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述了碳平衡法原理,并给出了根据碳平衡法得到的甲醇燃料消耗量数学模型。根据甲醇燃料消耗量与相同碳排放的汽油燃料消耗量的计算,得出甲醇与汽油的当量比为2.17。因甲醇汽车燃烧甲醇时的排放低于燃烧汽油,同一台M100甲醇汽车甲醇燃料消耗量与汽油燃料消耗量的比值要低于2.17,即替代比小于且接近于当量比。通过实车检测得出,M100甲醇汽车的甲醇与汽油的替代比在1.9~2.0之间,取1.95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2.
甲醇作为重要的车用替代燃料之一,也需要测量和计算燃料消耗量。我国已发布非醇类燃料《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试验采用甲醇汽车通过底盘测功机检测C0,CO2,HC排放量,根据碳平衡法原理得出甲醇燃料消耗量数学模型。计算燃料消耗量以及甲醇与汽油当量的体积比,并通过体积比直接将排放检测报告中的数据转化成甲醇燃料消耗量。实现了燃料经济性的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3.
碳平衡法测量汽车燃料消耗量符合汽车不解体和自动化检测的发展要求。本文在给出了碳平衡法测量原理后重点介绍了甲醇汽车、NG汽车和LPG汽车采用碳平衡法计算燃料消耗量的计算方法,弥补了我国现有《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GB/T19233—2003)国家标准只规定了汽油和柴油两种燃料的消耗量试验及其计算方法的不足。试验结果表明,使用碳平衡法计算汽车燃料消耗量具有较好的结果一致性、稳定性和准确性。文中给出的计算方法可作为汽研部门有关整车性能测试的主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给出了碳平衡法用于燃料消耗量检测的使用条件。对单燃料天然气汽车碳平衡法气耗量检测进行了适用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单燃料天然气汽车的排放特性符合碳平衡法检测的条件要求,碳平衡法可以用于检测单燃料天然气汽车燃气消耗量。  相似文献   

5.
载货汽车运行燃料消耗量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计算汽车运行燃料消耗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通用的载货汽车运行燃料消耗量计算方法,将实际测试的空载(整备质量)和满载(最大总质量)等速燃料消耗量确定为计算汽车在运行时燃料消耗量的基本数值.在该计算方法中引入运行模式和车速加权系数,以综合反映运行条件的变化对汽车燃料消耗量的影响,并采用发动机台架试验模拟汽车的道路行驶状况,对不同的汽车总质量和车速下运行燃料消耗量的变化规律进行验证.通过该方法可以计算各种型号的载货汽车在不同整备质量、载质量和行驶速度等运行条件下的燃料消耗量.  相似文献   

6.
为了能准确检测并计算出非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真实的燃料消耗量,需要检测动力电池处于充电和放电为零时的实际燃料消耗量,或者把检测出的电能消耗量转化成燃料消耗量.非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工作时,其燃料消耗量分汽油燃料的燃料消耗量和电能转化的燃料消耗量两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检测汽车的碳排放,用碳平衡法计算燃油消耗量;第二部分通过检测电量平衡值,用电能消耗量修正系数,计算出电能转化后的燃料消耗量.这两部分相加,即得出非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修正后的燃料消耗量,即电量平衡值为零时的燃料消耗量.此燃料消耗量是真实的数据,为非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燃料消耗量的评价以及用户购车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甲醇—异辛烷/正庚烷混合燃料滞燃期特性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甲醇、异辛烷和正庚烷的详细化学动力学机理,对甲醇、异辛烷、正庚烷及其构成的混合燃料的滞燃期进行了计算研究。研究表明:温度对滞燃期的影响最大,异辛烷和正庚烷燃烧有着明显的负温度系数现象,而甲醇燃烧则没有这一特征;对于甲醇—异辛烷/正庚烷混合燃料,当初始温度小于1000 K时,混合燃料滞燃期随甲醇含量的增加而延长,当初始温度大于1000 K时,混合燃料滞燃期随甲醇含量的增加而缩短;随着混合燃料中甲醇含量的增加,燃料滞燃期的负温度系数特性明显减弱,当甲醇摩尔分数大于85%时,混合燃料滞燃期的负温度系数现象消失;压力对滞燃期的影响也比较明显,在不同的初始温度下,压力对异辛烷和正庚烷滞燃期的影响程度不同;当量比对甲醇、异辛烷和正庚烷的影响特性不同,甲醇的滞燃期随当量比的增加而缩短,当初始温度小于1200 K时,异辛烷和正庚烷的滞燃期随当量比的增加而缩短,当初始温度大于1200 K时,其滞燃期随当量比的增加而延长。根据滞燃期的计算值,对滞燃期公式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可以准确计算异辛烷和正庚烷不同当量比燃烧时的滞燃期公式和可以计算甲醇、异辛烷、正庚烷混合燃料滞燃期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8.
基于汽油含碳量的碳平衡法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汽车燃油消耗量的测量具有重要意义,但现有的测量方法难以实现不解体快速测量。依据碳平衡法原理,建立测量汽车燃油消耗量的碳平衡法模型,并设计测试系统。为减小由于碳平衡法基本假设所带来的偏差,对碳平衡法模型进行修正。由此,可通过测量尾气中CO、CO2、HC的含量,得到汽车燃油消耗量。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较好的精度及稳定性,可用于汽车燃油消耗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我国长春汽研所,重庆汽研所,西安公路学院等根据汽车逐年增多的情况,也已制订出有关载货汽车、客车等的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JB3352-83、JB3972-85、JB 3805-84)以及载货汽车、载客汽车燃料消耗量限值(见表7和表8)尚有一些有关燃油消耗量的标准正在制订中。至于测定油耗的方法,日本采用的是10工况法,美国为EPA CITY 工况法,分别相当于东京市和洛杉矶市的交通状况。我国在测量燃料消耗量的试验规范中包括四项内容:  相似文献   

10.
李钟信  张伟强  程嘉祺  王领  张成平  刘博 《时代汽车》2023,(20):109-113+123
氢燃料电池汽车具有零排放、无污染、高效节能、噪声低等优点。氢气消耗量是燃料电池汽车重要的经济性评估指标。本文采用由雄川氢能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开发完成的31吨燃料电池重卡实车数据,基于国家重型车C-WTVC测试标准工况,结合仿真软件建立了燃料电池重卡整车动态仿真模型,计算了整车在循环工况下的氢气消耗量,并且和同类型的柴油重卡的柴油经济性进行了基于仿真计算的对标,结果表明:按照目前到站的氢气价格来看,传统柴油重卡占据优势,根据本文的仿真计算结果评估当氢气价格下降到29元/公斤时该款燃料电池重卡的运行成本和同类型的柴油重卡持平。本文提出的工况仿真计算可以作为简单快速评价燃料电池汽车经济性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碳平衡法燃油消耗量测试仪的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我国燃油消耗量测量方法标准以及常见的汽车燃油消耗量测量方法,阐述了碳平衡法的基本原理,在CVS(定容取样法)基础上提出开式排气稀释取样系统;针对当前车辆燃油消耗量测量操作不便的问题,根据碳平衡法燃油消耗量测量原理,建立了采用流量计的碳平衡法汽车燃油消耗量测量模型及测量系统;分析研究了燃油密度、氢碳比、排气成分以及整个系统的同步和负荷测试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在实车上进行试验验证,与油耗仪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及稳定性,为车辆燃油消耗量的不解体测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及应用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说明了汽车等速百公里油耗的计算方法;为评价华泰汽车的燃料经济性,对该车进行了等速行驶燃油消耗量测试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计算实验车辆不同速度下的等速油耗,进而计算得出了实验车辆的等速油耗曲线.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影响上海市区和市郊公共汽车燃料消耗量的主要因素,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测定燃料消耗定额的数学模型,根据模型计算结果确定燃料消耗定额值。  相似文献   

14.
介绍甲醇的理化特性及在汽车上使用的可行性,给出一种甲醇/汽油灵活燃料控制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设计了一个甲醇灵活燃料控制器。  相似文献   

15.
以柴油-甲醇燃料为研究对象,探究柴油-甲醇混合燃料燃烧对多环芳香烃(PAHs)生成的影响规律.将AVL-Fire和Chemkin耦合,构建正庚烷-甲苯-PAHs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并验证,采用Chemkin中的均质零维反应模型进行仿真模拟,研究了柴油-甲醇混合燃料不同掺混比、初始温度、初始压力、当量比对多环芳香烃苯、萘、...  相似文献   

16.
<正>2010年1月1日,工信部官方网站推出《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通告》专题,首期发布了105家企业共计5923个车型的汽车燃料消耗量数据,工信部将根据企业报送备案情况每月更新《通告》,人们只要通过工信部网站"专业数据库查询"专栏,点击《轻型汽车燃料  相似文献   

17.
欧、美、中国汽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豪彦 《汽车与配件》2002,(21):23-25
乘用车及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GB/T12545.1~12545.2-2001)已正式颁布,并于2002年3月1日正式实施,替代1991年9月1日实施的“汽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GB/T12545-1990)。该国家标准是参照采用联合国经济委员会ECER84(1990)“关于就测量燃料消耗量批准的装备有内燃机车辆的统一规定”中附录4燃料消耗量试验疗法。新国家标准是GB/T12545-1990“汽车燃  相似文献   

18.
<正>在2019年7月9日与9月11日,工信部相继发布关于《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修正案(征求意见稿)和《关于修改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的决定(征求意见稿)》。与之前的管理办法相比较,这两次修正案的调整主要表现为:积分计算方法调整、新能源汽车积分结转更加灵活、低油耗车型受到鼓励等。  相似文献   

19.
赵欢 《时代汽车》2012,(9):68-71
为实现2015年我国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6.9L/100km的目标,整个"十二五"期间我国汽车平均燃料消耗量要下降11.5%,如何有效降低汽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加强汽车企业整体的节能减排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要达到乘用车燃料消耗限值的目标,我国自主品牌汽车比合资品牌、进口品牌面临的压力更大。  相似文献   

20.
对甲醇代用燃料进行了研究,针对国内使用范围极其广泛的492Q火花点火式发动机,讨论了甲醇作为汽车代用燃料的可行性,并进行了大量发动机台架试验和汽车的道路试验,并给出了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