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蓝光扫描原理及技术优势,并对现阶段测量手段和发展趋势对比,最后简单阐述了蓝光扫描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国内汽车冲压模具行业铸件铸造水平低、数控加工自动化程度低、模具手工研修量大、模具整体制造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将光学扫描技术扩展应用于模具制造过程的方法。通过将实体数据采集与三维设计数据进行比对,获得泡沫实型、铸件毛坯、数控加工、模具装配等阶段的实际与理论偏差状态,进行模具制造过程的数据化质量控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基于光学扫描的数据化虚拟合模技术,将模具传统的单件精度检测提升为工作状态下的组合装配检测,并应用于调试前的模具状态分析、调试合格后的模具状态数据积累及模具的修理与复制工作中,提高了设计数据的可靠性和再利用性,缩短了模具制造周期。  相似文献   

3.
针对汽车冲压模具在长时间使用后,模具表面质量磨损严重、;中压件产品质量存在缺陷的问题,开展了有关模具复制及优化的技术研究。以复制某右侧围拉延模具为例,阐述整体侧围拉延模具复制及优化的过程。该技术主要是通过光学扫描设备提取模具表面数据,应用虚拟合模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后,通过CAE分析确定产品的成形性,并将CAE分析结果融合调试经验,最终优化加工数据。具体分析了侧围拉延模具复制过程中应注意的诸多问题,并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从而获得高质量、高精度的汽车冲压模具。  相似文献   

4.
汽车覆盖件模具快速制造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电弧喷涂、电刷镀复合成型模具快速制造工艺为核心,结合CAE、CAD、RE、RP等先进技术,为汽车车身试制和覆盖件模具开发提供快速、低成本的方法和手段,并为制造批量生产用钢制模具提供参考数据,使钢模具制造一次成功。同时提出汽车覆盖件模具快速开发混合迭代优化设计模型,与以往的单独CAE仿真优化或单独试验试凑法相比,具有更好的实用性和更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冲压CAE分析结果无法准确预测某些成形缺陷的问题,提出了运用白光检测技术获取高精度调试后模具型面点云数据做为模拟分析工具的方法,采用板材成形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汽车覆盖件行李箱外板拉延进行了模拟分析。模拟结果表明,采用合理的扫描点云数据、真实的板料力学性能参数和成形工艺参数,可获得与实际生产相近的模拟结果,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数值模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冲压模具在SOP阶段的维修与保养的方法,其中,模具的计划检修应根据冲程次数、模具的使用状态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检修频次。模具档案作为记录模具时时状态的文档,应能清晰展现出模具的当前状态。为保证模具的使用精度,对ATOS扫描数据管理以及日常模具备件、生产参数管理,从而确保模具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  相似文献   

7.
文中对汽车覆盖件模具调试操作方法进行了规范。通过试模和调整,初步提供产品的成型条件及技术规程;确定前一道工序的毛坯准备尺寸;验证模具质量及精度,并作为交付生产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更精确地计算先进高强钢冲压模具的磨损,预测模具的寿命,和揭示冲压过程中不断变化的节点压力及相对滑动速度对摩擦因数和磨损系数的影响,以不同的压力和速度为条件进行正交摩擦磨损实验,得到对应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系数。再以压力和速度为自变量,摩擦因数和磨损系数为因变量分别进行曲线拟合,提出基于动态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系数的计算模型。由于模具表面镀层硬度随镀层厚度变化而变化,通过实验和理论推导,建立变化的模具表面硬度与磨损系数的耦合模具表面磨损方程,并以动态变化的摩擦因数模型代替库伦摩擦模型进行冲压过程的数值模拟,以耦合的模具表面磨损方程进行磨损计算,将计算结果与模具磨损型面的扫描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传统恒定摩擦因数、磨损系数计算结果相比,运用该方法计算得到磨损结果的精确度提高了15.05%,采用该方法对某先进高强钢零件拉延模具进行了寿命预测,显示该模具在冲压大约5.9万件时,模具表面局部区域镀层磨损严重,需要修模。  相似文献   

9.
王彬鹏  罗小斌 《公路》2022,67(1):181-186
以平南三桥缆索吊装系统(跨径布置509 m+601 m+512 m)为工程背景,从试吊配重方式的选择、试吊流程、试吊检测项目的 检测方法等3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设计吊重220 t的试吊方案,并对实施后获得的试吊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试吊结论.另外,在试吊过程中对塔架智能纠偏技术的使用情况进行试验检测,得出了塔架偏位主动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0.
本课题通过气辅注塑CAE模拟分析技术,完成了大型精密汽车保险杠注塑模具的三维数字化设计。并通过计算机完成汽车保险杠模具气辅注塑的仿真过程,模拟熔体及气体在型腔内的流动及穿透情况,定量地给出成型过程中的状态参数(如压力、温度、速度等),根据分析结果,改进气道的布局、尺寸,优化成型工艺参数和模具设计,从而改变了过去那种单靠人为经验来设计模具浇口位置及尺寸,需要多次试模,反复修改,才能最后设计定型和制造模具的落后方法。  相似文献   

11.
周宇明  齐汗军 《客车技术》2011,(3):18-19,21
针对汽车覆盖件在传统冲压工艺中方案难以确定,需反复进行试模的问题,引入了板料成形有限元分析软件Autoform 对汽车保险杠板料进行冲压仿真,准确预测了板料在成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从而在汽车保险杠模具加工前对设计方案进行及时调整,使得修模工作量减少50%以上.  相似文献   

12.
宋妍  王晓琳  李洋  李锐 《隧道建设》2013,33(3):197-202
通过现场试验,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与数码摄影地质编录进行应用对比,了解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隧道掌子面及边墙地质信息提取的应用效果,根据现场实际需求情况,将两者优势进行集成,为开发新型隧道地质编录系统开拓思路。试验证明: 利用现有三维激光扫描软件系统,实现如地质产状等信息的自动提取还有一定距离,但经过后期软件开发,利用激光回波强度分析、点云数据处理等,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具有产状自动识别、岩层厚度计算、掌子面前方产状预测等潜在优势。现有数码摄影地质编录系统也无法进行编录要素自动提取,但现场边墙编录效果好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相似文献   

13.
曹伟 《时代汽车》2022,(1):158-159
伴随传统机械模具加工劣势日渐凸显,其加工技术逐步被更新,随之替代的便是高精准度、高效率的数控加工技术,凭借自身优势特征,成为机械制造主力军.其实际应用于机械模具制造中,不仅提高生产效率,而且保证生产质量,实现双质提升,是未来机械制造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分析数控加工技术在机械模具制造中应用.  相似文献   

14.
边坡施工期的变形监测是实现边坡安全监控、预防边坡失稳的重要手段.现依托杭绍台高速公路K157岩质高边坡的工程实践,讨论了三维激光扫描的测试原理与数据采集方式,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边坡的施工期进行监测,获得边坡不同阶段的变形规律,与GNSS监测进行对比,为边坡稳定性的评价提供精准、可靠的数据.其成功应用表明,这是一种科...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喷射混凝土工作环境差、能耗高以及施工中跑浆、漏浆等问题,提出钢波纹板结合模袋混凝土的新型支护方案。依托圆形竖井,采用倒挂井壁逆作施工法展开现场试验,分析灌注压力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结果表明: 1)模袋混凝土可充填开挖面与钢波纹板之间的构造间隙及预留空间,与钢波纹板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刚度的组合结构,能够维持开挖面稳定、抵抗开挖面变形,施工工艺具有可行性; 2)根据现场监测结果可知,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模袋内混凝土流动性良好,能充分填充模袋,注满后,灌注压力逐渐消散,且钢波纹板产生的环向应变很小,支护结构在工作状态下均匀受力; 3)试验选用的土工布均具有透气、透水、不透浆的特性,能有效解决喷射混凝土施工存在的跑浆、漏浆等问题,但材料特性和加工性能略有差异; 4)钢波纹板与模袋混凝土结合形成的新型支护结构,为隧道等地下工程支护技术提供了新思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光学诊断在柴油机缸内碳烟测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用于柴油机缸内碳烟测试的4种光学方法的原理和特点,包括消光法、散射法、双色法和激光诱导炽光法。消光法和散射法试验装置简单,数据精确,结合运用可以获得空间一点的碳烟体积分数和粒子尺寸。双色法在获取温度场的同时可以得到碳烟浓度的二维分布,是目前应用较为成熟的测试手段。但这3种方法得到的是碳烟在光程方向的平均结果。激光诱导炽光法采用激光片光对碳烟粒子进行加热,可以获得片光薄层内的碳烟浓度分布。通过比较可以看出,由于激光诱导炽光法可以获得瞬态二维碳烟分布,具有良好的时间、空间分辨率,十分适合缸内碳烟测试。  相似文献   

17.
沥青混合料细集料的砂当量和亚甲蓝技术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的砂当量和亚甲蓝技术指标存在的问题,开展细集料砂当量、亚甲蓝技术指标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规格细集料的砂当量的指标差异性、亚甲蓝的指标差异性和砂当量、亚甲蓝指标的相关性,并在大量细集料试验基础上提出了细集料的技术指标和评价原则。试验数据表明亚甲蓝或砂当量试验在检验细集料时有可能将合格的细集料判断为不合格,因此有必要将两个指标结合使用;不同规格的砂当量和亚甲蓝试验结果是有差异的,技术指标与细集料的规格必须一致;目前施工技术规范中细集料的亚甲蓝技术指标偏低,需要调整。  相似文献   

18.
冷冻  张晶 《客车技术》2010,(2):36-37
介绍了膨胀水箱弹簧夹子工艺方案的确定过程。阐述了模具设计的要点和模具设计中主要尺寸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数字化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桥梁在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都有深度运用,但是桥梁大修工程中的应用目前较少[1-2]。依托浙江路桥大修工程,详细介绍了文物铆钉钢桁架桥大修过程中的数字化应用,如三维模型参数化建立、方案三维动态模拟、三维激光点云扫描、手持式白光扫描等,为以后类似桥梁的修缮提供一定的数字化参考。  相似文献   

20.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present a simulation-based approach capable of predicting the fatigue life of a mold core with the help of CAE technology based on injection molding simulation, core stress analysis and fatigue life prediction. Injection molding simulation is performed in order to obtain the non-uniform pressure acting on a mold core due to the polymer melt flow during injection molding process. Subsequently, the melt pressure profile is used as loading condition for core stress analysis via one-way coupling technique. The lifetime of a mold core is then predicted by fatigue analysis with stress-life approach. For verification of simulation-based approach to the fatigue life prediction, tests were also perform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