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山大学"号是一艘6000吨级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为中山大学研发设计,江南造船建造,已于6月26日在江南长兴成功交付. "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是教育部为服务国家战略和"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2016年6月批复的重大建设项目,同时也是目前国内排水量大、综合科考性能强、创新设计亮点多的海洋综合科考船.  相似文献   

2.
《船舶》2021,(3)
正近日,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研发设计,江南造船与中国船舶工业贸易有限公司联合为法国达飞集团建造的23 000 TEU超大型双燃料集装箱船"达飞蒙马特"号命名交付。2017年,达飞集团在中国船舶集团订造了9艘23 000 TEU双燃料集装箱船,该系列船型由MARIC研发设计(其中,江南造船建造4艘,沪东中华建造5艘)。"达飞蒙马特"号是9艘船中的第6艘,也是江南造船交付的第3艘,是目前全球最先进、环保性能最优的双燃料集装箱系列船。  相似文献   

3.
《船舶》2020,(2):76-76
近日,中山大学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上船台仪式顺利举行,该船为目前国内在建吨位最大、性能最优的海洋综合科考船,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研发设计,江南造船建造。面对疫情不利影响,MARIC设计团队攻坚克难,与中山大学科考船建设指挥部、江南造船、中国船级社、上海佳船监理等各方紧密合作,确保了中山大学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项目上船台如期举行。  相似文献   

4.
《船舶》2016,(3)
正2016年3月26日,现代化海洋综合科考船"向阳红03"号在厦门正式交付。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为"向阳红03"号加入国家调查船队授牌,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沈伟平副院长出席了交船仪式。"向阳红03"号由MARIC承担初步设计、优化设计和详细设计。该项目从2012年12月签订建造合同开始,历时3年多,如今正式完成交付。该船不仅能满足海洋科学多学科交叉研究需要,还将为我国深海及洋区的海洋基础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研发提供海上移动实验室与试验平台。该船具备进行高精度  相似文献   

5.
《船舶》2019,(1)
正近日,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研发设计、南通中集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建造的3艘22000m~3液化乙烯(LEG)船中的第一艘"太平洋水星"号命名,并交付香港太平洋气体船有限公司。此举标志着MARIC研发设计的又一型气体运输船通过了实船验证,进一步丰富了该院气体运  相似文献   

6.
澳大利亚在建极地科考破冰船"努伊娜"号是一艘目前即将投用的国际极地海洋科学考察船。从船舶规范、船载科考能力、极地科考补给能力等3个方面,介绍这艘集海陆综合补给与南大洋科学考察于一身的新型极地科考破冰船,使读者了解当前世界极地科考船的设计、建造与考察功能等方面的最新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7.
《船舶》2018,(1)
正1月16日,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设计的"东方红3"号在江南造船下水,该船将于今年下半年交付中国海洋大学。这艘凝聚中国智慧的科考船,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拥有多项船型设计专利,该船既是海洋科技创新的核心平台,也是海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对我国海洋强国建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建成后将承担可持续促进我国海洋事业快速发展的战略平台,为国家建设  相似文献   

8.
《船舶》2018,(1)
正前不久,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设计,海航集团所属金海智造船厂为深圳大铲岛集团建造的一艘7 000 m~3耙吸挖泥船顺利下水,这是继"天鲲号"之后,MARIC设计的又一艘"挖泥神器"!该船具有自航、自挖、自载和自卸四大功能,适用于我国长江口、珠江口和其他沿海港口、航道的疏浚与吹填工程施工,可以进行沿海维护,能挖掘淤泥、粘土、中细砂、粗砂、卵石等各类土质。该船  相似文献   

9.
《船舶》2019,(6)
正近日,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详细设计,新大洋和中集太平洋合作为Hartmann船东建造的Gaschem系列第3艘"Gas Chem Narwhal"(S1036)38 000 m3乙烯运输船顺利交付。船东Hartmann集团、中集前海租赁、中集太平洋、苏美达集团、新大洋造船、船级社以及MARIC的相关领导出席此次交船仪式。该船为MARIC设计的36 000 m3乙烯运输船系列中的第3艘,前两艘姊妹船已分别在2016和2017年交付船东,并得到了船东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0.
<正>"海洋地质八号"是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为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设计的国内第一艘完全自主研发的三维物探调查船。该船于2015年10月29日开工建造,2017年2月28日下水,2017年11月28日交船。  相似文献   

11.
<正>伊拉克6 000 m3耙吸挖泥船("M.V.AL-KUFA"号和"M.V.AL-MAQAL"号)是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完成独立自主设计,并由浙江增州造船有限公司负责建造的姐妹船,船东为伊拉克交通部港务管理局。这两艘船入级法国船级社,主要应用于伊拉克及中东地区的港口疏浚工作。两艘船于2013年8月开工建造、2014年年中下水,并先后于2014年底顺利完成交付。  相似文献   

12.
《船舶》2020,(4)
正近日,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研发设计,扬子江船业集团为希腊船东COSTAMARE建造的12 700箱系列集装箱船首艘船"YM TRIUMPH"正式命名交付。该船是MARIC为COSTAMARE研发设计的新一代大型集装箱船,也是扬子江船业集团目前建造的最大型集装箱船。  相似文献   

13.
《船舶》2016,(5)
正近日,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院(MARIC)自主设计,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承建的国内首艘管道挖沟动力定位工程船——"海洋石油295"号正式开工建造。该船是一型先进的全电力推进管道挖沟动力定位工程船,主要用于中国渤海及东海海域海底挖沟、  相似文献   

14.
《船舶》2017,28(4)
继先后完成国内多型科考船重点项目后,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又于6月22日在"中山大学6000吨级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设计"采购项目招标中成功中标,揽获大型科考船设计订单,再度引领我国高校科考船设计浪潮!  相似文献   

15.
《船舶》2018,(1)
正近日,由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设计、中船集团长兴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建造的21 000 TEU集装箱船顺利出坞。该船是MARIC为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量身定制的一型超大型集装箱船。这艘海上"巨无霸"总长约400 m,船宽58.6 m,载箱量为2 1237 TEU,其中冷藏集装箱达到  相似文献   

16.
《船舶》2016,(5)
正8月1日,5 000 k W自航绞吸式挖泥船"天鲲"号的建造项目工作会顺利召开,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沈伟平副院长出席了会议。会后,在各方共同见证下,在建分段顺利完成了分段的进坞搭载,由此标志着项目进入了新的建造阶段。"天鲲"号由MARIC设计、振华重工启东海洋工程公司建造,是国家工信部立项的重点项目,该船  相似文献   

17.
<正>天津新港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为上海海洋大学建造的远洋渔业资源调查船"淞航"号日前开工,"淞航"号是用于渔业资源调查的科考船,也是农业部第一艘服务于渔业调查功能的科考船,是我国渔业调查功能最强、吨位最大的科考船。该船总长87m、船宽14m、型深7.6m、设计吃水  相似文献   

18.
4月15日,渤海船舶重工建造的新型综合科考船“实验1”号顺利交船。该船舶由渤船重工为中国科学院建造,中国船级社秦皇岛分社检验,是我国自主设计制造的第一艘小水线面双体科考船,也是中国船级社第一艘入级小水线面科考船,相比国际上同类型船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9.
国内动态     
<正>"海洋石油670"号命名交付6月1 2日上午,上海船厂为中海油服建造的12000马力深水三用工作船"海洋石油670"号在崇明基地造船1号码头命名交付。"海洋石油670"号是上海船厂为中海油服建造的4艘系列船的首制船。该船由瓦锡兰(挪威)船舶设计公司承担基本设计、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承担详细设计,是一艘具备拖带、起抛锚、ROV作业支持、潜水作业支持、对外消防、  相似文献   

20.
正10月23日,DNV GL在上海向厦门大学和广船国际颁发了"嘉庚"号远洋科考船的水下辐射噪声SILENT证书,这是中国制造此类科考船首次获得该证书。"嘉庚"号科考船是由广船国际建造并于今年3月成功交付给厦门大学的海洋科学考察船舶,将打造成为一艘浮动的海洋科学实验室。该船长78 m,最大航速14 kn,巡航范围达1万海里。该船能容纳54位工作人员包括36位科学家,可装载供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