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舰船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黎 《舰船电子工程》2005,25(5):129-133
介绍舰船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设计方法;包括电路设计、印制板设计设备内部走线设计、屏蔽设计、滤波及接地设计等的电磁兼容设计.  相似文献   

2.
随着舰船动力和武器系统向电气化方向发展,电力电子技术在系统中的应用更加广泛,电磁干扰(EMI)与电磁兼容性(EMC)问题正成为影响电力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本文在探讨舰船电力系统电磁兼容分析重要意义的基础上,从电力电子变换装置、电力推进系统及电缆通道等方面介绍了国内外舰船电力系统电磁兼容建模与分析研究的最新动态,探讨了各种方法的特点和适用性,同时对电磁兼容相关分析与计算方法进行了梳理.研究结果表明,将电磁兼容性设计融入电力系统功能与性能设计有助于在研制初期规避系统性电磁兼容风险,提升研发效能.  相似文献   

3.
假设无线电装置适当屏蔽,选用去耦、屏蔽和匹配的电源和传输线,对这些效应引起的传导和辐射传播模型进行了处理。给出了应用于无线电系统的最重要的电磁兼容(EMC)效应的简明定义。对影响无线电系统的EMI环境源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建立了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的调试以及使用过程中,电磁干扰会造成电控系统紊乱使得岸桥故障频发.屏蔽作为电磁兼容控制的一种重要手段,可以有效地抑制电磁干扰.屏蔽电缆接线方式直接关系到屏蔽措施的效果.阐述了岸桥通讯电缆和动力电缆的正确屏蔽连接,该接线方式可以有效保障岸桥的正常运行,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孔缝矩形腔屏蔽效能仿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东  陈少昌 《舰船电子工程》2009,29(11):188-190
介绍了屏蔽原理,建立了孔缝矩形腔和印刷电路板的物理模型,使用有限元软件仿真分析了孔缝和印刷电路板对矩形腔的屏蔽效能以及谐振频率的影响。对电子产品的设计、电子产品电磁兼容的预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舰艇设备的电磁屏蔽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当前舰艇电气设备的电磁兼容(EMC)要求越来越高,本文简要介绍了舰艇用设备对电磁干扰(EMI)进行屏蔽的原理,并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实施屏蔽措施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电缆屏蔽技术在EMC设计中的应用实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工程实际中出现的电磁兼容问题,分析了决定多芯屏蔽电缆屏蔽性能的关键因素,阐述了"pigtail"效应的产生机理,运用理论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GJB151A-97相关项目试验,证明了理论和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舰船武器装备的电缆敷设设计要求,着重探讨电缆敷设耦合的电磁兼容性影响。通过求解电缆外部场激励起的电缆内部响应,建立了典型的场对屏蔽电缆的电磁耦合模型。在此基础上仿真分析了某电缆上的感应电流、电压的幅频特性,仿真结果表明该电缆具备较大的电磁兼容安全裕度,可以作为电缆敷设的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9.
当前,舰艇电子设备高速发展.由于电磁干扰(EMI)引发的问题日益增多.通过简要分析电磁干扰对舰艇的危害,对舰艇电磁干扰抑制方法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以便于实现舰艇的总体电磁兼容设计.  相似文献   

10.
屏蔽电缆对电磁脉冲辐射场的耦合特性对电子设备、系统的电磁干扰控制和电磁脉冲防护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屏蔽电缆的双传输线模型分析方法,计算不同频段电磁脉冲辐射场激励下,两种典型的屏蔽电缆在屏蔽层两端不同接地状态时,屏蔽层和芯线上的感应电流。编织屏蔽电缆芯线上的感应电流比管状屏蔽电缆大几个数量级;由于集肤效应的影响,管状屏蔽电缆芯线上的耦合随着频率的升高而降低;编织屏蔽电缆由于编织电感和小孔电感的影响,芯线上的耦合随着频率的升高而升高。对于高灵敏的高频、微波系统,对电磁脉冲的防护时要选用管状屏蔽电缆。  相似文献   

11.
浅谈现代舰船电磁干扰及干扰抑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武燕 《船舶》2003,(4):32-34
近年,舰船电子设备高速发展,由于电磁干扰(EMI)引发的问题日益增多。本文简要回顾了电磁干扰对舰船作战的制约;分析了舰船存在的潜在干扰危害领域;介绍抑制电磁干扰的若干方法,以便于实现舰船的总体电磁兼容设计。  相似文献   

12.
文章针对舰船工程中接地电阻对于电缆屏蔽层屏蔽效果影响的问题,重点讨论了接地电阻对于金属编织网屏蔽层屏蔽效果的影响。基于CST电磁场仿真设计平台,结合工程实际,建立发射及接收电缆三维仿真模型,对不同接地电阻对金属编织网屏蔽层屏蔽效果的影响进行仿真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一定长度的电缆,当接地电阻低于一定值时,随着接地电阻的增加,感应电压最高值对应的频点处,金属编织网屏蔽效果变化不大,其余频点的屏蔽效果略微降低;当接地电阻高于一定值时,随着接地电阻的增加,整个频段内,金属编织网屏蔽效果迅速降低。  相似文献   

13.
《舰船科学技术》2015,(10):77-80
针对舰船工程中多种不同类型电缆复杂电磁耦合问题,重点研究屏蔽电缆和同轴电缆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屏蔽电缆电磁耦合的变化和影响。运用CST电缆工作室平台,结合工程实际,建立多电缆耦合参数化仿真三维模型,对单根接收电缆体系和2根不同种类接收电缆共存体系进行综合仿真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屏蔽电缆和同轴电缆作为接收电缆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屏蔽电缆中会出现新的电磁耦合,耦合电压的大小和频率与同轴电缆的相对位置有关;屏蔽电缆中旧有的耦合电压大小和频率受同轴电缆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4.
舰艇内电缆耦合及分类敷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舰艇典型系统不同的电缆传输信号特征、不同的电缆种类及不同的敷设方式等进行分析、试验,研究干扰源电缆与敏感信号电缆间的耦合效应,以期对舰艇电缆分类敷设设计提供依据,提高舰艇电磁兼容性能。  相似文献   

15.
柴治国  崔政伟  谢皓 《水运工程》2022,(10):199-203
磁钉作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智能导引运输车(IGV)自动行驶的关键元件,若受到外界磁场干扰,则会对IGV自动行驶造成较大影响。为减少电缆电磁场对磁钉的干扰,从设计、选材等方面对电磁场产生的机理进行分析,提出通过优化电缆选型增加电缆屏蔽效果、加大电缆与磁钉的敷设距离减弱磁场干扰、增加电缆顶部接地包封实现电磁屏蔽、利用合理布线技术弱化电缆磁场强度等措施,有效地控制电缆电磁场对磁钉的干扰,保证IGV自动行驶不受其影响。  相似文献   

16.
针对工程中的电缆耦合问题,着重探讨了屏蔽电缆的电磁耦合影响。运用三导体传输线的理论建立屏蔽电缆电磁耦合的等效电路模型,并分析了相关的感性耦合和容性耦合。在此基础上,对某屏蔽电缆受邻近电缆耦合引起的串扰电压的幅频响应特征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将屏蔽层任一端接地都能消除容性耦合;只有将屏蔽层两端都接地,才会影响到感性耦合。  相似文献   

17.
电磁屏蔽技术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电磁兼容和电磁屏蔽的基础知识,分析电磁屏蔽的机理。从结构设计角度出发,阐述结构设计中电磁屏蔽的设计方法。针对各种引起电磁泄漏的途径,给出具体的电磁屏蔽结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8.
张兰芳 《舰船电子工程》2011,31(12):175-177
文章针对工程中的电缆耦合问题,着重探讨了软辫线对屏蔽电缆耦合的影响。运用三导体传输线的理论分析了屏蔽层采用软辫线接地情况下的屏蔽电缆受邻近电缆耦合引起的串扰。在此基础上,仿真分析了因电缆间耦合作用到软辫线上而在屏蔽电缆上引起的串扰电压的幅频响应特征,结果表明:软辫线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屏蔽线的屏蔽效能。  相似文献   

19.
舰船信息技术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信息技术设备是现代化舰船上的主要装备,由于舰船上的电磁环境非常复杂,为了保证信息技术设备能够高效指挥和控制现代化舰船,必须针对其电磁兼容性进行专门的设计.本文首先介绍了电磁兼容性的基本概念及电磁干扰产生的机理.然后从EMI滤波、元器件选择、机箱屏蔽、PCB抗干扰设计、接地和电路隔离等几个方面,对信息技术设备电磁干扰的抑制措施进行了分析讨论.所有这些都可以为舰船信息技术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电子技术委员会电磁兼容学组、国防科技电磁兼容性重点实验室联合于2000年9月22至25日在厦门组织召开了2000年电磁兼容学术交流会 会议将评审后的26篇论文编辑成《2000年电磁兼容学术会论文集》,内容包括EMC模拟与仿真、EMI抑制技术、测试技术、工程应用等四大部分。船舶工业电磁兼容检测中心副主任李国成致开幕词。华中科技大学熊蕊教授、海军工程学院单潮龙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徐金平教授、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何克强高工、701所、709所等十位作者在大会进行了交流。同时,航空301所陈穷研究员对美国舰船系统EMC相关标准配套情况进行了专题报告,引起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