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项目安全组织结构、项目安全保障工作、项目安全监视工作和项目安全关键控制点(安全里程碑)是构建项目安全保障体系的四大关键要素。从CTCS-3系统集成项目实际出发,结合欧洲成熟安全保障理念和最佳实践,对构建适应CTCS-3系统集成的安全保障体系进行详细论述。工程实践证明,本安全保障体系能够有效适用于我国CTCS-3客运专线通信信号系统集成项目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2.
实行安全管理,系统化的开展安全活动对于保证信号控制系统的安全很重要。重点描述了信号控制系统集成项目的安全管理关键活动,并描述了这些安全活动的执行过程和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3.
基于列控系统集成项目实施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系统的研究项目质量管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以质量管理(QC小组法)在沪杭列控系统集成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优秀实践为支撑,对在高铁列控系统集成项目中实施质量管理模式和方法进行研究,希望提供一种适用于高铁列控系统集成项目的质量管理方法,有效控制高铁项目风险,保证项目质量,确保高铁运输安全,支持高铁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基于列控系统集成项目实施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系统研究项目管理、风险管理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高铁列控系统集成项目风险管理模式和方法进行研究,重点介绍决策应对措施的过程,目的是希望提供一种适用于高铁列控系统集成项目的风险管理方法,有效控制高铁项目风险,保证项目质量,确保高铁运输安全,支持高铁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深圳地铁5号线BT模式下的重大安全风险预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圳地铁5号线BT项目模式新,工期紧,地质及周边环境复杂,工法种类多,安全风险高,预控难度大。在对BT项目重大安全风险充分辨识与评估的基础上,围绕重大安全风险,确立"源头治理,预防为主,短板管理,重点控制"的安全风险预控原则,实施"三大安全对策",重大安全风险预控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立足客运专线通信信号系统集成项目,论述了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提出了质量管理的模式,按照系统集成实施主要阶段对如何实施质量规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以有效地确保客运专线系统集成项目的质量进行详细阐述,该模式可用于后续客运专线、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集成项目。  相似文献   

7.
铁路安全风险信息分类标准化是实现依托安全大数据信息科学研判和管控安全风险的基础。以MECE分类分析法为指导,提出铁路安全风险信息分类总体思路;将风险事件确定为风险信息最关键的引导项,从风险定义出发研究铁路安全风险事件的规范化描述方法;基于领结模型分析,研究铁路安全风险事件的信息颗粒度描述方法和事件链模型;基于铁路安全风险管理过程,分析给出风险信息标准化项点;结合铁路行业安全风险信息有关的标准、规章,研究标准化项点的规范化和结构化。结果表明,基于风险定义、安全风险管理过程和领结模型进行风险信息分类,能够确保形成稳定、科学合理的分类体系;风险事件的规范化描述适用于以风险点、风险行为、风险偏差为特征的面分类法;风险事件的颗粒度描述可采用铁路局集团公司、专业、站段、车间共4级的线分类法;基于铁路安全风险管理过程,可清晰地梳理出信息标准化项点;标准化项点的规范化和结构化主要通过术语内涵、数据格式、典库实现。  相似文献   

8.
风险评估是信息系统安全保证的核心和关键。本文对现有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进行分析评价,比较包含FTA、FMECA、HazOp等在内的传统风险评估技术和以CORAS为代表的现代风险评估技术,将基于Markov链的评估模型引入到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中,完善了基于模型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CORAS)。首先,利用Markov链对信息系统进行建模;其次,构建基于Markov链的风险转移矩阵,定量计算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指标;最后,以网上银行信息系统为例进行了数值计算,量化了网上交易任务的风险指标。通过这种风险评估方法,能够确定信息系统中高风险的活动或子系统,为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方法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9.
根据测试目的和测试内容,基于EN50126标准对铁路联调联试进行安全分析。安全分析流程包括前期准备、危害识别、风险分析、风险控制和剩余风险分析5个步骤。采用风险矩阵法确定风险分析和剩余风险分析中危害事件的可能性、危害程度和风险等级。对高风险事件进行整改并进行再分析,直至高风险事件状态关闭。将此安全分析方法应用于沙特阿拉伯麦加轻轨联调联试项目中,识别出危害事件并对其进行整改,为联调联试项目安全顺利完成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朱勇 《铁道建筑技术》2013,(12):57-60,122
结合湘桂铁路莲藕塘隧道施工,以安全风险控制为出发点,对塌方、有害气体、突水突泥、边坡失稳等典型风险进行相应评估,得出隧道的边坡失稳和塌方属于高度安全风险因素,突水突泥和有害气体属于中度的安全风险因素.通过对安全风险源的监测,提出了修改完善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建议,使湘桂铁路莲藕塘隧道施工安全风险得到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1.
主要对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独立安全评估方法的应用进行研究,对基于全生命周期且以风险为导向的独立安全评估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并与传统的以技术为导向方法进行比较。文章提出的方法更注重信号系统运营中的危害,对其潜在的风险进行控制及管理。独立安全评估可以帮助信号系统集成商将风险等级尽可能降低,为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运营安全提供保障。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过程,以满足轨道交通主管部门提出的安全完整性等级要求。  相似文献   

12.
引入安全风险接受和危害控制的沙漏模型原则,采用PHA(初步危害分析)法对机场APM(自动旅客运输)系统的风险识别和危害控制进行研究。对机场APM的系统集成层进行初步危害辨识,列出机场APM系统集成层的风险清单。对初步危害进行后果和损失分析,并根据历史经验给出初步的危害原因。针对可能造成危害的原因,为相关责任方提供了相应的保障措施,并形成了初步的系统安全需求,可作为后续子系统或核心机电设备的设计输入。  相似文献   

13.
按照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以举例的方式对动车组检修安全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论述,对动车组检修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地铁基坑隧道工程各监测项目实测数据及其预警指标、预警数量等多项因素进行挖掘和综合分析,研究建立一种基于多因素权重矩阵分析法的工程安全风险状态量化评估方法,克服当前监测预警多、风险评判定性为主的工程安全风险状态局限性,填补工程安全风险动态及定量化评估的空白,提升工程预警及安全风险状态判别的合理性、及时性和智能化。将该方法应用于某工程中,有效并及时地指导地铁基坑隧道工程施工中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预警响应及处置工作,提高地铁工程的安全风险预控效果及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客运专线铁路正处于高峰建设阶段,以武广铁路客运专线为研究背景对铁路客运专线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进行研究,通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措施以控制风险,同时对武广客运专线工程建设项目进行风险管理探讨,以使武广客运专线建设工程减少和避免风险带来的损失,保证武广客运专线在计划内安全合格地建成并成功运营。  相似文献   

16.
地铁施工临近管线安全管理及评价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地铁工程施工安全评价标准》国家标准编制项目的支持,对地铁工程施工临近地下管线安全管理及评价进行研究,确定地铁施工临近地下管线安全风险管理的工作内容与要求,分析临近地下管线的调查内容、调查步骤及其变形控制标准;将地铁施工诱发临近管线安全风险划分为五个等级,提出不同安全风险等级下地下管线的保护措施;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地铁工程施工临近管线安全管理体系及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7.
结合目前风险管理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应用情况,参考煤炭行业应用的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构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框架。分别阐述该体系所包含的内容,尤其对风险预控管理进行详细的阐述,编制评估风险大小的风险矩阵图,从人、机、环、管4个方面入手,给出危险源属性设置例表,以提高事故预防的意识,实现"事故前预防"的管理模式,尽可能地将风险降到最低,以确保轨道交通的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机务段安全风险点管理问题,提出开发机务安全关键控制系统。在论述安全风险管理思路的基础上,介绍系统的基本功能及实现。机务安全关键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以B/S结构、采用asp.net技术实现风险源识别、风险跟踪、风险响应、风险控制等过程,确保机务运输安全。  相似文献   

19.
以提升铁路安全风险管理水平,完善铁路安全风险控制体系为重点,深入研究安全风险管理内涵,建立安全风险管理模型,提出铁路安全风险管控模型。设计了铁路安全风险管控信息系统,规范了铁路安全风险管理,将风险管控与干部履职考核挂钩,促进风险管控措施落实。系统的研究和运用为加强安全风险防控,提高安全风险管理水平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以"3.29事故"为例,针对铁路机务专业如何开展安全风险管理提出自己的解析,全面分析了"3.29事故"发生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源,对如何研判安全风险等级提出设计模型,并对降低风险等级采取的措施和预计效果进行了评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