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韩锐  关强  胡亚楠 《交通标准化》2007,(10):182-185
车内空气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每个司乘人员的健康与否,而我国北方温差巨大等环境条件更严重恶化了车内的空气品质.因此对北方汽车内空气污染物的特征进行分析,分阶段研究车内污染物的净化措施,对于有针时性地提出北方汽车内的净化措施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车内空气污染不容忽视。随着环境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开始注重城市公交客车车内的空气污染问题。公共汽车车内的空气过于浑浊,出租车内的空气唯恐带有传染病菌,长途卧式客车内的空气带有难闻的气味而令人作呕,不久的将来,地铁车站的站台和轨道间安装了隔离门后,地铁车厢内的空气洁净度可能恶化等等。凡此种种,已经引起多方重视。  相似文献   

3.
冯丽媛  田小童 《家用汽车》2006,(10):168-170
上期杂志我们还在讨论车内空气污染无法可依,不久就传出《车内空气污染物浓度限制及测量方法》(以下简称《方法》)即将出台了。最近几年,很多经常开车的车主出现头晕、恶心等病症,他们怀疑是车内污染物超标导致自己出现这些症状。即将出台的《方法》将对车内甲醛、苯、甲苯、二甲苯和总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的限值首次进行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4.
李博彬 《家用汽车》2006,(9):166-169
空气污染是现代人关心的话题,但是,目前中国还没有车内空气质量标准,因此,当很多车主觉得车内空气污染已经超标的时候,没有依据可循。当你的鼻子闻出刺激气体时,空气质量一定出现了问题。车内为什么会有刺鼻的气味,如何有效地净化车内空气,这还要从头说起。  相似文献   

5.
基于模糊控制技术的客车窄调智能控制系统以AT89C52为微处理器,对车内外的温度、车内湿度以及车内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进行自动巡回监测,将测量结果送入串行模数转换器TLC1543转换成数字量送入单片机,通过计算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控制各个风门电机、热水阀、加湿阀和空气净化器进行协调动作,将车内空气控制在人体感觉舒适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空气的污染很大的一部分是由车辆排放造成的,本论文论阐述了车辆排放污染物控制与净化途径。  相似文献   

7.
基于一维等熵流动理论推导了列车气密性静态泄漏状态方程, 考虑泄漏孔流量系数, 得到了压降泄漏时间和总泄漏时间计算公式; 数值模拟了列车气密性静态泄漏的动态过程, 并研究了长细比分别为1∶1、1∶4、1∶8和1∶16, 车内初始气压分别为6、5、4和3 kPa时, 泄漏孔长细比和车内初始气压对列车气密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 在车内空气压力从3.0 kPa下降到0.8 kPa的过程中, 数值仿真和理论公式计算得到的压降时间分别为20.25、20.23 s, 与试验结果的相对误差分别为1.41%和1.51%;当泄漏孔长细比为1∶8和1∶16时, 列车车厢内空气压力下降时程曲线基本一致, 泄漏孔气流流量保持不变; 泄漏过程中泄漏孔的气流速度呈现中间大周围小的分布特征, 这是由泄漏孔壁面的黏滞作用引起的; 根据出口截面的中心速度和质量流率得到泄漏孔流量系数为0.71, 车内初始气压对相同指定压力下降时间的影响不足1%;若压降范围一致, 随着初始气压的增大, 压降时间减小, 压力从4 kPa下降到1 kPa的时间为24.18 s, 从5 kPa下降到2 kPa的时间为19.80 s; 数值仿真得到的压降泄漏时间与理论计算结果的最大相对误差为1.22%, 表明理论模型与数值仿真计算方法可以用于计算列车泄漏面积或气密性。   相似文献   

8.
杨洋 《轨道交通》2013,(8):46-48
轨道车辆的轻量化设计,必须首先保证车辆的强度和刚度,从而充分保证列车的运行安全。同时车体的轻量化设计,还可能涉及到车内的舒适度。车内噪声的大小是衡量车内旅客舒适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振动和噪声是需要统一研究的,结构的振动引起空气的振动,然后以波动的形式在空气中传播,成为噪声(声音),车体的刚度不足会产生车体振动恶化现象,造成车内噪声增大,影响车内旅客的舒适度。近日,记者针对列车轻量化设计方面的话题,采访了中国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客车设计部系统设计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徐凤妹。  相似文献   

9.
采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与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了轨道车辆车体气密性评价指标体系, 并采用泄压时间或等效泄压孔面积表达车体气密性; 给出了车外瞬态压力向车内传递的规律, 得到了车内压力与进出车体空气流量理论关系式; 采用大刚度车体模型研究了车内压力与车体气密性、车外压力变化关系, 设计了带有泄压孔的大刚度车体模型, 得出车体泄压孔半径与泄压时间的关系式, 并将5种不同泄压时间的大刚度车体模型先后置于交变压力模拟试验台密闭室中进行试验, 分析了试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 当车体空气进出口体积流量恒定时, 车内压力随时间呈线性关系变化; 当车体空气进出口流量为关于时间的函数时, 车内压力为车体空气进出口流量关于时间的积分; 不同泄压孔径车体模型的试验和计算泄压时间误差绝对值不超过6.5%, 说明通过数值计算拟合的泄压时间和泄压孔半径关系式基本正确; 车体气密性与车内压力变化率基本呈幂函数关系变化; 车内压力变化率与车外压力幅值基本呈线性关系变化; 得到了大刚度车体模型车内空气压力变化率与车体气密性、车内外压力幅值关系式, 为制定科学、合理的轨道车辆车体气密性指标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轿车天窗是利用负压原理换气,依靠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气流在天窗顶部的快速流动,而形成车内的负压,将污染空气抽出。由于不是直接进风,而是将污浊的空气  相似文献   

11.
汽车空调系统异味及其去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夏季汽车空调产生异味的现象,分析了空调产生异味的原因,指出了在使用汽车空调过程中人们认识上存在的误区,提出了去除汽车空调异味的方法和预防汽车空调产生异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以某厂地铁车厢头车为研究对象,结合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空调风道及车厢内部三维空间区域的空气流动和传热状况进行了数值分析,根据欧洲标准EN14750-1对空调通风设计方案进行了评估,计算中综合考虑了车体壁面传热、人体散热等多种传热过程.计算结果表明将空调机组下方的八个风道出风口去掉,地铁风道的出风口均匀性得到了有效地改善,风道出风口的平均速度最大差值由2.92 m/s变为2.23 m/s;条缝型送风口能够提供较好的空气品质;在车厢内定员226人的情况下,地铁车厢头车的空调通风系统满足了乘客热舒适性的要求.研究结果为地铁空调列车通风系统的合理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空调通风系统CFD仿真及在摆式客车二等座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铁路车辆设计过程中,空调通风系统是重要一环。采用CFD手段辅助设计,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与创新价值。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Airpak(1.0)对摆式客车二等座车空调通风系统进行CFD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此车的空调通风系统的设计是比较合理的,能够满足车厢内舒适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基于载波技术客车空调控制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的客车空调控制装置采用传统的继电器一接触器有触点控制方式,设备复杂,故障率高.集中控制方式原始、功能单一,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结合现代微控制器和通讯技术,分析讨论了各种控制器、温度采集及通讯方式,设计了一种以89S8252单片机为核心的,采用电力载波通信方式的客车空调控制系统,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考虑左右空气弹簧垂向耦合模型的车辆系统数学模型,由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得到空气弹簧的力学方程,分析了车辆通过曲线时车辆与空气弹簧的动态特性。仿真结果表明:由于高度阀的动作,车辆在驶出曲线后各空气弹簧的压力不一致,导致车体不能回到静平衡位置;车辆以正常速度通过曲线时,车辆曲线通过动力学性能变化不大;在车辆多次通过同一种曲线的较恶劣工况时,空气弹簧内气压变化范围是一定的;增加抗侧滚刚度能明显抑制车体侧滚,从而减小空气弹簧内气压的变化量;增大空气弹簧横向跨距,并选择合适的刚度和阻尼,能使车辆驶出曲线后各空气弹簧压力接近静平衡值。  相似文献   

16.
基于AMESim软件建立1/4空气悬架系统模型,利用Matlab软件设计空气悬架系统控制器,使用Matlab和AMESim对空气悬架系统进行联合仿真。白噪声路面信号输入下的联合仿真结果分析表明,安装主动空气悬架系统车辆的最大振动加速度与振动加速度均方根、平均车身高度、动载荷均比安装被动空气悬架系统的车辆小,该仿真结果符合有关主动空气悬架系统的一般研究结论,该控制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车辆的平顺性。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基于空气悬架的1/2车辆加速/制动系统模型,通过轴距预瞄在后轮处提前预测路面不平度;设计了基于轴距预瞄控制算法的加速/制动最优控制器;进行了白噪声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与被动空气悬架加速/制动系统相比,基于轴距预瞄控制的主动空气悬架加速/制动系统能有效降低车辆振动。与最优控制空气悬架加速/制动系统相比,质心加速度和后轮对应处的车身加速度、悬架动行程、轮胎动载均有显著减小,较好的改善了车辆在加速/制动时的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CFD技术的FSC赛车车身气动造型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赛车车身气动造型设计是赛车技术走向更高水平的重要标志,本文按照FSC赛车设计规则,对赛车车身进行了概念设计和结构设计,并利用CFD技术建立了车身外流场分析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各种车身造型方案进行了对比优化分析,确定了车身空气动力学装置在不同比赛项目时的调教策略。结果表明最优设计方案符合气动原理,气动装置能够在不同比赛项目中达到不同的气动效果,提高了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自动空重车调整装置是重载运输所需解决的一个难题.提出了静测重自动空重车调整装置的研究结果.它可与现行各种制动机匹配,实现自动、无级调整,其测重精度不会受车辆运行状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