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行业竞争优势,创造汽配行业自我特色”这是云南昆明汽车配件行业商会的自身定位和工作目标。商会自2002年12月成立以来,仅仅一年的时间,在西南地区汽配市场扬起行业的“旗舰”,打造着诚信经营、文明服务的堡垒,争当为汽摩配用户提供高品、优质的汽配的卫士。前不久,霍义光会  相似文献   

2.
《中华汽摩配》2004,(3):45-45
国内皮卡汽车配件专业委员会是一个自律的行业组织,根据章程独立开展活动,以“自律.诚信.联合”为宗旨,是沟通会员与政府.会员与会员、会员与用户的桥梁和纽带,以服务为主,为会员提供行业信息,业务交流、人才培训,组团参展等方面的业务。为规范皮卡汽配,服务于国内外皮卡汽配同行,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和行业的整  相似文献   

3.
车坛传真     
《汽车维修与保养》2007,(4):102-103
汽保协会将组团参观“2007年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汽配展”,“两会”指引自主创新及节能环保未来,杭州进行汽车维修行业信用考核,PPG在华筹建树脂工厂,北京市汽修行业举行诚信企业总结大会,“品牌联合、馈赠培训”广州站活动顺利举行,  相似文献   

4.
编者的话     
“优配”这家被行业寄予厚望的汽配流通首家外商投资企业,曾承载着伟大的历史使命,而被整个售后行业寄予厚望,但其已经成为了汽配流通行业的过客。事情已经过去一年了,外界的猜测可谓是众说纷纭。本期时评《“优配”真相》的作者从当事人、旁观者、行业专家等多个角度客观而公正地剖析了“优配”自始至终的“真相”。相信作者的观点能给过去、现在和未来在汽配流通行业发展的各路“神仙”带来启迪。  相似文献   

5.
1月28日,“2005上海汽配流通行业协会年会”在上海举行,来自上海市青联、相关汽车行业协会、会员企业、新闻媒体的300多名代表参加了此次年会。  相似文献   

6.
金秋送爽.天高云淡。今天,“2004中国汽配行业发展论坛”在山清水秀的十堰市隆重开幕了。本次论坛在“聚焦汽配流通行业发展方向,共论汽配售后市场热点话题;关注汽配产业发展趋势潮流,研究汽配产销企业发展对策。”主旋律的指导下,共同研讨中国汽配行业的发展之策,这对于行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我代表全国工商联汽车(摩托车)配件业商会、  相似文献   

7.
广州注册会计师协会成立于1995年,2004年被国家民政部评为先进民间组织,多年来,协会屡获国家、省、市、行业的多次嘉奖,这与协会长期致力於规范行业秩序、加强行业可持续发展建设密切相关,今年7月份,协会将首次举办全行业的大规模诚信签约活动,目的是进一步净化行业市场,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在本次活动的筹备阶段,我们采访了协会秘书长蒋建平。  相似文献   

8.
剑平 《汽车与配件》2015,(11):48-49
<正>汽配流通企业与汽车维修业间的互相渗透将成为一种趋势,更是推进汽车后市场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笔者就配件流通企业应该如何加深与维修业的融合发展,促进汽配与汽修业的战略合作谈几点认识。2014年9月由十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第十八条中明确指出:"鼓励汽车维修配件流通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创新流通模式,加深与维修业融合发展。"这不仅为我国汽配流通业指明了发展方向,而且还为我国汽配行业转变发展方式、提升行业服务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对处于发展困惑期,急需形成治理体系的商用车配件流通  相似文献   

9.
2010年2月28日,由淮安浩源汽车城开发有限公司主办,中华汽配网承办的“2010中国淮安汽车后市场发展高峰论坛”在淮安市淮扬府大饭店成功召开。此次参会的人员有,汽车后市场专家、汽车服务商业地产开发商、汽配市场高级职业经理人、国内汽配及用品优秀渠道商、经销商、国际知名汽配连锁机构、行业商协会领导以及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媒体记者等。  相似文献   

10.
成立于2002年8月的四川省工商联汽车汽配行业商会,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成员就从刚成立时的57家发展到现在的300多家,其中包括了60多家汽车4S店、14个汽车和汽配市场、以及众多的汽配销售商和汽车装饰美容商等。之所以取得这样快速的发展,是因为这个商会牢固确立了“服务、维权、促发展”的基本宗旨,始终围绕着这一宗旨开展工作,尤其注重为会员作主。  相似文献   

11.
《中华汽摩配》2005,(11):56-57
贵州省工商联汽车汽配行业商会成立于2003年9月,2004年12月与贵阳市机动车流通行业商会合署办公(以下简称商会),现有会员单位85家。商会成立以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相似文献   

12.
《中华汽摩配》2004,(12):1-1
全国工商联汽车(摩托车)配件业商会于2004年8月主办的“中国汽配行业发展论坛”掀起了关注汽车后市场发展、探讨汽配渠道建设和流通模式的旋风,并在汽车汽配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时论坛主题演讲的嘉宾也就渠道和品牌的关系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中华汽摩配》杂志也连续多期对营销模式和渠道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追踪报道,本期笔者就渠道与品牌的关系谈些自己的拙见,与大家商榷。  相似文献   

13.
去年的今天,十四位汽配行业的先行者,以“敢为天下先”的无晨精神,为了开辟一条汽配行业健康发展的新思路,踏上了艰难的探索之旅。一年后的今天,汽配联盟已经成为了京城汽配行业中的诚信品牌,成为了各保险公司和汽修厂的最佳合作伙伴,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广泛支持,在这里,我代表汽配联盟全体成员,向关心支持我们工作的全国工商联汽摩配用品业商会霍义光会长、各保险公司、各修理厂、以及联盟秘书处工作人员,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4.
四、而立新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于1978年11月召开之后,在改革开放和发展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政策指引下,汽车配件作为商品进入市场。汽配供应突破了过去长期实行统购统销、计划分配和独家经营的封闭式流通格局,形成生产厂直接参与经营,各行业开设汽配商店的多渠道流通  相似文献   

15.
《汽车与配件》2007,(1):8-8
近日,上海汽配行业业余足球联队自发组织的一支联合性运动团队在上海正式成立。据悉,这支业余足球队的成员主要是以上海市近30家汽配经销商经营者为主体而成立。上海汽车配件流通协会作为该运动团队的积极倡导单位和协助赛务支持单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笑宇 《中华汽摩配》2009,(12):49-51
2009年10月23日,中华汽配网携全球售后市场研究专家、知名采购商走进郑州,走进第66届全国汽配交易会。中华汽配网汽配售后市场采购团洽谈会暨中外汽配售后流通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高峰论坛成功召开。参加这次采购会及论坛的嘉宾有来自国内外知名汽配经销企业、生产企业负责人,全国及各地汽配行业商会和协会负责人、参展厂商,研究机构等。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汽车消费特别是轿车消费日益大众化,作为汽车整车制造业的配套产业,汽车零部件及配件行业也进步飞速发展时期。本文分析了汽配流通行业的产业链现状指出了汽车配件流通行业正面临结构性的制约和变革调整。同时比较了国外汽配流通模式,得出中国传统汽配流通行业需要一个系统的解决方案。最后通过对平台对行业的影响进行社会价值评定。  相似文献   

18.
由上海汽配流通行业协会、上海市技师协会汽车修理专业委员会、上海质量技术监督中心共同发起组建的“快速解决汽车消费质量纠纷专家鉴定站”成立已有两个多月了,以往围绕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汽车消费质量纠纷,如今有了投诉论理的地方。两个多月来,上海汽配流通行业协会“专家鉴定站”办公室里人来人往,投诉电话接连不断。  相似文献   

19.
徐州市工商联汽车配件业商会成立于二00二年一月,会员单位186个,绝大多数是徐州汽配城内的商户。二年多来,商会依托徐州汽配城这样一个有形市场,提倡行业自律,立足于为广大会员服务,真正起到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为徐州汽配行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2004年8月20日.备受关注的“2004中国汽配行业发展论坛”在十堰市隆重举行。此次论坛由全国工商联汽车(摩托车)配件业商会、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十堰市政府、十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同主办。十堰市市长陈天会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词。陈天会说。中国汽配行业发展论坛的举办。必将对全国汽配产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对做大做强汽配产业起到促进与指导作用。东风公司副总经理童东城代表公司总部和党委对参加论坛的来宾表示热烈欢迎。他介绍说,作为中国特大型汽车制造企业,东风经过35年发展,特加是改革开放后26年的建设,已成为从十堰内陆山区走向全国、跨地区布局的汽车行业骨干企业,已成为全方位、多层次融入国际经济合作、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和经济实力的集团公司。在未来的五年。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的五年,是加快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五年.东风公司将继续贯彻“竞争合作、融入发展、做强做大、优先做强”的发展战略,力争早日实现“再造新东风,实现新跨越”的目标.把一个自主开放、可持续发展的“新东风”推向世界。全国工商联汽车(摩托车)配件业商会会长霍交光在致开幕词中说,新形势、新变化给汽配生产和流通企业带来了新的困惑.本次论坛的目的就是在了解中国汽车工业和零部件产业发展新形势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国内外汽配流通业发展动态。探讨繁荣中国汽配流通业的对策.以加强中国汽配行业信息的交流与沟通,共同建立健康有序的汽配流通秩序。本次论坛共有10余位业内专家、行业领导分别登台作了精彩讲演。《中华汽摩配》杂志将在“本刊特稿”栏目里陆续刊登专家的发言.本期将刊出国家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副司长陈林和上海东方杂志社有限公司总经理、总编辑罗锦陵在“2004中国汽配行业发展论坛”上的精彩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