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有效评价加速行驶车内噪声线性度,建立了一种基于客观参数的回归模型。首先以18款市场主流车型的加速行驶车内噪声主客观试验结果为研究对象,通过最小二乘法对客观试验结果进行一元线性回归拟合,计算出最大偏差、平均绝对偏差和确定系数三项线性度评价参数,然后基于加速车内噪声线性度主观评价结果,构建出主客观回归模型。最后以某C级SUV加速行驶车内噪声线性度优化案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及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依据JJF 1059.1-2012,以碳素钢65Mn为检测对象,通过对直读光谱仪测量碳素钢中碳含量不确定的来源进行分析,基于测量结果计算得出碳素钢中碳含量的测量值及其不确定值。结果表明,碳含量测量结果 X=(0.663±0.011)%,包含因子k=2;类型标样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分量和分析方法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分量对测量不确定度影响较其他分量显著;另外对不确定度在合格评定过程中的运用原则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3.
阐述自动空调电气原理图引脚定义及功能,详细介绍伺服电机控制电路组成原理及针对凌傲汽车空调单面碳膜PCB板的结构缺陷设计成双面碳膜PCB板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针对直流伺服电机驱动的伺服进行半闭环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系统的刚度,非线性环节、铣削力等对系统及建模的影响,为系统的仿真计算及参数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对BOSCH公司的热膜式空气质量流量传感器做了详细的分析研究。首先对空气流量质量传感器在汽车上的重要性进行了简单地叙述,接着重点分析了BOSCH公司的热膜式空气质量流量传感器,最后对汽车空气质量流量传感器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六标准的发布,其中Ⅳ型蒸发污染物排放试验加严,新增Ⅶ型加油过程蒸发污染物排放试验;这两项试验主要针对燃油系统,这对燃油系统提出非常高的要求,燃油系统的设计具有较大挑战,其中核心零部件碳罐总成的设计至关重要,直接涉及到Ⅳ型和Ⅶ型试验是否合格。文章从碳罐的要求、设计过程、验证过程等方面简述应对国六法规标准的碳罐的设计开发过程。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涡轮增压柴油机加速过程中碳烟排放恶化、压气机喘振的问题,提出了可变几何涡轮和压气机协同调节的方法。利用Ricardo Wave软件对某6缸柴油机进行了定转矩加速过程的仿真,研究加速起始负荷、加速时间和VGT开度对柴油机加速过程烟度排放的影响,并对加速过程的VGT和VGC控制规律进行了初步优化。结果表明:匹配VGT的柴油机在加速过程中进行压气机的协同调节,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柴油机的碳烟排放,同时能避免压气机发生喘振。  相似文献   

8.
对永磁同步电机的稳态信号声品质进行了分析,并以声压级、响度、尖锐度、语音清晰度、波动度、粗糙度和音调度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了永磁同步电机声品质评价体系.采用分组成对比较法进行了主观评价,通过Bradley-Terry算法对评价结果进行了优化处理,分别搭建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和MPGA-RBF预测模型,通过预留的检验样本对...  相似文献   

9.
大量的分析和偶然的发现表明,发动机缸体缸盖结合面平面度不合格为后工位精镗缸孔加工变形所造成。为此,通过改进刀具、调整加工余量、优化切削用量,最终解决了发动机缸体缸盖结合面平面度超差问题。  相似文献   

10.
热膜式质量空气流量计是汽油喷射系统中经常选用的传感器。开发直接测量的热膜式质量空气流量计的过程中,补偿环境温度对结果精度的影响,是最困难的工作之一。本文依据作者自行开发的热膜式质量空气流量计,对环境温度补偿电路设计中要考虑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本文给出了热膜式空气流量计的控制电路和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1.
提出基于视觉伺服的汽车几何参数测量方法。通过视频图像采集系统采集汽车图像,应用Sobel算子得到边缘增强图像,应用Hough变换得到图像的特征点,利用特征点与摄像机光轴偏差驱动伺服机构,通过伺服机构的运动计算出汽车的几何参数。研制了原理性试验样机,并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2.
锚下有效预应力为评价预应力施加是否合格的关键技术指标,但检测方法并不统一,检测的可靠性、准确性尚不明确。通过对工程界常用的拐点法、最小应力跟踪法和夹片位移法进行理论分析和试验分析,夹片位移法最适用于锚下有效预应力的检测,而拐点法检测误差及重复性均不满足需要,最小应力跟踪法应慎重使用,可作为工程界进行锚下有效预应力检测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一种机动车驾驶人道路考试智能评判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路考试是机动车驾驶员考试科目之一,目前的路考全部采用考试员人为判断考生的操作情况,从而判定考生是否合格。这就造成人为因素影响很大,评判标准不统一。系统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传感器技术与通信技术,将智能化移动考试车辆和考试监控中心作为整个考试监测系统的两大相对独立的子系统。系统提供了路考过程的科学测试数据和定量的评分依据;提高了路考的科学性、客观性、公正性和透明度;改善了考官的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提高了路考工作的效率。系统的成功研制有力的补充了目前科目三无电子评判的空白。  相似文献   

14.
针对软土地层基坑工程钢支撑体系压力控制液压伺服反馈控制中施工扰动最终位移的不确定性及其环境风险,研究建立了以扰动位移控制为核心、位移与支撑轴力综合优化的钢支撑液压伺服智能控制方法。提出基于容许位移约束的线性位移变化与支撑力综合优化智能控制模式,并建立相应的施工全过程实时调压技术。构建了基于高精度激光测距和液压监测同步的反馈系统,采用形函数的随机数据误差处理方法,有效防范随机误差带来的反馈控制失误和风险。经模型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适用性。经上海世博通道工程示范应用,位移控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汽车位置传感器综合性能检测系统中的运动控制单元的设计。运动控制单元采用了三菱伺服放大器MR—J2S-A、伺服电机HC-KFS、ADLINKPCI8132运动控制卡和自制中继端子卡实现绝对位置控制,以达到高速、高精度地控制汽车位置传感器的角度位置,从而满足输出性能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根据工程中常用的2种伺服系统,讨论了搅拌设备的传动系统方案,给出了液压传动系统方案的设计.研究表明,搅拌设备的机、电、液一体化是实现智能化的必要条件之一,液压传动系统方案可由控制器、伺服阀、变量泵、低速大扭矩定量马达系统组成.  相似文献   

17.
智能电动汽车的发展对制动系统的主动制动和再生制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配备真空助力器的传统制动系统难以满足智能电动汽车的需求,因此逐渐被线控制动系统所取代。为提高线控制动系统的集成度与解耦能力,提出了一种新型集成式电液制动系统(Integrated Braking Control System,IBC),能够实现主动制动、再生制动、失效备份等功能。作为机-电-液耦合的高集成度系统,IBC具有复杂的非线性特性和动态摩擦特性,对制动系统压力的精确控制提出了挑战。为了提高IBC制动压力动态控制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集成式电液制动系统的主动制动压力精确控制方法。首先,介绍了IBC的结构原理和控制架构。随后针对液压系统的迟滞特性和传动机构的摩擦特性进行建模与测试。然后基于系统的强非线性特性,提出了主动制动三层闭环级联控制器,其中压力控制层采用液压特性前馈与变增益反馈结合的控制策略,伺服层控制器设计考虑了机构惯性补偿与摩擦补偿,电机控制层采用矢量控制并进行了电压前馈解耦。最后,基于dSPACE设备搭建了硬件在环(Hardware-in-the-loop,HiL)试验台对主动压力控制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压力控制方法能控制制动系统压力快速精确跟随期望压力,使动态压力跟随误差控制在0.4 MPa之内,稳态压力误差控制在0.1 MPa之内。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以着陆器为基站,采用立体视觉测量技术以及彩色图像分割的方法,进行跟踪测量的月面巡视探测器定位方法,能够对惯导系统加里程计的定位方法进行修正,减小月面巡视探测器的计算工作量。在定位方法的研究中,采用彩色图像分割方法,能够适应各种光照条件的影响,并且运算速度快,能够达到实时图像伺服控制的目的。通过月面巡视探测器上制作特征点及采用模式识别技术,提高了图像匹配概率。通过卡尔曼滤波技术,能够满足任意时刻的月面巡视探测器定位要求。  相似文献   

19.
燃料电池轿车电机总成的振动阶次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先通过燃料电池轿车整车的道路加速试验测得永磁同步电机总成与车身底板的振动信号,用短时傅立叶分析法揭示与分析了振动信号的阶次特性;然后从理论上研究了电流传感器测量误差和非正弦磁场分布对永磁同步电机转矩波动的影响.理论研究和仿真分析都表明,永磁同步电机的转矩波动是燃料电池车电机总成与车身阶次振动的振源;电流传感器的直流偏移误差和增益误差分别引起了1阶和2阶转矩波动与振动,磁场的非正弦分布则导致6阶转矩波动与振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