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文建议了一种桥梁在诸如制动力或牵引力,风力,土压力,以及温度影响等水平荷 载作用下的一般分析方法.它很便于编制计算机程序。   相似文献   

2.
几种汽车制动力检测设备的优缺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汽车制动力的检测是重要的安全检测项目之一,目前常用的检测设备有:滚筒反力式汽车制动力检测台,平板式汽车制动力检测台,“扭力扳手”式汽车制动力检测设备和惯性式汽车制动力检测台。它们各有优缺点,但若综合评价其优劣,笔者认为应推广采用平板式汽车制动力检测台。  相似文献   

3.
ABS介绍 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任务是防止由于制动力过大造成的车轮抱死(尤其在光滑的路面上),从而使得即使全制动也能维持横向牵引力,保证了驾驶的稳定性和车辆的转向控制性以及主、挂车制动结合的最佳效果.同时保证了可利用的轮胎和路面之间的制动摩擦力以及车辆减速和停车距离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4.
铁路桥梁列车制动力荷载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我国重载编组列车紧急制动条件下的仿真计算,提出了与桥梁长度相关的制动力率曲线,为我国铁路桥梁制动力荷载的规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根据日前所作的铁路简支梁桥制动力有效系数的研究,进一步得出了建议我国采用的铁路简支梁桥的有效制动力率曲线。  相似文献   

5.
为了考察在各种附着系数的路面上,电涡流缓速器处于不同档位对汽车制动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理想的汽车前、后车轮制动力分配曲线与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之间的匹配关系。引入了能够反映制动性能的制动力利用率概念,根据不同的匹配关系,推导出了对应的制动力利用率算法。针对某轻型客车,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分析了当缓速器处于各档位时制动力...  相似文献   

6.
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构建了2万吨重载列车中部机车-货车三维动力学模型,分析了连挂车钩初始高差、车钩钩头摩擦因数等关键因素对中部机车跳钩的影响规律,探究了空制缓解与牵引工况下中部机车-货车连挂车钩分离的形成机理,并提出相应的防控对策。研究结果表明:中部机车-货车连挂车钩在压钩状态下能够保持稳定,但在钩缓系统由压缩状态转变为拉伸状态的过程中,机车电制力、牵引力将使连挂车钩产生垂向相对跳动;进入拉钩状态后,较大的初始高差和较差的钩头摩擦因数使得连挂车钩自锁力不足,导致车钩间垂向相对位移迅速增大;若机车垂向转角限值过大,车钩间垂向相对位移将进一步增大至300 mm以上,最终导致车钩分离现象的发生;当钩头摩擦因数和机车车钩垂向转角限值分别为0.08、8°时,空制缓解工况下发生车钩分离所需的最小初始高差、电制力施加比例分别为40 mm、40%,牵引工况下发生车钩分离所需的最小初始高差、牵引力施加比例分别为30 mm、50%;空制缓解工况下,当初始高差为50 mm、电制力施加比例为70%时,发生车钩分离所需的最小钩头摩擦因数、机车车钩垂向转角限值分别为0.09、6°;牵引工况下,当初始高差为50 mm、牵引力施加比例为100%时,发生车钩分离所需的最小钩头摩擦因数、机车车钩垂向转角限值分别为0.10、7°。可见,为有效抑制跳钩事故的发生,须严格限制连挂车钩间的初始高差,适当减小机车电制动力/牵引力,增大车钩钩头的摩擦因数,以及限制机车车钩的垂向最大转动角度。   相似文献   

7.
列车制动荷载的离散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车制动过程中,车轮荷载作为移动荷载作用于线路和桥梁结构.若要深入研究移动车轮产生的制动力时程对线桥结构的影响,必须将其离散到钢轨各节点处,即将轮对的制动力时程转换为轨面节点的制动力时程.文中阐述了列车制动力的这种离散分析方法,以及它在制动力有效系数研究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高粘着利用机车的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指出,机车的高粘着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问题,文中由粘着牵引力的基本概念出发,从机械系统、动力与传动系统、控制系统等不同的方面阐述了高粘着利用机车的设计要求及方法,并从系统工程的角度论证了各部分合理匹配与协调。希望能对提高我国机车的设计水平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CRH2型动车组制动力和普通重载列车制动力对桥梁结构的影响差异,依据动车组制动减速度特性曲线,计算整车制动力时程,为桥梁结构承受动车组制动力的动力分析研究打下基础。通过与重载列车制动力时程的对比,表明动车组整车制动力数值比重载列车制动力小很多,且停车前保持平稳,不具有普通重载列车的冲击特性。  相似文献   

10.
雨天的汽车制动力如何确定和多少为合格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国标GB7258-1997对此未作规定;通过测试和分析计算得知,雨天的汽车制动力将下降10个百分点;建议有关部门制定一个雨天的汽车制动力标准,以便科学合理地评价车辆的合格与否。  相似文献   

11.
液压传力装置在有效传递制动力的同时,使原来受力明确的桥梁结构成为一超静定时变体系。本文以实验确定的各项参数为基础,介绍了该条件下的动态仿真计算方法和程序验证,并以某大桥的对比设计为例,进行了制动力作用下的桥梁墩顶位移和制动力分配计算。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混合动力汽车制动系统存在电机再生制动力和液压摩擦制动力一起工作而带来的相关问题,设计了双电机前轴复合制动系统。以前后轴制动力分配比例、ECE制动法规、电机特性、储能装置特性等因素为约束条件,研究了基于分层控制的混合动力汽车复合制动控制协调策略;利用MATLAB/Simulink对3种制动工况的制动力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对汽车复合制动力实施层次协调控制后,复合制动力与驾驶员需求制动力误差有较明显降低,说明协调控制后车辆的制动舒适性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3.
汽车制动性能台试国家标准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汽车制动性能台试国家标准是定期检测汽车安全性能的依据,其两个主要指标,制动力和制动力平衡虽经逐步修改日趋合理,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4.
高速磁浮交通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运输方式。其安全、高速、舒适和清洁、节能等巨大优势,将是未来交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牵引控制系统是磁浮系统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为磁浮列车运行提供了精确的牵引力和制动力,SIMADYND作为磁浮牵引控制系统的核心控制单元,本文基于上海磁浮线,对其应用设计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说明,在应用优势和改进设计的等方面提出了看法,并对上海磁浮线牵引控制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5.
利用CATIA软件建立驱动桥壳的三维模型,选取桥壳的最大垂向力、最大牵引力、最大制动力、最大侧向力和最大静应力典型工况,并施加相应的约束和边界条件,在Hyperworks中对桥壳进行有限元结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桥壳的强度及刚度性能满足要求。在最大静应力工况下,运用Optistruct优化模块对驱动桥壳的盘面和板簧座进行结构优化,优化后桥壳的应力集中位置得到转移和分散,桥壳应力分布较均匀,实现了桥壳的轻量化。  相似文献   

16.
高速列车轨道涡流制动的制动力分析与计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涡流制动的原理,引入了“迎流的”有限地计算具有速度矢量项的有限元方程,根据电磁力的麦克斯韦定理计算了列车的制动力,结果表明:轨道涡流制动的制动力在列车低速区随列车速度的提高而增大,在列车高速区则随列车速度的提高而下降,在某一列车速度下,制动力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制动力曲线异常检测方法, 分析了回踩异常特性, 考虑了制动力检测工况和制动力曲线变化趋势, 基于余弦相似度与相对误差, 对制动力数据进行聚类, 建立了制动力曲线分段算法; 将制动力曲线分为阻滞段、上升段、持续段和释放段, 提取出相应的数据子集; 对3家检验机构的9 120条制动力曲线进行人工筛选和分析, 归纳了制动超前、回踩、增长滞后3种异常特征, 给出了相应异常检测算法; 对于较难识别的回踩异常, 根据动态规划思想, 找出上升段最长连续趋势下降子序列, 计算了该子序列占制动力曲线上升段的行程比, 并结合经验值来判定该子序列是否异常。研究结果表明: 对于维度不大于32的低维制动力数据, 通过余弦相似度可聚类制动力曲线的阻滞段、上升段、持续段和释放段; 对于维度大于32的高维数据, 因为维数较高, 行程比较小, 分界点对整个序列相似度影响较小, 在这种情况下, 必须在考虑相似度的情况下, 通过分界点的相对误差进一步约束聚类结果, 可以确定制动力曲线的阻滞段、上升段、持续段和释放段; 由于采集的回踩子序列占制动力曲线的行程比为9.8%, 大于行程比的经验阈值8.2%, 因此, 该制动力曲线具有回踩异常, 判断结果正确, 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18.
大跨度钢桁斜拉桥上无缝线路制动力的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大跨度钢桁斜拉桥上无缝线路制动力的传力机制,基于有限元法和梁轨相互作用理论,建立了反映斜拉索、主塔、半漂浮体系等桥梁特征的梁轨纵向相互作用平面模型,分析了斜拉索刚度、主塔刚度以及半漂浮体系中粘滞阻尼器对制动力的影响,并提出了制动力的简化算法.研究结果表明:制动力满足斜拉桥上铺设无缝线路的要求,且其分布规律与普通桥上相同;粘滞阻尼器对制动荷载下斜拉桥上无缝线路梁轨相互作用的改善较明显,有效降低了梁轨相对位移,减小了制动力;与主塔刚度相比,斜拉索刚度对桥上无缝线路制动力的影响较大,因此,设计桥上无缝线路时,可只考虑斜拉索刚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缓行器对汽车制动稳定性影响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提出了装用缓行器后汽车前后制动力分配的广义 I曲线概念 ,导出了同步附着系数的计算公式。建立了带缓行器汽车的制动力与广义 I曲线匹配的定性评价法和定量评价法 ,从而能从制动稳定性角度对缓行器制动力匹配的优劣程度给出评价。  相似文献   

20.
《广东交通》2002,(5):25-25
广东地方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属下的南岭、曲仁两线自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投人运营以来,运输生产上使用的牵引动力一直是租用国铁韶关机务段的蒸汽机车。随着运输生产的发展和机车的老化,在使用过程中弊端越来越多,主要体现在:一是成本高。合计每年机车运用费高达1200加多万元,占整个运营成本的20%以上;二是牵引力小。由于南岭、曲仁两线的线路曲线多、半径小、坡度大,每到运输繁忙季节,动力跟不上,影响生产;三是机车超期使用,维修困难,给安全带来隐患。因此,解决牵引动力转型,提高生产力水平,成为公司突出的问题。过去公司曾多次研究,打算自上内燃机车,但因资金紧缺未能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