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文龙 《汽车导购》2006,(1):48-51
短短几年,人们对两厢车的看法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内的消费观念与国际接轨的速度并不比车市发展的速度慢,当然两厢车的快速增长并不偶然,消费者在购车的过程中更加追求实用性,购车群体趋于年轻化以及人们对外形审美观点的转变等都是主因。如今的两厢车市场并不宁静,在威姿几乎停产了,高尔和波罗等老车型销售不畅的情况下,2005年刚上市不久的新车型雨燕和乐骋能否打破僵局,后来居上呢?实际上,在众多新车型扎堆冲击车市的情况下,雨燕和乐骋的销量并没有预想的理想,但也对老车型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它们的上市使两厢车型的价格不断下滑。而仅就这两款车型来说,消费者在购车时也要进行细致的比较,是选择外形很像MINI的雨燕,还是钟情于颇具驾驶乐趣的乐骋?  相似文献   

2.
2006魅力车     
在过去的2006年里,车市跌宕起伏,层出不穷的新车型和不断下滑的价格让消费者眼花缭乱,同时也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车市的整体增幅达40%,是不折不扣的车市“丰收年”。 在年初人们习惯于对上一年的车市进行总结.而我们此时进行的“2006魅力车”评选的意义却不仅仅如此,它要对车市进行更加深的剖析,车市火爆的背后,需要我们冷静思考消费者到底喜欢什么样的车? “魅力车评选”是在总结2006年所有新车型实际表现的基础上。以销量、价格稳定性,技术先进性以及是否主流等为出发点,从众多车型中选出8款车型作为“魅力车”,并进行各种性能的综合测试,全面验证这些消费者关爱的车型。  相似文献   

3.
文龙 《汽车导购》2006,(5):80-83
价格是车市最敏感的“神经”,是影响消费者购车的最主要因素。降价则成为车型竞争的有力武器,时刻刺激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而主导车型则是“价格神经”的中枢,无论新车型上市,车型降价、加价,主导车型都起着价格风向标的作用。和前两年的频繁降价不同的是.2006年的车市在竞争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大规模降价的情况却大大减少了。  相似文献   

4.
年关将至,消费者的购车意向同样随着新年的临近越来越浓,从读者来信中我们发现,询问购车方面的问题明显增多。而在2004年。同样是年底。席卷全国车市的降价狂潮至今还让许多购车者记忆犹新。今年年底一些销量较大的主流车型价格是否还会有大的变动?购车的黄金时期是否马上就要到来?  相似文献   

5.
文龙 《汽车导购》2006,(10):61-63
市场上的新车型可以分为“实力派”和“印象派”两类,虽然它们都是媒体和消费者很关注的,但是“实力派”是真正销量大的,而“印象派”是那些看的多,买的少的车型。很明显,厂家都想把车型打造成实力派车型,拥有“全球同步第八代”、“总销量逾1800万辆”等众多光环的CIVIC是名不虚传还是厂家作秀,市场是检验车型的唯一标准。  相似文献   

6.
2005国产轿车消费者满意度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导购》2005,(6):17-30
相比2004年来说,2005年上半年的车市显得平淡了许多,新上市和要上市的车型不少,但是并没有出现消费者所盼望的车型大规模降价,反倒有一些汽车生产厂家通过推出“2005款车型”将价格提了起来,这使等待价格下滑的消费者增多,轿车的同比销量下降了不少。  相似文献   

7.
文龙  苏迪 《汽车导购》2005,(9):64-70
入门级微型轿车已经由几年前的6万多元降到了现在的3万多元,较低的价格使国人的购车热情高涨,尽管2005年整个车市的热度比不上前两年。但是微型轿车的销量却有了大幅的增长。很多要实现“轿车进入家庭”梦想的消费者都将微型轿车作为首选车型,这些消费者中也包括一些刚拿到驾照不久的新手或者是对轿车了解不深的年轻一族,不要说这些消费群体,即使是开了几年车的老司机,在遇到夏利,奥拓、吉利、QQ和SPARK等众多品牌的“诱惑”时,也有些不知所措,他们需要蝶体更加专业的购车指导。  相似文献   

8.
文龙 《汽车导购》2005,(12):62-66
我们在前几期已经分别介绍了关于微型轿车,经济型轿车和中高级轿车的全攻略,通过我们对同一级别车型的整体市场分析以及对于具体车型的详细调查结果,使消费者对于想要购买的车型心中有数。相对于2005年大幅增长的微型轿车和正在进行老车型改款的中高级轿车来说,中级轿车市场更加跌宕起伏,新车型层出不穷,竞争的异常激烈也导致两极分化明显,很多车型到了停产的边缘,而销量好的车型每月都在一万辆以上,时常还需要排队。中级轿车作为主力购车区间,其销量占据了全部轿车销量的40%以上。  相似文献   

9.
文龙 《汽车导购》2004,(11):58-59
“降价”是车市老生常谈的一个话题,也是消费者购车时最关心的一个话题。车价什么时候还降?我该什么时候出手?谁也不能准确地回答消费者经常提出的这些问题。频繁的降价让中国车市的价格越来越与国际接轨,也让老百姓的生活与汽车越来越近。有人预计2005年年初中高级轿车将率先与国际接轨;有人预计2005年进口车的车价会大跌,并给中国的高级轿车市场带来深刻影响;也有人预计10万元将成为家用轿车最集中的区间。2005年各大汽车生产厂仍然制定了较高的发展目标,在这种情况下,2005年的车市究竟如何?各档次车型会降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我们从2004年汽车市场的降价趋势上能找到一些答案。  相似文献   

10.
文龙 《汽车导购》2006,(9):59-61
在国外汽车市场,车型必须不断地更新换代才能延续生命力。而在情况更加复杂的国内汽车市场,车型换代有两个主要方面的差别,一是换代车型推出后上一代车型不一定会停产,如捷达,桑塔纳和索纳塔等;二是国外车型通常会5年一换代,而在国内市场,个别老车型可能会保持15年甚至更久的生命力,这类以捷达和桑塔纳为代表的老车型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虽然它们并没有像新车型那样受到消费者的极大关注,但是销量却一直很好,捷达已经生产了15年,累计超过100万辆,目前仍然保持增长趋势,在同类车型中销量处于前列。  相似文献   

11.
文龙 《汽车导购》2006,(2):54-55
中国汽车市场在经过了2003年的“井喷” ,2004年的“黑色五月”和2005年的相对平稳发展之后,2006年的发展形势如何,销量会在哪个范围之间呢?这个问题仿佛难以预测,但是当我们将整个车市分成各个级别,就会发现各个级别车型都有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文龙 《汽车导购》2005,(10):74-75
2005年上半年宣布降价的厂家并不多,经销商对主力车型的降幅也都不大,因此消费者都把“希望”寄托在下半年,“工夫不负有心人”.消费者终于在8月8日迎来了上海大众的“飓风行动”,这次降价活动几乎囊括了上海大众的全系车型,消费者和媒体普遍认为此次降价将引爆下半年车市降价的导火线,其他品牌会纷纷跟进,更有媒体将某某车型的优惠幅度加大和上海大众的这次降价联系起来.加以报道。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通过市场调查来分析一下此次降价到底引起车市出现哪些变化?其他主力车型的市场情况如何?  相似文献   

13.
《汽车导购》2006,(2):22-28
年底既是2005年全年车价的最低点,又赶上消费者要买车过年的好机会.车市便迎来了一年中最火的时候。经销商为降价促销忙得不亦乐乎,消费者大规模的集中购车还导致了部分车型出现了断货,消费者不得不排起了长队。厂家在年底也最忙碌,一边向经销商返点,一边通过压货来清理库存,同时也要做好下一年的预算,汽车类媒体就更加闲不住了,纷纷推出各式各样的“年度车型评选”.  相似文献   

14.
《汽车与配件》2023,(4):64-65
<正>2022年受疫情及各种因素影响,国内车市寒冬,各大车企销量低迷,于是政府和企业联合推出各种优惠补贴政策,以价格优惠的方式刺激消费者购车,那么2023年汽车价格会不会回调呢?中低端价位车型主导着乘用车销量市场据威尔森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汽车销量达2050.4万辆,同比下降2.8%。其中,10万~20万元成为了乘用车规模最大的价格区间,其销量占比高达48%,同比增长超过165%,且只有该价格区间的销量占比呈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5.
文龙 《汽车导购》2007,(9):92-96
中级轿车市场,销量最大的市场,占所有车型销量的40%以上,价格跨越范围大,车型分布在7万-18万元之间,数量达40多款:竞争最为激烈,降价频繁,新车型和改款车型层出不穷,2007年上半年,由于新车型的突出表现,中级轿车的销量超过90万辆,同比增长32%,远远超过微型、紧凑型和中高级轿车的增长率,针对消费者感到“混乱”的中级轿车市场,本文将进行深度分析,并根据各款车的特点向消费者推荐合适的车型。  相似文献   

16.
文龙 《汽车导购》2007,(1):41-43
经常会有消费者问我“该什么时候购车.车价还会降吗”,其实,由于车价不断地无规律地浮动。因此要准确预测一款车型目前降到什么程度.什么时间还会降比较困难。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段时间内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来判断车市的形势。时下正是岁末年初,即使不用分析当前形势.就凭以往经验也知道这是车市固定的销售旺季.一个购车高峰正在悄然临近。  相似文献   

17.
车市新政     
随着今年以来众多与汽车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接下来它们又会对市场、对消费者购车产生哪些影响?为此,本刊收集了有关政策法规,并采访了业内相关人士,力求拨云见日,给消费者解读车市新政。为消费者购车、用车提供进一步指导。[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轿车情报》2008,(6):146-147
综观国内车市,中级车之间的较量和竞争尤为激烈,众多欧系、日系、美系车型部欲在这个级别的车市中分一杯羹。在这些车型中,孰优孰劣、谁好谁坏,业内人士和广大消费者也是见仁见智、各有各的看法。而今,在新车扎堆上市,价格战、服务战愈演愈烈的国内车市中,如何在竞争中取胜,获得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无疑是各大厂家值得思考的问题。而选购一款口碑好、销量大的车型,也是每一位普通消费者的真实想法。  相似文献   

19.
文龙 《汽车导购》2006,(9):43-45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降价仍是推动车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不降价的车型只是相对的稳定。但是消费者却非常关注这些价格稳定时间较长的车型,对于“买涨不买跌”的消费者来说,价格稳定的车型能够坚定他们购买的信心?使他们感到物有所值?同时也能够提高用户忠诚度和品牌价值,可谓一举两得,7.8月份以后?车市在酷暑中也进入了淡季?降价声此起彼伏?如果想不被同级别车型所掀起的降价潮淹没,稳中求胜的车型就要继续执行它的简单而有效的销售策略——以稳定的价格来赢得市场。  相似文献   

20.
去年曾被称为SUV年,有人预测今年将是MPV年,在车市“冷”的时候,MPV市场却异常“火热”。数据显示,在几乎所有车型销量都在下滑的情况下,MPV市场今年上半年却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销售量和销售额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47%和31%。那么,在新车型纷纷上市,价格战“山雨欲来”的MPV市场中,什么将是下一个热点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