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注浆桩在高速公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注浆桩、素混凝土桩静载试验对比,研究了注浆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性及桩土应力比随着荷载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注浆桩通过改善桩侧摩擦力和桩端承载力,可较大地提高复合地基承载力。  相似文献   

2.
实际工程中,经常采用桩端注浆的方法,利用高压水泥浆液的渗透、扩散和挤压特性,提高桩周、桩端土的强度,从而提高灌注桩的承载力。然而,桩端注浆对大直径超长桩的作用机理尚需深入研究,该文通过对广东省某高速公路工程中2根大直径超长旋挖桩(一根桩端注浆;另一根未注浆)的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结果对比,对试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桩身轴力传递规律以及桩侧阻力发挥特性和桩端阻力发挥特性综合分析研究,发现桩端注浆效果明显,注浆后试桩极限承载力至少提高28%。试验结果表明:桩端注浆后试桩极限桩端阻力至少提高83%,桩端注浆对大直径超长旋挖桩桩侧摩阻力的影响沿桩身可分为3个区段:即显著增强区段、非显著增强区段以及无增强区段。对比采用桩基规范法与公路桥涵规范法计算试桩极限承载力,发现对于大直径超长旋挖桩,考虑尺寸效应的桩基规范法更安全准确。  相似文献   

3.
选择神朔复线小则沟隧道进口黄土地层进行树根桩承载力试验,结果表明,施工采用先填石子再注浆形成的树根桩,其单桩承载力最高,并研究了单桩承载力随桩深及桩径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不同地质土层对后注浆钻孔灌注桩的桩端承载力和桩侧摩阻力的影响和作用机理,通过3根桩端后注浆钻孔灌注桩的静载荷试验和内力测试,取得了注浆前后单桩承载力、桩身轴力和桩顶的沉降数据,推算出桩端承载力和各土层的桩侧摩阻力。通过分析荷载-沉降曲线、桩身轴力分布图,探讨了不同桩端土层强度的桩端后注浆对桩端承载力和桩侧摩阻力影响的作用机制,进一步研究不同地质条件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技术的承载力改善性状,分析承载力提高的机理和效果各不相同的原因。对比不同地质条件桩端后注浆对桩端承载力和桩侧摩阻力的影响程度,验证了桩端承载力和桩侧摩阻力在不同桩端土层强度条件下会产生不同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钻孔灌注桩的单桩承载力,明显地减少桩顶的沉降。不同地质土层的桩端后注浆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桩端承载力和桩侧摩阻力,桩端承载力和桩侧摩阻力的提高幅度均与桩端土的力学性质密切相关,粗粒土提高幅度大于细粒土。实际工程中,为充分利用注浆后单桩承载力所能提高的潜力储备,可根据桩端地质条件不同,合理调整端阻力、侧阻力增强系数取值。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超大直径空心独立复合桩基础自身参数对其横轴向承载力的影响,本文利用MARC有限元仿真软件对不同空心桩设计参数、不同注浆体参数、不同水泥搅拌桩设计参数下,复合桩基横轴向极限承载力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空心桩桩径对超大直径空心独立复合桩横轴向承载力影响远大于空心桩桩长的影响;相较于注浆土模量增加,注浆土厚度增加对横轴向承载力提高作用要弱;注浆土参数、水泥搅拌桩参数的增强对柔性长桩横轴向承载力的提高均不如对刚性短桩。  相似文献   

6.
钻孔灌注桩后压浆后承载性能得以显著改善,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分析了某实际工程钻孔桩在注浆前后的承载性能变化情况,计算值和实测值吻合较好。引入注浆加固体半径和注浆体强度来模拟后压浆对钻孔桩承载力的影响,并指出注浆量的大小对承载力的影响较大,基本上随着加固体半径的增加线性增加,而注浆体强度的影响存在临界值,超过该值后,强度增加的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7.
桩底注浆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以苏丹西纳大桥为背景,阐述桩底注浆的机理,介绍西纳大桥桩底注浆的过程,结合中美两国规范,计算西纳大桥注浆后的桩基承载力,最后通过桩基承载力试验验证了桩底注浆的有效性,希望为同类桥梁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风积砂地区树根桩单桩承载力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成桩材料及成桩过程对单桩承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先填石子后压力注浆所成的树根桩单桩承载力最高;风积砂地区,当桩长超过4.5m后,再增加桩长,并不能提高单桩承载力,而增大桩径是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钻孔灌注桩后注浆技术的发展现状、适用范围及作用机理。以郑州市三环线快速化工程为例,介绍了钻孔灌注桩后注浆的静载试验、施工工艺、注浆参数、技术要求等,同时通过工程数据说明其经济效益。采取桩基后注浆技术后,钻孔灌注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在承载力要求相同时,可以缩短桩长或缩小桩径,大幅降低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10.
针对廊坊地区银丰大厦主楼和苏宁广场商业地块,采用灌注桩后注浆技术,进行了试验桩和工程桩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利用试桩静载荷试验结果结合试桩施工、岩土特征分析,选择适宜的粉砂地层进行桩周注浆,是提高桩基础承载力和减小基础沉降变形的关键。工程桩经设计调整参数施工后,经静载荷试验,承载力及沉降变形均满足主体结构设计要求。②工程试桩施工采用双套筒施工工艺,可排除设计桩顶标高以上桩身的摩阻力影响,有利于静载荷试验在原地表进行,增强了检测工作的安全性,缩短了静载荷试验周期。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介绍了杭州德胜快速路桩端持力层为卵石层的两根桩端后压浆钻孔灌注桩所进行的自平衡测试。结果表明后压浆对钻孔灌注桩的承载力提高具有显著效果。通过钻孔取芯试验,发现压浆后20d测试时,水泥浆与土形成的水泥土固结体几何形状不规则,还未达到稳定,因此随着水泥土强度逐步提高,桩身承载力会进一步增大。通过对比分析,论证了后压浆技术会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桩底压浆作为提高钻孔灌注桩承载能力的一种新技术措施,在桥梁工程中得到推广应用。通过试验,研究分析桩底压浆前后钻孔灌注桩桩端土体特性指标的变化,从机理上分析桩底压浆的作用和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介绍朔黄铁路K65+490~+770路基下沉地段用高压旋喷斜桩加固的方法、施工技术参数和施工控制参数的确定以及施工工艺流程。通过对路堤进行高压注浆,其水泥浆、泥土经充分混合搅拌形成网格状水泥土骨架,从而达到提高路基土的抗剪强度、承载力和阻止路基下沉的目的。现场观测与检测表明,路基下沉病害得到了根治。  相似文献   

14.
桩端后压浆在苏通大桥基础工程中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管义军 《公路交通科技》2006,23(7):100-103,107
桩端后压浆技术目前在我国已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多用于城市高层建筑的桩基中,在桥梁特别是在大型桥梁工程中的应用还缺乏成熟的经验。通过苏通大桥19根试桩和主桥、辅桥494根大直径深长桩首次运用U管压浆的成功实践,揭示了压浆的作用机理,提出了实用的理论计算公式,研究了U管压浆装置和成套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标准,并采用CT检测和承载力自平衡对比试验等手段,有力地验证了压浆取得的效果,值得在类似工程中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沈涛 《世界桥梁》2020,(3):22-26
孟加拉帕德玛大桥水中40个主墩采用直径3.0m钢管桩基础,其中11个主墩共计77根钢管桩在桩身周围均布了10道压浆槽,对每道压浆槽进行桩侧压浆,以提高钢管桩承载力。桩侧压浆水泥浆采用超细水泥配置而成,以适应密实超粉细砂地质条件。先将10道压浆槽内泥砂清除至设计标高;再布置2条线路对2道压浆槽进行同步换浆和桩侧压浆,压浆速度控制在10L/min以内,压浆压力按1,2,3MPa分级设置。压浆量达到设计压浆量或压力达到3 MPa且无法继续注浆时,继续注浆10min或保压10min,即完成该压浆槽桩侧压浆,按轮次连续完成其它压浆槽桩侧压浆。荷载试桩和工艺试桩结果表明,通过实施桩侧渗透压浆技术,可提高钢管桩与土体之间的摩阻力约58.2%,有效提高了钢管桩承载力。  相似文献   

16.
注浆法在粉土路基病害整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田宏图 《路基工程》2010,(5):215-217
介绍了既有线粉土路基的病害特点以及形成原因,经过比选优化,确定采用注浆措施予以整治。通过现场试验和长期观测证明,整治后的路基承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在汛期路基稳定可靠;注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整治粉土路基病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京沪高速铁路桩端注浆群桩基础沉降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型工程建筑对基础沉降量控制的要求非常高,进行桩端注浆是减小群桩基础沉降量的有效方法,并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文中结合现场试验,提出了利用注浆后单桩静载试验结果反求土的参数,而后运用剪切变形传递法计算注浆后群桩基础的沉降量这一方法,结合现行规范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8.
超厚粉细砂地层组合压浆桩压浆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超厚粉细砂地层中桩端、桩侧组合压浆效果,基于石首长江公路大桥工程中6根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原位静载荷试验,通过对比分析组合压浆前、后钻孔灌注桩的试验结果,研究组合压浆对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承载力性状、桩端阻力及桩侧摩阻力的影响。通过钻孔取芯、标准贯入试验分别对水泥浆液影响范围和桩基组合压浆的影响效果进行综合分析,得到该工程主桥试桩压浆前、后粉细砂土层侧阻力经验系数,建立压浆后侧摩阻力与压浆前标贯击数N的关系式。研究结果表明:与组合压浆前相比,组合压浆后的桩端阻力与桩侧摩阻力均有大幅度增加,且灌注桩极限承载力提高幅度为94.25%~151.51%,由此可见组合压浆的效果非常显著;组合压浆桩的承载性能明显优于桩端压浆桩,其对桩基的荷载传递特性产生了明显影响;钻孔取芯试验明确了水泥浆液在桩周和桩端以下一定范围的分布情况,证实了组合压浆的有效性;标准贯入试验结果表明组合压浆后桩侧土的标贯击数N明显提高,研究成果可直接运用于该大桥桩基设计,并可为类似超厚粉细砂地层中桥梁桩基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邓磊 《路基工程》2012,(5):130-132
覆盖层较厚时,覆盖型岩溶地基经处理后形成复合地基,复合地基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可作筏板基础等浅基础持力层。在采用高压旋喷注浆技术处理的施工中,常会出现不返浆等影响成桩质量的异常现象,通过对这些异常现象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从施工程序和预处理、调整工艺参数等方面提出了避免异常现象产生的施工技术,从而有效控制了成桩质量。工程实践表明,采取综合的施工技术可有效控制旋喷注浆成桩的质量,使整个复合地基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0.
桩基后压浆工艺是成桩时在桩身桩端预置压浆管路和压浆装置,待桩身达到一定强度后,通过压浆管路,采用高压注浆泵压注的浆液对桩端沉渣及桩侧泥皮进行固化,提高桩的承载力,减少沉降量,达到提高桩身质量的目的。目前,通过后压浆工艺提高桥梁桩基承载力在高速铁路领域尚鲜有应用。京沈高铁顺义特大桥#189,#190墩地处岩溶地区,原设计桩长需穿越大量溶洞区域,施工难度剧增,投资成本巨大,现通过桩基后压浆工艺,缩短桩长,提高了基桩承载力。现场静载试验证明:后压浆能够显著提高基桩承载力,减少沉降量,既能在京沈高铁沿线岩溶地区进行应用,又使桩基避开溶洞区域,降低施工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