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目的:调查我院对外合作办学2013级新生入校时心理健康素质和大学生活适应状况,并对比单招生和统招生的差异,为学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整群抽取我院对外合作办学2013级新生780名,在新生入校初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和《大学新生适应量表》问卷测评。结果:单招生的情绪调控维度上的得分显著低于统招生,统招生在目标追求维度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单招生。统招生整体大学生活困扰、独立生活困扰和人际关系困扰程度显著高于单招生。结论:单招生的情绪调控能力更差,发生打架闹事等违纪现象的概率会更高。而统招生普遍对本专业认知不清、目标模糊。单招新生更适应大学生活,尤其是独立生活困扰不大,与人交往也更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2.
田径运动对大学生心理效益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比较重视田径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忽视了田径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还不深入。田径运动对大学生心理效益有影响,对此进行分析与探讨,为促进大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某高职院校新生中乙肝病毒携带者(AsC)的阳性率、引起HBsAg阳性相关因素、乙肝病毒携带者(AsC)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指导提供依据…,以便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减轻HBAg携带者的心理负担。方法:采用酶联免疫试验对2007级康复校区696人检测HBsAg,对乙肝病毒携带者(AsC)进行心理恐惧情况及家长分布特点问卷调查。结果:2007级新生HBsAg阳性率9.48%;HBsAg携带率的高低与家长职业、性别无关,与家庭住址有关;AsC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结论:2007级新生中HBsAg阳性率较高,AsC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差。应加强乙肝疫苗的接种及对卫生医疗机构医疗器械消毒效果的管理,切断医源性传播,降低HBsAg阳性率;对学生进行乙肝防治知识宣教,消除对AsC的歧视,对AsC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指导,建立保健意识,促进身心健康[1]。  相似文献   

4.
构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全国相继展开。总结十年来我院的教学经验,在目标、思路与特色等方面做了一定探索,在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活动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与完善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5.
聋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高等院校聋人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聋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采用心理卫生自评量表scl-90对150名聋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论如下:聋人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普通大学生相比相对较低,聋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较高的因子依次是强迫症状、偏执、人际关系、抑郁等;聋人大学生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女生的好。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探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与我国教育事业、未来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必须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针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应树立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加强心理健康师资队伍建设、拓宽心理健康教育渠道、加强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提升学生认识,以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探析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新媒体时代下,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电子化的信息环境一方面为人们信息资源的获取带来了便利,另一方面也对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双重影响。全面分析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探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以获得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培养出健康、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8.
学校体育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学生面临的学习、生活、情感和就业等压力明显增大,由此产生的心理问题明显增多。从近些年的一些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报告中发现,大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率在10%-30%之间,存在较严重心理障碍的约占其中的10%左右,如果这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结果是比较危险的。  相似文献   

9.
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我院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情况进行调研,结果认为绝大多数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但仍有部分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认同缺失。提升我院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度,需要进行多方面原因分析,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高职学生的自觉追求。  相似文献   

10.
对经过一学期心理拓展训练的学生各方面能力进行公正、有效地评价,结合心理问卷用终极结果同培训前的初级测试情况进行对比、检验、分析得出:心理拓展训练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效果是显著的;在大学开展心理拓展训练有利于大学生人际关系能力的提高,可以有效的改善当代大学生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1.
社会支持系统组成的人际关系是健康心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案例阐述良好人际关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大学生人际交往需求的转变以及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基本技巧。  相似文献   

12.
基于大数据思维,分析大数据应用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结合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特点和优势,从面向全体大学生成长需求出发,探索大学生动态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及应用。  相似文献   

13.
杭州机务段机车司机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解杭州机务段机车司机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杭州机务段602名机车司机和信号工进行了心理卫生状况测试,并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机车司机与信号工、国内常模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单乘司机低于全国常模和双乘司机。结论单乘司机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好,其综合条件与单人执乘交路的心理负荷量及其倒班制度是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描述护理专业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应对方式量表对某院校护理专业197名大一新生进行调查。结果:大一护生SCL-90量表总分(137.12±40.08)分,心理问题阳性为46人,阳性率为23.4%;与全国大学生常模和青年组常模相比,此次调查SCL-90各因子中焦虑、躯体化、恐怖因子得分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青年组常模相比,SCL-90各因子中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偏执、精神病性的得分较高,而这些因子的得分均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一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在其心理健康教育中应注重培养其积极成熟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5.
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与途径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是当前思政工作的重要内容,有利于促进校园的稳定与社会的和谐。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建立家校联系制度、重视发挥朋辈之间的帮辅作用、构建和谐社会外部环境五方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6.
通过将目前成功应用于社会培训业的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课堂,探索拓展训练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新途径。实验结果显示:拓展训练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能力、毅力和社会适应性,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显著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据有关调查,在高校学生中部分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痰病,已影响大学生健康成才,教师要分析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通过体育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8.
李永文  陈龙 《中国铁路》2006,(9):21-26,30
铁路机车司机作为保证铁路运输安全最直接的责任人,其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铁路运输安全。针对机车司机的特殊工作性质,从心理学的角度开展心理健康研究,通过在全路机务段随机选取机车司机进行问卷调查,根据统计数据,运用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机车司机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研究,并运用PM理论,探讨不同管理情境和领导行为对机车司机压力与心理健康关系的作用,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抑郁情绪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精神状态评定量表(SCL-90)和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gma Minnen av Bardndosnauppfor,EMBU)为工具,以随机抽样的方法在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抽取被试165名。结果:父母以情感温暖教养方式教育出的子女.心理健康状态良好,大学生样本所测SCL-90的因子1—9与大学生常模样本比较差异不显著。父母以拒绝否认的教养方式教育的子女心理不健康,有抑郁情绪,差异显著(P∠0.05)。结论:抑郁情绪与父母拒绝教养方式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大学生心理疾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阅读疗法是预防、治疗大学生心理疾病,发展大学生健康心理的有效方法。图书馆可通过阅读疗法、网络疗法、娱乐疗法和援助配合学校各部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