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研究WT1多肽疫苗对荷人单核细胞白血病重度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的抗肿瘤免疫效应。方法对SCID小鼠腹腔注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后24h,皮下接种THP1细胞,建立SCID小鼠荷人单核细胞白血病模型,随机分组,每组8只。空白对照组的疫苗成分为不完全弗氏佐剂,辅助T细胞表位组的疫苗成分为辅助T细胞表位和不完全弗氏佐剂,WT1多肽组的疫苗成分为WT1多肽、辅助T细胞表位和不完全弗氏佐剂。当肿瘤体积约为100mm3时,开始腹腔注射疫苗成分,疫苗接种14d后处死SCID小鼠。采用乳酸脱氢酶法检测小鼠脾细胞特异性CTL杀伤活性,肿瘤组织HE染色后镜下观察组织学特点,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及CD4~+CD25~+T细胞水平,应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L-2、IFN-γ、TGF-β及IL-10水平。结果实验成功建立荷人单核细胞白血病SCID小鼠模型,各组中所有动物均成瘤;WT1组小鼠脾细胞对THP1细胞的CTL活性高于辅助T细胞表位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WT1组小鼠的肿瘤平均体质量及体积均明显低于辅助T细胞表位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WT1组肿瘤组织HE染色显示肿瘤细胞变性坏死,存活的肿瘤细胞减少;WT1组小鼠外周血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IgG、IFN-γ和IL-2水平均明显高于辅助T细胞表位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TGF-β和IL-10水平均明显低于辅助T细胞表位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 WT1多肽疫苗可在荷人单核细胞白血病SCID小鼠体内产生抗肿瘤免疫效应,有效杀伤白血病细胞。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在博莱霉素(BLM)致大鼠肺纤维化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肺血管损伤中的作用。方法于大鼠气管内注射BLM以复制其肺纤维化模型,应用bFGF多克隆抗体按SABC法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定量图像分析。结果BLM组动物支气管上皮细胞胞浆内、支气管和肺小动脉肌层以及肺泡巨噬细胞胞浆内可见较多棕黄色细颗粒状bFGF阳性表达产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BLM致大鼠肺纤维化过程中bFGF表达上调,提示bFGF可能参与肺间质纤维化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3.
CD25分子胞外段基因免疫应答中B淋巴细胞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用鼠CD25分子胞外段基因疫苗免疫Balb/c小鼠,观察其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中B淋巴细胞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用pcDNA3.1-CD25胞外段真核表达质粒分别在第0天、第10天和第20天肌肉注射免疫同系Balb/c小鼠,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抗CD25胞外段的抗体水平及亚型,FACS检测脾细胞中B淋巴细胞的比例变化及细胞因子IL-4、IL-10和IFN-γ的表达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CD25胞外段基因免疫组小鼠血清抗CD25抗体在免疫后逐渐升高,第30天达最高峰;抗CD25抗体主要以IgG1为主;免疫小鼠脾细胞中B细胞的比例变化不显著(P>0.05),但高分泌IL-4和IL-10(P<0.05),而低分泌IFN-γ(P<0.05).结论 CD25胞外段蛋白基因免疫中B细胞功能变化显著,这为后续深入研究体液免疫应答在T细胞疫苗中的作用提供了前期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炎症性肠病(IBD)即溃疡性结肠炎(UC)及克罗恩病(CD)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白介素-23(IL-23)受体的表达情况,并讨论其在疾病发生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30例UC患者、16例CD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的外周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采用三色流式细胞术检测IBD患者外周血CD4+T、CD8+T和CD56+NK细胞表面IL-23受体(IL-23R)的表达,并与正常外周血比较.结果 UC及CD患者外周血中CD4+T、CD8+T、CD56+NK细胞表面IL-23R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BD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IL-23R的表达增高,提示IL-23R在IBD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苦参碱(matrine,Mat)对Th17诱导的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s,KC)系HaCaT细胞白细胞介素-17受体A(IL-17RA)、白细胞介素-21受体(IL-21R)及白细胞介素-22受体1(IL-22R1)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HaCaT细胞,用Th17分泌的主要效应因子IL-17A(10ng/mL)、IL-21(10ng/mL)及IL-22(10ng/mL)联合刺激HaCaT细胞模拟类银屑病样细胞模型,再用10μg/mL及100μg/mL的Mat干预此细胞模型,采用RT-q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IL-17RA、IL-21R及IL-22R1的表达变化。结果 IL-17RA、IL-21R及IL-22R1的mRNA及蛋白在HaCaT细胞上有表达。IL-17A、IL-21及IL-22联合刺激可以显著促进HaCaT细胞IL-17RA、IL-21RmRNA及蛋白表达,IL-22R1蛋白的表达量升高(P<0.05)。Mat单独干预或与上述细胞因子联合干预组与未处理的HaCaT细胞组相比,IL-17RA、IL-21R及IL-22R1表达无显著下降(P>0.05),但可以显著降低IL-17A、IL-21及IL-22联合刺激后所升高的受体蛋白表达(P<0.05)。结论 IL-17A、IL-21及IL-22联合刺激角质形成细胞可以增强IL-17RA、IL-21R及IL-22R1的表达,Mat可抑制这种增强作用,可能在多种Th17介导的免疫性皮肤病中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Th1/Th2及B细胞在肺炎支原体 (MP)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免疫学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标记法 ,对 30例MP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外周血B淋巴细胞CD19+ 及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亚群CD4 + CD4 5RA+ 、Th2亚群CD4 + CD4 5RO+ 的表达情况进行研究。结果 MP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外周血B淋巴细胞CD19+ 表达明显升高。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亚群CD4 +CD4 5RA+ 表达明显升高 ,Th2亚群CD4 + CD4 5RO+ 表达无显著性变化。CD4 + CD4 5RA+ /CD4 + CD4 5RO+ 明显升高。结论 MP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存在多种免疫失衡和紊乱情况 ,主要表现为Th1细胞为主的免疫反应及B淋巴细胞过度增殖 ,符合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病理基本特征 ,推测MP下呼吸道感染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弥漫性轴索损伤(DAI)后患者外周血CD4+/CD8+T细胞比值及炎症因子IL-6、IL-10水平的变化,探讨影响DAI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可能的预测因子。方法收集115例DAI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及伤后至少6个月的随访结果,并将采集的患者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T细胞及其比值,ELISA法检测IL-6、IL-10水平,对免疫炎症指标及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DAI后合并其他脑损伤、瞳孔改变、伤后昏迷时间及入院时GCS评分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而其他因素则与预后不相关。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降低是DAI后发生ARDS/ALI的危险因素,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与患者预后关系不大,而ARDS/ALI的发生则是影响DAI患者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IL-6增加与DAI后ARDS/ALI密切相关,可作为ARDS/ALI发生的预测因子,其水平是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而IL-10则在此过程中与ARDS/ALI不相关,且与患者预后无关。结论 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降低是DAI后发生ARDS/ALI的危险因素,IL-6可作为ARDS/ALI发生的预测因子。DAI后与患者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合并其他脑损伤、瞳孔改变、伤后昏迷时间、入院时GCS评分、IL-6水平及并发ARDS/ALI。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椒蒿挥发油对自身免疫性睾丸炎小鼠CD4+ CD25+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方法 雄性BALB/c小鼠80只,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模型组、橄榄油组、椒蒿组),采用睾丸内注射冰醋酸的方法造模,各组都在手术前3天开始灌胃,手术后继续灌胃,共连续灌胃24 d(盐水组只灌胃,不手术).分别于术后3周、9周取外周血,通过流式细胞仪对CD4+ CD25+调节性T细胞进行检测.结果 术后3周,模型组、橄榄油组、椒蒿组小鼠外周血CD4+ CD25+调节性T细胞百分比均低于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此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周模型组与橄榄油组小鼠外周血CD4+ CD25+调节性T细胞百分比低于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S),椒蒿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椒蒿能使自身免疫性睾丸炎小鼠CD4+ CD25+调节性T细胞百分比提高,后者可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牙周炎宿主CD25+B细胞中IL-10、IL-35及TGF-β的表达特点,评价TLR4/9的表达活化对上述过程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健康组、早期牙周炎组、晚期牙周炎组,采用结扎法建立牙周炎模型。检测各组动物牙龈及外周血CD25+B细胞内IL-10、IL-35和TGF-β mRNA的表达水平,牙龈CD25+B细胞内TLR 2/4/7/9、MyD88、TRAF6的表达活化水平。建立细胞培养体系,分析TLRs/MyD88信号对CD25+B细胞表达分泌IL-10、IL-35和TGF-β的影响。结果 早期牙周炎组牙龈CD25+B细胞内IL-10、TGF-β mRNA表达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晚期牙周炎组牙龈CD25+B细胞内IL-10、IL-35及TGF-β mRNA表达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外周血CD25+B细胞内IL-10 mRNA高于健康组(P<0.05),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白介素-17A(interleukin-17A, IL-17A)增加巨噬细胞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denosine triphosphate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 ABCA1)的具体机制及其胞内信息转导。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IL-17A及p38MAPK抑制剂SB203580干预小鼠Raw264.7细胞,Western blot检测ABCA1、p-p38MAPK蛋白的表达,免疫共沉淀法检测ABCA1蛋白的泛素化水平。结果 IL-17A干预组小鼠Raw264.7细胞ABCA1蛋白表达上调,但其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IL-17A干预使Raw264.7细胞ABCA1蛋白降解减少,且ABCA1蛋白与ubiquitin的结合减少。p38MAPK抑制剂SB203580逆转IL-17A所引起的ABCA1泛素化降解减少及蛋白表达增加。结论 IL-17A通过p38MAPK通路抑制ABCA1的泛素化降解,从而增加巨噬细胞ABCA1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两种小鼠肺纤维化造模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对比研究肺纤维化造模方法 ,探寻出一种较为简便可靠的方法。方法 将雾化吸入不同剂量博莱霉素处理的小鼠及进行气管给药的小鼠 ,分别于 7、14、2 8d处死后 ,取其肺叶制备病理切片 ,染色后镜检。结果 一定时间的博莱霉素雾化吸入给药及气管给药 ,均可造成肺纤维化模型。前者药物在肺内分布均匀 ,而后者分布不均。结论 气管内直接注入药物的造模方法由于药物入肺分布不均 ,造成各肺叶纤维化程度有明显差异 ;雾化吸入法操作简便 ,吸入药物在肺内分布均匀 ,是一种较为理想实用的肺纤维化造模方法。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acitretin on T helper cell (Th) 1/Th2 balance and Th17 cells in psoriasis vulgaris (PV)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13 men and 17 women with PV were investigated. 10 mg of acitretin was administered twice a day for 8 weeks for intervention therapy. Serum levels of interferon-gamma (IFN-γ), interleukin (IL)-4 and IL-17 were measur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T, Th1, Th2 and Th17 cells in skin biopsies were counted with double-labeled immunofluorescence. 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 (PASI) score was calculated before and 8 weeks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Before treatment PV patients had higher serum levels of IFN-γ and IL-17, and increased T, Th1 and Th17 cells in skin biopsies. After treatment, both serum levels of IFN-γ and IL-17, and T, Th1 and Th17 cells infiltrating in PV skin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Th1/Th2 balance was restored to normal. However, their IL-4 and Th2 cells showed no significant change throughout the therapy. Conclusion Acitretin exerts influence on dermal Th1/Th2 balance and Th17 cell infiltration, so does it on production of systematic inflammatory cytokines IFN-γ and IL-17 in PV patients. However, Th2 cells and its derivative cytokine-IL-4 are not affected.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组人纤维连接蛋白(RetroNectin,RN)诱导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增殖、免疫特性及对人类K562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分离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后分成两组,应用CD3单抗、IFN-γ、IL-2培养CIK细胞,一组含RN(RN组),一组不含RN(Non-RN组)。记录两组细胞增殖速度;用流式细胞术动态测定免疫细胞表型;用CBA细胞因子试剂盒检测IFN-γ、TNF-α及IL-4的分泌;用CFSE/PI双标法测定CIK细胞对人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的体外杀伤活性。结果 RN组细胞生长明显快于Non-RN组(P<0.05);CD3+CD8+的细胞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多,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CD3+CD56+细胞所占百分比在第5天和第10天时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第15天时RN组有大幅度升高,第15、20、25天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细胞毒杀伤活性结果显示,RN组与Non-RN组对K562细胞毒活性亦有统计学差异。两组间细胞因子IFN-γ、TNF-α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分泌量逐渐升高。结论使用RN诱导的CIK细胞增殖速度快,杀伤肿瘤细胞活性高,是一种安全高效的细胞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树突状细胞 (DCs)体外无血清培养体系。方法 小牛血清 (FCS)、无血清 (SFM)及自体血清分别培养CML病人CD34 + 细胞或单个核细胞 (MNCs) ,以SCF、GM CSF、TNF α、IL 4 (A)与GM CSF、TNF α、IL 4 (B)两组不同的细胞因子作对照。结果 CML DCsHLA DR高表达 ,CD80、CD83和CD86表达比例不高 ,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能力不强。SFM同FCS体系相比无显著差异。 5例CML DCsPh染色体比例与培养前MNCsPh染色体比例基本吻合 ;同时以CML DCs同自身T细胞、自体Ph+ MNCs共孵育 ,测其杀伤率为 (38.5± 6 .5 ) %。结论 CML DCs携带Ph染色体 ,能刺激自体T细胞杀伤自身白血病细胞 ,但需进一步改善其功能。  相似文献   

15.
Melatoninisaindolehormonesecretedbythepinealglandinresponsetophotoperiodsandinflu encesmanyimportantbiological processes,recentstudiesrevealedthatMelatonincouldincreasetheweightofimmunorgans,raisethelymphocyteper centageinperipheralblood ,acceleratetheantibody’ssynthesisandcell’sproliferation ,stirupcytokine’sdevelopment,helptheregulationinneuroen docrineimmunologicalnetwork ,andalsoplayanimportantroleininducingtheimmuno circadianrhythm[1 ] .HelperandsuppressionTlymphocyteswerecapitalcellsi…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 /Th2亚群及其相关细胞因子IFN γ、IL 4在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用单克隆抗体双色免疫荧光FITC/PE双标记 ,流式细胞仪检测 3 0例RSV下呼吸道感染患儿急性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及其Th1亚群CD+4CD45RA+,Th2亚群CD+4CD45RO+的表达 ,并用ELISA方法同时检测患儿血清中细胞因子IFN γ、IL 4水平。同期检测 1 5例年龄、性别无差异的健康婴儿为对照。结果 RSV下呼吸道感染组患儿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Th1细胞CD+4CD45RA+明显下降 (P <0 .0 5 ) ,Th2细胞CD+4CD45RO+虽有下降 ,但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Th1 /Th2比值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 (P <0 .0 5 )。RSV下呼吸道感染组患儿血清中IFN γ、IL 4水平均有降低 ,以IFN γ水平下降最为明显 (P <0 .0 1 ) ,IFN γ/IL 4比值降低 (P <0 .0 5 )。结论 婴幼儿RSV下呼吸道感染急性期的免疫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Th1及其功能下降 ;Th2及其功能相对增强 ,Th1 /Th2的失衡是导致该病发生Th2样反应的重要免疫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黄芪蛰虫口服液对氢化可的松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5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4组建立氢化可的松(HC)免疫抑制动物模型,建模成功后用药3组分别按0.2、0.1、0.05mL/10g体重每天灌胃1次,10d后检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性、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转化能力、脾脏NK细胞活性、脾细胞产生抗体能力和IL-2的能力。结果不同剂量黄芪蛰虫口服液不同程度地提高HC免疫抑制小鼠的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活性、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转化能力、脾脏NK细胞的活性、脾脏产生抗体能力及IL-2能力的作用。结论黄芪蛰虫口服液具有提高HC免疫抑制小鼠的某些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甲基苯丙胺急性处理对小鼠脾脏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A)急性处理对LPS诱导的小鼠脾脏IL-6、IL-10和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C57BL/6J小鼠,分别腹腔注射(intraperitoneally,i.p.)生理盐水(NS)或MA(5mg/kg),10min后,再分别i.p.NS和LPS(150μg/kg),予LPS后30min和60min,取脾脏,检测这两个时间点小鼠脾脏IL-6、IL-10和TNF-α的水平。结果 MA可显著提高LPS诱导的脾脏IL-6和IL-10的表达(P<0.01)。对于脾脏IL-6的水平存在MA+LPS的交互效应(P<0.01),在i.p.LPS 60min后MA+LPS组脾脏IL-6水平较NS+LPS组明显升高(P<0.01)。对于脾脏IL-10的水平也存在MA+LPS的交互效应(P<0.01),在i.p.LPS 30min后MA+LPS组脾脏IL-10水平较NS+LPS组明显升高(P<0.01)。对于TNF-α,在这两个时间点既无显著的MA的主效应,也无MA+LPS的交互效应,MA组较NS组几乎没有差异(P=1.00)。同一组别两个时间点的比较发现,无LPS刺激,小鼠脾脏IL-6、IL-10和TNF-α的水平在两个时间点无差异;给予LPS刺激,i.p.LPS后60min小鼠脾脏IL-6、IL-10和TNF-α的水平较30min显著增高(P<0.01)。结论 MA处理小鼠后短时间内可显著增加LPS诱导的脾脏IL-6和IL-10的表达,但对TNF-α表达无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构建带有 6×myc的人白介素 17受体样分子的重组表达质粒 ,以便检测hIL 17RLM L基因在真核细胞中的特异性表达。方法 设计带有酶切位点 (EcoRⅠ和XhoⅠ )的特异性引物 ,用PCR方法扩增hIL 17RLM L片段回收后插入带有 6×myc标签的 pcDNA3.0真核表达载体 ,转染COS7细胞后作Westernblot检测其表达。结果 成功地构建了带有 6×myc标签的 pcDNA3.0 6×myc /hIL 17RLM L重组质粒 ,Westernblot检测到该质粒可在真核细胞中表达。结论 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成功地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cDNA3.0 6×myc /hIL 17RLM L ,使该基因的特异性检测成为可能 ,为进一步研究hIL 17RLM L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