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用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 Theory,DFT)的杂化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6-311+g基组水平上对MgxNiy(x=1,2;y=1~5)团簇各种可能的构型进行几何结构优化,预测了各团簇的基态结构,并对其振动频率、光谱和极化率等性质进行了理论研究.研究结果表明:MgNiy和Mg2Niy团簇的稳定结构可在相应的MgNiy-1和Mg2Niy-1团簇的基础上加一个Ni原子得到;从光学性质分析,在MgNiy(y=1~5)团簇中,原子间的成键相互作用随y的增加而加强,MgNi2团簇的电子结构相对不稳定;在Mg2Niy(y=1~5)团簇中,电子结构随y的增加而越来越稳定,即结构更加紧凑,Mg2Ni2团簇中原子间的成键相互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2.
用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中的B3LYP/lanl2dz方法,优化并得到了WnSi^0,±(n=1~5)团簇的各种稳定构型,并对基态构型的能量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结果表明:WnSi^0,±团簇基态结构与Wn+1团簇的生长模式相似,除W3Si+团簇与W5Si^-团簇外,阳离子与阴离子团簇的稳定结构基本上保持了对应中性团簇的稳定结构;WSi团簇相对于其他团簇更易得到电子变成负离子,W5Si团簇较易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W3Si团簇具有较弱的化学活性,W5Si-团簇具有较强的化学活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的B3LYP杂化密度泛函和广义梯度近似泛函GGA(Generalized Gradient Approximation)中的PW91泛函,在双ξ价基组LANL2DZ水平上对Irn^0,±(n=2~4)几何结构进行全面优化,并对基态构型的电子结构、振动频率和能量等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结果表明,Irn^0,±(n=2~4)团簇的稳定构型都是平面的,基态中性团簇中三聚物Ir3团簇的能隙最大,电子结构最稳定,四聚物Ir4团簇的结合能最大,热力学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4.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B3LYP方法,在LANL2DZ基组水平上优化了WmBn(m+n≤7)团簇的几何结构,得到了它们的基态构型,并对其自然键轨道( natural bond orbital ,NBO)以及振动光谱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团簇中NBO电荷分布状况与团簇的对称性相关;W原子比B原子电荷调节能力强,易与其他原子形成化学键;最大频率以及最强峰值对应的振动模式大部分是B原子或W原子的伸缩振动以及摇摆振动。  相似文献   

5.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B3LYP方法,在6—311+G和Lanl2dz基组下研究了V2^0,+团簇的平衡几何结构、稳定性以及光谱性质。计算结果表明,团簇V2^0,+的基态构型都是D+H对称。阴离子和阳离子的多重度都为4,中性的为3和5。计算的总能量、结合能、键长和文献符合得很好;电离能和实验值相吻合。得到了团簇结构的稳定性信息,比较T6—311+G和Lank2dz两种基组对团簇的适应性所表现出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杂化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LANL2DZ赝势基组水平上对PtnN0,±(n=1~5)团簇进行了几何结构优化,得到了基态构型,并对基态构型的稳定性和能隙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对于PtnN0,±(n=1~5)团簇,从平均结合能角度看,中性和阳离子团簇随着原子个数的增多,平均结合能呈现依...  相似文献   

7.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中的B3LYP杂化密度泛函,在LANL2DZ赝势基组水平上对Os0^n,±(n=2-5)团簇的几何构型、振动频率和稳定性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Os0^n,±(n=2-5)团簇的稳定构型中三聚物是三角形结构,四聚物以正方形最为稳定,五聚物存在两个竞争的基态构型,Os5团簇的结合能最大,热力学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8.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的B3LYP杂化密度泛函和广义梯度近似泛函GGA(Generalized Gradient Approximation)中的PW91泛函,在双ξ价基组LANL2DZ水平上对Irn0,±(n=2~4)几何结构进行全面优化,并对基态构型的电子结构、振动频率和能量等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结果表明,Irn0,±(n=2~4)团簇的稳定构型都是平面的,基态中性团簇中三聚物Ir3团簇的能隙最大,电子结构最稳定,四聚物Ir4团簇的结合能最大,热力学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9.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杂化密度泛函B3LYP,在Lanl2dz基组水平上对W6Sin0,±(n=1,2)团簇的各种可能构型进行了几何结构优化,得出了它们的基态构型,并对基态构型的芳香性、磁性及NBO轨道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所有的W6Sin0,±(n=1,2)团簇的基态及亚稳态结构都为立体几何结构,Si-Si之间不成键;aW6Si20,±团簇具有芳香性,其中aW6Si2团簇的芳香性最强;电荷由Si原子向W原子转移;aW6Si1团簇无磁性,aW6Si1+,aW6Si20,±团簇具有弱的铁磁性,aW6Si1-团簇具有弱的反铁磁性;aW6Si20,±团簇比aW6Si10,±团簇的总磁矩大.  相似文献   

10.
采用蒙特卡洛方法,结合Tight-binding和Lennard-Jones作用势,对Ar原子氛围中初始随机分布的40个Au原子和20个Pd原子体系的凝聚动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Ar原子氛围对合金团簇的形成过程及其形貌尺寸有重要影响,计算表明:不同的Ar原子氛围得到的Au40 Pd20合金原子团簇凝聚结构形貌不同;在降温退火过程中, Ar原子密度大时,得到的Au40 Pd20合金原子团簇结构更加紧凑,且Au40 Pd20合金团簇凝聚相变温度更高;而恒温退火过程中,则发现较高温度时能得到较为紧凑的合金团簇结构,Ar原子密度越大,系统到达平衡的动力学时间更短.模拟结果能为惰性气体冷凝方法中实现合金团簇结构与形貌可控制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中的B3LYP杂化密度泛函,在LANL2DZ赝势基组水平上对Os0n,±(n=2~5)团簇的几何构型、振动频率和稳定性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Os0n,±(n=2~5)团簇的稳定构型中三聚物是三角形结构,四聚物以正方形最为稳定,五聚物存在两个竞争的基态构型,Os5团簇的结合能最大,热力学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12.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中的B3LYP杂化密度泛函,在LANL2DZ赝势基组水平上对Os0,±n(n=2~5)团簇的几何构型、振动频率和稳定性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Os0,±n(n=2~5)团簇的稳定构型中三聚物是三角形结构,四聚物以正方形最为稳定,五聚物存在两个竞争的基态构型,Os5团簇的结合能最大,热力学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13.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 Theory,DFT)中的B3LYP和B3PW91方法,在LanL2DZ赝势基组水平上对Ptn^0,±(n=2-4)团簇的几何构型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主要从振动频率、能级、解离能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铂三聚物的中性、阴离子和阳离子最稳定结构都为等腰三角形;四聚物的中性、阴离子的最稳定结构都是二面体,阳离子则是正四面体结构最稳定.所计算的结果都与实验值相符合.  相似文献   

14.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 Theory,DFT)中的B3LYP和B3PW91方法,在LanL2DZ赝势基组水平上对Ptn^0,±(n=2-4)团簇的几何构型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主要从振动频率、能级、解离能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铂三聚物的中性、阴离子和阳离子最稳定结构都为等腰三角形;四聚物的中性、阴离子的最稳定结构都是二面体,阳离子则是正四面体结构最稳定.所计算的结果都与实验值相符合.  相似文献   

15.
V0,±2 团簇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B3LYP方法,在6-311 G 和Lanl2dz基组下研究了V0,±2 团簇的平衡几何结构、稳定性以及光谱性质.计算结果表明,团簇V0,±2 的基态构型都是D*H对称.阴离子和阳离子的多重度都为4,中性的为3和5.计算的总能量、结合能、键长和文献符合得很好;电离能和实验值相吻合.得到了团簇结构的稳定性信息,比较了6-311 G和Lanl2dz两种基组对团簇的适应性所表现出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B3LYP方法,在6-311 G和Lan l2dz基组下研究了V02,±团簇的平衡几何结构、稳定性以及光谱性质。计算结果表明,团簇V02,±的基态构型都是D*H对称。阴离子和阳离子的多重度都为4,中性的为3和5。计算的总能量、结合能、键长和文献符合得很好;电离能和实验值相吻合。得到了团簇结构的稳定性信息,比较了6-311 G和Lan l2dz两种基组对团簇的适应性所表现出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不同的Mg含量对过共晶铝硅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和金相显微镜观察了过共晶铝硅合金在Mg含量不同时和热处理前后的金相组织变化,利用XRD和EDS分析了合金中不同金相组织的相,利用硬度计测试了合金的布氏硬度和不同相的维度硬度.实验结果表明:在过共晶铝硅合金中,不同的Mg含量在过共晶铝硅合金中生成不同形态的Mg:Si;热处理使板条状的共晶硅细化成点状,汉字状的Mg2Si细化变为球状;Mg含量在1%-5%的范围内,过共晶铝硅合金的硬度随Mg的含量增加而增加,热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合金的布氏硬度.  相似文献   

18.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愈创木酚在Cu(111)和Rh(111)表面的吸附,以及Ce原子修饰的Ce-Cu(111)合金表面的稳定性,并选其最优模型探讨了合金表面对愈创木酚的吸附。愈创木酚在Cu(111)表面吸附,于Hcp30°-Top-Fcc时最稳定,在Rh(111)表面吸附时,最稳定吸附构型为Bridge30°-Top-Fcc,在Ce-Cu(111)面吸附时,最稳定的吸附位为Bridge_(Ce-Cu) 30o-Bridge_(Ce-Cu)-Bridge_(Ce-Cu)。在三种金属表面的吸附能大小顺序为:Rh(111)Ce-Cu(111) Cu(111)。相比于改性前的Cu(111)面,Ce原子的修饰明显提升了金属表面的吸附能力。愈创木酚上的碳碳键与三种金属表面的相互作用由强到弱为:Rh(111)、Ce-Cu(111)、Cu(111)。  相似文献   

19.
利用组合差商法对色散方程ur=auxxx的初边值问题构造了一组带参数的2层4点实心隐式差分格式,其截断误差为0(τ^2+h^4),绝对稳定.这是一组高精度、高稳定的差分格式.  相似文献   

20.
电沉积Ni—S合金析氢阴极的初步摸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电沉积方法,通过向改进的瓦特浴中添加硫脲(Tu)制备出高活性的Ni-S合金电极。系统地研究了硫脲浓度、镍离子浓度、有机添加剂、电流密度、温度、pH等实验条件对Ni—s合金电极析氢活性的影响。用恒电流极化法研究电极在60℃30%KOH溶液中作析氢阴极的催化活性,用SEM和XRD研究镀层的组织结构,实验结果表明,Ni-s合金电极具有优良的电催化活性,其微观结构为菜花状,晶体结构为非晶或弱晶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