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介绍车内顶灯的基本电子架构,语音控制顶灯的基本原理,门开关信号关联控制顶灯原理,手动控制顶灯电控原理和顶灯与氛围灯互动原理。  相似文献   

2.
随着汽车智能化不断深入,汽车座舱环境的宜居性、舒适性越来越受到消费者与厂商的重视。提升车内屏幕的使用体验显得非常重要,因此研究屏幕亮度与人眼舒适性之间的关系很有必要。文章通过研究车内屏幕亮度在不同环境下与人眼舒适度之间的关系,归纳优化适用于车内屏幕的算法,从而得出人眼在不同环境下屏幕亮度显示的最佳区间,其研究结果与测试方法可为车内屏幕亮度调节提供依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汽车情报》2008,(7):46
2008年2月27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戴姆勒东北亚投资有限公司递交召回报告,决定自2008年3月3日起,召回部分进口凌特313CDI、316CDI、416CDI和314系列车型汽车。该批车辆在中国涉及约222辆,为奔驰公司在2001年1月30日~2006年10月7日期间生产的,均存在车辆内饰顶灯缺陷。内饰顶灯缺陷产生的原因,是由于车内乘客区的内饰顶灯装备18W的灯泡,  相似文献   

4.
本田奥德赛轿车的灯光系统可分车外照明与车内照明两大部分,车外照明主要有前照灯近光灯、前照灯远光灯、小灯(驻车灯)、车前雾灯、车尾雾灯、尾灯、牌照灯;车内照明主要有仪表板照明灯、前排顶灯、中排顶灯和后排顶灯、后舱门灯,各车门上的踏步灯,点火钥匙灯等。它们都由各自特定的开关控制,有些还与多路控制单元有关。  相似文献   

5.
一辆00款奥迪A6轿车,累计行驶近15万km。正常行车时,仪表盘上的车门指示灯一直亮,显示前门呈打开状态;当停车后打开2前门时,车内顶灯、门内饰灯和脚坑灯都不亮,而且轿车在正常行驶时,仪表盘内的蜂呜器有时会发出呜叫。  相似文献   

6.
基于传感器、车辆测试、网络通信、嵌入式系统等技术,设计开发了一种利用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实现的汽车客室环境和乘客生命特征监测系统。当客室环境不利于人体健康时智能联网语音提示车内乘客,同时短信通知车主,车主可通过远程客户端查看车内乘客信息、汽车客室环境、汽车运行状态等信息,允许远程控制车内空调等设备以调节车内环境,确保车内不具备自理能力乘客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7.
改变传统的换气方式汽车行驶时,空气在车辆周围包括车顶天窗处快速流动,形成车内空气压力高于车外的负压状态,从而利用负压换气原理.将车内污浊的空气抽出,外界空气通过汽车空调系统过滤后进入,完成车内空气的交换.保持车内空气新鲜。这种换气方式一方面降低了风噪.另一方面也避免了车辆高速行驶时驾乘人员被侧窗打开时产生的侧风所困扰,没有风直接吹在身上的不舒适感觉,同时也可避免车外尘土进入车内,保持车内清洁.  相似文献   

8.
谈到汽车安全.很多人会立即想到安全气囊。它是车辆发生事故时.保护车内乘员的安全设备之一。当汽车受到强大碰撞冲击时.气囊可以保护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防止汽车司乘人员受到严重的脑部和胸部损伤.以降低正面或侧面碰撞中车内人员的伤亡率。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汽车舒适性、安全性,研发具备智能监测车内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及强制换气功能的安全防护系统,该系统在原车空调系统的基础上加装一个便携装置,当检测模块检测到车内温度或二氧化碳浓度达到设定限值时启动预警装置进入预警状态,当车内空气质量进一步恶化时强制进行通风换气,起到安全保护、智能调节车内空气舒适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黄晓丽  黄江 《汽车运用》2012,(11):38-38
2012年7月21日,北京突降特大暴雨,大量的汽车遭洪水围困与浸泡,一些人员因为在汽车遭遇水的浸泡时没有进行及时的逃生而失去了生命。当汽车浸泡在水中时,由于汽车具有一定密封性,外面的水是逐渐进入车内的,在水完全浸没车内之前,车内的乘员是有一定的逃生希望的。但由于此时水压的存在,车内外有很大的压力差,单靠人力很难直接打开车门逃生的,很多人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被溺毙在车内。因此如何在这种情况下逃生成  相似文献   

11.
刘军 《汽车维修》2004,(4):52-52
有句话说得好:打开天窗说“亮”话。这个天窗,在汽车上也有不小的作用。有了天窗,汽车内会变得通透、明亮;有了天窗,车内的光线将得到改善;有了天窗,车内的空气将变得清新。试想,在上班的路上,打开天窗,让阳光洒满车内,闻一闻大自然的芳香,该是多么惬意。  相似文献   

12.
晓青 《驾驶园》2008,(10):106-108
1、堵车时开窗有害健康、绿灯亮时有毒气体最浓现在很多车主都认为,车内饰物和装备会对车内环境造成污染,所以车内要经常通风,才能保证空气畅通。但是,车内开窗通风也要注意时间、地点。比如当遇到交通堵塞时,发动机在运行时燃烧不完全,便会造成一些有害气体。当汽车刹车,轮胎和地面磨损的时候,会产生一些悬浮性的颗粒物也会造成一些危害的气体。业内专业人员曾用仪器在红绿灯路口进行过监测,发现那里污染非常严重,特别是绿灯亮时,众多发动机开始启动,释放出有毒气体最多。在汽车的主干道,由于车辆密集且相对集中,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道路交通运输中汽车车内次声声压级(ISPL)的大小,找出车内的主要次声源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研究车内次声对司乘人员的影响和车内次声的控制提供参考,对几种不同类型汽车的车内次声进行了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次声是车内噪声的主要成分;当汽车高速行驶时,车内有较高的次声级,开窗时轿车内部的最高次声级达到120.5dB(ISPL),车内次声主要是由道路不平度随机激励引起车身板件的次声频振动及车外空气的紊流扰动所产生的空气动力学次声形成的;随着车速的增加,车内的次声级也随着增大;当车窗打开行驶时,在车速为20-120km/h的范围内,轿车和大客车的车内次声增加2-10dB(ISPL),对于空气动力性和车身悬置减振性能差的部分面包车和平头客货两用车,车内次声反而减小。在窗口处采用加装导流板的方法,可以使轿车开窗高速行驶时的车内次声降低约7dB(ISPL).  相似文献   

14.
汽车门锁是保证车内财物安全的重要机构,门锁一旦出现问题,汽车将无法形成密闭空间,车内财物安全将无法得到保障,严重时会造成整车丢失。因此,当车辆门锁出现故障时,应及时进行维修。本文以大众速腾为例,对汽车主驾驶车门上锁失灵故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文章针对目前汽车照明系统未充分考虑周围环境的光线强度而造成的车灯亮度单一,未能较好的满足节能性与安全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环境的亮度可调节汽车智能前照灯系统。该系统依据车速和光照强度来初步判断汽车当前所处的环境,并基于当前环境下的光照强度对前照灯的照明亮度进行调整,在达到照明要求的同时,兼顾节能与减少光污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葛胜勇 《世界汽车》2004,(9):106-107
安全气囊的功能 在乘员使用安全带的情况下,气囊有助于减轻胸、头和面部在碰撞时受伤的严重性。当汽车发生前碰撞时,首先是汽车要停止运动,车内乘员在惯性力作  相似文献   

17.
介绍一种由AT89C2051控制、利用超声波敏感器件作为发射与接收装置并依据多普勒效应制作的汽车防盗报警系统。使用时把此系统安装在汽车驾驶室内,当有人非法进入车内时,报警系统开始报警并且能够切断汽车点火电路。  相似文献   

18.
《汽车与安全》2011,(6):29-29
出于为驾驶者安全考虑,一些车辆的防盗系统设计了车门自动锁止装置,在一定的条件下,车门会自动落锁。由于驾驶者对这套系统不熟悉,一时疏忽就会导致被锁在车外。遇到这种情况,一般人们会采用的办法是使用家中的备用钥匙或者请专业的开锁人员打开车门。但是当车上有孩子时,这种情况就需要小心了。汽车内空间狭小,而且密封良好,外界的新鲜空气很难进入车内。  相似文献   

19.
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大量有害气体,有害气体会进入车内。当有害气体积累到一定量时,将会对车内人员的身体健康有害。我们团队针对这种现象,设计了一套以STC89C52处理器为核心的智能车内环境监测系统。此系统能够实时收集车内温湿度、pm2.5、甲醛、烟雾的数据,通过LCD显示屏显示数值,含量超标蜂鸣器会进行报警,以便驾驶员根据当前车内环境对车窗、空调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20.
<正>故障现象有1辆2007款2.5L别克GL8,行驶里程10万km,该车在行驶过程中发现此车遥控解锁时,车内灯不能点亮;挂P挡或关闭点火开关时中控锁无法自动解锁;车内报警失灵。故障诊断首先对车辆进行故障检查,发现车内灯在车门打开时能够点亮,通过车顶的强制开关能够关闭。在车门关闭的情况下,点亮的车内灯能够逐渐熄灭;车内灯开关(和仪表亮度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