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钻孔千斤顶确定岩体变形参数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体变形参数是进行岩体工程结构设计的重要指标,介绍了用钻孔膨胀计确定原位岩体变形性质的新方法,应用弹性理论分析了岩体的原位变形模量和泊松比,通过与实验室内的试验结果的比较表明,采用钻孔膨胀计测定的岩体的变形模量包含了岩石节理对岩体的影响,完整岩石变形模量是现场测得的岩体变形模量的2-5倍.  相似文献   

2.
岩体变形参数是进行岩体工程结构设计的重要指标,介绍了用钻孔膨胀计确定原位岩体变形性质的新方法,应用弹性理论分析了岩体的原位变形模量和泊松比,通过与实验室内的试验结果的比较表明,采用钻孔膨胀计测定的岩体的变形模量包含了岩石节理对岩体的影响,完整岩石变形模量是现场测得的岩体变形模量的2~5倍.  相似文献   

3.
通过现场调查分析及运用赤平投影方法,对在建的云桂高铁西洋河特大桥河谷两岸的岸坡岩体及其结构面特征、岸坡岩体的变形破坏模式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出:受岩体结构面切割的影响,外力作用下河谷岸坡岩体变形破坏模式为倾倒崩塌或崩落式破坏;通过赤平投影分析及对岩体组合结构面稳定系数计算表明,河谷两岸未见大的不稳定块体,自然状态下河谷两岸岸坡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铁路隧道建设不可避免会遇到断层、破碎带、泥化夹层、节理和裂隙等软弱结构面.软弱结构面的蠕变力学特性直接关系到隧道工程的长期稳定性.采集无扰动的天然软弱结构面立方体试样,开展不同正应力条件下的室内蠕变力学试验,以探究天然软弱结构面岩体的剪切蠕变特性,并讨论软弱结构面的长期强度的确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剪切蠕变过程分为瞬时阶段,瞬态蠕变阶段,稳态蠕变阶段和加速蠕变阶段;瞬时变形和蠕变变形受正应力和剪切应力的影响;稳态蠕变速率与剪应力的关系可采用指数函数或幂函数表示.软弱结构面长期强度与稳定应变率有关的确定方法操作简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价值;与人工预制水泥砂浆材料的结构面岩体相比,天然软弱结构面的剪切蠕变机理更复杂,在低正应力作用下,填充的土石混合物会显著影响剪切蠕变变形.  相似文献   

5.
根据分析与计算,隧道明洞高陡岩质边坡通常受构造影响,岩体不利结构面发育,坡面小型楔体分布,在外力作用下长期稳定性较差,可能沿临空面形成危岩落石甚至崩塌等灾害。工程设计中宜采取延长明洞,增加明洞回填厚度,设置预应力锚索、防护网及自动化监测系统等综合措施进行加固防护与变形监测,以确保施工及运营的长期安全。  相似文献   

6.
道碴动三轴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三轴试验是当今世界研究道床特性的最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动三轴试验,可研究荷载状态、道碴材质与级配以及道床状态对道床累积变形和道床弹性的作用,道床累积变形和道床弹性分别是道床由计划维修向状态维修过渡和轨道结构仿真参量的依据。基于动三轴试验,本文研究了试验前后道碴级配变化、道床累积变形和变形率以及道床弹性随荷载作用次数的变化规律,探索了道碴磨耗特性随重复荷载和材质的变化规律,得到了道床累积变形及变形率在试验开始时较大,随着荷载作用次数增大而减小,最后达到稳定的规律;道床弹性随荷载作用次数的变化规律也是如此,估算了道床最终稳定时的弹性模量,且有道床弹性仅是道碴材质的固有特性,受荷载作用次数和道床状态影响较小的结论。基于动三轴试验结果,对国外现有的道床累积变形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研究了各自的特点。单独研究道床累积变形和道床弹性在国内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非一致性地震作用下穿越破碎带长大隧道衬砌结构的变形机制,基于随机地震动理论,生成能体现长大隧道行波效应和衰减效应等局部地场效应的地震加速度时程曲线;通过建立不同的不利地质结构形式的多方案隧道有限元计算模型,采用仰拱分区域垂直入射地震波的方式,分析不同倾角、厚度以及岩体等级的破碎带对隧道衬砌轴向和横向变形的影响,揭示非一致性地震作用下长大隧道衬砌结构变形特征。结果表明:非一致性地震作用下长大隧道衬砌结构变形具有明显的空间非一致性;沿隧道轴向方向,破碎带的存在限制了衬砌轴向拉压变形,但加剧了衬砌的轴向剪切变形,当破碎带与隧道夹角为45°时衬砌的轴向拉压和剪切变形最大,而衬砌整体轴向变形受破碎带厚度和岩体等级的影响较小;沿隧道横断面方向,衬砌纵向剪切变形主要集中于拱腰位置,而径向剪切变形集中于拱顶和仰拱位置,衬砌的最大纵向和径向剪切变形均出现在破碎带倾角为45°时,且当破碎带厚度过大时,衬砌横断面的剪切变形也较大,但不同岩体等级对衬砌横断面的剪切变形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高地应力状态下硬质岩隧道产生岩爆,软质岩隧道产生大变形,在山区隧道建设中会经常遇到,也进行过大量的研究,但关山隧道硬质闪长岩在施工中遇到罕见的、特殊的大变形问题。通过对隧道区地质环境背景、岩石成分、岩体结构面特征、原地应力大小研究,配合理论分析,直观地解释硬质碎裂围岩的变形破坏特征与机理,为采取经济、合理的支护措施提供依据,隧道变形控制良好。  相似文献   

9.
针对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围岩稳定性问题,运用FLAC软件比较分析了未采用衬砌与采用衬砌加固两种工况下隧道围岩的应力分布与变形规律.数值计算中采用摩尔-库仑弹塑性模型,隧道衬砌与周边岩体之间的接触面采用接触单元.结果发现,未采用衬砌加固措施前,隧道周边岩体变形较大,隧道硐室出现大规模的垮塌现象;经过混凝土衬砌加固之后,岩体变形显著减小.此研究对隧道的开挖与衬砌结构的施工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根据焊接材料固有应变的变化规律,通过简化焊接结构,用弹性板单元有限元法,对复杂铝合金机车车顶盖的部分结构的焊接变形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该方法对复杂焊接结构的焊后变形预测是可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隧道明洞高陡岩质边坡受构造影响,如岩体不利结构面、坡面小型楔体在外力长期作用下,沿临空面可能形成危岩、落石甚至崩塌等灾害的分析与计算,介绍延长明洞、增加明洞回填厚度、设置预应力锚索、防护网及自动化监测系统等综合工程措施设计和实例工程加固防护与变形监测效果,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2.
空间曲梁单元应变——位移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1」所建立的空间弹性曲杆在三维变形中的曲率--位移方程,运用卡尔丹角方法进行坐标转换,并依据有限变形理论,推导出空间曲梁单元在三维变形中的应变--位移关系的显示表达式,这一结果考虑了剪切变形的影响,它为空间曲梁 形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作了必要的准备。  相似文献   

13.
节理岩体的块体出现概率及其连通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节理岩体中,结构面尺寸以及间距大小的分析,得出了分析块体的出现概率及连通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高速铁路路桥过渡段变形限值与合理长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运用车辆-轨道-路基大系统相互作用的动务学理论,对高速列车通过路桥过渡段的动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路桥间轨道基础刚度的变化对行车的安全和舒适性影响甚微,由路桥结构的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轨面弯折变形对行车的影响则非常剧烈。在此基础上,对过渡段的变形限值与过渡长度的确定方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道碴弹性和累积变形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红 《中国铁道科学》2001,22(6):106-110
论文采用大型动三轴试验机对花岗岩和石灰岩道碴进行了试验,研究了弹性特征与道碴变形随循环加载的关系,分析了包括道碴材质,密实度,应力状态及加载次数的影响。试验发现,道床弹性是其固有特性主要受其材料特性影响,在稳定阶段,应力状态影响不大,弹性值大小离散性不大;花岗岩与石灰岩道碴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弹性和累积变形曲线都是稳定和平滑曲线,而后者弹性和累积变形曲线波动性比较大,反映其抵抗循环荷载的能力比较差,粉化,破碎和流动伴随着整个荷载作用过程中,从一定意义上揭示了石灰岩道碴对快速和重载的不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将无砟轨道路基结构简化成双层弹性体系,基于层状弹性体系力学理论,给出无砟轨道路基面支承刚度的计算方法。应用该方法进行遂渝线无砟轨道试验段路基面刚度计算,并与现场加载试验测试结果进行比较,两者吻合较好,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以桥梁路基过渡段为例,将此计算方法应用于无砟轨道典型过渡段的动力性能评估中,进行动力计算。结果表明,该桥梁路基过渡段的钢轨挠度变化率小于0.3 mm.m-1的限值,满足行车要求。运用该计算方法对无砟轨道基床表层及底层变形模量Ev2的合理取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改变基床表层变形模量对路基面支承刚度影响不大,而改变基床底层变形模量对路基面支承刚度的影响明显;将变形模量Ev2作为压实标准时,对于基床表层和底层,Ev2可分别取为120~260和80~140 MPa。  相似文献   

17.
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增建第二线关角隧道埋深大,穿越高地应力区及软弱围岩区,所通过区域断裂构造极为发育.板岩段岩体软弱破碎,施工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大变形,变形量大、变形速率快、持续时间长、变形破坏不均匀.从围岩岩性、构造应力、地下水条件等分析,关角隧道板岩段大变形主要为围岩塑性流动变形,在有地下水出露区段表现为膨胀变形.对变形段采取封闭工作面、径向注浆、横撑加固、拆换处理等措施,对未开挖段采取加强初期支护、采用双层支护、优化初期支护曲率等措施,确保了隧道安全顺利贯通.  相似文献   

18.
首先,以PPR为变量,设计了四片两跨预应力高强混凝土变高度T形截面连续梁,完成了四片梁的静载试验,成功地记录了试验梁从初始荷载至弯曲破坏的荷截-变形曲线。其次,在试验的耻,提出了用刚度折减的方法计算预应力高强混凝土连续梁开裂后的变形,计算值与试验值相比,能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最后,以试验梁的承载能力的研究内容,采用塑性分析,线弹性分析,改进的弹性分析(考虑弯矩重分布)以及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计算试验梁的破坏荷载,并与试验结果相比较,探讨合理的安全储备系统,同时建议现行铁路桥涵规范在设计高强混凝土连续梁时,考虑弯矩重分布影响。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岩体中的结构面分布十分复杂,传统的分析方法是基于随机假设而进行,却无法分析它们组合分布的特点。本文目的就是通过对结构面混沌特征量研究,揭示出隧道围岩中结构面分布存在一定的混沌特征,从而提出一种新的结构面分布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建立结构面间距、倾向和倾角序列,分别计算3个序列混沌特征量,根据其结算结果判断结构面序列为混沌序列:除定量计算结果外,还可以用功率谱图中的负幂现象、PCA图中的斜率等判断结构面序列具有混沌特征。根据嵌入维和空间延迟对结构面进行相空间重构。研究结果:kolmogorov熵大于0,Lyapunov指数趋于0,关联维为大于3的实数,功率谱图中在低谱部分出现负幂,PCA图具有一定的斜率。嵌入维和空间延迟的计算结果表明结构面可以张成多维空间,嵌入维可取15~19,空间延迟宜取2~6,相空间重构反映了空间分布的折叠和扭曲。研究结论:结构面在空间分布具有混沌特征,且位于混沌边缘。结构面的关联维数与分形维一样也反映了岩体中结构面的分布状态,间距序列的关联维数越大,说明结构面越多,分布越复杂,岩体越破碎。同样产状序列的关联维数越大,说明结构面产状变化越大,优势面方向越多。  相似文献   

20.
受地形、水文地质条件以及规划平面要求等因素的影响,在软弱偏压岩体中进行隧道开挖支护的工程越来越多。软弱岩体特征复杂、岩性多变、围岩破碎,隧道施工时易发生大变形。以下贵坪隧道工程为研究背景,通过现场观察和分析监测结果,分析大变形的基本特征,并归纳总结地形偏压严重、围岩软弱破碎和施工方法不当是引起下贵坪隧道大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针对隧道大变形的特点提出施工方法调整和支护措施加强、浅埋偏压段洞外减载反压及初期支护变形拆换3项大变形控制措施,确保隧道施工及后期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