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船闸扩容常需在已建船闸附近开挖深基坑,可能引起已建船闸产生过大附加位移,进而影响船闸的安全及正常工作。为研究新建基坑对邻近已建船闸的多因素敏感性影响程度,选取支撑道数、地连墙厚度、地连墙排距和开挖基坑与已建船闸间距4个主要因素,设计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分别建立对应的数值模型。以船闸水平位移和沉降作为评价指标,运用极差分析法对上述4个因素进行分析、排序。结果表明,4个因素中基坑与已建船闸的距离影响最显著,支撑道数次之,地连墙厚度和地连墙排距的影响均相对较弱。地连墙排距对船闸位移的影响规律与其他因素不同,并非呈单调变化趋势,而是存在一个最优值。在当前所取因素水平范围内,最优设计参数为支撑道数、地连墙厚度和基坑间距均取最大值,地连墙排距取中间值15 m。  相似文献   

2.
《水道港口》2017,(3):291-298
文章以宁波轨道交通某区间隧道旁基坑开挖为实际背景开展模拟探究,分析了地铁隧道位移和应力的变化规律,探讨了隧道--基坑水平净距、隧道埋深、基坑地连墙厚度、基坑钢筋混凝土支撑的尺寸、基坑坑底是否加固等因素对地铁隧道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大,隧道位移和应力的最大值均呈增大趋势;各影响因素中,隧道--基坑水平净距和隧道埋深对隧道位移和应力影响较大;地铁隧道控制保护,应重点考虑基坑--隧道水平净距、隧道埋深及基坑开挖深度等因素。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北江航道濛里枢纽二线船闸工程地处炭质灰岩、炭质页岩与泥沙岩、灰岩互层或混合区,存在软质岩的不良岩土特性和强岩溶发育带。针对该工程深大基坑开挖的稳定性、超60 m人工高边坡的稳定性、强岩溶区的处置等突出的岩土工程问题,提出地连墙槽段加固与施工工艺,采用下部地连墙、上部挡土墙的新型地连墙围堰结构,减少了施工平台回填、开挖量及地连墙内力,为优化基坑施工方案提供了可靠依据,为船闸工程的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依托曹妃甸煤码头翻车机房1.7 m厚地连墙工程,根据多年的地连墙施工经验,提出超厚地连墙施工关键技术的技术要点,从土体加固、地连墙成槽、钢筋笼制安及接头管起拔四方面介绍了超厚地连墙施工的特殊性。实践证明,在整个超厚地连墙施工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质量和安全事故,且翻车机房后期开挖无一漏水现象,应用效果良好,可供房建、市政等类似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迪士尼管理中心工程为背景,运用Plaxis有限元软件,研究围护结构水平变形规律以及墙后地表沉降变形规律。通过对比分析模拟结果与现场监测数据,对基坑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结果表明,通过有限元软件模拟的逆作法基坑计算结果与监测数据对比较为理想,最大水平位移相差0.011m,最大水平位移位置相差0.5m。基坑墙后土体的沉降随着基坑的开挖而不断增大,最大沉降部位基本位于距坑边0.5倍基坑深度处。  相似文献   

6.
镇江某大桥锚碇基坑属于国内外少有的超深超大圆形嵌岩基坑,依据倾斜岩层走向首次采用台阶状不等高地下连续墙支护方案、基岩为五级阶梯开挖.针对此特色工程,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模拟了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结构的受力与变形特性,并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拱效应显著减小了墙体竖向应力和径向位移,降低了不对称荷载的敏感性.阶梯岩面与嵌岩地连墙的组合嵌固作用显著,位移反弯点明显上移.支护结构竖向应力较小,主要以环向受压为主;在倾斜分布岩层影响下,墙体径向位移、地连墙及内衬环向应力从上游侧到下游侧呈增大趋势.数值分析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总结得出的倾斜岩面深大圆形基坑支护结构的受力与变形规律可为今后类似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滨州某工程为例,计算地连墙码头的受力和位移,分析其受力特点,探讨该地区建设地连墙码头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熔盛4#船坞共计施工地连墙2,100余米,涉及地连墙结构形式众多且工程所处区域为吹填砂造地,因此带来的地连墙垂直度、壁面平整度、接头处防渗以及墙体位移控制等技术难点更加难以控制。本工程地连墙施工完成后各项技术指标控制均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实体各项检测也得到各方肯定,具有一定的施工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某专业化煤炭码头翻车机房圆形深基坑地下水位较高且临近办公楼,基坑开挖安全需着重考虑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及周边环境的影响;结合此基坑开挖监测实例,应用有限元软件模拟基坑分步开挖时渗流及近接建筑物对基坑稳定的影响,并利用仿真结果指导监测点位的布置及监测方案优化;仿真结果显示,考虑渗流作用时,土体内的有效应力值增加,基坑开挖时邻近建筑物地连墙顶部将产生22 mm侧向位移,距离地连墙10 m处产生59 mm沉降,土体孔隙水压力随施工进展逐渐消散;监测结果与计算结果差异较小,考虑渗流作用的有限元模拟能很好地对高水位基坑开挖进行仿真分析,建议在进行高水位深基坑变形计算时考虑渗流引起的有效应力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某滨海核电厂循环水泵房基坑干施工条件,基于相关专题研究结论,设计全风化岩及以上采用塑性混凝土地连墙、强风化岩及以下采用高压帷幕灌浆的技术进行基坑止水。基于相关规范确定相关设计与施工参数。结果表明,在此类地质条件下,塑性混凝土地连墙与帷幕灌浆组合的截渗结构,止水效果较好,且具有造价低、施工速度快的优点。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1.
孙新鹏  张飞 《水运工程》2015,(10):63-66
通过理论计算与技术经济比较,推出T型地连墙结构,并将其成功应用于深水码头工程中。T型结构较常规矩形地连墙具有刚度大、位移小、抗弯能力强、造价较低等特点,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2.
赵明时 《水运工程》2016,(4):173-179
随着现代地连墙工程的广泛应用,水下浇注混凝土埋管深度控制不精确和基坑开挖后地连墙大面积露筋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为了加强地连墙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提高地连墙墙体质量,以水下浇注混凝土为考察对象,首次提出水下浇注混凝土膜效应及其形成阶段和性质的概念,同时提出膜效应以膜厚度作为衡量标准和以膜阻力作为表征方法的理念,根据现场试验和理论分析得出膜效应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控制埋管深度的主要措施。根据膜效应和地连墙大面积露筋的特点,首次提出水下浇注混凝土边膜滞留效应的概念和影响因素,对地连墙大面积露筋事故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减少地连墙大面积露筋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日照港石臼港区某翻车机房围护结构工程依施工顺序由圆形地连墙及廊道地连墙、基坑帷幕灌浆截渗结构、翻车机房主体结构地基处理、廊道主体结构地基处理、基坑支撑系统五部分组成。翻车机房主体结构施工时需要对部分围护结构进行拆除,包括部分地连墙和支撑结构,拆除方法主要包括绳锯切割、爆破拆除2种拆除施工工艺,现进行对比分析[1]。通过对深基坑内支撑拆除施工工艺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提升对深基坑内支撑形式的认识,同时对后续的类似施工提供借鉴,以便更好的指导施工生产,提高施工效率与质量。  相似文献   

14.
针对T形地连墙结构受力影响因素复杂的问题,结合工程实例,利用STAAD软件采用竖向弹性地基梁法对码头结构进行分析。研究不同模型单元划分精度、地连墙入土深度以及回填料m值选取对地连墙结构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模型单元划分精度的提高,地连墙结构海侧弯矩增大,陆侧弯矩减小,锚碇墙结构弯矩变化规律与之相反,最终两者内力趋于稳定;在踢脚稳定的前提下,随地连墙底端入土深度的增加,墙体结构海侧弯矩减小、陆侧弯矩增大、位移减小;随m取值变大,锚碇墙海侧弯矩增大、陆侧弯矩减小,且敏感度较高。研究结论可为T形地连墙码头结构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连体桩是界于地连墙和灌注桩之间的一种新型支护结构,对支护各类软土地基的基坑有较高的适宜性。其工艺简便,施工工艺和控制方法与地连墙和灌注桩有所不同。文章结合天津新港某工程的实际运用情况,阐明其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6.
T型桩基地连墙组合式码头结构的受力特性较复杂,在考虑锚锭位移等因素后,采用有限元法分析,前墙入土深度、锚锭墙长度、拉杆长度对锚锭点位移、结构内力以及拉杆内力影响较大,需要进行控制,直接影响结构的优化设计。结合工程量等因素,T型桩基地连墙组合式码头结构更适合考虑锚点位移、大吨位码头。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海外某新建船厂基坑工程的地下水位、深层土体水平位移、锚拉杆轴力、土体表层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等典型监测数据的分析,表明布置详细的和有针对性的监测点,实行基坑工程信息化施工,对确保基坑工程安全施工是十分必要的。此外依据监测资料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常规的水平位移监测方法在基坑监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虚拟线法。该方法通过设置虚拟线,计算水平监测点到虚拟线的距离,得到水平位移变化数据。分析比较5种水平位移监测方法间的优缺点,结合工程实例进行精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以更好更快地获取不规则基坑水平位移监测数据。  相似文献   

19.
唐山港曹妃甸港区煤码头(二期)工程翻车机房基坑围护结构采用的是超大型圆形地下连续墙。文章主要介绍了圆形地连墙的施工技术特点及难点、采取的施工方法和新工艺以及关键技术问题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秦皇岛港煤码头工程地连墙漏水分析及处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秦皇岛港煤五期工程翻车机房廊道地连墙工程,因新旧地连墙混凝土浇注间隔时间长,施工工艺不同,地连墙开挖时接头应力应变发生突变导致地连墙接头出现裂隙而渗水问题,采用了两种堵漏方案。一为在地连墙内侧随其向下开挖逐层用水不漏进行堵漏;二为在地连墙外侧采用水泥压浆堵漏加固。实践证明堵漏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