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对比分析了欧洲商用车被动安全现行法规ECE R29-02及其修订案ECE R29-03的异同,将已进行实车试验并满足ECE R29-02法规要求的某重型商用车驾驶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仿真计算得到了该商用车在ECER29-03中的性能表现.定性提出了ECE R29-03对结构的考核重点和加强纵梁及A柱强度,并适当增加前端结构吸能能力等满足新版法规要求的一系列结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
商用车驾驶室碰撞安全性的研究与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商用车驾驶室在出口认证中按ECE R29-02顶盖准静压试验和正面摆锤动态撞击试验中暴露出的问题,对驾驶室后围和地板纵梁结构进行了CAE分析和结构改进.通过对改进驾驶室的顶盖准静压和正面摆锤动态撞击仿真分析和实车试验,验证了驾驶室结构改进方案的可行性,为我国自主品牌商用车的被动安全性设计和标准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商用车安全性,对某型商用车正面碰撞安全性进行分析。首先建立商用车驾驶室的有限元模型,然后对约束条件和加载工况进行了分析。通过对驾驶室的耐撞性的仿真计算,根据ECE R29法规对该驾驶室的碰撞安全性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4.
对比分析了欧洲、瑞典及美国关于商用车驾驶室强度试验要求的国际法规,针对我国采用的现行欧洲法规ECE R29-02中正面摆锤撞击试验及180°滚翻顶盖准静压试验与实际车辆碰撞事故不符之处,解析了现行ECE R29-02与其修订案ECE R29-03的差异,并进一步研究分析了修订案ECE R29-03新增加的正面A柱摆锤撞击试验、驾驶室侧面摆锤20°撞击试验.  相似文献   

5.
对某商用车进行ECE R29法规正面摆锤冲击试验时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了驾驶室失效原因.并应用CAE工具分别对前悬置和近点驾驶室地板进行了结构优化.试制优化结构样件装配整车,进行了正面摆锤冲击试验.结果表明,前悬置支架未发生断裂现象,驾驶室与车架未发生脱离;地板变形得到了有效控制;乘员生存空间有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在保证某重型货车驾驶室安全性的前提下,进行轻量化设计研究.首先建立驾驶室有限元模型,根据商用车ECE R29法规,对驾驶室进行项压、前压、后压工况的仿真分析,得到驾驶室的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在此基础上,基于上述3种工况进行灵敏度分析,确定可进行优化的驾驶室零件.再对优化后的驾驶室进行仿真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了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7.
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国家客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在已有乘用车顶部抗压强度出口认证检测能力(FMVSS 216,FMVSS 220,GSO 39/2005)、商用车驾驶室乘员保护出口认证检测能力(ECE R29)、商用车前下部防护出口认证检测能力(2000/40/EC,ECE R93)、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比分析ECE R29碰撞法规、瑞典国家碰撞法规和OICA修改意见,参考ECE R66法规中侧翻安全性的试验方法,建立了某款重型货车驾驶室有限元分析模型,并进行计算机模拟侧翻试验,验证其侧翻安全性并找出结构的薄弱环节.根据侧翻仿真分析试验结果提出了结构改进建议,以减轻在侧翻事故中货车驾驶室内乘员所受到的伤害.  相似文献   

9.
作者对欧洲ECE—R29—03法规做深入研究,对某重卡驾驶室按照ECE—R29—03法规进行CAE分析工作,根据作者研究分析了03版和02版之间的差异。并且提出应对ECE—R29—03法规的卡车驾驶室设计要领和重卡未来安全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正>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国家客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在已有乘用车顶部抗压强度出口认证检测能力(FMVSS 216,FMVSS 220,GSO 39/2005)、商用车驾驶室乘员保护出口认证检测能力(ECE R29)、商用车前下部防护出口认证检测能力(2000/40/EC,ECE R93)、制动软管出口认证检测能力(FMVSS 106)的基础上,又扩展了一批国标检测能力:乘用车顶部抗压强度(GB 26134-2010)、商用车驾驶室乘员保护(GB 26512-2011)  相似文献   

11.
以某款商用车驾驶室为研究对象,参照ECER29的相应规定,建立了摆锤和驾驶室的有限元模型及摆锤撞击的仿真模型,对某商用车进行前摆锤碰撞模拟分析。通过对过程能量的验证证明了模型本身的正确性。对主要部件的变形及吸收能量的分析,总结出了影响碰撞结果的主要因素,对该商用车的前摆锤碰撞假人生存空间进行了定量评价,在仿真分析中验证了该商用车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汽车侧面碰撞计算机仿真方法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应用VPG/ETA软件,按照欧洲侧面碰撞法规ECE R95。对某国产轿车进行了汽车侧面碰撞计算机模拟仿真。通过比较,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电化学除氯后钢筋混凝土桥墩的抗震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化学除氯后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退化可能引起结构构件抗震性能劣化的状况,通过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对混凝土桥墩电化学除氯处理后的抗震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分析试验构件的破坏特征、滞回曲线、耗能、骨架曲线和刚度退化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钢筋混凝土桥墩经电化学处理后,在反复荷载作用下,其破坏形式可能由弯曲破坏转化为弯曲-粘结破坏,滞回曲线由丰满变得干瘪,耗能能力降低,峰值后试件的承载力下降,刚度降低;在利用电化学除氯的优势延长钢筋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的同时,需要最大限度地降低电化学除氯带来的不利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某全承载大客车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有限元分析理论,建构了客车有限元模型和客车上部结构强度的数值模拟研究环境.根据ECE R66的等效认证方法,进行了整车质心位置计算以及车体截段实车侧翻试验,评价了其上部结构的变形及其侵入乘员生存空间的状况.将车体截段试验结果与数值仿真结果对比,研究发现两者具有较好一致性.在此基础上,研...  相似文献   

15.
A bus rollover is one of the worst vehicle accidents that can occur. Because of the large numbers of passengers, the casualties in a bus rollover are often high and severe. The compliance with rollover safety standards for buses and coaches is mandated by law. This paper present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physical meanings of regulation number 66 of the Economic Commission for Europe (ECE R66) and standard number 220 of the American Federal Motor Vehicle Safety Standards (FMVSS 220). This comparison was carried out using a LS-DYNA finite-element analysis. After performing a comparative analysis following ECE R66 and FMVSS 220 assessments, the investigation further demonstrated the distortion configuration of the vehicle superstructure through the absorbed energy and its distribution over the vehicle and in sections of vehicle superstructure as well as the violation of the passenger compartment under the rollover testing conditions of both ECE R66 and FMVSS 220. Grea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between ECE R66 and FMVSS 220 in distortion configuration, reflecting differences in capability and rollover testing conditions. These findings provide a means of evaluating bus superstructure strength and provide guidelines useful in the assessment of regulations applied to the evaluation of bus rollover strength.  相似文献   

16.
商用车驾驶室模态测试与误差来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商用车驾驶室振动工况进行分析,提出模态分析的边界条件和载荷条件。根据模态分析的约束和载荷条件,提出进行模态分析的试验流程和试验设备。对某型商用车进行模态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某货车驾驶室疲劳载荷激励输入位置位于驾驶室与悬置连接处,在进行整车强化道路耐久试验时无法安装设备直接采集。为获取较为准确的驾驶室疲劳寿命分析载荷谱,对强化耐久路面下整车加速度响应信号进行虚拟迭代。虚拟迭代时需调用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为提高整车模型精度,基于Craig-Bampton综合模态理论生成柔性体车架,建立刚柔耦合的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将Femfat-lab与ADAMS/Car进行联合仿真计算,以白噪声为初始输入,求解刚柔耦合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的非线性传递函数,基于循环迭代原理,进行各种典型强化路况下驾驶室悬置附近加速度响应信号的虚拟迭代。利用时域信号对比法及损伤阈值法作为迭代收敛判据,获得满足精度需求的位移驱动信号。将位移驱动信号导入到ADAMS/Car中,对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进行驱动仿真,提取驾驶室疲劳分析所需激励载荷谱,将虚拟迭代求得的载荷谱用于疲劳寿命分析所得结果与驾驶室疲劳强化台架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出现疲劳破坏的部位相同度达75%,疲劳寿命误差在20%左右,表明虚拟迭代过程中基于柔性体车架建立的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模型的仿真计算,可获得较高精度的迭代结果;以位移谱驱动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进行仿真能够有效避免六分力直接驱动时模型翻转等不稳定现象,并且整车模型仿真加速度响应结果与实测相应位置加速度响应吻合度较高;相比于传统的疲劳分析载荷获取方法,虚拟迭代技术可以在较低试验成本的情况下获取较高精度的载荷谱,并能够提取由于连接位置导致的无法直接进行载荷测量部位的疲劳分析载荷。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汽车碰撞安全性研究的不断发展和国内汽车碰撞试验水平的提高,有关汽车侧面碰撞安全性的法规也开始准备颁布实施。本文主要论述我国开展汽车侧面碰撞研究的重要性,并进行FMVSS214和ECER95侧面碰撞法规的对比分析,介绍FMVSS214和ECER95法规中移动壁变形壁障的几何尺寸及其力学性能要求。最后概述抗侧面碰撞的车身结构设计与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