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采用数字仿真技术研究鱼雷能供系统启动过程,并将仿真结果与燃料供应系统陆上模拟启动试验结果以及鱼雷实航结果进行了比较,各物理量的变化趋势基本相符,说明模型较好地反映了实际物理过程。应用程序主要用于分析能供系统液体燃料充填过程、液体燃料进入燃烧室分解燃烧时间、燃烧供应管路各危险截面压力变化情况以及管路压力损失等动态性能。通过仿真研究,可以估价能供系统性能,预测实航结果,避免造成最终进行湖、海试验时  相似文献   

2.
论文通过引入全数字仿真技术概念,介绍了某型国产鱼雷全数字仿真虚拟试验设备的构建原理、系统组成和在某型鱼雷研制过程突破性的运用,设计了某型鱼雷虚拟样机、建立了鱼雷虚拟作战环境、成功在仿真环境下开展了鱼雷作战过程的虚拟试验,填补了我国鱼雷全数字仿真技术空白,也对部队训练运用开发此类设备进行了应用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3.
船舶压载水系统仿真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船舶压载水系统包括压载水泵、管路系统和压载水舱等。本文根据离心泵的原理建立了压载泵流量模型;对管路网络中的流量、压力计算公式进行线性化,采用矩阵方法建立了压载水管路模型;以船舶的横倾角φ和纵倾角θ作为系统的控制参数.根据船舶的浮性及初稳性原理,利用小倾角稳性公式,建立了压载水系统的浮态计算模型;以某油轮为母型船进行仿真分析,结果显示应用此模型进行实船仿真能够使船舶在多种工况下保持平稳。  相似文献   

4.
水下推进器热动力系统启动过程仿真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型鱼雷动力推进系统为对象,在进行了必要的假设前提下,通过分析其工程过程,根据能量守恒、质量守恒以及工程热力学原理,建立了动力系统启动过程数学模型,并采用FORTRAN语言进行程序设计。通过数学仿真研究了固体药柱燃烧、固液混合燃烧以及液体过程、燃烧室内压力和温度的瞬时变化及雷机桨匹配关系,同时也分析研究了进主燃料时间以及速制转换、鱼雷初始速度、航行深度等对启动过程的影响。此外,通过与国外资料提供  相似文献   

5.
针对温差环境下夹层管路系统长周期运行的问题,基于材料弹塑性本构关系和有限元分析,通过追踪结构在循环载荷作用下的塑性状态,对1台深冷液化天然气(LNG)燃料舱的夹层管路系统进行弹塑性安定和疲劳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弹性方法,弹塑性方法较可靠且保守适度,可直接节约设备成本,更能满足工程需求。目前,应用该方法设计建造的LNG燃料舱正处于安全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6.
论文主要介绍了声自导鱼雷尺度靶供靶的原理,并创建了为声自导鱼雷供靶的模型,利用M atlab对供靶的过程进行了仿真,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并将鱼雷非尺度声靶模型仿真结果和尺度声靶供靶仿真的鱼雷回波信号进行对比,得出鱼雷尺度声靶模拟鱼雷声目标的逼真度和准确性,其回波信号能更为真实地反映潜艇等声目标对声自导鱼雷寻的信号的反射特性,从而加强靶标对抗鱼雷识别的能力,更好地保障高技术信息化条件下的鱼雷武器的靶场试验。  相似文献   

7.
针对船舶主机COx排放量需满足国际海事组织(IMO)的要求,文章基于甲醇燃料动力系统展开设计和布置分析。具体针对加注系统和惰化监测功能等关键问题方案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采用U型包围式顶平设计可节省主甲板空间和实现自流通断功能。分析表明,在燃料舱上设计PV阀并在其出口管路上设置干燥气吹扫(风速0.5~3.0 m/s)和可燃气体探测,可有效进行燃料舱压控制和惰化监测,并增强了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数据融合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工作原理,并以某型鱼雷空中弹道测试系统中两台雷达测试为例,阐述了数据融合技术在鱼雷空中弹道测试中的应用。对某型鱼雷外场试验测试系统中的多源仿真数据进行了处理与分析,处理结果表明数据融合技术可有效提高多信源、大时空覆盖范围弹道测量数据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9.
基于EXTEND的鱼雷技术准备过程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准备过程是制约鱼雷装备战斗能力生成的主要因素。文章在分析鱼雷技术准备保障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应用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理论,以EXTEND软件为仿真平台建立了鱼雷技术准备保障过程仿真模型,利用该模型可以得到各保障环节平均排队长度等仿真统计结果,进而分析找到关键环节进行改进。最后,以某型鱼雷装备为实例,表明该方法对科学分配保障资源、提高技术保障能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针对实施转速控制策略的鱼雷热动力推进系统半实物仿真试验系统设计与实现,包括系统原理、硬件实现、软件实现及其试验验证。试验表明,该系统能够对变量燃料泵及其控制系统的动、静态特性进行全面的考核。  相似文献   

11.
Variable ballast systems are necessary for manned submersibles to adjust their buoyancy. In this paper, the design of a variable ballast system for a manned submersible is described. The variable ballast system uses a super high pressure hydraulic seawater system. A super high pressure seawater pump and a deep-sea brushless DC motor are used to pump seawater into or from the variable ballast tank, increasing or decreasing the weight of the manned submersible. A magnetostrictive linear displacement transducer can detect the seawater level in the variable ballast tank. Some seawater valves are used to control pumping direction and control on-off states. The design and testing procedure for the valves is described. Finally,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variable ballast systems and seawater hydraulic systems is projected.  相似文献   

12.
LNG双燃料动力船舶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志贤  杨令康  吴海荣 《船海工程》2014,(2):154-156,161
分析比较双燃料动力船舶的优点,提出双燃料动力船舶的设计要点,其中对燃料舱的布置、供气系统、燃料加注等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高速弹丸侵彻储油容器液固耦合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阿漫  杨树涛  姚熊亮 《船舶力学》2010,14(9):998-1007
为了探讨高速弹丸侵彻储油容器的液固耦合作用机理,采用大型动态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BAQUS\EXPLICIT,对空载、4/5装载和满载三种装载状态下的侵彻动力学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对比分析,得到了三种装载状态下弹丸速度衰减曲线和储油箱体的损伤变形特征,并对侵彻过程不同阶段的动力学特征和损伤机理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与相关实验和理论结果吻合较好.结果表明:燃油对高速弹丸侵彻油箱的动力学过程影响很大,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吸收更多弹丸的动能并将其转化为与燃油接触箱体的变形能,这往往会带来箱体整体性的破坏,在储油容器的结构强度设计时必须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4.
采用高压喷射气体燃料的低速二冲程LN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对供气系统的供气能力及系统可靠性提出了较高要求,在高压供气系统的初始设计中对设计参数和设备选型等进行校核与评估尤为基础和必要。以针对某25000DWT LNG动力散货船设计的高压供气系统为例,采用油气系统工艺过程仿真软件Aspen HYSYS和换热器仿真单元软件Shell Tube Exchanger对系统在典型负荷下的工艺过程进行仿真,通过仿真值与设计值的对比,对高压供气系统的设计及设备选型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高压供气系统的供气能力满足系统的设计要求,LNG高压气化/加热器的选型满足换热能力的要求且具有一定冗余。  相似文献   

15.
庄士超  李欣  王怡  周熲 《船海工程》2021,(2):129-132,137
以20万t级双燃料散货船为对象,针对布置于主甲板面上的IMO Type-C LNG燃料舱及其周边区域的消防保护问题,结合散货船舶设计经验和LNG供气系统实际布置,提出套满足相关规范和实船使用要求的水雾系统的设计方案,实现一般情况下的舱体冷却,以及火情发生情况下的有效灭火并控制火势蔓延。  相似文献   

16.
设计了应用于水下航行器热动力系统推进的OTTO/HAP/海水三组元推进剂试验系统,对不同的燃烧室压力、燃料组元比例、喷嘴压降、燃烧室转速条件下的燃烧稳定性进行了试验,观察到燃烧室压力的低频不稳定燃烧.试验表明,在推进剂流量一定情况下,较高的喷嘴压降和适当较低的氧化剂比例有利于燃烧的稳定,海水在推进剂中重量比例≥41.5%时,将会引起燃烧室压力的不稳定,(500~1600)r/min的燃烧室整体旋转不会对稳定燃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舰船恒压消防供水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舰船通用规范》及《舰船消防要求》的具体规定,针对我国海军现有舰船“水灭火系统”动力水源的配置现状,分析了目前舰船“水灭火系统”和各个“海水系统”供水原理的共性及不足,提出了用一种集成化、标准化和模块化式的“海水工作站”技术全面综合地替代舰船“水灭火系统”乃至各个“海水系统”的动力水源的设计思路,用于缩短各系统对终端用户的响应时间、提高各系统快速反应能力,提高各系统的工作可靠性乃至整个舰船的生命力。重点分析了采用舰船恒压消防供水技术的可行性,同时归纳了舰船恒压消防供水技术的特点及应用意义,叙述了舰船恒压消防供水技术的工作原理,并对舰船恒压消防供水装置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可靠性进行了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18.
周家海 《船舶工程》2015,37(5):24-26
本文对沉船倾斜油舱抽油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在相同的蒸汽加热功率,不同的加热位置条件下,分析了油舱内重质燃油和原油的加热过程,分别取得了在不同时刻油舱内重质燃油和原油的温度分布情况,以及油温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9.
液化天然气罐式集装箱水路运输试验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估液化天然气罐式集装箱水路运输安全性,我国开展了首次液化天然气罐式集装箱水路运输试验。试验观测了液化天然气罐式集装箱的压力、液位等变化情况。通过对此次试验观测到的现象及试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后,认为:液化天然气罐式集装箱在水路运输过程中,罐内压力缓慢增长、处于安全范围以内(罐内压力小于0.74 MPa),罐体未出现损坏、腐蚀、变形等现象。同时为了有效控制运输风险,提出了保障液化天然气罐式集装箱水路运输安全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新一轮低硫法令的背景下,从燃油喷射、燃油不相容性以及排气阀等角度深入分析低硫燃油对船舶柴油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瓦锡兰公司提出的针对燃油和滑油系统的双油柜系统解决方案以及柴油机安装TriboPack组件的建议.通过引用个案,说明双油柜系统解决方案较之其它低硫应对方案具有更佳的运营经济性,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