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随着货物列车全面重载和提速,车钩分离事故频频发生。造成车钩分离的原因很多,如低强度车钩和小容量缓冲器裂损;车钩、钩尾框等配件使用年限过长; 新造产品的质量不高,如铸造砂眼、 缩孔;车钩检修质量不高,使车钩防跳作用不良或失效等。其中,车钩检修质量不高是重要原因之一。下面就车钩检修质量对车钩分离的影响及应采取的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邵志方 《铁道车辆》1996,34(1):28-31
在原13号车钩和尾框货车通用件(HT93-95)基础上,新制定的国家标准造图样,在改进车钩头部轮廓连挂性能,改善下作用式车钩开锁作用和车钩、钩尾框组装要求等方面调整了有关设计尺寸。从而使车钩、钩尾框制造图样更趋势合理,更向美国AAR.E型车钩的标准靠拢。  相似文献   

3.
机车二系悬挂参数对重载车钩受压稳定性影响显著,为了探究102型车钩与重载机车二系悬挂参数的合理匹配,文章利用SIMPACK软件建立了详细的102车钩与HXD1型八轴重载机车组成的双机重联动力学模型,分析了不同计算工况下车钩力学特性与重载机车的安全性能;对比了不同车钩自由角及纵向力作用下,二系悬挂参数对机车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纵向压力较小时车钩转角稳定在自由角,机车轮轴横向力随车钩自由角及机车二系悬挂横向刚度增大而增大,与车钩纵向力无关。当纵向车钩压力增大到车钩需克服复原块预压缩载荷发生偏转时,车钩转角进一步增大,此时适当增加机车二系横向刚度有利于车钩稳定且影响较小。为保障制动工况下列车的运行安全,建议控制车钩自由角在6°以内,转向架单侧二系横向刚度范围在0.45~0.60 kN/mm;二系横向止挡间隙选择35 mm自由间隙及5 mm弹性间隙。  相似文献   

4.
我国货车车钩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邵志方 《铁道车辆》1996,34(11):15-18,14
我国新造客车应采用C级钢13号车钩,C级钢钢种须整顿。车钩结构要随着更车重量和速度的提高而不断更新。应深入开展车钩疲劳寿命研究、科学地、合理地确定车钩寿命,为车钩的制造、检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吕效忠 《铁道车辆》1999,37(8):33-35
在对国内外可用于车钩疲劳试验的疲劳试验机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车钩疲劳试验研究的概述,提出了我国建造车钩疲劳试验台的加载结构设计方案,并对车钩疲劳载荷谱进行了计算机程序化的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6.
武威南列检所近期连续发生几起13^#上作用式车钩自动分离的情况(见表1),其共同特点是:从外观上看车钩缓冲装置配件齐全,无裂损,作用良好,钩提链松余量和互钩差不超限,车钩闭锁位符合规定,完全符合新《铁路货车运用维修规程》第23条第4项主要列检所对车钩缓冲装置的检查维修范围和质量标准。然而,“无故障”是不可能引起车钩自动分离的,从13^#上作用车钩的作用原理来分析,如果没有外力作用,钩锁销就不可能带动钩锁铁上移,迫使钩锁铁脱开钩腔内的防跳台的阻挡,实现车钩的开锁位,在列车运行中引起车钩自动分离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货车提速重载的发展,车辆在运行中纵向力和垂向力加剧,导致13号车钩自然分离问题十分突出。通过进行事故调查并结合检修实践,发现上锁销复位不良是造成13号车钩自然分离的主要原因之一。当上锁销复位不良时,如图1(a)所示,上锁销止挡与上锁销孔上平面未全部接触,剖开车钩头部,可见上锁销杆头部脱离防跳台,车钩失去防跳作用;当上锁销止挡与上锁销孔上平面完全接触时,如图1(b)所示,上锁销复位良好剖开车钩头部,可见上锁销杆头部正好处于车钩防跳台的下面,车钩具有防跳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17号车钩的70t级货车段修已经开始,由于17号车钩冲击座采用了封闭设计,原有的13号车钧检修装卸装置已不能适应17号车钩检修装卸的需要。本文结合生产实际,介绍了自行研发的17号车钩装卸装置。  相似文献   

9.
从我国货车车钩的演变观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了我国货车车钩50年来的演变过程,分析了其现状,并通过与美国货车车钩的比较,展望了我国货车车钩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列车在运行中或者在停车起步时发生车钩分离的现象日渐增多,且多为车钩的自动分离,不仅严重影响了正常的行车秩序,也需要铁路公安机关投入大量的警力进行调查认定,给公安保卫工作带来了大量繁杂的任务。结合铁路运营实际和车钩的特点,归纳车钩分离的形成原因,可使铁路公安刑事技术人员和一线民警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知识,并运用到处理和认定车钩分离案(事故)中去,为铁路安全运输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密接式车钩中间钩体数控加工工艺。重点对工序安排、加工中心夹具设计、刀具的选择和切削工艺参数进行了分析研究,以保证钩体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12.
TB1595车钩由13号车钩改进而来,现广泛应用于电力机车、内燃机车的牵引.该车钩钩体尾部是R130圆弧形,以适应牵引缓冲装置钩头水平左右摆动,其防跳性能好于13号车钩,图1为TB1595车钩体的外形图.  相似文献   

13.
针对国产密接车钩钩体的加工难点,从零件的材料、刀具的选用、设备的选择以及测量方法的选择入手,制定了一系列的工艺措施,为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4.
CRH2型动车组高级修检修中柴田式前端车钩经常出现车钩高度超出允许范围的情况,严重影响列车连挂时的运行安全。文中通过分析车钩各部分对车钩高度调整的影响因素和车钩安装工艺流程,结合车钩部件间相互作用计算出车钩高度变化范围,为车钩高度调整提供了计算依据,并以此提出相应的工艺过程管控。  相似文献   

15.
1问题的提出 C级钢13号车钩、13A钩尾框是铁路重载提速货车的主要牵引部件,其内在质量直接影响到铁路货车运行的安全和运用部门的经济效益.因此消除铸件内部缺陷,提高铸件质量,杜绝事故隐患是各生产厂重要的质量工作目标,也是验收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的检验重点.  相似文献   

16.
对货车分离的原因及在检修中常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止车钩自动分离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对引进的日本某公司的密接式车钩相互作用原理及接触关系进行了分析,对密接式前端车钩和中间车钩建立了非线性有限元模型。根据这2种车钩的拉、压静强度计算结果及车钩的受力状态,详细分析了2种工况下车钩钩体薄弱部位的应力应变水平及产生原因,为车钩结构改进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了南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针对地铁调车机车上使用的密接式车钩连挂装置的结构设计,解决了密接式车钩在连挂时由于车钩向下倾斜,导致连挂不平稳、车钩高度调整困难以及在过65 m小曲线时密接式车钩装置与被连挂车辆容易发生干涉的问题,并进行了运动干涉分析、强度分析,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车钩液压夹紧装置齿套的测绘方法,通过测绘和确定合适的技术参数,绘制齿套零件图,解决了购买进口配件带来的时间问题和生产进度问题.  相似文献   

20.
车钩分离事故的分析与防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多次发生的车钩分离事故,从诸方面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止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