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依赖于设备的安全运行.根据重庆单轨系统的特点,在引进设备的同时,探索设备维护管理模式,利用信息化管理平台,在设备的生命周期管理中保证设备的可靠性,实施基于设备状态的预防性维修管理模式,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降低设备的运行成本,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为企业的科学发展提供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随着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研发技术的提升,信号设备及轨旁基础设备的维护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传统的维护支持子系统已经不能够满足现有的运营维护需求,为此提出轨道交通信号智能运维系统方案。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高维数据可视化等技术,对信号相关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维护数据进行采集、传输、存储、计算和分析,实现信号系统的运行状态监测、维护数据智能分析、健康管理、智能维护等功能,从而提升信号系统相关设备的运维效率。  相似文献   

3.
城市轨道交通新线信号系统工程的项目管理,不应仅以开通交付为目标,更需考虑设备全生命周期的运维管理.以"十三五"期间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新线为例,对信号系统项目管理进行了研究.新建线路的信号系统项目管理应以全线网信号系统的总体设计规划为主导,以信号设备全生命周期运维为目标,强化从设计阶段至交付阶段的项目全过程管理,以提升项目交付质量,更好地保障运维阶段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可维护性.  相似文献   

4.
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已经进入了超大规模网络化时代,运营设备运维体系亟需转型.根据国家在"十四五"期间对运营设备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要求,利用上海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线路信号系统大修改造的契机,提出了未来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信号系统、通信系统的总体规划思路.通过运用智能运维技术建设平台化管理体系,并建立与之相匹配的"三台型"生产组织结构,以达到超大规模网络化设备全寿命周期维护管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资产利用率、降低运维成本、优化企业资源、实现安全高效生产、规范资源管理,从上海轨道交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目标与原则出发,确定了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与管理对象,基于实际业务需求建立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架构,实现了与其他系统及平台的数据信息交互,实现了从线网规划、工程建设、运营维护、商业经营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相似文献   

6.
随着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进入超大规模网络化运营时期,传统的维保模式已无法满足设备高安全性、高运营强度、高可用度等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需要由原来的故障后维修模式转变为实时状态监测的设备主动维保模式.通过对各类关键技术的研究,形成了信号系统健康管理理论.对信号健康管理系统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该系统可大幅提高运维质量,降低运维人力成本.对信号系统健康管理主动维保转型提出了3大类别、11个核心场景的需求,以打造与上海城市轨道交通超大规模网络相匹配的信号系统全寿命周期健康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7.
主要对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独立安全评估方法的应用进行研究,对基于全生命周期且以风险为导向的独立安全评估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并与传统的以技术为导向方法进行比较。文章提出的方法更注重信号系统运营中的危害,对其潜在的风险进行控制及管理。独立安全评估可以帮助信号系统集成商将风险等级尽可能降低,为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运营安全提供保障。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过程,以满足轨道交通主管部门提出的安全完整性等级要求。  相似文献   

8.
龚利  刘波 《中国铁路》2021,(1):67-73
为了实现对机务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科学管理,促进设备安全运行,通过分析机务设备维护管理策略,设计1套基于EAM的机务设备维护管理系统,包括机务设备信息管理、库存动态管理、维修管理及质量分析等功能。按照故障维修、预防性维修和预见性维修几种可能模式,对铁路机务设备维护管理现状进行探讨,跟踪、管理机务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并给出分析对策。  相似文献   

9.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机车车辆结构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结构系统安全可靠性出发,运用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论,针对机车车辆全生命周期的设计、制造、运用和维修、报废四个阶段,提出建立机车车辆全生命周期结构安全管理体系的思路、主要内容及其体系框架。思路是:始终以可靠性为中心,在各个生命阶段实行全面安全可靠性管理,采用协同管理模式,通过产品全息数字模型进行信息交流、反馈和故障分析,提高设计、制造、运用和维护的可靠性水平,从而加强机车车辆产品运用中的安全可靠性,降低生产成本,加速开发周期。主要内容有:结构可靠性设计、制造质量可靠性控制与分析、运用和维修的可靠性管理、报废管理的可靠性寿命评价。根据其主要内容给出体系框架。机车车辆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体系的关键技术包括:基于安全管理的机车车辆数字模型,统一完整的可靠性数据库及信息管理系统,全面科学的车辆安全评价与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0.
城市轨道交通涉及多专业的设施设备,建设项目从设计、施工到运营维护,各阶段的设施设备信息采用不同的分类编码体系,难以开展设施设备的统一化管理。调研上海轨道交通既有的设施设备分类编码体系,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研究,建立城市轨道交通全生命周期的设施设备分类编码体系。该分类编码体系是以城市轨道交通资产管理的分类编码为基础进行编制的,划分了21类,具有唯一性、稳定性、可扩展性等特点,可兼容既有的设施设备分类编码体系,并能够满足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维护管理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由于不同城市地铁建设的时序不同,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尤为重要。在维修作业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将6S管理理念有效地导入日常检修管理工作中,不断促进整个团队管理水平和检修生产效率提高。同时学习国内外地铁设备维修管理的成熟理论和实践,尝试建立一套智能信息化系统,从而提升设备维修作业效率。最后以北京地铁的设备维修管理为例,对其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及智能信息化系统进行分析,并对未来智能维修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简要分析了在城市轨道交通设备运维过程中传统模式存在的问题。以石家庄地铁1号线西王站为例,介绍了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设备运维管理系统的框架设计和模型构建,并着重阐述了数据集成处理、设备维护模块设计、三维可视化管理、搜索和定位模块设计及维护记录模块设计等功能设计内容,分析了在维护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实践证明,BIM为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的维护管理提供了信息化、可视化的管理方式,提高了运维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城市轨道设施设备状态的监测水平会影响其运维管理模式。上海轨道交通网络规模超大、设施设备体量大、运行环境复杂多样、外部影响因素众多,其中央一体化综合监控系统在线监测技术成熟完善、检测功能完善,可实现对全网络设备运行状况的及时跟踪、分析和管控。以此为基础,对运维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优化,调整维保人员岗位设置和职责划分,以保证应急响应的速度和针对性。优化后的运维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运营效率和检修维护的工作效率,有利于开展相对主动的应急处置管理,从而进一步增强对设备设施的综合掌控。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轨道交通设备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以纸质台账为主的工作形式及固定周期检修等不足之处,设计并建立轨道交通设备运维(运行维护)管理系统,系统融入了全面规范化生产维护(Tn PM)、近场通信(NFC)、状态检修、智能移动终端等先进理论技术及设备,并与实时综合监控系统(ISCS)对接,实现设备运维管理工作的电子化、数字化、自动化以及全员、全过程、全系统的信息化管理,协助运营单位建立起完善有效的全面规范生产维护体系。该系统已通过现场实际应用证明,能有效提高设备运维管理工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轨道交通运营单位面向设备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为了应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时期关键行车设备运维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基于测量测试分析的改善性预修模式、基于评估的预知性维修体系和综合化设备管理"的理念。详细阐述了该理念的内涵,以及上海轨道交通的运营实践经验。实践表明,基于该理念的关键行车设备运维方法的实施,有力地改善了设备管理的质量和经济成本等指标,为迎接"十三五"期间超大规模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做好了准备。  相似文献   

16.
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大背景下,设备智能运维需求愈加迫切。提出基于云-边-端架构的城市轨道交 通设备智能运维系统,采用云边协同技术,将云中心的部分功能下沉至边缘侧,充分发挥云计算技术与边缘计算 技术的各自优点,实现对终端数据的快速响应和有效利用。该系统集设备监测平台、设备健康管理平台、设备智 能分析平台、应急指挥平台、专家系统为一体,具备设备状态在线监测、设备健康度评估、故障智能诊断、故障 预测、智能分析、应急指挥调度等功能,可以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设备运维效率,保障轨道交通线网的安全运 营,对提升设备智能运维水平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能源管理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综合监控的全线能源管理系统建设模式。为了实现系统性的节能管理,建立了设备能耗与运行状态、环境和客流等影响因素之间的优化模型,并对能耗状态分析、设备状态管理、设备运行优化、节能控制、评估考核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该系统能够实现节能增效,减少投资成本,推动轨道交通能源管理的标准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实现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资源共享的基本形式有技术共享、操作界面和方式的共享、检修设备共享、人力资源共享、维修工艺共享、仿真培训设备资源共享等;信号系统互联互通的基本条件是:信号制式相同,系统结构和功能划分一致,地车信息传输系统兼容,列车定位技术兼容或统一,ATP安全控制方式统一设计和要求,列车驾驶模式和操作方式统一,信号与车辆接口相同,信号与PIS系统合理分配频道和接口;实现信号系统互联互通的基本手段有:采用同一厂商相同制式的信号系统,加装多套信号车载设备和地面设备.采用通用的信号车载设备,实现规范和标准的信号互联互通等.概括介绍国外轨道交通资源共享与互联互通的研究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9.
李军 《都市快轨交通》2021,34(1):149-154
从供电设备运维现状和智能化、精细化管理需求出发,引入预知性维修方法,应用智能传感、大数据、软件集成、人工智能、视频分析、虚拟现实等科学技术,构建一个涵盖"前端监测+后台管理+过程管控"的智能管控体系,实现安全、高效、智能的城市轨道交通供电设备运维管理。  相似文献   

20.
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安全评估与认证体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是保证列车运行安全、提高运输效率的安全相关系统,为了使该系统规范化、标准化、国际化,迫切需要建立一套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安全评估与认证体系。首先介绍了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功能和对其进行安全评估的迫切性,然后对相关的欧洲安全标准和国外安全认证体系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最后结合我国轨道交通行业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在我国进行安全评估和认证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