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7 毫秒
1.
《隧道》2005,(1):38-38
在不伦瑞克技术大学“2004土工技术测量”讨论会期间,研究了在施工中以及结构完成之后正确进行土工技术的测量.以及在其环境中检测对负荷的接受和监控承受的行为。本我们主要论述隧道机械化掘进中测量技术的监控和超前勘测。  相似文献   

2.
黄萃蔚 《上海汽车》2009,(12):32-34
白光测量技术在逆向工程领域已经被广泛使用,但是在国内的汽车领域还是首次将该技术应用到车身零部件的批量测量中。白光测量技术的高效率是将其应用到车身零部件批量测量的原动力。在实际应用中,配套数据库等辅助设施使这一技术在质量的分析、追溯和控制上发挥很大的功效。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公路中平测量工作量大、速度慢,而在中线测量中利用全站仪附带测量中桩高程,仪器必须安置在控制点上,中桩测量进度,易产生错误。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全站仪单纯进行中平测量的方法,速度快、效率高,大大节约劳动时间。  相似文献   

4.
在市政道路工程中,传统的地形测量方式工作效率较低,外业测量人员工作强度大。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具有扫描速度快、高分辫率、非接触式测量优势,能够快速完整的记录被测物体表面的复杂纹理。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于地形测绘可以减轻外业工作量有效提高外业测量的工作效率。结合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优化点云数据的处理过程和方法,研究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市政道路工程测量应用中的技术特性,并结合工程案例析了实现过程和效果。研究表明,利用激光三维扫描技术获取的空间点云数据,可以快速生成满足工程设计所需要的地形图,以及纵横断面等产品,能有效提高外业测量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GPS与微波干涉测量在桥梁动挠度测量中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GPS实时动态技术已经在多座大型桥梁的位移测量中得到应用,而微波干涉测量技术近年来也在一些桥梁的挠度测量中得到应用.为评价这两种方法在超大跨度桥梁动挠度测量方面的适用性,在武汉阳逻长江大桥中对比使用了以卡尔曼滤波三差解算法为核心的GPS测量系统与基于微波干涉测量技术的建筑微变远程监测雷达.结果表明,GPS可以满足超大跨度柔性结构桥梁动挠度测量的要求,而建筑微变远程监测雷达由于其一维测量特性更适合于平面位移变化很小的桥梁.  相似文献   

6.
对于道路测量来说,鉴于道路测量控制网特点,采取传统测量方法会为网形布设、误差控制给出不可靠数据。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分析通过在道路测量中采用GPS技术,有效地提高道路测量效率及其精度,总结出GPS在道路线形及其网形布设方面技术实施策略,为同行提供有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GPS测量技术在汕梅高速公路工程的应用,克服了传统测量技术在山区高速公路中难于解决天气、通视、长基线、精度低等难题,确保测量成果的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对RTK-GPS测量技术工作原理进行了说明,并对RTK-GPS技术在公路测量中如何应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根据光学测量三角原理提出一种利用激光和CCD光电子技术非接触车身曲面快速测量的方法。此法的测量精度可达0.04mm左右,并可在动态中完成测量。  相似文献   

10.
根据对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测量技术和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阐述了我国桥梁工程测量技术在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GPS静态测量、RTK测量、工程用GPS连续运行参考站建设、地形测量和桥梁施工放样、工程变形观测和工程测量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的现状,揭示了我国桥梁工程测量存在的问题,预测了桥梁工程测量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在野外实时测量中,载波相位差分技术具有实时性好、精度高、速度快等优点,在道路勘测与放样方面与常规测量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从GPS-RTK技术的软、硬件环境,工作模式,数据处理,技术特点及精度影响等方面进一步探讨其在道路工程测量中中桩放线与纵横断面测量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全站仪技术的发展,介绍了免棱镜全站仪的结构以及免棱镜全站仪测量的原理,对免棱镜反射测量的精度进行分析,并与使用棱镜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确定免棱镜反射测量在工程中的适用性。传统的全站仪测量需要棱镜的配合使用,在难于架设棱镜的工作条件下给测量带来极大不便和困难,而免棱镜测量的使用解决了这一难题,很大程度上节省了人力与时间,提高了工作效力。另外本文还介绍了免棱镜测量技术在测绘中应用的几个方面以及在具体测量中的使用方法。对一些工程状况作具体分析,详述免棱镜测量的可行性。阐述了难架设棱镜的目标的具体测量方案和有效测设措施。对有效地减少传统测量所花时间及减少工程测量中施工对测量速度影响的方案,结合在实际测量中的应用对免棱镜测量技术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贺国宏 《公路》1989,(11):32-37
一、前言我们知道,公路中线测量一般包括定线、偏角、定中线桩、基平、中平及横断面等的测量工作。传统的做法是按以上测量的分类设立相应的测量组分别地进行工作。在定线中,一般用经纬仪定直线桩;曲线中桩测设中,一般采用切线支距法和偏角法,由于切线支距法简单易行,许多中线测量作业组尤喜使用。而在基平、中平测量中,一般用水准仪测量方法。这种分组方法和测量方法主要是根据当时的设备条件而提出来的,它的缺点是分组多,用人多,各组独立工作而又相关,而且受地形、地物影响较大。例如在山地,基平、中平测量常较缓慢;切线支距法也较费力。特别是精度较低,难以达到规范的要求。对于要求较  相似文献   

14.
在汽车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离不开曲面的碱坐标测量,传统的三坐标测量大多采用的是机械三坐标测置,这种装置要求有较大的固定场地,价格昂贵,且测量精度受温度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许多中,小型汽车制造企业仍然采用制作靠模来对曲面进行没量和检测,更不能有效地用计算机来辅助设计和制造,随着超声波技术的发展,一种新型的超声波三从标测量装置已经开发出来,它不仅价格便宜(仅为机械三从标测量装置费用的1/3-1/5),测量速度快,而且不受场地限制,可以随时随处使用,其测量精度可以达到0.1mm,完全满足车身测量的要求,在汽车制造业中的巨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GPS是近年来开发的高新技术之一,在测量领域,GPS系统已广泛用于大地测量、工程测量、航空摄影测量以及地形测量等各个方面。尤其是RTK(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在公路测量中蕴含着巨大的技术潜力。文章简述了GPS和GPSRTK测量技术的原理,介绍了GPS中的RTK技术在公路测量中的应用,对公路勘测的推动必然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辅助工程技术在公路勘测中的运用日益广泛,通过与计算机芯片的集成,许多测量技术应运而生:重点介绍了当前在公路测量中最常用、最先进的5种数据获取技术,并简单分析了其原理:  相似文献   

17.
<正>汽车车身生产及修理过程中,车身总成、分总成和车身上的每一个覆盖件都有其固定的坐标位置,所有的数据都在新车设计初始就已确定。车身体积庞大且形状复杂,三维测量技术可以比较直观地对车身整体或局部进行评估,被广泛用于汽车设计、制造、维修过程中。在维修过程中,三维测量可以很好地为修理提供精确参考。一、认识三维测量要进行车身修复三维测量技术的探讨,我们必须首先了解以下几点:1.车身测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浅谈高速公路施工测量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海洪  王新 《东北公路》1998,21(4):10-12,6
本文讲述了在高速公路施工中有关测量的注意事项和在测量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GPS测量技术在公路工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文中通过对GPS控制网布设、选点、观测和数据处理等方面的论述,探讨了GPS用于高等级公路控制测量中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以GIS为核心的3S技术的发展,在公路建设测绘领域,DEM数字地面模型研究和应用前景十分广泛。介绍道路测量的阶段性、目的和内容,阐述控制测量的诸要素,重点介绍DEM数字地面模型及其在公路测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