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为了提高船舶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利用双向变频电源具有稳态变频输出的优点,进行船舶供电系统优化设计,设计的船舶供电系统包括电机控制模块、功率放大模块、动态增益调节模块、电源监控模块以及输出匹配模块。采用双向变频电源作为船舶供电系统供电输入层,结合ARM Cortex-M3嵌入式内核控制方法进行供电系统的功率放大控制,根据放大器的倍频增益进行供电系统的电源输入幅值的动态调节,提高船舶供电的稳态控制性能。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案进行系统的电路集成设计。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船舶供电系统具有很好的稳压功能性能,系统的输出功率放大倍数较高,电源持续功能的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采用双向变频电源作为船舶供电系统的电源控制模块,进行船舶供电系统优化设计,提出基于总线主控技术的船舶供电系统优化设计方案,系统的硬件模块主要包括AD模块、功率调制模块、集成控制模块、接口电路模块以及人机交互模块等,采用双向变频电源作为船舶供电系统启动电压输入的供电模块结合总线主控技术进行供电系统的微机总线控制,系统接口设计部分采用高速数字信号处理芯片进行控制程序加载和信号传输控制,设计功放控制模块使得船舶供电系统在高时钟频率下具有较高的输出功率增益。最后在嵌入式总线下进行系统的集成开发和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船舶供电系统输出稳定性较好,功率增益较大,对船舶供电的稳定控制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3.
为降低赤湾集装箱码头靠泊船舶污染物排放,研究、设计船舶岸边供电系统。该系统利用变频调压技术,调节供给侧参数,实现不同频率不同电网制式的转换,满足不同船舶的供电需求。该系统充分考虑未来集装箱船舶大型化的整体趋势,预留并联扩容接口,满足岸电系统的扩容需求。  相似文献   

4.
船舶是一种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船舶的供电系统发挥着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一旦整个供电系统发生故障,会给船舶带来重大损失,所以为了充分保障船舶的运行安全,一般船舶的供电系统都配备有应急电源。在船舶发生异常事故,主供电系统不能正常工作时,应急电源可向船舶上重要的用电负载进行短时供电,来保障船舶的正常工作。本文设计了一种应急逆变电源,采用纯数字控制技术,实现了较高效率。  相似文献   

5.
由变频器产生的谐波问题在岸基船用变频供电系统中日益突出。通过对变频器输入电流的谐波分析,提出多相整流的谐波抑制方案,并在电源端或负载端接入无源电力滤波器,实现电力系统稳态下的电力谐波抑制或补偿。岸基船用变频供电系统实际应用效果良好,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6.
船舶的航行条件比较复杂,供电系统有时会发生故障。为保证运行安全,船舶都会配有UPS供电系统,在发生突发状况时,为船上的重要负载进行短时供电,保障船舶和人员安全。本文对船用UPS供电系统进行研究与分析,采用非在线式UPS供电系统进行设计。为保证系统工作性能,系统采用先进的数字控制技术,整流器采用同步整流技术,辅助电源部分采用基于准谐振模式的绿色电源管理芯片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一套岸基供电系统满足不同船型和不同用电容量船舶的岸基供电需求,提高岸基供电的可靠性、降低项目投资成本,对岸基变频电源的拓扑结构、插座箱的串联供电方式、应急电源的运行模式等进行研究,研发基于大功率储能模块的分布式船舶岸基供电系统。该系统采用集中整流和多路逆变的方式,实现一套岸电系统具备2种供电容量输出的能力;采用大功率直流储能技术,实现在市政电网故障下对船舶应急供电的能力;采用串联供电方式,实现一个输出回路给多个插座箱供电。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的性能指标优于相关标准要求,岸电设备的使用灵活性得到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8.
《舰船科学技术》2015,(3):168-172
随着船舶技术的飞速发展,船舶上的各种先进设备对电源供电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船舶电源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传统的船舶电源检测工作,一般都是依靠人工的方式来进行,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可靠性也比较差。因此需要设计一种专门用于电源检测的系统进行自动检测。本文基于安全性与性价比等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采用单片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设计一种船用电源检测系统,来提高维修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船舶电源系统的维护性能。  相似文献   

9.
改造或建设新型船舶岸电系统是"绿色港口"建设的重要内容.以广州某码头岸基供电系统设计为例,从岸电电源系统、电源系统状态监测等方面对船舶岸电系统设计方案进行研究,阐述了变压变频电源、安全防护、监控系统的设计思路及实施方案.该系统具有满足供电并兼顾供电状态监控管理的能力,可提高港口岸电的安全性,提升港口设备的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为改善电动船舶的续航能力,提高电能补充的效率,实现大型新能源船舶快速换电,研发适用于船舶的标准集装箱箱式电源。考虑箱式电源的电气结构、散热通风、消防等多种复杂因素,合理设计电池舱、消防舱、汇流舱、空调舱等4大功能舱及功能舱内部的结构布局。提出一种适合多层堆叠场景的自动切换逻辑技术,为每个箱式电源进行唯一标识,通过逻辑判断的方式快速定位出现问题的箱式电源并及时切断对应的供电系统,有效避免出现箱式电源热失控。结合700 TEU纯电动集装箱船项目应用表明,集装箱船用箱式电源在最大限度提高能量密度的情况下运行整体安全、可靠,可快速为船舶补充电能,拓展航行里程。  相似文献   

11.
港口的用电负荷是典型的谐波及无功源,降低了电能的利用率。分析了港口电力负荷特点,提出了电能治理的方案。针对港口电力系统中的无功功率,可以采用用于动态无功补偿的TSC(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hyristor Switched Capacitor),该装置效果良好,完全满足港口负荷的无功补偿要求,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无功补偿系统存在的问题。对于港口电力系统中的谐波电流可以采用APF(电力滤波器Active Power Filter),其补偿特性不受电网阻抗的影响,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APF将大量应用于港口的谐波抑制。  相似文献   

12.
顾孟达 《港口科技》2011,(7):23-25,29
我国已能自主建设LNG船舶,这对舾装码头合适的动力配套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介绍了LNG船码头舾装期特殊的建造工艺和技术标准,以及对码头动力配套的特别要求.提出了相应对策.普通码头施工电源和岸电系统通过采取增加动态无功补偿装置、静止式岸电电源等技术改造措施,提升动力配套标准,满足LNG船码头舾装期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3.
刘建波  张浩 《船电技术》2011,31(7):62-65
近年来,功率管理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了功率管理技术在舰船电力推进中的作用,详细描述了舰船功率管理技术的主要功能,以及最新的功率限制和保护算法。展望了未来舰船功率管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刘宙锋  王艳婷 《船电技术》2019,39(3):10-13,17
本文以民用核动力船舶的发展方向为立足点,充分考虑民用核动力船舶的安全性、可靠性、冗余性、经济性设计需求,给出了不同用途下的民用核动力船舶电力系统解决方案。此外,针对自航类核动力船舶所有交流电源失效的可能性和救援的时差性,提供了一种增加附加直流电源来保证安全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危峰  袁浩 《舰船电子工程》2007,27(2):176-178
随着DSP技术的发展,多电压,大电流,复杂的上下电次序等问题使电源管理成了DSP系统设计中必须首先解决的难题。描述DSP系统的供电原则,结合具体设计,描述电源控制管理的解决方案和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16.
"万顷沙"主要相关设备之间的功率分配由功率管理系统管理,它使相关的设备在功率分配方面达到合理、有序。文章对"万顷沙"功率管理系统及主要设备的性能参数进行了介绍。以便了解和掌握"万顷沙"的功率管理系统,并正确地管理、操作相关设备,维护好功率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船舶电力系统控制实验室,利用PowerLogic软件实现对船舶电力系统的电力参数监测。介绍了船舶电力监视系统的构成与软件设计,在交流380V/50Hz电力实验室环境下进行了运行,分析了船舶电力系统运行的谐波情况,该系统可以有效地监视船舶电力系统的一些参数,提高了船舶电站电能质量的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8.
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在港口供电系统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目前港口供电系统中通常采用的无功功率补偿方式,从补偿装置的投切原理上阐述了“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在港口这类具有冲击性负荷性质的供电系统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同时强调在港口供电电网中应重视对高次谐波的治理。  相似文献   

19.
林翔 《船舶》2019,30(4):81-86
为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引入并推广船舶岸电技术已十分迫切。文章首先介绍船舶靠港传统燃料供电模式的缺点,提出环保岸电供电模式的优点,并简述和分析国内外船用岸电技术的发展现状、趋势;其次介绍和分析岸电供电系统的概念、分类、比较等,并阐述船舶侧岸电系统供电方式、基本原理;继而进一步研究船舶侧岸电系统供电基础设计及关键技术,并结合一型2 500标准箱集装箱船的岸电系统设计方案、设计要点,以及不同供电方式的各指标对比,说明2 500标准箱集装箱船的电站管理操作步骤及实现岸电和发电机组并网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两种权利形式,一是职位权力,即职权;二是领导者作为个体所具有的影响力,即个人权力。论文认为有效的管理应该把职权和个人权力两种形式的权力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个人权力来影响职工、激励职工。本文还探讨了领导者个人权力的形成和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