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公共自行车已经成为很多市民出行选择,我市公共自行车办卡人数已达42万人。截至目前,全市共投用公共自行车辆30899辆,服务站点达到1166个,特级站6个,闸机式中心示范站1个。租赁卡办理迅速增长至42万张,日均使用22.5万人次,单车日均使用7.5次。463名公共自行车服务人员服务面积达到312.5平方公里。公共自行车已成为城市交通"治堵"重要手段,按照出行人数乘以人均碳  相似文献   

2.
火炬开发区5月22日举行了“和美修身绿色出行”中国电信1000辆公共自行车回馈社会交接仪式,这标志着继三乡、古镇两个镇区之后,火炬开发区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正式投入运营,为居民绿色出行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3.
2012年8月21日,“和美修身绿色出行”中国电信中山分公司1000辆公共自行车回馈社会交接仪式在市全民健身广场举行,副市长贺振章、中国电信中山分公司总经理陈朝晖、市府办副秘书长梁泽强及市国资委、财政局、交通运输局、体育局、交警支队、城投集团、市住建局绿道办及我公司相关领导出席仪式。这是继今年3月份平安银行中山分行捐赠80辆公共自行车回馈市民之后来自社会对公共自行车建设的又一善举。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是绿道慢行系统这一政府民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委、市政府打造低碳绿色生活及延伸公共交通服务的重要举措。2011年,公交公司完成了在中心城区建设180个公共自行车服务点和30个租赁服务站,及配套4540个桩位和4000辆公共自行车的建设工作。该服务系统自去年10月9日投入运行以来.受到广大市民普遍喜爱.目前市民已办理开通公共自行车租车服务的中山通IC卡约6万多张.公共自行车日平均租借次数5.32次,日使用公共自行车达2.4万人次.属于免费使用的占96%.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真正成为了一项惠民、便民、利民工程,选择公共自行车出行己成市民休闲健身、低碳环保、绿色生活的时尚行为。目前,公交公司正在抓紧完善中心城区第二期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各项建设工作,以实现对中心城区的全覆盖。  相似文献   

4.
太原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自2012年9月28日正式运营以来,已开通服务点1130个,投放自行车3.73万辆,安装锁桩5.24万个;单日最高租用量达52.34万次,累计1.52亿人次;单日免费租用率最高达99.66%.上述多项指标居全国第一,受到了广大市民普遍欢迎,被业内专家称为“太原样板”.2014年元旦,山西省委书记、人大主任袁纯清在我公司考察工作时说:“公共自行车改善了城市交通,方便了市民出行,减少了空气污染,提升了城市形象,是便民利民惠民的大好事.”  相似文献   

5.
自行车交通在荷兰城市交通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荷兰城市大部分出行距离较短,小于7.5公里的出行占总出行的比例大于70%。目前全国自行车拥有量为1500万辆,平均每人一辆,不同社会阶层和收入的人都骑自行车。  相似文献   

6.
老海 《交通与运输》2015,31(2):38-39
<正>一、自行车王国童话欧洲各国普遍倡导的"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就源于丹麦。丹麦王国为北欧国家,本土人口有562.8万。据官方统计,10个丹麦人中9个人都有一辆自行车,这不能不说是个真实的"童话",自行车人均拥有率居世界前茅。丹麦每8个人中就有1人每年购买一辆新自行车。首都哥本哈根人口67.2万,自行车却超过100万辆,人均一辆自行车还多,难怪被国际自行车联盟授予"自行车城"称号,而且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座"自行车城"(图1)。由此可见,这种环保出行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前,全球有135个城市运营着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且大部分集中在欧洲,其中法国巴黎规模达到2.06万辆。在我国有24个城市运营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2008年5月开始运营的杭州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目前设置了2204个站点、配备了5万辆公共自行车,超过巴黎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下面简略介绍世界部分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的特色。  相似文献   

8.
为提升公共自行车服务水平,确定公共自行车出行的主要影响因素,首先,通过设计调查问卷,从个体属性和出行特征两方面对公共自行车使用者进行随机调查。随后,从使用者特征、出行时耗、出行距离等方面分析公共自行车出行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出行特征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公共自行车出行频率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公共自行车使用者以中、青年为主,出行主要目的为上、下班和购物。相比高收入群体,低收入群体较多选择公共自行车出行。采用换乘模式出行的公共自行车使用者占62.5%,早晚高峰时段选择公共自行车出行比例均较高。出行距离和出行时间分别为1~4km、15~30min时,出行者更倾向于选择公共自行车出行。通过分析可知,影响出行者每周使用公共自行车出行频率的主要因素为是否拥有小汽车、出行目的和出行时耗。基于分析结果,掌握公共自行车出行规律,可为提升公共自行车的利用率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提升公共自行车服务水平,确定公共自行车出行的主要影响因素,首先,通过设计调查 问卷,从个体属性和出行特征两方面对公共自行车使用者进行随机调查。随后,从使用者特征、出行时耗、出行距离等方面分析公共自行车出行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二元Logistic 回归模型 对出行特征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公共自行车出行频率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公共自行车使用者以中、青年为主,出行主要目的为上、下班和购物。相比高收入群体,低收入群体较多选择公共自 行车出行。采用换乘模式出行的公共自行车使用者占62.5%,早晚高峰时段选择公共自行车出行比例均较高。出行距离和出行时间分别为1~4km、15~30min时,出行者更倾向于选择公共自行车出行。通过分析可知,影响出行者每周使用公共自行车出行频率的主要因素为是否拥有小汽车、出行目的和出行时耗。基于分析结果,掌握公共自行车出行规律,可为提升公共自行车的利用率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城市公共交通:请您简要介绍一下聊城公交的发展和集团现在的基本情况. 张保国:聊城公交集团前身是聊城市公共汽车公司,成立于1970年,于1971年5月建成通车,承担城区公共客运业务,2009年改制为聊城公交集团,是聊城市唯一从事城市公交客运经营、承担社会公益性服务的国有交通运输企业.聊城公交集团现辖5个客运分公司和6个全资子公司,拥有员工1600余人,公交线路由最初的8条发展到现在的52条,校车线路102条,公交车辆由87辆发展到现在的1213辆,聊城万人拥有公交车达17.6标台,公交候车站亭533组,公共自行车10000辆,共享型自行车和助力车10000辆,在国内首创"公交车+公共自行车+共享型自行车"三位一体的绿色出行体系.城市公共交通日趋多元化,百姓出行更舒心、更便捷.聊城公交集团连续13年保持了"省级文明单位"殊荣,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市见义勇为工作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1.
将城市公共自行车作为一种出行方式,建立了不同交通方式的效用函数,基于多项logit模型,测算得到公共自行车的分担率.以未来年居民出行OD为基础,结合公共自行车分担率,测算得出公共自行车的租借需求,并结合公共自行车和停车桩的周转率最终得到公共自行车以及停车桩的总规模.以西安某新城为案例,采用所提出的方法对公共自行车以及停车桩的总规模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方法简单高效,便于应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佛山市南海区公共自行车出行相关数据,从使用者的年龄、职业、收入以及公共自行车的出行目的、出行方式、出行时耗、出行距离等方面,对城市公共自行车交通出行特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为公共自行车系统规划和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公共自行车处于发展模式决策的关键时期,亟须明确合理的发展定位,以适度控制规模,引导并协调好与其他交通方式的关系。从北京市公共自行车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入手,分析公共自行车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及其与现有交通系统的关系。明确北京市公共自行车的发展定位,即私人自行车交通的有效补充、发展自行车交通的重要环节、倡导绿色出行的重要手段。北京市应明确公共自行车的公益性定位,将公共自行车纳入公共交通体系,作为大容量公共交通的延伸和补充,使之成为解决公共交通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研究公共自行车接驳轨道交通出行模式,总结公共自行车和轨道交通的特点及其在城市交通中的功能定位,分析公共自行车接驳轨道交通的形式、特点以及该模式下的公共自行车特性。以南京市为例,通过分析地铁站口紧邻的公共自行车站点IC卡刷卡数据,深入把握公共自行车接驳轨道交通行为在借车时长、站点OD距离与出行链等方面的出行特性与规律。最后,从租赁点的布局规划、提升系统服务水平、制定奖惩措施,引导出行行为、改善公共自行车行驶环境、调整收费标准等方面对南京公共自行车接驳轨道交通出行模式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在许多城市迅速推广的公共自行车系统被认为是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的 新型交通方式.本文将公共自行车使用分为接驳地铁、接驳常规公交及全程单独使用3种模式, 构建Cross-Nested Logit模型,利用苏州市地铁沿线公共自行车使用情况的调查数据,定量分析 影响使用模式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相对于接驳地铁或常规公交,公共自行车在很大程度上 倾向于被全程单独使用,在短距离出行中极可能与常规公交存在竞争关系,但对地铁出行有一 定的补充作用.本研究有助于重新思考公共自行车在城市交通系统中的定位及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上海地铁运营公司9月21日启动“永久便民”自行车租赁服务,推广“地铁+自行车”绿色出行模式。 这一便民服务在上海地铁2号线张江高科站率先试行。首批30辆自行车为24时永久牌自行车,材质为高强度铝合金。市民只要在地铁站的自行车租车网点出示身份证,交付150元后,就可得到一张会员年卡。  相似文献   

17.
正6月17日,"绿色出行一骑减碳全国公共自行车碳减排成果发布暨碳排放交易试点启动会"在杭州低碳科技馆举办。公共自行车领跑零碳出行自行车作为一种零碳交通方式,在出行、健身的同时,还可助力"碳中和"。2008年,由公共财政投入的公共自行车系统率先在杭州启动。随后,低碳环保、免费便利的公共自行车迅速掀起了一股"绿色旋风",从杭州刮到了全国各地。  相似文献   

18.
巴黎公共自行车租赁点规划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耿雪  田凯  张宇  黎晴 《城市交通》2009,7(4):21-29,77
总结了巴黎公共自行车租赁点规划中采用的出行需求预测方法,规划在分区基础上,根据居住人口、就业岗位、商业和设施4种类型,测算各区日均出行次数,进而确定公共自行车租赁点数量及自行车规模。阐述了租赁点定位的影响因素、定位方法及布设原则。详细分析了租赁点的布设方式,明确路边租赁点、人行道上的租赁点和行道树附近租赁点的布设要点,对自行车、停车桩、服务终端等设施也提出了相关要求。最后,在巴黎经验基础上指出,我国部分城市提出的“解决公交出行最后一公里”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单一功能定位,不利于租赁点的合理布局;租赁点主要布设在人行道的做法也会引发新的交通问题。  相似文献   

19.
广州禁摩以来,市民选择骑自行车出行逐渐增多。据不完全统计,广州市约有80万辆自行车。有广州市人大代表提出要恢复自行车道,配套停车设施,鼓励低收入阶层使用低廉的、绿色的交通工具。最近,广州市政府相关部门对此作出回应:广州市自行车道设置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停车场正在建设当中,将有1.3万自行车位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20.
未来交通 在城市中用自行车代替小汽车出行的五大理由。 节约空间 自行车占用的空间比小汽车少.一辆小汽车在出行和停车时所需的空间大约是一辆自行车的6倍.而往往在高峰时段一辆小汽车里只有1~2个人.所以自行车单位面积的运载量是汽车的3~6倍,需要的停车面积少67%~85%。因此,自行车不仅能够有效缓解交通拥堵.还能够为城市生活释放出更多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