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1世纪的海上活动浮式集装箱码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荣忠 《水运管理》2003,(8):36-39,35
一、活动浮式集装箱港口码头的国际背景 由于采用标准集装箱载运货物的优越性和不可替代性,集装箱多式联运在过去的10年中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国际集装箱运输专家早就估计,到2010年或者2015年,全世界集装箱运输量将比现在增加2~3倍,而有些航线的增幅将更大。  相似文献   

2.
劳秀 《集装箱化》1997,(9):9-12
近年来.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得到了飞速的发展,1981年我国(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省,下同)。集装箱吞吐量仅10.1万TEU.而到了1996年达到了803万TEU,增长了近80倍,年均增长率达33.9%,远大于全球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增长速度。1982年我国还没有港口跻身于世界集装箱吞吐量的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3.
联合国亚太经济和社会理事会属下的 " 运输、交通、旅游和基础设施发展部 " 不久前推出 " 海运规划模式 " ,以详实的资料和数据全面总结全球航运业、港口业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态势.这份文件指出,到2010年或者最晚在2015年之前,全世界集装箱运输量将比现在增加2倍到3倍,而某些航线,如中国到北美西海岸的集装箱运输量将可能增加4倍.  相似文献   

4.
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ESCAP)不久前推出“海运规划模式”文件,全面总结全球航运业、港口业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态势。文件指出,到2010年或者最晚在2015年之前,全世界集装箱运输量将比现在增加2倍到3倍,而有些航线的增幅将更大,  相似文献   

5.
我国集装箱港口发展和布局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我国集装箱港口的发展 1.我国集装箱港口的发展现状 我国集装箱运输的发展起步较晚,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主要大港都把集装箱港口建设作为港口发展的重点。到1996年,我国共有21个港口拥有集装箱专用码头57个,吞吐能力638万TEU。集装箱港口吞吐量也从1981年的仅10.1万TEU(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增加到1996年的803万TEU,年均增长33.9%,相当于全球平均增长速度的2倍。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集装箱港口2008年在全球集装箱前10位大港中占了6位,上海港2010年获全球集装箱大港排名第1位。那么,在世界集装箱运输和港口发展中,有哪些集装箱港口曾经排在集装箱大港前10  相似文献   

7.
吴翊  阎昊 《集装箱化》1999,(4):15-16,5
集装箱运输中由于货物流向的不平衡,必然带来集装箱在各个港口的进出口的不平衡。为了保持集装箱进出口总量的总体平衡,船公司不可避免地要进行日常的空箱调运工作.由此产生了集装箱运输中所特有的空箱调运成本。自1997年下半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的货物流向的不平衡更是到了惊人的程度,空箱调运量也达到了空前的规模。  相似文献   

8.
长江航运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是集装箱运输,预计到2010年长江干线集装箱运输量将达到450万标准箱,年均增长率为22%,其中长江中上游集装箱运输需求量将是现在的4倍至5倍。上海是长三角的龙头,作为长三角地区集装箱周转中心的地位不会改变,但是它也需要周边港口的支持,沿海北边有连云港,南边有宁波,西边沿江则是江苏各大口岸。就目前而言,连云港与宁波发展迅速,而江苏沿江各大口岸要想抢得这巨大商机,还得在长江这一“黄金水道”的利用上下点功夫。  相似文献   

9.
国际集装箱运输始于本世纪50年代,因其具有装卸快、货损货差少,可以实行从发货地工厂到国外收货人仓库“门到门”运输,于货方、船方、港口都有利,被誉为一场货物运输的革命。集装箱运输能力也是港口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自1978年开辟上海至澳大利亚国际集装箱航线以来,至去年底全国已有近50个港口开展集装箱运输,全年吞吐国际集装箱803万TEU,箱量比1978年增长近438倍,19年间的平均增长率达到37.7%。浙江省港口国际集装箱运输始于1984年7月,首次在宁波港镇海作业区,由浙江远洋运输公司“衢江”轮甲板捎带10个20英尺箱运往香港,开创了浙江的国际集装箱运输史。  相似文献   

10.
2007年11月28日,中国集装箱运输史上一个崭新的纪录宣告诞生:大陆港口集装箱年吞吐量首次突破1亿标准箱。在连续四年保持世界第一的基础上,中国港口再次以亿箱的“巨量”登上了全球港口业的巅峰。由此树立中国港口、航运发展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已全面跨入了全球集装箱运输产业的前列,并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与贸易物流链中承载更为重要、更加突出的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