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提升驾驶人安全文明操作水平,本论文分析了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原因、形态和结果特征,剖析了社会反映出的驾驶人安全文明能力不足问题。最后,以服务驾考改革为导向,提出了完善规范体系、改进科技应用、促进考训合一等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当前,道路交通事故伤害是全球第八大致死原因,每年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多达125万。近年来,中国道路里程、机动车保有量、驾驶人数量呈迅猛增长态势,交通事故死伤总量大,事故发生率和死亡率偏高。为切实提升交通安全水平,国务院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一2020年)》中将"交通运输安全与应急保障"列为优先主题,中国科技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于2008年共同制定并启动了  相似文献   

3.
长途客车事故现状及致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长途客车的行车特点出发,分析了目前事故现状和致因,结合驾驶人管理现状、驾驶人驾驶行为和客车安全技术状况等实际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于预防、控制和降低长途客车安全交通事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事故致因理论的定义、核心、意义等诸多方面对该理论进行了详细的论述,道路交通事故致因理论对于指导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制定具体的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责任确定标准或者规则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农村经济条件的改善,各类道路交通要素——人、车、路大幅增长,但是由于一些农村地区道路通行条件和交通环境较差,驾驶人交通意识淡薄、规则意识不强,导致道路交通事故时有发生。非机动车驾驶人"让右"原则要记牢6月2日下午,浙江宁波居民周某驾驶电动自行车沿海曙区古林镇庙后新村村道由北往南行驶,经过该村一交叉路口时,与由东往西陈某骑行的自行车发生碰撞,造成陈某受伤、两车受损的交通事故。事故发生后,交警经过调查取证,认定受伤的自行车车主陈某负事故同等责任。  相似文献   

6.
杜志刚  梅家林  倪玉丹  陈逸飞 《隧道建设》2020,40(11):1558-1569
总结城市水下道路隧道事故分布规律,从驾驶人、隧道光环境及道路条件3方面分析隧道驾驶安全影响因素,对现有安全改善措施及其优缺点进行剖析,并指出城市水下道路隧道驾驶安全优化研究趋势: 应以提升隧道光环境质量为主,考虑交通事故形态、事故致因及影响因素,在确保交通安全的基础上,考虑不同隧道路段驾驶人差异化视觉需求。驾驶人视觉需求可以分为功能性、安全性与舒适性需求,对应的隧道行车环境可分为基本型、安全型与舒适型视觉参照系。提出以构建城市水下道路隧道舒适型视觉参照系为目标,通过隧道照明与隧道视线诱导技术相结合,缓解隧道出入口参照系的剧烈过渡,加强中间段弱视觉参照的城市水下道路隧道驾驶安全优化方法。构建基于空间路权、人因与驾驶任务、差异性与韵律性的隧道驾驶安全优化评价指标体系,为城市水下道路隧道驾驶安全优化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驾驶人的驾驶经验对道路交通事故的影响,应用数据统计方法,分析了我国机动车驾驶人数量变化情况,以及2013年不同驾龄驾驶人肇事道路交通事故的总体情况.在此基础上,以我国东部某省持证驾驶人肇事事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驾龄驾驶人的事故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年以下驾龄驾驶人事故率为10.6/万人,明显高于其他驾龄组;3年以下低驾龄驾驶人和11年以上驾龄的营运车辆驾驶人是驾驶人管理的重点人群.基于分析得到的肇事特征,从完善驾驶培训内容和重点、改进驾驶培训考试方式方法、提升再教育针对性等方面提出了驾驶人安全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汽车与安全》2013,(1):98-105
截至2012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为239889550辆。其中,汽车(含三轮汽车和低速载货汽车)120892032辆,摩托车102170901辆,挂车1766770辆,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15034947辆,其他机动车24900辆。全国机动车驾驶人为261223379人,其中汽车驾驶人200280277人。随着机动车、驾驶人数量迅猛增长,由于人、车、路、环境等道路交通系统的要素不完善、不协调,安全出行知识缺乏,法制观念不强,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依然多发。为警示交通参与者、道路运输从业者自觉守法,共同维护道路交通安全,我们请公安部交管局从近年来发生的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中,选择涉及安全护栏、客车安全带、货运车辆肇事、小客车肇事、起火燃烧导致重特大事故等典型事故案例,逐案剖析事故教训,以警示社会,引起关注,希望道路交通参与者、道路运输从业者能够以此为鉴,自觉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依法、文明、安全行车,自觉履行道路交通安全主体责任,预防和减少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9.
道路交通事故致因理论是事故致因理论的一个分支,通过对大量交通事故典型案例的研究,揭示形成交通事故相关要素之间的关系,找出交通事故的机理。道路交通事故致因理论的核心是"危险形成—避险失误"机理和"环境—危险"作用律。道路交通事故致因理论可以指导事故调查、事故鉴定、判断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从而比较准确地认定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责任。  相似文献   

10.
红绿灯下     
《驾驶园》2008,(10):102-103
公安部:发布交安新规定8月27日上午,公安部公布了新《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包括总则、管辖、报警和受理等共有11章87条。同时,2004年4月30日发布的《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公安部令第70号)废止。新《规定》首次明确加大司机的"疏散"责任:一旦在公路上发生交通事故,驾驶人必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立即组织车上人员疏散到路外安全地点,避免发生次生事故。驾驶人已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或者受伤无法行动的,车上其他人员应当自行组织疏散。同时,外国人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在未处理完毕前,公安机关可以依法不准其出境。新规定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1.
当前季节已进入深夏,大雨等恶劣天气不断出现,由此引发的交通事故不可忽视。这是因为雨天行车,由于道路条件变差,给交通安全带来很多困难。从各类交通事故的特点看,有些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但由于驾驶人处理不当,加之在恶劣天气下驾驶的经验不足,而发生了交通事故,其中因驾驶人操作失误、不注意雨天安全行车的要领而造成的交通事故所占比例很大。所以,必须了解雨天行车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以保证道路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12.
《汽车与安全》2014,(8):43-45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云南省机动车保有量和驾驶人已突破1100万,云南省公路通车里程已达22.6万公里,但农村地区低等级道路占总通车里程90%以上,道路复杂,交通状况呈现为“三多”,即长下坡路段多、急弯陆坡多、临江临崖多,交通安全隐患突出,农村道路和农村群众成为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发生地和主要受害群体。2006年以来云南省发生的25起一次性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其中涉及农村地区微型面包车、低速载货汽车、拖拉机17起,占事故总数的68%。据统计,云南省每年有几千人因交通事故死亡,几万人受伤致残,其中有80%以上的交通伤亡事故是由于农村地区的驾驶人和村民对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了解不够,缺乏安全防范意识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
驾驶人作为人-车-路-环境复杂系统中最核心的因素,在交通安全中发挥最为关键的作用。聚焦驾驶人熟悉程度这一因素对道路交通事故的影响,系统地梳理和分析了驾驶人熟悉程度与交通事故的关系及其影响安全驾驶的机理等相关研究及成果。首先,基于驾驶人熟悉程度的距离维度和频率维度识别标准,分析了驾驶人对道路、环境及车辆的熟悉程度与其发生交通事故概率的关联性;其次,从驾驶人控制行为、路径选择行为及视觉行为等角度归纳了驾驶人熟悉程度影响其安全驾驶的机理;最后,就该领域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进一步标准化驾驶人熟悉程度指标的方法,为驾驶安全程度评价及提高交通安全提供了理论基础。针对已有相关研究的局限性及机理研究中尚不明朗的问题,后续研究需从认知心理学方面探究因道路、环境、车辆等驾驶人熟悉程度影响其安全驾驶的机理,进一步将视觉特征指标与生理指标结合以量化驾驶人熟悉程度,将此纳入到道路选择模型中。同时,从生理指标角度客观衡量驾驶人熟悉程度对其乘坐舒适度的影响,这些为提升自动驾驶技术接受度、交通安全及车辆安全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配套法规出台后,人们基于事故处理的实践经验,围绕交通事故与过错行为的内在联系,以追求更为公平、公正、公开处理事故为目标,对交通事故当事人责任确定规则进行了有益探索,这些都为一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宝贵经验。本文综合运用法学、交通工程学等学科相关知识,从交通事故的本质特征入手,认识交通事故发生的因果关系,分析交通事故当事人的"险情 避让"模式,研究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责任确定规则,以更为科学公正地评判交通事故的原因责任。  相似文献   

15.
编者按     
正据《中国电动自行车质量安全白皮书》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初,中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达2.5亿辆。2013年至2017年,全国共发生电动自行车肇事致人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5.62万起,5年来,电动自行车肇事致人伤亡的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电动自行车作为短途出行交通工具大受欢迎,使用者甚多。另一方面,超标产品的大量存在以及驾驶人违法行为频现致交通事故多发等问题已经影响到各地道路  相似文献   

16.
《汽车与安全》2013,(5):134
为了加强社会道路交通安全秩序和提高人民的交通文明素质,进一步增强各类驾驶人与学校师生的交通安全意识,避免发生因涉及中小学生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确保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有序,东方时尚继续认真组织开展"交通安全义务宣讲"。组织专业法规培训教师深入朝阳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关键成因,对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多因致果集中分析,构建了涵盖机动车驾驶入、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及乘车人、道路环境、意外的道路交通事故成因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降维处理,得到了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关键因子,进而提出了道路交通事故关键因子分析步骤.以我国2006~2012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统计为例,对原有38个相关联评价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道路交通事故的关键成因是机动车非法行驶与停靠致因因子(贡献率57.34%)、交叉口与路段非法穿越道路致因因子(贡献率23.12%)和道路设施不健全与交通工具故障致因因子(贡献率12.58%)三方面.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近年来重大交通事故进行分析,从时间、道路、环境、人员、车辆和违法行为等方面总结了事故发生的特征和规律。分析知,此类事故具有夜间事故多发、高等级公路比例大、小型客车交通肇事突出、本地人口在事故中受伤害为主等特征。基于此,提出了对道路进行综合治理、加强驾驶人管理、深入宣传交通安全知识等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汽车与安全》2014,(1):I0001-I0001
<正>春运期间,客运车辆将进入一年中旅客运输最繁忙的时期,也是客运事故易发多发期。据统计,近五年来,我国春运期间平均每天发生4起较大以上交通事故。2013年春运期间发生5起重大交通事故,其中4起因客运车辆肇事导致。一些客运企业和驾驶人安全观念淡薄,为追求经济利益,超速行驶、超员载客、疲劳驾驶等严重违法行为多发高发,是节日期间交通事故的主要肇因;另外一些客运包车驾驶人因不熟悉途径道路情况.遇突发险情处置不当,操作失误导致的事故也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20.
针对近年来因驾驶人暴怒情绪导致交通事故多发的问题,选取问卷调查形式对驾驶人暴怒情绪所产生的影响做出了研究,暴怒情绪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具体可以从驾驶员生理、心理、行为三个方面来阐述,此外,文章采用了描述性统计的方法对驾驶员在暴怒状态下可能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事故的严重程度、事故所带来的影响等做出了具体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暴怒情绪对行车安全及引发的交通事故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