽工程为背景,分析了加宽路基地基沉降和路堤自身的压缩变形、路基土的塑性累积变形等造成的不均匀沉降基本特征,为道路改扩建工程路基不均匀沉降的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首先查明场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及滑坡空间形态、规模、滑体物质组成、滑动面、变形破坏等基本特征;其次建立稳定性计算模型,计算路基开挖前、后滑坡的稳定性;根据分析、计算结果,综合分析滑动机理;最后针对滑坡特征,开展治理设计及公路运营期监测。结果表明:滑坡为顺层岩层面及前部褶皱控制的平面滑动破坏类型;由于边坡前部路基开挖,降低了抗滑力;接着滑动面逐渐形成和贯通,滑坡周界出现明显变形破坏裂缝,前缘剪出口贯通,整体失稳滑动;该研究为高速公路同类型路堑边坡的滑坡防治提供勘察、设计思路和工程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楚恩国 《中国水运》2007,5(9):117-118
高速公路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很大程度取决于路基填料的性质及其压实的程度。根据广西区公路工程的特点,采取相应的路基填料办法和压实技术,是提高高速公路路基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对工程的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地质条件是水电水利工程施工的基础环境,直接影响着工程的稳定性。因此,施工单位应该高度重视水电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本文针对地质参数建议值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探讨了水电工程建筑行业与水利工程建筑行业中的地质参数差异。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的岩石山区和部分丘陵地区,利用碎石材料填筑路堤的情况越来越多。控制填石路堤的沉降量、保证路基稳定性是提高填石路堤质量的关键。本文以广乐高速的填石路基为背景,结合地质资料,分别对不同坡高和坡比的三种工况使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建模,分析了路基沉降的计算结果,总结了沉降变形主要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对高填石路堤,填方高度是影响路堤施工期沉降大小的主要因素,高度约填筑高度分别为10、20、30m时,其最大位移值分别为7.8、19.8、37.0cm。坡比是影响沉降大小另一重要因素,放坡的角度越大,沉降变形越大。对于地基稳定性没有问题的硬质石料填石路堤的一般地区,其填方边坡采用1:1.5~1:1.2的坡比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单介绍了路基工作区的概念及确定标准;结合天津港地区的交通特点和地质条件,分别计算分析了天津港港区典型路面结构在标准轴载下及重载交通作用下的路基工作深度的影响机理和变化规律,提出天津港地区重载条件下路基工作区深度为2.0~2.3 m;同时,对该地区的路基提出相应处理方案,以更好的指导类似工程的设计。  相似文献   

20.
由于珠三角北江流域地质的特殊性,路基下伏的可液化砂层对结构物稳定性影响较大,广贺高速沿线软基分布广泛,同时软基中分布可液化砂层夹层。广贺高速三四段为更好的指导后续施工,在项目整体施工之前,选择了长约1km路段进行了软基处理试验段研究工作。对存在可液化砂层路段,采取挤密砂桩处理方式综合治理砂土液化和软基加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