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结构的可靠度指的是结构或构件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具备规定功能的概率.JC法是目前一种主要的计算可靠度的方法,它适用于随机变量为任意分布下结构可靠指标的求解.介绍了结构可靠度计算的JC法的具体方法、迭代计算过程及其在土坡稳定性计算中的应用.建立了土坡稳定性可靠度分析的基本模型,并附以工程实例,用Excel进行迭代计算,验证了结构可靠度JC法在土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可靠性及高精度.  相似文献   

2.
土坡稳定性可靠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构的可靠度指的是结构或构件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具备规定功能的概率.JC法是目前一种主要的计算可靠度的方法,它适用于随机变量为任意分布下结构可靠指标的求解.介绍了结构可靠度计算的JC法的具体方法、迭代计算过程及其在土坡稳定性计算中的应用.建立了土坡稳定性可靠度分析的基本模型,并附以工程实例,用Excel进行迭代计算,验证了结构可靠度JC法在土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可靠性及高精度.  相似文献   

3.
地基变形控制是建筑物安全可靠的重要保证。采用地基变形规范计算公式,列出地基变形极限状态方程,根据JC法计算可靠性指标β,并结合概率极限理论对地基变形进行可靠度分析。分析中沉降计算经验修正系数φs、压缩模量ESi、基底附加应力p0以及基础底面至第i层土底面的距离zi等均为随机变量且服从正态分布规律,由此得出了地基变形的可靠性指标,进而求出失效概率,定量分析了地基变形可靠度。采用概率分析的地基变形可靠度方法应该得到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视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应用可靠度理论对隧道围岩稳定性进行评定的难点是围岩变形稳定功函数为隐式或为高度非线性,为解决这一问题,将影响隧道围岩变形的因素视为随机变量,结合敏感性分析原理和有限元分析方法,先通过有限元分析求解每一个随机变量单独变化时圆形隧道拱顶沉降位移,再根据围岩位移计算结果进行非线性拟合得到拱顶沉降位移随单个因素变化时表达式,然后应用多元非线性回归求解围岩位移与多个随机变量之间的近似表达式.以圆形隧道洞室表面围岩刚好达到剪切塑性极限为临界条件时的洞顶沉降位移解析解作为围岩极限位移,根据围岩位移近似表达式和极限位移建立围岩变形稳定功能函数后进行围岩稳定可靠度计算.为了验证本方法的可行性,以某圆形断面隧道为例,采用设计点方法计算了围岩稳定可靠指标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评定.本方法简单可行,计算精度能满足工程要求且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一次二阶矩法是目前求解结构可靠性分析的主要计算方法之一.该方法要求功能函数对随机变量的偏导运算。然而对于以有限元方法分析为主的桥梁结构.无法对其隐式功能函数进行显式求导.限制了一次二阶矩法的应用。本文给出了隐式功能函数可靠度的随机有限元解决方案.考虑了有限元方法和可靠度方法结合使用过程中,经典一次二阶矩法的改造问题。算例表明,该方法能够适用于基于有限元的结构可靠度分析,并在求解过程中给出随机变量的敏感系数。  相似文献   

6.
基于蒙特卡罗法的加筋土陡坡可靠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用土工格栅加固陡边坡设计时的抗滑稳定性计算理论及计算方法,并将可靠度分析中的蒙特卡罗法运用于其中;计算中以土的抗剪强度指标C、Ф为基本随机变量,结合工程实例探讨加筋陡坡分析中的若干规律性问题,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用土工格栅加固陡边坡设计时的抗滑稳定性计算理论及计算方法,并将可靠度分析中的蒙特卡罗法运用于其中;计算中以土的抗剪强度指标C、φ为基本随机变量,结合工程实例探讨加筋陡坡分析中的若干规律性问题,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讨论了土钉支护边坡稳定性的可靠性分析方法。根据极限平衡法提出其极限状态方程,分析了土钉支护中各相关参数的变异性,并通过实例指出Fiessler法是求解土钉支护边坡稳定性可靠度指标的一种有效合理的方法。最后讨论了随机变量的变异性对可靠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岩土工程的可靠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常规定值设计法的不足,指出了可靠度方法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经济性;简单论述了可靠度的计算方法,对岩土工程的特点和不确定性的来源进行了分析;最后简要介绍了可靠度分析方法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抛物线双肋拱在保向力作用下的横向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抛物线肋拱桥在保向力作用下的横向稳定性,建立了参数化的实用计算方法,并分析了矢跨比,横系梁刚度和支承约束度不同结构参数对双肋拱横向稳定性的影响,按本文中方法计算的双肋拱的临界荷载约为实际稳定承载力的2-3倍。  相似文献   

11.
范喜安 《交通标准化》2011,(17):133-135
在隧洞围岩稳定性分析中,运用可靠度理论比传统的安全系数法更符合实际。以圆形隧洞围岩的弹塑性分析的解析解为基础,建立圆形隧洞围岩稳定性分析的可靠度分析模型。考虑到功能函数的高度非线性,采用Fortran语言编制可靠指标的计算程序,并结合实例对可靠指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基于AHP-Fuzzy方法的危岩危险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危岩影响因素复杂,具有多因素、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文中在危岩发育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模型,量化各影响因素的权值矩阵,并将该权值矩阵引入模糊综合评价,通过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有机结合,提出了危岩危险度AHP—Fuzzy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工程应用,及同当前通行稳定性计算方法的对比分析表明,本文方法具有较好的可靠性,而且该方法使危岩危险度评价建立在部分定量、部分定性、易获得的指标之上,避免了传统方法对勘查质量、岩体参数的高要求.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了岩石边坡稳定性结构模式类比评价方法。这种方法根据工程岩体的结构类型,对岩体工程地质特性定理表征并抽取主要特征,建立工程岩体之间的相似关系并进行综合相似关系类比评价。它抓住了岩体工程地质的主要特征,最大限度地利用人类工程活动长期所积累的成功经验和失利教训,因而,其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也是较高的。  相似文献   

14.
将围岩与支护结构视为一起受力的整体不确定体系,假设原始应力为围岩自重应力,用弹塑性平面有限元程序和按蒙特卡罗-随机有限元法分析初期支护作用效应的统计特征,应用“分位值”法对现行单线电化铁路隧道复合式衬砌通用图的初期支护按连续介质模型计算其可靠指标。计算结果表明,各级围岩随着埋深的增加,可靠指标不断减少,Ⅳ级围岩超过200m、Ⅲ级围岩超过300m后可靠指标都很低,这一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说明完全按埋深来确定围岩原始应力是不合适的。而对于同样埋深,围岩愈松软,可靠指标愈小,特别是松软的Ⅴ级围岩,抗开裂可靠指标不能满足要求,抗压的可靠指标也很低,说明Ⅴ级围岩的初期支护要加强,一定要加钢筋格栅或型钢拱,以防大面积裂损。  相似文献   

15.
坝基勘察期间,难以直接观测到坝基岩体中的结构面特征.通过在勘探孔中进行孔内摄像,能观测到孔壁各类裂隙面的特征.基坑开挖后,对揭露的岩体结构面进行编录统计.将两种方法获得的成果进行比较,验证了孔内摄像成果能较好地反映坝基岩体结构面特征.工程实例证明:孔内摄像可用于解决勘察期间坝基岩体结构面勘探这一难题,具有高效、直观、可靠的特点.通过孔内摄像,容易发现基坑中出露少的缓倾不利结构面.使用孔内摄像勘探坝基岩体结构面特征时,应注意“一孔之见”的局限性及岩体结构面在空间上的不均匀性.勘探时,一方面要保证有合适的孔内摄像点数量,另一方面要及时分析孔内摄像成果,判断岩体结构面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6.
危岩的稳定性确定是危岩勘查的重要任务,决定着是否需要对危岩进行治理,在危岩的稳定性判别中定性判断是定量计算的前提.采用基于层次分析的综合指数法,对渝北区老岩危岩相关危岩单体逐一进行稳定性综合评价,旨在为该区域危岩的防治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直接将影响抗力及荷载效应不定性的各变量视为基本变量,应用可靠度最优化方法,对<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DBJ13-51-2003中钢管混凝土纯弯构件的承载力公式进行了可靠度分析,并且研究了不同混凝土标号、钢号、荷载组合、荷载效应比以及含钢率等变异因素对钢管混凝土纯弯构件可靠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拱桥施工阶段稳定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阐述了钢管混凝土拱桥的稳定分析理论,通过一个工程实例分析了其在施工过程中的线性和非线性稳定性,得到了两种情况下各个施工阶段的稳定安全系数。对钢管管内混凝土采用合理的灌注顺序,以及在施工中设置辅助设施均可以提高结构整体稳定性,保证施工安全。在施工稳定性分析中应考虑非线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拱桥施工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一个工程实例,分析了钢管混凝土拱桥的稳定分析理论,在施工中考虑线性和非线性稳定性,得到了2种情况下各个施工阶段的稳定安全系数。对钢管管内混凝土采用合理的灌注顺序,以及在施工中设置辅助设施均可以提高结构整体稳定性,保证施工安全。在施工稳定性分析中应考虑非线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通过区域地质调查分析、边坡调查、地质灾害调查,并结合沿线岩堆总体发育特征及稳定性调查,初步对该岩堆稳定性做出定性判断.同时,采用国际通用严格极限平衡法、数值计算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对多个工况条件下岩堆边坡稳定性进一步验算复核,结合工程建设影响分析确定岩堆不稳定区域及可能工程危害,分类提出处理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