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一、工程概况 1.工程自然条件 重凡滩是北盘江主要碍航滩险之一,属于典型的山区河流砂卵石浅滩,下距两江口(北盘江与南盘江两江交汇处)3km.整治前,该滩是北盘江上较有名的浅滩,枯水期因出浅而断航.在解放初期,因山洪暴发,上游大量泥石流由上而下汇入此滩,航道被侵占,水流被逼向左岸.  相似文献   

2.
侯极  周勤  张春泽 《水运工程》2017,(5):125-129
长江上游河段分布众多卵石浅滩,大多数属于碍航浅滩,通过对卵石浅滩形成条件的分析,深入了解浅滩的碍航成因,为航道整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基于对卵石浅滩成因与演变的分析,从泥沙起动机理和卵石浅滩形成的基础出发,导出了顺直过渡段卵石浅滩形成可能性的比降和河道宽深比的范围区间。利用大量的野外实测资料和试验资料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卵石浅滩形成是在一定的比降或河宽范围内的,同时提出了相对应的上下限表达式。  相似文献   

3.
一、航道现状 北江车头洲河段位于韶关市下游13km.河床质以砂卵石为主,河段水流紊乱,河床宽阔,比降大.水流经车头洲分左右两汊,右汊下游有洲头浅滩、牛轭险滩.这两个大滩险在不同水位时交替出现,使车头洲河段在中枯水期都有滩险存在,碍航情况严重.  相似文献   

4.
利用川江风和尚至长寿港典型河段动床模型.进行卵石波的形成、几何尺度及运动速度试验研究.建立卵石波要素与水力泥沙因子关系式;选择典型水沙条件水文年进行概化试验,描述卵石波的运移对浅滩航道突发性碍航的影响,分析造成浅滩突发性碍航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浅滩突发性碍航预报及相应的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过渡段浅滩具有顺直放宽的特点,因而汛期淤积,汛后虽有冲刷,但仍达不到水深要求,故需采取整治措施。浅碛子是长江上游枯水期典型的过渡段卵石浅滩之一,该滩整治时没有布置整治建筑物,而仅采用单纯疏浚的技术进行治理,通过对其整治效果进行分析,证明对该滩的治理是成功的、合理的。同时通过对水师坝、黑石碛浅滩整治效果的分析,认为对于长江上游山区河流中,某些碍航程度较轻的一般过渡段卵石浅滩也可通过单纯疏浚技术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6.
长江中游航道整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长江中上游重点清淤工程关键技术研究"和"长江中游典型浅滩演变规律与整治措施研究"依托长江中游航道系统整治工程,通过河床演变分析、数学模型计算、实体模型试验、水槽试验及现场试验等多途径、多技术手段,对长江中游典型分汊浅滩河段-沙市河段、典型弯曲分汊浅滩河段-瓦口子至马家咀河段和典型长直过渡段浅滩河段-周公堤至天星洲河段的演变规律及三峡建库后的演变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就航道整治对策与措施进行了大量探索.同时针对当前航道整治前期研究及设计工作中遇到的有关整治建筑物结构型式及施工工艺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初步开发应用研究.通过研究,对长江中游典型分汊、弯曲分汊、长直过渡段浅滩的演变与治理措施、中细沙河流的实体模型模拟技术以及长河段一、二维嵌套水流泥沙数值模拟方法、整治建筑物新型结构型式与施工工艺等关键技术有所突破,弄清了长江中游典型浅滩的演变规律和演变机理,揭示了三峡建库后的演变趋势,明确了整治思路和方向.提出了新型护滩、促淤建筑物及迎流顶冲丁坝结构及施工工艺,解决了大水深、大流速条件下的护底、沉排技术,创新了分流鱼嘴的结构设计和施工工艺,确定了不同冲刷条件下的整治建筑物防护范围和防护措施,开发了高效率的航道整治建筑物CAD辅助设计系统.研究成果已应用于长江航道清淤应急工程以及长江中游沙市河段、瓦口子-马家咀河段和周公堤-天星洲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的前期工作中,为前期工作开展提供了基础条件和技术支持,加快了工作进度,节省了前期工作量.有关整治建筑物结构及工艺的研究成果已应用于长江张家洲、碾子湾、东流水道航道整治工程中.对提高整治建筑物设计水平和可靠性、稳定性起到了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7.
导治建筑物在航道整治技术中分类及作用如下。丁坝的作用:束窄河床,提高流速冲刷浅滩,增加航道水深;造成环流,横向导沙,淤高河滩,保护河岸和稳定现有航道;堵塞回弯,调整航道流态;调整分汉河道分流比;挑出主流以防顶冲河岸和堤防。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洞庭湖双向水流浅滩演变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双向水流河段浅滩整治的原则,并应用到洞庭湖区白沙至茅草街河段航道整治中。研究表明,综合考虑顺流、逆流水流流态,选择对冲刷最为有利的航槽,采取疏浚和修建整治建筑物相结合的方法,集中汛末水量冲刷主航槽,辅以疏浚挖槽,增加枯期水深,能够取得良好的工程整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长江中游芦家河水道浅、陡、急的航道问题,对本水道治理思路进行研究。采用三维数学模型分析芦家河水道水流特性,并针对浅滩碍航特性提出初步治理方案。结果表明,通过"疏槽维稳"可同时解决本水道"浅、陡、急"三方面的航道问题。研究成果可为枯水期水浅、流急、坡陡的卵石浅滩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上游弯曲放宽河段卵石浅险滩航道整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志舟 《港工技术》2010,47(4):29-32
弯曲放宽河段卵石浅滩是长江上游枯期需重点维护的滩险,以往虽对该类型滩段进行了多次整治,但对其碍航机理的认识仍显不足。通过对以往整治经验和模型试验成果的总结和研究认为,在难以彻底改善弯曲汊道航行条件的情况下,可考虑选择直槽整治的方式,采取基建性疏浚和整治建筑物等综合性的枯水治理措施。针对不同型式挖槽断面的水流结构和典型滩险的直槽方案所做的模型试验表明,"窄深型"挖槽断面稳定性相对较好。为满足直槽挖槽的稳定,可采取调整汊道分流比、束窄直槽过水断面等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