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 观察FAC联合Bu改良预处理方案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evere aplastic anemia, SAA)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效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2016年1月至2021年9月期间收治的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28例SAA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预处理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FAC方案预处理组和FAC+Bu预处理组,观察两组患者预处理的毒副反应、造血植入、移植后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 GVHD)、病毒感染、肝静脉闭塞病(VOD)发生率及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PFS)、总体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能状况、患病距离移植时间、供受者性别关系、移植类型、输注骨髓有核细胞、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 MNC)及CD34+细胞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与FAC组相比,FAC+Bu组患者预处理后幻听幻视副反应增加,移植后混合嵌合发生率降低,血小板重建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非血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非血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恶性血液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9例为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1例为骨髓移植,1例为脐血移植。HLA全相合8例,HLA不全相合13例。回输单个核细胞(MNC)中位数9.078×108/kg,CD34+细胞中位数4.62×106/kg。10例患者采用BuCy方案预处理,9例采用改良的BuCy2方案预处理,1例采用非清髓的BuCy+氟达拉滨的方案,1例采用TBI+VP-16+CTX+meCCNU预处理。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方案,其中20例采用短程甲氨蝶呤+环孢素A+霉酚酸酯+抗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的四联方案,1例脐血移植患者采用短程甲氨蝶呤+环孢素A+抗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术后观察受者的造血重建、并发症以及预后情况。采用低剂量肝素+前列腺素E1+丹参注射液预防肝静脉闭塞病(VOD)。结果除1例患者于空髓期死于颅内出血,其余20例患者均获造血重建。高剂量组MNC及CD34+细胞较低剂量组中位重建时间平均缩短1d。预处理中出现高热、寒战、胃肠道副反应、肝脏损伤及口腔黏膜炎等副反应,均给予对症处理后好转。HLA不合者较HLA全相合者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例患者出现aGVHD(Ⅰ度3例,Ⅱ度4例,Ⅲ度2例);9例出现cGVHD,表现为皮肤及肝脏受损,经有效治疗后好转。术后100d内18例受者出现细菌或真菌感染,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7例发生巨细胞病毒感染,2例出现EB病毒血症,1例出现尿BK病毒感染。1例患者因VOD死亡,其余患者均未发生VOD。5例发生Ⅱ级至Ⅲ级出血性膀胱炎,经治疗后均好转。受者总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4月(136d~9年),1年及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5.2%和63.9%,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1.0%和23.8%,无复发生存率为71.4%和14.3%。结论非血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白血病的有效方法;BuCy及改良BuCy2的预处理方案均安全有效,毒性反应可逆、可耐受;高剂量MNC及CD34+细胞数组造血重建时间较低剂量组缩短;HLA不全相合者移植后GVHD发生率较HLA全相合者增高;低剂量肝素+前列腺素E1+丹参注射液可有效预防VOD。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异基因骨髓移植小鼠体内调节性T细胞(Treg)、NK细胞以及与其功能相关的细胞因子白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TGF-β)、穿孔素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关系。方法建立H-2完全不合的C57BL/6→BALB/c纯种小鼠间异基因骨髓移植后发生aGVHD模型。流式细胞仪检测移植后存活的aGVHD小鼠脾脏CD4+CD25+Treg细胞和NK-1.1+NK细胞的比例;ELISA方法检测环孢素A干预aGVHD小鼠血清IL-10、TGF-β和穿孔素的水平,以正常的C57BL/6小鼠为对照。结果与正常小鼠相比,移植后发生aGVHD小鼠体内Treg细胞比例下降(3.6%vs.1.55%),NK细胞比例上升(3.3%vs.11.5%);环孢素A治疗aGVHD组小鼠,与未干预组相比,血清IL-10水平明显上升[(125.79±0.27)pg/mL vs.(103.09±3.27)pg/mL,P<0.01],TGF-β水平上升但无统计学差异[(252.05±7.84)pg/mL vs.(241.61±15.41)pg/mL,P>0.05],穿孔素水平明显上升[(186.97±4.68)pg/mLvs.(144.35±14.42)pg/mL,P<0.01]。结论 (1)小鼠移植后发生aGVHD与Treg细胞比例下降有关,Treg功能相关的细胞因子IL-10、TGF-β参与环孢素A介导的免疫抑制治疗;(2)NK细胞参与异基因骨髓移植后aGVHD的发生过程,穿孔素的水平上升与抑制aGVHD有关。  相似文献   

4.
CD25分子胞外段基因免疫应答中B淋巴细胞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用鼠CD25分子胞外段基因疫苗免疫Balb/c小鼠,观察其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中B淋巴细胞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用pcDNA3.1-CD25胞外段真核表达质粒分别在第0天、第10天和第20天肌肉注射免疫同系Balb/c小鼠,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抗CD25胞外段的抗体水平及亚型,FACS检测脾细胞中B淋巴细胞的比例变化及细胞因子IL-4、IL-10和IFN-γ的表达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CD25胞外段基因免疫组小鼠血清抗CD25抗体在免疫后逐渐升高,第30天达最高峰;抗CD25抗体主要以IgG1为主;免疫小鼠脾细胞中B细胞的比例变化不显著(P>0.05),但高分泌IL-4和IL-10(P<0.05),而低分泌IFN-γ(P<0.05).结论 CD25胞外段蛋白基因免疫中B细胞功能变化显著,这为后续深入研究体液免疫应答在T细胞疫苗中的作用提供了前期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5.
白藜芦醇的免疫调节作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方法 通过建立免疫抑制模型鼠来观察不同剂量的白藜芦醇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不同剂量的白藜芦醇均能显著提高免疫抑制模型鼠的巨噬细胞吞噬率、血清半数溶血值、机体抗体形成细胞数量、淋巴细胞转化率及抑制小鼠耳片肿胀度即正常小鼠的Ⅳ型超敏反应。结论 白藜芦醇可对免疫功能低下和免疫缺陷小鼠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并可抑制正常小鼠的Ⅳ型超敏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使用"氟达拉滨+马利兰(Flud+Bu)"预处理方案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6例患者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2型)2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5型)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转化急非淋白血病1例.预处理方案包括氟达拉滨30mg/(m2·d)×4d,注射用马利兰3.2mg/(kg·d)×2~4d;非血缘移植患者加用兔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ATG)2.5mg/(kg·d)×3d;供者为其HLA配型相合的同胞或非血缘;输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数合计CD34+细胞3.0~8.03×106/kg(平均4.29×106/kg),单个核细胞6.74~13.51×108/kg(平均9.01×108/kg);采用"环孢霉素+短疗程甲氨喋呤"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预处理相关并发症;其中5例患者重建造血,检测外周血白细胞STR-DNA证实均为完全供者植入;1例急淋L2患者在移植后早期(<30d)白血病复发导致死亡,其余5例患者随访8~20个月(中位时间10个月)均存活,至今无白血病复发.结论 "氟达拉滨+马利兰"预处理方案移植相关并发症轻,治疗恶性血液病安全可行,远期疗效尚待评估.  相似文献   

7.
松茸多糖对辐射损伤小鼠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松茸多糖(PTM)对辐射损伤小鼠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90只健康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照射对照组(IC)和PTM组,每组30只.PTM组小鼠给予1200mg/kg剂量PTM灌胃,每天1次,连续7d;第8天给予IC组和PTM组动物全身一次性照射,总剂量2.0Gy.检测小鼠照射后第1、5、14天的脾指数、脾细胞对ConA诱导的增殖反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抗体生成能力.结果与IC组比较,PTM组小鼠的脾指数、脾细胞对ConA的增殖反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抗体生成能力均明显增强(P<0.01),且照射后第14天PTM组小鼠脾指数、脾细胞对ConA的增殖反应能力、巨噬细胞吞噬率和抗体生成能力与N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松茸多糖对辐射所致的小鼠免疫功能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1次和多次给小鼠不同剂量的亚硒酸钠,以~3H-TdR掺入脾细胞DNA为指标,同时进行全血硒浓度测定,观察了补硒对小鼠体内细胞DNA合成的影响以及与血硒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①亚硒酸钠对脾细胞DNA合成呈双相作用,低剂量促进其合成,高剂量则产生毒性抑制作用,毒性作用短暂、可逆,与1次大剂量有关。②多次给硒,最终血硒浓度与毒性作用之间不呈正相关。③补硒的单次剂量和方式影响稳态血硒浓度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人白血病荷瘤小鼠多药耐药模型。方法将人白血病细胞K562接种于裸鼠背部皮下,持续低剂量瘤内注射阿霉素,逐步诱导建立耐阿霉素的白血病荷瘤裸鼠模型。绘制裸鼠移植瘤生长曲线;MTT法检测阿霉素诱导后移植瘤细胞对各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荧光定量PCR检测MDR1、MRP1、LRP1基因表达水平;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P-gp、MRP1、LRP1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移植瘤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内阿霉素浓度。结果裸鼠皮下移植瘤的成瘤率为100%;化疗组瘤细胞对ADR、VP16、DNR和VCR的IC5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耐药指数分别为40.78、20.59、21.24、18.81;阿霉素诱导组MDR、MRP1、LRP1基因mRNA表达水平分别是对照组的31.55、3.35、3.16倍;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均显示诱导组P-gp、MRP1、LRP1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诱导耐药组瘤细胞S期比例[(8.0±1.32)%]较对照组[(56.92±1.41)%]明显降低,细胞内阿霉素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成功建立白血病多药耐药动物荷瘤模型,为克服肿瘤继发多药耐药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姜黄素对S180小鼠体内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小鼠移植性肿瘤S180的生长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S180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空白对照组)、环磷酰胺组(阳性对照组)及姜黄素组。观察:①各组抑瘤率;②各组小鼠胸腺及脾脏指数;③光镜下各组小鼠瘤细胞生长及病理形态变化情况;④各组凋亡细胞积分及凋亡细胞形态。结果①姜黄素组的抑瘤率为68.32%,阳性对照组的抑瘤率为70.43%,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抑瘤率均明显升高(P<0.01)。②姜黄素组小鼠的胸腺指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明显降低(P>0.05),但阳性对照组与其他两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三组小鼠脾脏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光镜下姜黄素组和阳性对照组瘤细胞生长、浸润程度、核分裂、血管数目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而坏死程度、脾小体数及巨核细胞数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④甲基绿-派洛宁染色结果显示姜黄素组的凋亡细胞积分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电镜观察姜黄素组瘤细胞较其他两组异染色质增多,核膜不完整,线粒体肿胀,核染色质溶解,有的形成凋亡小体。结论体内动物实验及形态学观察表明姜黄素能有效抑制体内S180小鼠肿瘤细胞的生长,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而对于免疫器官胸腺则无影响。  相似文献   

11.
自体淋巴细胞免疫重建对白血病瘤苗的加强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在免疫重建过程中应用白血病瘤苗对DBA/2小鼠的一般状况、抵御L1210细胞攻击以及小鼠保护性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用同系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对照射后的免疫缺陷鼠进行免疫重建,同时用灭活的L1210细胞皮下注射免疫DBA/2小鼠,7d后用L1210细胞皮下攻击小鼠,观察小鼠的一般状况、成瘤率、瘤块生长情况。通过ELISA法测定外周血IFN-γ含量,以评估细胞免疫作用的强弱;通过病理切片了解瘤块中心坏死区及周围浸润细胞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免疫重建+瘤苗可以有效提高单纯应用瘤苗所产生的保护性免疫功能,IFN-γ含量明显升高;用L1210细胞攻击,成瘤小鼠瘤块生长缓慢,瘤周单个核细胞浸润明显,瘤块内部肿瘤细胞坏死明显,生存期大大延长。结论在免疫重建的同时应用瘤苗,可以大大加强瘤苗的保护性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不同提取工艺的酸枣仁油对小鼠镇静催眠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不同工艺(压榨与超临界CO2萃取)所得酸枣仁油对小鼠镇静、催眠作用的影响,并对两种工艺酸枣仁油的作用进行了等效性检验。方法利用光电计数法观察灌胃给予酸枣仁油(1.8 g/kg3、.6 g/kg)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以及重复使用对小鼠自主活动耐受性的影响;利用戊巴比妥钠阈上剂量睡眠实验和阈下剂量睡眠诱导实验,观察两种工艺酸枣仁油(1.8 g/kg、3.6 g/kg)的催眠作用;用地西泮进行平行对照实验。结果压榨与超临界CO2萃取的酸枣仁油均能减少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缩短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小鼠的睡眠潜伏期,延长睡眠持续期;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引起的小鼠入睡例数。研究还表明,不同工艺提取的酸枣仁油对小鼠的镇静、催眠作用均具有等效性。重复使用酸枣仁油对小鼠自主活动的抑制作用随用药时间的延长而增强,无耐受现象。结论两种工艺所得酸枣仁油具有等效的镇静、催眠作用,重复使用无耐受现象。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As_2O_3)对Fas/FasL表达的影响及其在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BALB/C-nu/nu裸鼠30只,建立人胃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后,随机分为3组,即对照组、As_2O_3低剂量组和As_2O_3高剂量组.As_2O_3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按2.5mg/kg和5mg/kg剂量给予As_2O_3腹腔注射治疗;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测量瘤块体积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采用电镜观察和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Fas/FasL的表达.结果 As_2O_3治疗组瘤块的平均体积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As_2O_3治疗组肿瘤组织中凋亡细胞的数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多(P<0.01);As_2O_3治疗组肿瘤细胞的Fas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FasL的表达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As_2O_3对人胃癌移植瘤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Fas表达、诱导胃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o construct an animal model of Graves' disease (GD) by immunizing BALB/c mice with hM12 cells co-expressing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 class Ⅱ molecules and human thyrotropin receptor (TSHR) molecules. Methods BALB/c mice in experimental group (H-2d) were immunized with hM12 cells Intraper-itoncally every 2 weeks for six times, while mice in control group were immunized with M12 cells. Five weeks later, the thyroids were histologically examined, and serum samples were tested for thyroid-stimulating antibodies (TSAb) and thyroid hormone levels. Results One BALB/c mouse in experimental group developed Graves'-like disease. Total T4 and T3 levels in this mouse were above the upper limit of normal, TSAb activity was displayed in its serum. The thyroid histologically showed the features of thyroid hyperactivity including thyrocyte hypercellularity and colloid absorption.None of control mice developed Graves'-like disease. Conclusion An animal model with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Graves' disease was successfully induced and the model will facilitate studies aimed directly at understanding the patho-genesis of autoimmunity in Graves' disease.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慢性铝中毒造成老年痴呆小鼠模型。观察复方中药脑尔康对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保护作用 ,探讨其对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及保护神经元的抗痴呆作用机理。方法 健康昆明种雄性小鼠 60只 ,随机分为 6组 ,除空白组外 ,连续造模 50d后 ,每组随机取 3只 ,用HE染色法 ,观察小鼠海马CA1区细胞数量及形态 ,其余动物迅速断头取脑 ,冰台分离海马及皮层 ,检测各自的胆碱脂酶活性。结果 模型组AchE活性明显增高 (P <0 0 1 ) ,用药各组与模型组比较 ,除小剂量组外AchE活性均明显低于模型组 (P <0 0 1 ) ;模型组海马CA1区神经元数量明显少于空白组 (P <0 0 1 ) ,可见神经元脱失 ,并有胶质细胞增生。用药各组与模型组比较 ,只有中药大、中剂量组神经元数量显著多于模型组 (P <0 0 5或P <0 0 1 )。结论 脑尔康能明显降低老年痴呆模型小鼠皮层及海马AchE活性 ,保护海马CA1区神经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慢性氟中毒作用下小鼠切牙成釉细胞的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观察慢性氟中毒作用下小鼠切牙成釉细胞形态学变化 ,探讨氟斑牙的形成机制。方法 建立小鼠氟斑牙动物模型 ,在不同时期肉眼观察成活小鼠切牙颜色及釉质表面变化 ,4 5d后处死动物 ,HE染色 ,光镜观察小鼠切牙成釉细胞各个时期的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 随着小鼠日常饮用水中氟化钠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 ,小鼠切牙氟斑牙症状加重 ;成釉细胞出现扭曲变形、正常的高柱状形态丧失、胞内出现空泡及大小不等的黑色颗粒、托姆斯突被异位物质压迫等细胞形态学改变突出。结论 氟对小鼠切牙的毒性效应在其发育初始阶段即已产生影响 ,并与时间和剂量有密切关系。从小鼠切牙发育初始阶段研究氟斑牙的致病机制可能会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检测蛋氨酸—脑啡肽(M—EnK)在缺锌(Zn)组、配对组和对照组小鼠脾细胞对促细胞分裂原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C)反应上的效应。试验数据显示M—EnK能抑制以上3组淋巴细胞对ConA的反应,但对缺Zn组的抑制作用较小。M—EnK也能增进所有各组对美洲商陆(PWM)以及减少对脂多糖(LPS)的反应。对ConA、PWM和LPS增殖反应的改变可以被10μmol/L纳络酮所逆转。提示M—EnK在细胞增殖反应上的效应是通过阿片受体介导而实现的。在MLC增殖反应中,在缺少M—EnK时,缺Zn小鼠淋巴细胞的反应增加,M—EnK能抑制这种增加的反应。试验结果表明M—EnK能改变有丝分裂反应方式,Zn缺乏又能影响这种改变。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放射性核素示综枝术研究了久效磷在小鼠体内含量分布与致死性效应的关系,相应观察了不同致死剂量久效磷对小鼠血和脑胆碱脂酶活性抑制程度的差异。实验表明:久效磷急性中毒致死与脑内毒物的含量有较密切的关系。同时发现LD_(50)剂量中毒存活的小鼠,血和脑内胆碱脂酶活性受抑制程度与同剂量及超致死剂量中毒死亡小鼠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本文对久效磷致死的毒理机制造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维甲酸阻断小鼠前胃癌前病变模型 ,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细胞周期素D(CyclinD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小鼠前胃癌变阻断前后的变化规律。方法 将 10 0只ICR雌性小鼠随机分为 3组 :A组(40只 )用诱癌剂诱导 ;B组 (40只 )在第 6周停用诱癌剂后继续灌喂维甲酸 ;C组 (2 0只 )仅服用等量的生理盐水。实验第 77天将小鼠全部处死 ,取前胃组织切片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B组癌前病变发生率及癌总发生率均较A组明显降低。EGFR、CyclinD1、VEGF在癌变上皮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关。A、B两组EGFR、CyclinD1、VEGF在癌前病变中表达强度与组别无关。VEGF的表达强度随着EGFR的增加而增强 ,而CyClinD1与EGFR、VEGF表达强度无关。结论 EGFR、CyClinD1、VEGF与癌肿的发生密切相关 ,而表达程度与组织学分级关系不大。在癌变过程中EGFR和VEGF有协同作用。维甲酸可降低VEGF的表达水平 ,对小鼠前胃癌前病变有明显的阻断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蒙脱石吸附尿酸和降低血尿酸的作用。方法用离体实验研究蒙脱石对尿酸的吸附作用;用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研究蒙脱石降低血尿酸的作用;用磷钨酸还原法测定尿酸含量。结果蒙脱石在模拟肠液中对尿酸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且其吸附作用有明显的浓度依赖关系;同一浓度的蒙脱石(20g/L)对不同浓度的尿酸的吸附率差别不大;时效曲线显示其吸附作用快,半小时内吸附率超过60%,1h后基本达到平衡;在酸性环境中(pH2-6)吸附率高,碱性环境下(pH8-10)吸附率下降。尿酸灌胃小鼠的血尿酸浓度和肠道中的尿酸浓度均随着蒙脱石灌胃剂量的增加而下降;通过腹腔注射尿酸造成急性高尿酸血症模型,灌胃的蒙脱石组的血尿酸浓度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蒙脱石有显著的吸附尿酸作用,并能降低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的血尿酸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