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结合工程实践,探讨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维护支持系统(MSS)与信号系统同步设计的可行性,探索设计单位在原设计图基础上增加MSS设计、组合生产厂家完成MSS采集模块安装与内部配线、施工单位现场将MSS采集配线到组合侧面的新思路,避免国铁既有模式的弊端。论述这种新模式的实现要求和条件。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阶段信号设计和运维系统存在的直观性差、信息整合度低和智能化不高的问题,将BIM技术引入信号系统设计和运维当中。本文分析了采用BIM技术进行信号系统设计和运维的优点,提出基于BIM技术的铁路信号设计和运维平台,详细介绍了子平台的设计过程、实现方式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为将BIM技术应用于铁路信息机房内信息系统的深化设计和设备物资管理领域,通过分析BIM技术在铁路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对信息机房的BIM铁路信息系统设计平台进行功能规划。以Revit软件为工具进行机房快速建模、机柜布置、设备布置、参数导入导出4个模块的开发;结合典型信息机房工程实例对软件功能进行验证,BIM铁路信息系统设计平台能够高效利用BIM技术集成丰富的模型数据信息,可应用于设备物资管理领域,实现全生命周期的可视化信息设备物资管理。  相似文献   

4.
以信号系统为研究对象,创建基于BIM的信号设备三维虚拟模型,运用数据库技术对数据进行存储管理,设定数据交换接口,实现信号设备维护数据与BIM数据的交互,设计基于BIM的地铁信号设备维护管理系统架构。该系统架构具有真实的地铁信号系统维护场景、交互性强、操作简单等特点,在多个城市的地铁信号系统中得到应用,效果良好,弥补了传统信号系统数据庞大、不易解读的不足,对于优化信号系统架构、提高系统运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BIM由于具备可视化、碰撞检查、自动统计工程量等诸多优点而成为未来工程设计的发展方向。武襄十城际铁路试点项目应用BIM技术,实现了桥梁专业完全基于达索平台建模设计,并实现了与欧特克平台数据交互及模型整合。设计成果具有可视化的优势,可直观、形象地进行设计交底指导施工,为今后基于达索平台进行桥梁BIM设计提供借鉴,也可为多平台BIM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高速铁路接触网工程中应用的深入探讨和研究,在设计阶段建立接触网零部件三维族库BIM。通过参数化快速腕臂装配建模、线路模型布置,开展碰撞检查、仿真模拟,实现接触网最优设计;通过BIM工程量自动统计、出图功能,提高设计效率。施工安装阶段利用BIM技术,进行工程进度展示,设计交底、施工方案交底,指导施工并提高施工质量。基于BIM的接触网数据集成与传递,实现接触网BIM承载的建设管理过程信息无缝转移到运维阶段,为将来智能运维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各专业在进行BIM设计时多使用平台提供的基础功能或快速布置插件进行手动设计,设计效率低、精度低,很难满足施工运维需求。鉴于目前地铁领域牵引供电系统的BIM设计现状,提出一种基于数据驱动技术的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智能化正向设计方法,结合设计需求建立设备/材料数据库、设计方案数据库及设计规范数据库,结合正向设计逻辑和算法,依托Revit软件实现基于数据的二三维联动BIM全正向智能设计功能。  相似文献   

8.
为满足铁路接触网设计BIM建模要求,解决当前接触网三维建模速度慢、软件参数化程度低等正向设计过程实施困难的问题,根据接触网专业的建模流程和设计人员的工作内容,提出以数据为依托的参数化建模解决方案。采用Openrail Designer软件进行接触网三维数字化设计软件开发,实现了协同设计平台路桥隧等专业接口资料获取,接触网构件参数化设计管理,支柱布置,腕臂、悬挂自动装配,二三维图纸同步和工程数量清单输出等功能,详细介绍了接触网支柱、腕臂、补偿装置等构件参数化建模的关键技术,专业间数据协同、接触网三维模型的自动创建以及二三维模型绑定等方法,促进了专业间数据的协同交互,提高了BIM模型的创建效率,为接触网BIM正向设计提供有效工具支撑。  相似文献   

9.
BIM技术将建筑项目信息通过数据形态整合,可以在建筑工程项目全作业周期内达到数据的共享功能及反复使用,集成的数据平台可以提供给建筑工程项目作为设计、施工过程中科学的依据,其应用价值及功能同样适合既有建筑的改造。通过案例对BIM技术在既有建筑项目改造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详细分析,基于BIM模型实现了对既有建筑项目改造的优化设计,为施工组织、施工进度、施工资源等过程的管理提供了科学的数据。  相似文献   

10.
BIM技术中面向铁路信号室内设计的应用研究相对较少,设计思路仍为效率较低、工作量巨大的反向翻模设计。针对这种情况,以国内外广泛使用的Revit软件为平台,构建铁路信号室内机柜族类模型库,提出信号室内机柜自动布置程序的实现思路,通过Revit API外部命令的方式,在Visual Studio环境下使用C#语言开发出信号室内机柜批量布置功能模块,实现信号室内机柜布置的自动化、智能化,结果满足《铁路信号维护规则》的相关要求,为开展后续信号室内BIM设计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1.
呼和浩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首次采用云平台统一承载业务,实现了列车自动监控系统(ATS)在云平台上的集成运行。为确保信号系统入云后整个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设计部署主备控制中心。结合呼和浩特市ATS系统主备控制中心的建设要求,分析云平台相关设计需求;提出一套基于云平台的主备控制中心切换方案,并对主备控制中心之间、中心与云外设备之间的数据流向进行分析,实现了主备中心相关功能以及在云平台上的业务应用部署,解决了业务系统转为云平台部署后所带来的问题,为其他轨道交通主备中心云平台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BIM与GIS技术互补的特点决定了BIM+GIS集成及应用是隧道工程BIM设计下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以江阴靖江长江隧道工程为例,探讨BIM+GIS技术在隧道工程设计各阶段的应用。在规划、工可阶段,GIS可辅助隧道工程选线和设计;在初步设计和施工图阶段,建立三维GIS模型和精细化BIM模型,通过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BIM+GIS模型三维数据综合管理平台集成BIM模型和GIS模型,基于BIM+GIS模型三维数据综合管理平台丰富的分析功能,可为工程精细设计、决策等提供真实、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前铁路BIM在设计方向的应用仍局限于模型建立阶段,对于BIM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特性应用并不广泛,还有许多功能有待研究。介绍一种基于达索平台铁路BIM建模在工程数量导出和自动计算方面的应用,利用IFC扩展形式标记工程数量,在达索平台导出包含工程数量信息的XML文件,最终由统一汇总程序进行工程算量报表的自动生成。该方法首次实现由铁路BIM模型到工程算量报表的自动生成。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基于Web(全球广域网)和SQL(结构化查询语言)数据库的接触网BIM(建筑信息模型)区间布置软件。该软件利用Web和SQL数据库最大资源共享的特性,将MicrosoftStation等BIM软件设计的接触网模型和布置关系转为接触网零部件和接触网布置数据,存于数据库中,并共享于网内其他用户。该系统提供简捷的项目管理和布置设计功能,用户可对其扩展属性进行适应性调整,从而有效促进BIM技术在接触网专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结合配线设置原则与依据、典型城市已运营线路配线布置和故障情况,从辅助配线布置形式、救援方式等角度分析配线设置与故障发生的关系并反思配线设计的不足,提出后续线路配线设计中应坚持运营功能为主的原则,并给出提高配线冗余设计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了满足城市轨道交通对于轨旁安全计算机平台的通用技术需求,介绍了一种安全计算机平台的总体架构、安全原理和设计实现。该平台综合采用了基于安全以太网总线的安全自律技术,完整的在线自检和双通道故障管理技术,以及基于可靠通信的双系切换技术,自主研发,已通过SIL4等级安全认证,并成功应用在基于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列车自主运行系统、有轨电车信号系统等多个工程项目中。实际运行情况表明,该平台完全符合安全性,可靠性和多种信号系统通用性的技术需求。  相似文献   

17.
介绍武汉地铁2号线信号系统在设计过程中采用的多项信号新技术,包括采用自动化停车场、光线路自动切换保护系统、站间联锁条件复示、应答器设置疏散平台、信号系统与防淹门接口、设置应急调度指挥中心等,其中一些技术在地铁信号系统首次应用。通过分析其技术应用特点,希望能对其他地铁信号系统的工程应用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铁路行业BIM设计软件和二次开发插件的不断完善,铁路工程中的BIM设计方法正日趋成熟。为了更好地解决BIM软件自身在整体组装、周边地理信息融合、模型尺度表达、一致分析、全局定位存在的不足,提升设计模型集成和信息共享的效率,解决设计人员对设计区域场景立体感不足、多源信息获取不直观、设计专业间交互欠缺及汇报展示过程效率低等问题,依托某铁路项目,开展了针对铁路工程的BIM+GIS平台研究。平台整体采用B/S模式,后台通过融合多源GIS数据、多专业BIM设计模型数据和项目专业人员角色权限数据的综合数据应用构建方案,实现了多源数据的融合与入库;前端以WebGL引擎为底座,开发实现基于设计阶段的场景应用。在此基础上,平台实现了基于人员角色权限的多源异构GIS数据和多专业BIM模型数据的整合与共享,实现了场景数据基础管理、三维空间分析、三维标注与绘制、定位展示查询和快速建模等功能。通过某铁路实际应用验证表明,该BIM+GIS平台准确还原线路周边地理、地质环境,在方案优化、专业接口优化、专业设计优化、差错漏碰冲突检查及可视化交付方面提高了专业内部和专业间的协同设计效率,减少了设计中的差错漏碰及丰富...  相似文献   

19.
BIM技术在铁路行业不断发展,工程应用越来越多,现有软件已经无法满足铁路路基BIM技术设计需求。为满足铁路BIM联盟颁布的铁路工程信息模型相关标准,基于欧特克平台,针对铁路路基BIM技术正向设计需要,进行了多项二次开发。研发系统以数据为核心,结合快速建模、模型出图、数量计算等功能,探索铁路路基BIM正向设计技术。充分利用欧特克平台BIM设计软件的优势,结合既有CAD设计软件,在西韩城际铁路建设项目进行了技术验证。结果表明,研发系统的铁路路基BIM技术设计路线可行,设计深度基本满足正向设计要求,不断地进行深化研究,可以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针对杭州—海宁城际铁路工程,提出利用BIM机电技术进行全线、全生命周期机电设计。以Revit软件平台为核心,在设计、施工、运行、维护等阶段,全方面进行标准化BIM机电设计、采用4D施工模拟、应用智慧施工管理平台、接入BIM运维管理平台,真正实现从设计到运维的BIM机电技术应用模式。凭借BIM的可视、模拟、协调、优化等性能,同时利用施工管理和设备运营管理平台,为杭州—海宁城际铁路工程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技术解决方案,实现智能化、精细化设计和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