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安元  吴立坚 《公路》2011,(11):40-42
通过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垦区吐尔干镇~坡马镇公路沼泽软土草甸层物理力学性质的分析,提出可以利用草甸层的加筋效果,在沼泽软土地基上直接填筑路堤的观点.采用简化毕肖普法计算了在草甸层上直接填筑路基时的稳定性,据此确定路基安全填筑高度,并通过工程实践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
针对西藏某公路的加宽改造,提出了5种新旧路基加宽拼接方案.按这5种方案,共修筑了3段试验路.对试验路的设计原则、施工要求和工艺进行了讨论.通过试验数据,对各种拼接方案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用5层双向土工格栅自路基顶面向下,以层间距30 cm的加筋方式加强新旧路基间的结合是较好的路基加宽拼接方案.  相似文献   

3.
以乌干达KE高速项目为工程背景,提出适合沼泽区公路软基处理的围堰换填施工法,结合围堰换填法的施工工艺,选择典型沼泽区路段分别采用分层总和法及FLAC3D有限元差分方法进行沉降计算及分析。经现场实测验证,围堰换填法能有效解决沼泽区软基处理施工困难和路基工后沉降过大的问题,确保路基的稳定性,对于处治沼泽区软土地基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软土硬壳层地基的破坏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软土硬壳层的破坏形式,为硬壳层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湖南省道S204线南茅公路为依托工程,在现场工程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现场承载试验及数值模拟,对硬壳层地基的破坏模式进行全面分析.通过现场承载板试验发现硬壳层地基的破坏是典型的刺入式冲剪破坏,通过数值模拟总结出不同填土高度和不同硬壳层厚度时,地基的破坏形式主要为局部剪切破坏和整体剪切破坏2种类型,给出了不同工况时路堤的临界高度,结合公路工程特性认为对路基进行稳定计算时,应主要考虑路基的整体稳定性,不考虑路基的局部剪切破坏.  相似文献   

5.
高寒冻土沼泽湿地对温度极为敏感,在该区域修筑路基易发生不均匀沉降变形,而路基修筑的施工季节是影响路基热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研究最佳施工季节和季节选定对路基热稳定性的影响,以省道224线二道沟兵站109岔口至治多段为依托,针对抛填片块石处治高寒冻土沼泽湿地的典型路基处治方式,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春、夏、秋3个施工填筑季节对高寒冻土沼泽湿地路基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路基中心和坡脚处的温度随着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同一深度处路基中心处温度高于坡脚处温度,随着运营时间增加,冻土上限降低,路基中心处的冻土上限明显更低。在夏季施工填筑时引起的冻土上限下降值在相同位置处是秋季施工填筑引起冻土上限下降值的1.3~2.5倍。故认为秋季为最佳施工季节,秋季施工对路堤底部的热稳定性影响最小,夏季施工影响则最大,春季介于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6.
智能压实技术可通过压路机碾压过程中振动轮加速度信号的变化规律判断路基压实状况,实现对压实区域内路基压实质量的实时监测。文中结合杭绍台高速公路工程台州段采用的路基智能压实技术,设计土石混填路基的智能压实现场试验,分析填筑层厚度和下卧层强度对路基压实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填筑层厚度和下卧层强度都对路基压实质量有显著影响;过厚的填筑层不利于实现充分压实;提升下卧层强度可有效提高路基整体压实质量。  相似文献   

7.
郝伟  王选仓 《路基工程》2012,(6):118-121
通过土工离心模型试验,对填挖交界路基处不同的土工格栅加筋方案对于不均匀沉降的处治效果进行研究。通过测量填挖交界路基表面测点的沉降量和位移变化,分析土工格栅铺设的层数对填挖交界路基不均匀沉降和路基整体稳定性的改善作用,因此根据对比试验获得最佳的处治方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铺设两层土工格栅对填挖交界路基不均匀沉降的效果要优于只铺设一层的,而铺设一层土工格栅对填挖交界路基不均匀沉降的效果要好于不铺设土工格栅的。  相似文献   

8.
在室内对路面各层和路基材料进行试验,以获得力学计算参数;考虑公路超载情况,利用有限元软件,对高速公路路面结构进行建模计算;并进行分析影响路面结构应力大小和分布的因素(主要包括路基刚度、层间连结状态),为高速公路路面结构设计和施工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经验.  相似文献   

9.
水泥土半刚性板层加固软土路基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新疆广泛存在的盐渍化软弱土,采用水泥土形成一定厚度的半刚性板体结构加固软土路基,从而降低路堤高度,减少建设成本.借助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路段试验,测试了水泥土半刚性板的沉降、变形等室内外工程特性.结果表明:掺入水泥能明显提高低液限粉土的强度及回弹模量;半刚性板层增强了软土路基的整体刚度,减小了浅层软土路基的整体沉降及不均匀沉降;水泥土半刚性板充分调动了下卧软土层的承载力,能够满足公路荷载使用要求,较好地解决了软土地区的路基加固问题.  相似文献   

10.
沼泽区域在东非地区分布广泛,其软弱性土质对公路的路基路面,桥涵结构物都带来了不同的危害。桥梁桩长较长,施工困难等因素使这种地区的公路设计施工人员感到棘手。因此,沼泽区内桥梁下部结构的设计就成为了设计中的重点和难点。该文以乌干达KE项目Nambigirwa沼泽桥为背景,介绍了沼泽区域软弱土地区桥梁桩基础的设计和施工,为今后在乌干达等东非地区沼泽湿地桥梁基础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赵蕾 《华东公路》2011,(1):10-11
微表处技术是高等级公路进行预防性养护最经济有效的手段。该工艺在国外已得到广泛应用,被认为是修复道路多种病害最有效、最经济的途径之一,对改善沥青路面使用性能、延长使用寿命、节约投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速公路车辙病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柴峰  王军 《华东公路》2006,(1):23-24
讲述了高速公路上的路面病害之一———车辙的形成、发展、危害,给出了相关部门应该采取的预防和维修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对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的数据和交通监控系统的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研究了高速公路车辆行程时间分布的规律性和各参数之间的关联性,构建了高速公路车辆行程时间预测模型,最后通过比较实际值与预测值来验证提出的行程时间预测方法,分析了误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将光学传感器与红外传感器进行信息融合以识别道路前方车辆.首先根据光学图像信息进行保守识别以初步确定车辆目标.在对相应的红外图像进行通道处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其温度场信息提取车辆目标特征以构建车辆验证函数.以车辆验证函数值为依据建立基于最小风险的贝叶斯决策分类器,对光学初识别中得到的车辆目标进行验证,从而成功实现了光学图像与红外图像的信息融合.试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利用红外热图信息在光学图像保守识别的基础上剔除误判目标,最终得到较为准确的识别结果.  相似文献   

15.
针对高速公路容易产生桥头跳车现象进行分析,提出减少桥头跳车的防治措施并介绍梨温高速公路桥梁台背回填及伸缩缝的施工控制措施和效果。  相似文献   

16.
应用模糊分析法建立了一个综合评价模型,通过该模型可对机场道面结构的安全性做出定量预估,并可找出影响结构安全的主要隐患和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7.
李伟 《路基工程》2012,(4):174-178
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 ABAQUS 对凉水井滑坡段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通过应力应变场的云图分析,确定边坡的最危险潜在滑动面。依据强度折减法的原理,利用ABAQUS定义场变量为强度折减系数值,通过改变场变量实现摩擦角和粘聚力的折减,得出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并对滑坡的整治措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高速公路生态绿化是高速公路绿化发展的趋势和方向。阐述目前高速公路绿化现状,从生态学的角度提出高速公路生态绿化的发展思路,并对高速公路生态绿化模式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实车试验出现CAB气囊后腔展开后飘动,扫到假人头部,且气囊后腔展开速度比前腔慢等问题,本文以此为切入点,简述如何通过改变气囊折叠方式、改变气囊花型的方法,改善CAB气囊展开状态的问题.通过此问题的改善,为后续CAB气囊开发提供经验积累.  相似文献   

20.
基于AFP的航班延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行地面延误策略对航班延误分配不当问题,对限制空域进行了分析,以空域流量策略为基础,分析航班延误的目标和约束条件,建立航班延误模型,采用矩阵的遍历来确认航路.通过算例与地面延误策略进行比较,对采用AFP进行航班延误分配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减少了航班延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