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赵凯  罗少桢  王效远 《水运工程》2016,(10):141-145
在长江深水航道一期工程白茆沙整治工程中,部分堤身采用了半圆体混合堤结构。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对堤身结构选型进行了比较分析,对半圆体结构受力和构造进行分析研究。工程实践运用表明,该结构稳定性优,实现了整治建筑物的功能要求,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生态网箱堤     
正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号:ZL 2017 2 0388035.6专利权人: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态网箱堤为一种在赶潮河段水流作用下,进行防冲、固滩、保砂的整治建筑物堤坝工程中采用的既具有防冲固滩功能,又利用滩底泥沙,通过营造植物生长空间,使工程实施过程中被破坏的原生植物环境重新绿化,达到保护生态环境效果的坝体。该坝体为填石网箱拼装而成的透空  相似文献   

3.
马兴华  陈喆  周海 《水运工程》2014,(9):97-102
结合长江南京以下深水航道建设工程一期工程结构设计投标,研究开发了三角形沉箱这一新型沉箱结构形式,提出了结构设计方法。研究表明,三角形沉箱采用与水平面夹角不大于60°的侧板可显著提高抗倾稳定性、抗滑稳定性,减小基底应力;具有斜坡堤无立波效应、承受波浪力小、基底应力小、对地基承载力要求不高的优点,又有重力式结构堤石料用量少、预制安装施工效率高的优点,可用于防波堤、防沙堤、整治建筑物等堤坝工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航道整治工程中采用了一种外形类似"Y"的整治建筑物,取得了较好的护滩效果。选取长江下游典型潮汐分汊河段——白茆沙河段进行地形概化,采用潮流数学模型研究Y形建筑物的护滩效果。结果表明,护滩堤一般就近布置在需守护的滩体前沿等深线附近,护滩堤长度需覆盖滩体迎流面最宽处,护滩堤高程可取潮汐分汊河段特征水位;头部潜堤一般沿滩脊线布置,长度延伸至需守护的低滩,可根据多年历史地形资料选择在滩体稳定的等深线附近,高程则以可满足整治建筑物结构安全即可。  相似文献   

5.
袁晨晨 《中国水运》2014,(11):300-302
长江航道整治工程中在原泥面设置人工建筑物做到裁弯取直或者疏水节流是一种常见的方法.文中主要详谈航道整治工程中用到的潜堤和丁坝建筑物工程.那么潜堤和丁坝的整体稳定性往往对工程整体质量产生重大影响.针对整治建筑物天然泥面沉降位移监测是了解整治建筑物状态的重要手段,是确保整治建筑物发挥其整治功能的保障措施.如何在整治建筑物工程中有效的长期的获得准确的沉降位移观测数据对于工程有这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针对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二期工程落成洲河段整治建筑物的特点,提出在堤高为3.0~6.5 m的堤段采取倒T型构件混合堤替代抛石斜坡堤的新型筑堤结构。对混合堤结构在波、流共同作用下的稳定性采用翻坝水流力和合田波浪力计算公式进行理论受力分析,并通过三维物理模型试验对波、流共同作用下混合堤结构稳定性进行验证,结果判定为稳定。新型倒T型构件混合堤减少块石用量,有利于缓解大宗石料供应难度,适应环保需求,同时减少水上施工时间,加快施工进度。该结构已成功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可为类似工程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长江口南槽航道治理一期工程、长江南京以下12. 5 m深水航道整治二期工程整治建筑物区域局部冲刷修复工程开工。长江口南槽航道治理一期工程整治建筑物工程施工内容包括护滩堤和南线堤,总长约16 km。工程完工后,长江口将在现有12. 5 m深水主航道的基础上,新增一条水深6. 0 m、宽600~1 000 m的优质辅助  相似文献   

8.
半圆体堤身结构设计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整治建筑物一期工程实践及有关模型试验,对半圆体结构进行优化、比选,提出了充砂半圆体混合堤新型结构型式,使之适用于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二期工程中,同时使工程造价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9.
在进行大量调查研究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现有可用于航道整治的绿色环保型材料和工艺的特点及实用性,并以长江中下游航道整治工程为研究对象,研究提出了绿色环保型整治建筑物结构型式及材料,并分别明确了这些材料和结构在航道整治建筑物的护面、护底、护滩以及护岸工程中的适用部位。通过示范工程的实施应用,表明新型结构较传统结构节约投资,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实施后植被生长良好,生态效益明显。研究成果为绿色环保材料在内河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及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保护落成洲整治建筑物头部潜堤根部及LL3~LL5号丁坝根部的现有植被,在标准网箱结构的基础上,研发出异形网箱结构来替代抛石筑堤。异形网箱生态堤在满足工程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完整保护了落成洲的原有生态环境,可为航道整治生态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水运工程》2005,(9):112-112
由谢世楞院士领衔,祝世华、谢善文、李元音、吴进参加,共同研究开发的新型空心方块斜坡堤技术日前被授予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权。这是一航院在为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中北导堤堤头部位软基段结构设计方案征集中,设想和开发的一种新结构型式。该专利技术由软基上的建筑物应最大程  相似文献   

12.
高敏  阮伟 《水运工程》2006,(Z1):48-52
针对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整治建筑物工程NIIC-1区段特殊的工况和地质条件,采用了创新的具有较大空隙率的空心方块斜坡堤结构.根据室内模型结构断面透水率模拟实验和整体动床物模试验,结合现场流场测量和工程实施效果监测,初步分析了该结构透水性对整治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选取长江口航道整治建筑物近年来典型损坏修复工程实例,介绍长江口航道易冲刷河段整治建筑物修复设计及工程质量控制措施。针对航道整治建筑物堤身塌陷、护底冲刷、灯桩基础倾斜等代表性损坏,查明原因,研究确定修复措施,提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修复工程实施后,整治建筑物监测分析表明,损坏部位得到有效修复,周边地形河势稳定,实现了预期修复目标。  相似文献   

14.
文章结合长江南京以下深水航道建设一期工程潮汐径流河段的特点,针对新型的齿形及半圆型整治建筑物在工程中的首次应用,结合对开展的物模波浪断面试验成果的分析,建立了新型齿形构件波浪力的计算方法;提出了对半圆型混合堤的波浪力计算以T*和d/H进行划分,可采用不同计算方法的建议;文中还采用波浪在水流作用下变形的计算方法考虑了浪、流对混合堤结构的联合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灌河口5万吨级航道整治问题,依据河道地形水文及已建工程资料,分析了灌河口河床演变特点和碍航特性,并对该河段航道整治的思路和对策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灌河口近岸地形近年来基本稳定,出口北水道的维持条件趋好将有利于出口水道的整治;为改善航道条件,航道整治工程可考虑在已建整治工程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双导堤工程设计,优化建筑物布置方案,使其能够有效地拦截潮流携带的泥沙,归顺航槽内水流条件,保持航道的畅通、稳定。  相似文献   

16.
<正>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一期整治建筑物工程,位于长江口南港北槽段水域,工程主要由分流鱼嘴、潜堤3.2公里、南导堤20公里、北导堤12.72公里和总长9.17公里的6座丁坝等组成。一期工程结束后,长江口通航水深可达8.5m,便于集装箱船舶进港,促进上海国际经济、贸易、商业大都市的建设,带动  相似文献   

17.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成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已形成了我国独创的科研、设计、施工和管理全套先进技术。一、二期工程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在长江口总体河势基本稳定的条件下,可选择北槽先期进行工程治理的论断;提出了稳定分流口、利用落潮输沙、采用中水位整治及宽间距双导堤加长堤坝群结合疏浚的总体治理方案。整治建筑物大量采用了新型结构;水上施工全部采用了首创的大型专用作业船,并相应开发了成套施工新工艺。  相似文献   

18.
正专利名称:弧面矩形沉箱结构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号:ZL 2014 2 0123197.3专利权人: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海港工程、围海造陆工程、人工岛工程中护岸、堤坝类水工建筑物中的一种弧面矩形沉箱结构,适用于港口护岸、围海造陆护岸、人工岛岛壁等既需要抵挡波浪作用,又需要  相似文献   

19.
方爱东  王效远  赵凯 《水运工程》2016,(10):136-140
在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一期工程白茆沙整治工程中,为实现“遏制不利趋势、改善航道条件”的整治目标,通过河床演变分析、数学模型计算、物理模型试验等途径确定了整治方案。通过多方案比选,项目采用软体排作为护底结构、抛石斜坡堤和构件堤作为导流结构的工程措施,研发一种新型护滩结构——主动式钩连体,并在工程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长江口南槽地区的地质、波浪等自然条件,结合长江口地区材料供应、施工条件等因素,对导流堤整治建筑物结构选型进行了研究,针对不同区段,确定了经济合理的堤身结构,并重点对半圆体桶式基础混合堤新型结构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