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调查分析了国内外典型城市东京、香港、高雄、巴黎等基于轨道交通的TOD(交通引导发展)模式的基本经验,初步归纳了世界典型城市基于轨道交通的TOD模式的基本规律.指出了城市轨道交通是TOD模式的重要支撑,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围的土地利用性质应以商业和住宅为主,其土地开发强度应较高.根据目前我国轨道交通建设和城市规划发展的趋势和特点,针对轨道交通车站周围土地利用性质、土地开发强度、开发时机等关键问题提出了我国进行基于轨道交通的TOD模式的建议.认为可以通过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的TOD模式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应合理调整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区域的土地利用性质;应对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进行统筹安排,同步实施.  相似文献   

2.
新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物业开发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及运营特点,参考香港地铁建设与物业开发模式,结合工程规划设计实例,分析了轨道交通物业开发的必要性,论述了新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沿线物业开发的地点选择、种类、开发业态和实施步骤,提出了轨道交通建设与物业开发同步进行、合作共赢的理念.  相似文献   

3.
国内资讯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通知?国家发展改革委于近日印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通知》(发改基础[2015]49号,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坚持“量力而行、有序发展”的方针,按照统筹衔接、经济适用、便捷高效和安全可靠的原则,科学编制规划,加强规划管理、建设管理和安全管理,同时颁发了《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编制和评审要点》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和评估大纲》。  相似文献   

4.
香港地铁的可持续发展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香港地铁的发展历程为题材,从经济贡献、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三方面,探讨轨道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为了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分析城市轨道交通新线在规划和建设阶段需要考虑的因素,探索城市规划与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之间的关系.介绍香港地铁运营服务的良好效果,以及降低运营成本所采取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蒲琪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1,14(10):后插30-后插31
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台湾轨道工程学会、香港工程师学会、澳门工程师学会、中华轨道车辆工业发展协会共同举办的第二届“两岸四地城市轨道交通/捷运发展论坛”于2011年9月19日在台北召开.我有轨道交通行业的交流与合作,探讨和引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及发展方向,推动两岸四地城市轨道交通事业有序健康发展.两岸四地的交通业界专家、学者200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他们在论坛上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现状、规划、设计、投资、施工、运营管理以及尚需探讨的技术问题进行了交流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及运营特点,参考香港地铁建设与物业开发模式,结合工程规划设计实例,分析了轨道交通物业开发的必要性,论述了新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沿线物业开发的地点选择、种类、开发业态和实施步骤,提出了轨道交通建设与物业开发同步进行、合作共赢的理念,供业内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7.
按科学发展观要求 做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工作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通过总结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评估工作,结合科学发展观要求,为进一步做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工作,对有关规划依据、规划目标、发展模式、远期和远景规划的关系、交通疏导型(SOD)和规划引导型(FOD)线路、多种交通方式衔接与交通一体化规划、环境影响、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做好规划工作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降低城市轨道交通造价的思考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分析了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存工程造价过高的问题,指出我国当前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应遵循“量力而行、经济实用、安全可靠”的原则,提出了降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造价的指导思想。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标准要适当,技术装备国产化程度要提高,路网规划要周互。  相似文献   

9.
“十二五”时期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策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当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及运营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指导,试图从“统筹规划,科学发展”的角度对现有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和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城市轨道交通PPP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在推进过程中已遭遇了诸多瓶颈,如项目投资财务缺口大,社会资本投资门槛过高,社会资本以施工承包商为主导致市场结构单一,项目沿线土地综合开发受土地政策限制,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脱节,项目难点多,等等.通过参考城市轨道交通PPP的投资建设实践,结合对各地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案例的研究与分析,尝试提出以下对策:城市轨道交通PPP与TOD结合,通过土地综合开发收益反哺;采用网运分离模式,降低对单个投资人的投资额度要求,发挥各投资人的专业所长;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地铁建设运营商走向二、三线城市;地方出台具体政策,突破经营性用地“招拍挂”的法律问题;实施过程中一事一议,加强支持;重视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从宏观到微观层面的紧密结合;设立合理的调价机制等,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吴世泽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2,25(4):后插40-后插41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速度与建设规模都是空前的,中国己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市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模、运营里程、客流量的不断增长,在公共交通出行中的分担率日益提升,也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在全球经济向低碳模式转变的大环境下,全世界包括中国都对城市轨道交通的未来规划定下了基调,即以绿色低碳理念为...  相似文献   

12.
《地铁设计规范》问与答(1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五规划”把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优先发展的领域,指出要超前规划、适时建设。目前正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高速发展期,国內有20多个城市正在建设或规划轨道交通项目,初步统计近期规划1700 km的线路,总投资近6000亿元。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本刊特派记者采访了建设部黄卫副部长,他围绕如何实现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几个热点问题发表了看法。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书里提到,加快发展中国铁路和城市轨道的交通建设。那么,该如何加快发展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我们在很久以前就有所讨论。当初我们在制定规划的时候(当时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由我们负责),就有这样一个认识,即发展城市轨道交通。  相似文献   

14.
城市轨道交通超长线路规划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目前我国大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中的超长线路相关问题,从需求特征分析出发,对超长线规划中可能存在的某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对城市轨道交通线的市区线与郊区线进行了区分;归纳了市域轨道交通线与市区线的多种衔接方式.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超长线的列车运行模式,提出了多种交路方案,以供城市轨道交通超长线的运营组织作参考.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模式,开始从单一的政府主导负债型投融资模式,逐渐向社会化多元化投融资模式转变.进行社会化投融资改革,问题在于如何吸引社会投资,如何让投资城市轨道交通变成有利可图,如何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的自我“造血”功能?本文借鉴香港地铁发展的成功经验,探讨“地铁+物业”模式的投融资思路和经济分析问题,为推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多元化投融资改革提供一些参考.研究结论: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对“物业”资源不能作为项目资本金的问题,应在国家现行政策条件下,通过建立轨道交通建设基金和政府财政出资承诺等方式来规避资金风险,以获得国家项目审批.(2)应将物业开发捆绑地铁建设运营作为综合性项目进行评价.(3)在经济评价中应考虑若干问题,包括:内部收益率应以市场资金成本为导向,考虑一定的风险收益,建议略高于银行长期贷款利率,以吸引社会资金投资.(4)关于现金流,可仅将扣除物业开发成本和地铁资本金出资额之外的增值收益作为项目“资源性收入”,计入现金流入,其余项目的投入产出均按地铁模式进行计算等等.  相似文献   

16.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介绍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枢纽车站换乘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研究了国外轨道交通车站换乘枢纽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改善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换乘问题的建议,如抛弃已不适应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落后模式,规划与建设时做到"以人为本",车站换乘的方案设计应早于车站总体设计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快线的概念、基本布局形态,以及当前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快线发展现状和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明确轨道交通快线的研究目的。通过回顾国际发达国家城市轨道交通快线发展历程,总结规划建设经验,从发展模式、建设标准、运营组织等方面提出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快线规划的技术要领。轨道交通快线规划应考虑不同服务范围的差异性,选择适宜的发展模式和布局形态;轨道交通快线建设不应过于追求出行时间目标,应结合客流特征分析,选择合适的车速和站间距,合理设置配线,为运营组织预留灵活性。  相似文献   

18.
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网络、体系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根据建设模式的不同,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历程进行了阶段划分.就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网络"和"体系"进行了理论分析与诠释.在对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式、网络化、体系化等三种建设模式解读和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体系化建设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北京、香港、纽约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投融资模式的设计和选择是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科学决策中的关键环节.通过对北京、香港、纽约三个典型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的分析,初步总结出三个城市在投融资模式上的特点.在分析差异性的基础上,对北京的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如允许轨道交通投资经营主体经营公共汽车业、旅游业、广告业、沿线房地产业及商业等与轨道交通相关联的行业,以提高轨道交通企业的综合效益;实施多元化的经营战略,吸引各种经济成分参与到轨道交通建设中来;政府在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中发挥主导作用,以有效保证债务性融资的数量、期限、结构和成本;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投资比例不低于50%.  相似文献   

20.
由城市轨道交通兴起的旧城改建与新城建设,使得城市公共空间也发生了剧变和重组.近期我国城市公共空间的变化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其提供者与生产者关系的分离,二是其与城市中其他空间的多样化融合与复合.对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公共空间进行研究,归纳出其“复合、耦合、触媒”特征要素;继而通过分析这类公共空间的建设目标,提出了“合作开发,动态规划,多样设计,联合管理”的规划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