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我国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为新时代的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对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要想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就必须构建起科学的德育实施机制,并在实际工作中逐步完善各种机制,为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提供保障。本文笔者通过对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实施机制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探讨各种机制的重要意义与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2.
黄善存 《时代汽车》2023,(11):68-70
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在中职院校汽修专业的教学活动中,班主任应该立足于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从职业规划、教学方法、课程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同时班主任应做好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明确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3.
郑艳  张建峰  张军 《时代汽车》2022,(9):119-120
高校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党中央提出了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课程思政育人为高校立德树人指明了方向.本文以应用型本科高校开设较广的工图课程为例,对课程思政育人的实施路径进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4.
高等学校需要借助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和第四课堂来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一项重要工作,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指标体系是开展课程思政的基础。本文以《汽车构造》课程为例,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采用科学教学方式方法融入课程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5.
坚持课程立德树人理念,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短期是工作,长期是育人。目前“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我国教育事业的根本问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高等院校第一要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交通规划原理与设计》在课程建设与实施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工匠精神”融入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道德观念的教育。本文从课程建设目标、思政元素挖掘进行分析,提出了融合“工匠精神”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以期为交通运输专业相关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思路,从而为发展高素质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正>立德树人是新时代职业院校的立身之本,思政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核心手段,课堂作为职业院校传道解惑、思政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思政是职业院校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职业院校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学生的引导者、知识的传授者,如何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作用、培养职业院校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新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要结合工程教育认证对学生培养要求,构建"产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并从构建"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优化教学内容、完善体制机制、强化主体保障等方面,构建"课程思政"育人新模式,全面提升思政工作水平和质量,形成人才培养的合力和质量。  相似文献   

8.
<正>职业教育的课堂革命,就是革传统课堂的“命”,革除当下知识本位、教师主体、教室局限、教材陈旧、教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等弊端。课堂革命势在必行,不仅是当前深化教育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命题,也是新时代职业教育提质培优项目建设中最难最重要的部分,应通过聚焦课堂教学实践,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三教”(教师、教材、教法)改革与创新不断推进课堂革命。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素质教育逐渐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主流思想。素质教育的实施不仅推动了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推动了高等教育的改革。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立德树人”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恰恰为立什么样的德,树什么样的德指明了方向。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职业院校素质教育相结合至关重要。正如习总书记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中所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素质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  相似文献   

10.
在专业教育中加入思政教育有利于对大学生起到立德树人、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如何在专业课堂中加入思政元素,并对学生的思想动态有全面的把握至关重要。本文以“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为例,将知识点及相关思政案例相结合,并给出了相关的考核方案。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教育部门对中职思政教育改革要求的提出,中职教育又在教育体制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与角色,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在中职阶段的教育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中职班主任在平常的班级管理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将德育教育贯彻于学生在中职院校的整个学习过程中,把每个学生培养成品德良好、成绩优秀的学生,将学生的品德放在教育的...  相似文献   

12.
职业院校的教学工作在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不仅要实现每个阶段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德育素质,为学生营造健康的班级氛围,从而积极贯彻和落实德育教育内容.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班主任必须要积极承担起培养人才的责任,深入了解班级学生在思想和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强师生沟通...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家职业教育百万扩招,近年来中高职教育事业获得良好的发展契机,国家及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重视性越来越高。而面对快速发展的21世纪,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不能仅限于专业知识基础的层次之上,强化学生的德育教育,提升学生的整体综合素养、社会适应力、就业竞争力,培养德技双馨的优秀专才应是中职学校教学发展的重点。本文立足于中职汽修专业,分析当前中职汽修专业学生的现状问题,探讨"三生教育"的重要教学意义,分析"三生教育"中的"三贴近"原则在汽修课程中的渗透应用,以期帮助汽修专业学生培养良好的生命观、生存观以及生活观,让汽修课程教学贴近实际、贴近社会、贴近学生,为培养综合素养能力强的汽修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背景下,大学生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主要发展目标,同时也是提高我国综合能力的重要途经。大学生作为国家事业未来的重要贡献者不但应具备专业的技术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道德水平与综合素养。因此这需要高校辅导员们在新时代背景下,应当主动加强立德树人教学理念的重视程度,辅导员应明确德育教育对高校学生教学的内涵与价值,并结合学生发展需求提出合理的教学策略,以期培养学生们良好的道德素养,为国家与社会输送全能的人才。本文主要围绕新时期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开展工作的措施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5.
新形势下,高校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立足学科文化及课程特色,最大限度深度挖掘专业课中所蕴含思想政治素养,将立德树人的根本落实到实处.在全过程的视野下,建立"三全育人"的发展格局,解决思政教育的"孤岛"困境.梳理课程中所蕴含思政教育元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融会贯通到思政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当中,深化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6.
刘科 《时代汽车》2021,(7):103-104
中职教育应立足于立德树人,以培养具备过硬的技能本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在岑溪市中等专业学校电机电器制造与维修专业实施"1263"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其核心内容为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动手实践为方向、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一体化课程体系,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实现"学中做、做中学"工学交替,同时把职业素养提升和德育教育贯穿全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相似文献   

17.
墨子职业教育思想契合当前高职院校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发展方向。文章以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为例,传承和弘扬墨子的兼爱思想、因材施教、工匠精神、主动施教等职教精髓,实施现代教育教学改革,以期更好地运用于现实职业教育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18.
黄史 《时代汽车》2022,(2):54-56
为了切实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实施,"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重视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生自信心,满足学生成长需要,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促进学生人人成才".为了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必须准确把握从学生岗位适应能力的培养到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这一重大转变,培育学生的职...  相似文献   

19.
当今时代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前进步伐,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科技创新的不断进步,智能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培养、教育学生的方式、方法也在发生着重大变革,高校学生的人才培养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革,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式是实现培养“德技”双高符合社会需求人才的必然之路,因而高校教师的思政教育工作重要性更加凸显。本文笔者研究发现当下我省较多高校教师在处理师生关系中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基于实际调研研究提出现代学徒制背景下汽车专业教师如何处理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20.
随着教育体系的完善和改革,国内多数中职学校开始实施1+X证书制度,即一个学历证书加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目前1+X证书制度被广泛应用于各大中职学校中,并取得显著的效果。1+X证书制度是加强学生综合素养的新途径,可以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提升学生的实践水平和创新意识,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特长,为中职学生未来就业提高保障。本文就1+X证书制度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作出分析,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