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7 毫秒
1.
京沪高速铁路徐沪段桥梁设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简要介绍京沪高速铁路徐沪段沿线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环境、桥涵分布情况。根据国内外桥梁设计的主要特点,选取具体工点对常用跨度桥梁合理结构形式进行研究。结合具体工点和科研成果简要介绍道岔区桥梁设计。根据京沪高速徐沪段桥墩设计,对京沪高速铁路徐沪段桥墩选型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通过昆山试验段桥梁工程桩基试验,定量试验分析高速列车对桥梁桩基础的影响,认为高速铁路桥梁桩基极限摩阻力取值可以按常规铁路桥梁取值标准进行。最后结合工程实践对京沪高速徐沪段桥梁设计进行了反思和总结。  相似文献   

2.
软土地基桥梁桩基础单桩竖向动静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软土地区的铁路桥梁桩基础在高速列车运营过程中由于动荷载作用引起桩基工作性状变化,目前国内尚无原位试验资料。某试验段在试验现场进行了2种桩径共6根试验桩的单桩竖向动静载试验。结果表明,在桩端持力层较好的情况下,软土地基桥梁桩基础设计时可以忽略由于高速列车运营的反复荷载作用对桩基工后沉降和竖向承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1998年6月24日,铁道部在京广下行线郑州~漯河区段间进行的提速试验,创造了时速240公里的我国铁路史上的最高速度。这次试验在向世人证明,中国有能力设计、建造高速铁路的机车、车辆、接触网、信号……等设备。同时也能够铺设进行高速试验的轨道设备。 高速试验段概况 铁道部于1997年7月作出在既有线上进行时速200公里以上高速试验的决定。试验段选在京广下行线苏桥~孟庙间,曾于1996年11月创下时速185公  相似文献   

4.
结合武广客运专线武汉至韶关段综合试验段再创新双块式无砟轨道桥梁混凝土底座的施工,对该项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行了试验总结,取得了关键的施工工艺参数和施工组织经验,为武广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桥梁混凝土底座施工提供了指导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5月4日,随着CRH-0507中国标准动车组缓缓驶入忻州西站,我国铁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地震预警系统在大西高速综合试验段的综合试验任务圆满完成。在大西高速综合试验段进行的高速铁路地震预警系统综合试验历时2年,经历了设备安装、联调联试、3次单台站试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秦沈客运专线及综合试验段内的接触网系统参数和要求,以满足电气化铁路旅客列车200km/h及至300km/h运行速度的需要,为高速电气化铁路做好技术和人才的储备。  相似文献   

7.
为了建立桥梁设计参数与桥梁性能之间的映射关系并对桥梁设计参数进行优化,提出一种基于均匀设计与神经网络的方法;以桥梁跨中截面的挠度、全桥最大应力、混凝土用量作为优化目标;边中跨比、跨中梁高、墩顶梁高和梁底曲线次数作为主要结构设计参数进行优化。通过均匀试验设计方法得出优化设计的样本数据,通过BP神经网络训练样本数据,建立桥梁参数与桥梁性能之间的映射关系,并基于该映射计算出桥梁最优性能状态下对应的设计参数,最后完成参数优化。  相似文献   

8.
合宁线试验段路堑基床地基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合宁线试验段上进行了模拟列车荷载的动态激振试验,通过模拟降雨与不降雨两种试验条件,测试了路堑基床部分动应力、弹性变形、塑性变形等指标,并结合扫频试验,得出路基的综合动刚度、固有频率、竖向阻尼比等参数,为客运专线路基设计提供试验参数。  相似文献   

9.
秦沈客运专线综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检验秦沈线综合试验段的工程质量,确保全线建成开通后运营速度达到160km·h-1及以上,在秦沈客运专线进行了三次综合试验。大量的试验数据表明在不同动车组以200km·h-1及以上的高速度运行下,线路、路基、道岔、桥梁等的动力性能完全符合安全评判标准,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高速客车转向架的动态环境和设计原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高速客车所处动态环境的特点及设计原理进行论述,并对国内外高速客车转向架结构的发展趋势及参数优化加以讨论,最后,还将对高速转向架的试验研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填充聚氨酯调高盆式橡胶支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介绍了在遂渝无砟轨道综合试验段2座桥梁上使用的填充聚氨脂调高盆式橡胶支座。研究结果:对支座的构造特点、调高材料选择、调高工艺及填充调高前后的性能进行了试验及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种调高方式操作方便、性能可靠、造价合理,能很好地满足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桥梁支座调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采用Geo-Slope软件对高速铁路CFG桩进行分析,通过不同垫层结构、桩径、桩间距、有无桩帽和桩帽大小等设计参数对地基沉降的影响,为试验段CFG桩复合地基设计方案提供依据,并对试验段设计方案进行沉降分析.  相似文献   

13.
北京东郊环线高速接触网试验段由德国AEG公司和铁科院根据德国Re250接触网标准结合我国情况联合设计,由电气化工程局二处在德国技术监理工程师指导下建设和安装的。本文介绍了东郊环线高速接触悬挂和各部分装置的特点,以及所采用的链形悬挂的零配件情况。还对施工工艺及施工工具做了简介,阐述了作者在施工中的体会和对我国高速接触网的展望。  相似文献   

14.
广深准高速线路有关技术参数的追踪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水生  冯文相 《铁道学报》2000,22(1):104-109
主要以客、货共线的广深准高速铁路养护维修作为实例,在广泛收集和吸收国内外的铁路理论以及试验成果的基础上,论证了目前广深准高速铁路平、纵断面的设计参数和轨道结构的合理性,提出了供其它线路进行准高速技改参考的设计参数和轨道维修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准高速客车CW-2型转向架及准高速双层客车209HS型转向架有空气弹簧性的结构特征、性能指标、试验结果和运行考核等作了分析和比较,对空气弹簧静态特性参数进行了计算,总结了我国正在研制的250km/h新型高速无摇枕转向架用空气弹簧的结构特征和静态特性参数计算结果,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空气弹簧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我国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标准高、技术难度大、建设任务重。通过组织科技攻关和客运专线技术创新,开展科研试验和工程实践,掌握了路基工程地基变形、沉降控制、无砟轨道精测和定位技术,成功研制了高速道岔,建成无砟轨道试验段,研制了客运专线新型扣件系统、500m长轨条焊接设备和铺设机组,桥梁建设技术和特长隧道修建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大型客站建造技术日臻成熟,基础设施技术标准体系基本形成。到“十一五”末期,我国将建立覆盖全国大中城市的快速客运网,形成客运专线成套技术体系,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建立中国高速铁路技术体系,构建客运专线安全技术体系,培养和造就客运专线人才队伍,使客运专线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7.
通过准高速客运内燃机车架县式转向架设计制造和试验过程的简单回顾,着重介绍了轮对空心轴式电动机全悬挂驱动装置的一系列优点,以及在设计制造试验中的参数计算选择、关键零部件的制造技术、试验运营结果总结等,并提出尚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应用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系统研究分析了遂渝线无碴轨道综合试验段线路平纵断面设计参数在快速旅客列车、提速客车、快速货车2、5 t双层集装箱货车、普通货车等客货共线运营条件下轮轨系统的动力学性能。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在各种运营条件下遂渝线无碴轨道试验段线路平纵断面设计参数是合理的,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能够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遂渝线无砟轨道综合试验段作为我国首条自主创新成区段铺设的试验线路,总结遂渝线无砟轨道综合试验段总体设计思想和方法,对于我国客运专线无砟轨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论: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遂渝线无砟轨道综合试验段的总体设计思路,介绍了试验段开展的研究工作内容、主要研究思路和技术关键,以及试验段的主要设计原则,系统总结了该试验段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同时指出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技术再创新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20.
赵学思 《铁道勘察》2007,33(3):55-56
在室内试验以及秦沈客运专线试验段路基动力响应实测数值的基础上,用分段线性函数近似代替实际测试得到的较为复杂的路基表层应力曲线,构造出作用于基床表面,适用于动力效应计算的列车荷载函数。改变少许参数即可以模拟不同速度、不同轴重、不同车长的列车作用荷载。使用此种荷载函数,可大大简化应用有限元方法对不同形态、不同构造路基的动应力和动应变计算,为高速铁路路基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