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地聚合物注浆是一种非开挖、迅速开放交通、加固效果好的道路注浆加固技术。该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地聚合物注浆在半封闭重载道路整修加固中的应用,阐述了地聚合物注浆性能、设计要求、施工方案选择、施工工艺、关键技术和加固效果和结论。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青岛海底隧道断层破碎带注浆加固圈合理厚度的问题,采用工程类比法、力学分析法、允许渗漏水量法初步判断主洞加固范围应为开挖轮廓线外5 m以上,并以结构变形为依据采用数值模拟对断层破碎带不同厚度注浆加固效果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不同注浆加固圈范围,并通过现场注浆试验、松动圈测试和注浆效果检验,得出了在Ⅳ级围岩下的断层破碎带注浆加固圈为开挖轮廓线外5 m、Ⅴ级围岩下为开挖轮廓线外6 m的结论,合理确定了不同围岩下的注浆堵水和加固范围。经过数个断层破碎带的注浆实施,验证了该加固范围,注浆后渗漏水量满足设计要求且开挖后结构变形较小,保证了施工和后期运营安全,取得了良好的注浆效果。  相似文献   

3.
伍京湘 《上海公路》2023,(4):87-91+128+210
常规的桩基注浆加固技术主要通过对钻孔进行合理的选取,并按照钻孔顺序来进行注浆。由于忽略了浆液黏度的变化,导致浆液的理论扩散半径计算精度较差,从而影响了注浆加固的效果。对此,提出了桥梁桩基施工中的注浆加固技术与优化控制方法。首先,基于柱形扩散理论,将浆液黏度设为变量,对常规的浆液渗透公式进行优化,从而计算出浆液扩散半径。然后,结合注浆系数,对浆液配置进行优化调整,并进行压浆处理。最后,通过对注浆效果进行检查,实现注浆加固技术的合理优化。在实验中,对提出的注浆加固技术进行了加固效果的检验。结果表明,采用提出的方法对桩基进行注浆加固后,地基极限承载力明显提升,具备较为理想的注浆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4.
高速公路拓宽工程硬路肩下土体注浆加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杭甬高速公路拓宽工程中,原硬路肩下局部土体需进行加固以达到底基层的设计要求的问题,首次提出了采用注浆法对硬路肩下土体进行加固,并对注浆工艺和加固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具体内容包括:注浆孔布置、注浆材料、注浆方式、注浆控制参数、施工工艺及加固效果检测等。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注浆法加固后,硬路肩下土体弯沉值减小,回弹模量和剪切波速显著增大。注浆后土体回弹模量达到设计要求,施工过程基本不影响车辆通行,且与开挖翻造法相比可节约28%的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5.
《公路》2017,(1)
隧道开挖过程中富水流砂层易引发涌水涌砂及围岩失稳等地质灾害,针对青岛地铁区间隧道富水流砂层注浆堵水加固治理难题,结合帷幕注浆第四强度理论及工程爆破施工影响确定注浆加固圈厚度,设计注浆材料、注浆压力、注浆量等注浆参数;分析注浆加固效果及存在问题。研究表明,富水流砂层注浆堵水加固效果明显,围岩稳定性较好,但也存在地面隆起及管线破坏、掌子面跑浆、注浆加固效果不均等问题,根据现场情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实现隧道安全开挖,对类似水害治理设计及施工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水泥净浆注浆技术在桥梁桩基础不良地质加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乐高速公路武江大桥桩基础覆盖层、溶洞及岩溶洼地不良地质注浆加固为例,介绍袖阀管注浆法、静压注浆法在卵石覆盖层、基岩溶洞不良地质中进行加固处治的工程实践,并取得了预期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7.
结合弁山隧道冒顶塌落注浆进行加固的工程实例,重点讨论针对塌洞内松散土体进行注浆加固时所采取的几个关键性的技术措施及其工艺流程。强调了注浆加固施工中技术控制要点及工艺流程的合理性对注浆加固效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运营公路路基加固处治效果及优化施工工艺,以邵怀(邵阳-怀化)高速公路K1302+900右侧沉陷加固工程为依托,通过工程地质勘查,分析了饱水路基沉陷机理;根据运营高速公路的特点,提出了采用水平花管注浆处治路基沉陷的技术方案,并对其施工工艺进行了详细介绍;最后采用瑞雷波对注浆加固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水平花管注浆加固技术施工方便,注浆加固效果好,且对交通影响小,可在山区运营公路路基沉陷加固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选用快硬硫铝酸盐水泥作为注浆材料基体,开展了缓凝剂品种、掺量和矿物外加剂掺量对注浆材料性能影响的研究,确定了路基加固用注浆材料和基层加固用注浆材料的最优配比:缓凝剂宜选用NMS,掺量为2‰;路基加固用注浆材料中1号矿物外加剂掺量为5%;基层加固用注浆材料中1号矿物外加剂掺量为20%。所制备的路基加同用和基层加固用注浆材料能较好地解决传统注浆材料凝结时间不易控制、强度稳定性差等问题,且实际工程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砂土覆盖型岩溶地层盾构隧道施工地面注浆加固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隧道沿线溶洞的加固处理是岩溶地层中盾构隧道施工的关键。以广州地铁某区间盾构隧道施工为背景,论述砂土覆盖型岩溶地层中盾构隧道施工面临的主要工程地质风险;由溶洞处理流程入手,从溶洞处理判断标准、注浆填充方案、注浆材料选择以及注浆加固效果检验等方面详细介绍盾构隧道施工中通过地面注浆加固进行溶洞处理。同时,对监测区间内溶洞注浆加固效果以及隧道掘进引起的地面、房屋沉降情况进行监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溶洞注浆加固效果良好,隧道掘进造成的地面房屋沉降变化平稳,地面注浆加固处理在砂土覆盖型岩溶地层盾构隧道施工中具备一定的工程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
从公共经济学角度,对北京市小汽车的发展进行了外部效应分析,指出了随着保用量的增长,对社会产生负外部效应,提出了矫正小汽车发展外部效应的措施建议,希望能够为有关政府部门制定决策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2.
设计了可折叠可调整玻璃集装架,并已用于集装各种汽车挡风玻璃。由于该集装架可折叠可调整,所以不仅降低了运输成本,减少了运输有有效空间的浪费,而且还适用于各种形状,各种曲面的风挡玻璃的运输集装。对其稍加改进,即变成可坤缩集装架,可用以集装各种尺寸的普通玻璃,对集装架的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高速公路交通事件检测算法及线圈检测器布设间距,设计了高速公路基本路段的人工神经网络事件检测算法,并研究基本路段检测器布设间距在200~700m不同情况下的事件检测效果。利用VISSIM4.2软件仿真获得数据,并在Matlab人工神经网络工具箱中计算,验证了所设计事件检测算法的有效性,得出基本路段线圈检测器的合理布设间距。  相似文献   

14.
在ADAMS软件中建立包含整车、人、随机路面等要素的仿真模型,使模型更接近实际。利用MATLAB软件建立控制系统,采用模糊控制的方法产生主动悬架的主动力,进行联合仿真。联合仿真的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证明了主动悬架有助于减小汽车运行中悬架的垂直加速度,有利于提高乘坐舒适性。联合仿真的方法避免了复杂模型的动力学公式和传递函数推导,是开发车辆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由于红旗轿车的原设计没有电子防抱制动系统,也没有预留位置,因而在红旗轿车上安装电子防抱制动系统需在原车的基础上改制和增加一部分零部件,更主要地是要解决该系统与整车的匹配问题。介绍了电子防抱制动系统的基本结构特点,以及如何评价一辆车的电子防抱制动系统。  相似文献   

16.
进气歧管为发动机进气系统主要零部件,担任着向发动机各个气缸引入混合新鲜空气的作用,同时决定发动机各个气缸充气均匀性和进气效率[1]。而曲轴箱通风系统的油气大多会通过管路引入进气歧管,并进入气缸进行燃烧。文章通过进气歧管的曲通均匀性分析及冬季试验研究了进气歧管上不同的曲通结构对发动机节气门体处结冰的影响,对进气歧管曲通结构的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沥青路面现场冷再生技术在国外的研究与应用已有较长的历史,作为一项在旧路改、扩建工程中的新技术已相当成熟并被普遍采用。而在我国该技术只处在摸索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设计方法、施工工艺及相应的质量控制标准。为使该技术在工程中得到推广应用,对沥青路面现场冷再生技术的设计、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进行了初步研究。根据大量试验结果和试验路铺筑过程,推荐了冷再生基层的级配范围和适合于冷再生材料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8.
首先从4个方面阐述了制定《南京市城市排水管理条例》的必要性,然后介绍了《条例》起草的3方面依据及起草过程。同时还阐述了《条例》起草遵循的行政合法,行政合理等5方面原则。最后,重点介绍了《条例》8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延误是判断信号配时是否最优以及评价城市交叉口拥挤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和多数文献只是研究孤立交叉口的延误计算不同,主要研究两相位协调控制交叉口,该交叉口由主、次干道相交而成,主干道处于协调控制,进口车流分为未饱和与过饱和2种状态;次干道进口车流只考虑未饱和状态,在此基础上分别对交叉口各进口道在一个周期内的延误计算公式进行推导和分析,并用具体的算例说明了公式的应用。不仅为协调控制交叉口拥挤状态的判别提供了依据,同时也对不同类型交叉口的延误计算给予了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20.
发动机热平衡仿真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从发动机热平衡的研究方法、零部件仿真研究现状和整机热平衡仿真研究现状等方面,对国内外有关发动机热平衡研究方法的进展进行较全面的介绍,并指出建立发动机整机热平衡诊断及自动控制系统是今后此课题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