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不同条件下对广西地区常见各类岩石轧制碎石测试其强度变化,认为仅用碎石的压碎值或芯样抗压强度不能反映其合格性,提出增加碎石的软化系数,CBR值指标评价其路用合格性.  相似文献   

2.
以铁井一级公路的地质特殊路段的路面级配碎石底基层实测回弹弯沉值大于容许弯沉值为例,说明用容许弯沉值作为初期整体强度检查与验收的标准存在不尽合理的地方,对其检验标准值得进一步研究,初步指出可按实测弯沉值进行补强这一检验标准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公路基础建设投资的加大以及环保政策的推进,混凝土用碎石供应一度紧张,碎石质量控制难度加大。加之新的试验规程对碎石压碎值试验方法作了调整,而新的规范提高了压碎值的要求,使得满足现行规范要求的碎石料源更少。通过对既往各版本试验规程的分析研究,发现各规范之间对于碎石压碎值的要求并不统一,且新的试验规程对水泥混凝土用碎石压碎值规定过于严格。通过大量现场采集样本,运用MINITAB软件中提供的过程能力分析工具,采用统计方法分析出多地区碎石压碎值数据分布情况,发现我国很多地区的碎石压碎值难以满足现行规范的要求,得出了在江苏及周边地区石灰岩碎石压碎值满足现行桥梁结构混凝土规范标准的几率较小、对推进工程建设进度将产生较大影响的结论。据此,提出对现行行业标准进行调整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结合南宁外环公路建设工程情况,对南宁及其周边地区石料场进行调查,发现现行的集料试验规程中给出的换算关系式并不适用于南宁及其周边地区的石灰岩碎石.通过对粗集料进行新旧试验规程的对比试验,得出适用于南宁及其用边地区石灰岩碎石的换算关系式,并将其应用于施工过程中的碎石压碎值评价,通过路面砼的配制情况验证其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数理统计对水泥混凝土抗折极限强度评定标准中的合格判断系数K取值进行的探讨,并提出了合格判断系数K值的建议值,可供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时作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级配碎石混合料,采用振动成型法试验,研究了粗集料强度和棱角性对混合料最终级配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粗集料强度和棱角性对级配碎石混合料的最终级配都有显著影响。尤其是当集料压碎值大同时针片状含量也大的时候,这种叠加效应下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全柔性沥青路面在广东省首次使用,采用了沥青稳定碎石上基层+级配碎石下基层+半刚性底基层的组合式基层、厚沥青层的新型沥青路面结构。该路段的弯沉控制指标采用HPDS2011计算值和设计文件设计值;其中路基顶面弯沉值共测试了1358组数据,合格率为100%;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顶面共测试了1276组数据,合格率为84.64%;级配碎石基层顶面共测试了1426组数据,合格率分别为31.98%和22.44%;至于路表弯沉共测试了1076组数据,合格率分别为0;采用原设计文件和软件计算值不能完成对柔性基层及相应面层的弯沉判定,需另外采取指标。  相似文献   

8.
级配碎石的级配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袁峻  邵敏华  黄晓明 《公路》2005,(12):140-145
级配碎石层材料的强度较低。主要来源于碎石颗粒本身的强度以及碎石颗粒之间的嵌挤力。为了得到较高强度和稳定性的材料,采用反映材料强度的指标CBR值。对级配碎石的级配以及试件的成型方式这两个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随着交通建设的发展,混凝土结构仍然是基础建设中主要的建筑形式,而组成混凝土的主要材料之一是碎石。通过试验的方式探讨不同压碎值的碎石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现行国家标准、交通部行业标准对碎石的使用要求以及相对应的粗集料压碎值的试验方法的探讨,分析粗集料压碎值指标在执行过程中所造成的实际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朱庚申 《路基工程》2021,(6):98-103
针对废旧混凝土再生回填路基稳定碎石进行分析研究,以不同再生骨料掺量(0 %,25 %,50 %,75 %,100 %)和不同水泥剂量(3 %,4 %,5 %,6 %)为基础进行试验,以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率和无侧限抗压强度为指标优选了5 %水泥剂量作为再生水泥稳定碎石基础配比参数。分析了不同再生骨料掺量下再生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劈裂强度、干缩系数、温缩系数及冻融强度损失率。以25 %再生骨料为基础进行了实际的再生废旧混凝土水泥稳定碎石道路基层应用,道路强度和弯沉值检测均达到普通道路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2.
级配碎石抗剪切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自行研发的柔性材料剪切性能测试仪,对级配碎石抗剪切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级配碎石最大粒径、Taibol公式指数n值、含水量、密实度、侧压力、剪切速率等因素对级配碎石抗剪切性能的影响。研究得出,最大粒径不小于31.5mm、指数n值在0.5以下的级配碎石具有良好的抗剪切能力,控制试验剪切速率在5mm/min以下可以提高试验精度,级配碎石在最佳含水量时具有最佳抗剪切能力,保证密实度在96%以上可以明显提高抗剪切性能,增大侧压力可以明显提高剪切强度,而剪切位移存在最小值。结果表明,利用柔性材料剪切性能测试仪可以有效评价级配碎石的抗剪切能力。  相似文献   

13.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作为一种良好的半刚性基层材料,在我国高等级公路上得到广泛运用。参考SMA级配的设计思想,分析了5种不同级配水泥稳定碎石的结构,并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泥用量相同的前提下,骨架密实结构的水泥稳定碎石具有较高的强度。改变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的结构类型即由传统的悬浮密实结构转变成骨架密实结构,可改善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4.
隧道施工期关于岩石坚硬程度指标的准确获取,是隧道围岩快速分级面临的实际问题,现行规范要求采用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作为岩石坚硬程度的定量指标。为寻求关于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最优的替代方案,对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的不同替代方案和指标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比较,并通过使用里氏硬度计对不同岩性的岩石进行室内试验分析,研究泥岩类岩石和砂岩类岩石里氏硬度值与单轴饱和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利用数理统计软件SPSS24.0对岩石的里氏硬度值及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值进行回归分析,指出里氏硬度值与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二者存在相关关系,且相关性较强,并构建不同岩性的岩石在饱和状态下单轴抗压强度与里氏硬度值的回归预测方程。  相似文献   

15.
半刚性基层材料路用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3种半刚性基层材料(水泥碎石、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二灰碎石)的强度特性、断裂韧度、干缩特性及疲劳性能,比较了它们的路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断裂韧度与弯拉强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二灰碎石与水泥类稳定碎石相比,强度和断裂韧度较低,干缩性能和疲劳性能较好;水泥类稳定碎石抗弯拉强度比二灰碎石高,可弥补其疲劳寿命衰减过快的不足;用粉煤灰代替部分水泥,有广泛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彭伟 《路基工程》2021,(3):100-104
通过室内浸水膨胀率试验、CBR试验及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设计了60 %钢渣掺量的水泥稳定钢渣碎石材料配合比,对比研究了水泥稳定钢渣碎石与水泥稳定碎石路用性能。结果表明:粗型C级配钢渣碎石材料承载力和体积稳定性最好,4 %水泥掺量的稳定钢渣碎石抗压强度满足基层强度设计要求;水泥稳定钢渣碎石养生前期力学强度增长速率大于后期强度增长速率,室内标准养生试件抗压强度较现场养生试件强度提高了17 %,16 %;干缩观测时间≥28天,水泥稳定钢渣碎石干缩性基本消失;冲刷时间>60分钟,水泥稳定钢渣碎石累计冲刷量曲线减缓,质量损失显著减小。  相似文献   

17.
以钢渣、碎石为集料,通过实验室试验研究了水泥、水泥粉煤灰、石灰粉煤灰稳定路面基层材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和抗冲刷性能。结果表明,钢渣作为公路基层集料具有较碎石更为良好的性能。钢渣作为集料的基层材料强度高于碎石作为集料的基层材料;用水泥稳定钢渣可获得相对高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用石灰粉煤灰稳定钢渣获得相对高的劈裂强度。掺加粉煤灰的基层材料在180d龄期问抗压回弹模量保持增长,水泥稳定基层材料90d以后抗压回弹模量无明显增长。石灰粉煤灰稳定钢渣的回弹模量显著高于其他基层材料。水泥稳定钢渣抗冲刷性较水泥稳定碎石好,水泥粉煤灰与石灰粉煤灰稳定类用钢渣代替碎石作为集料对冲刷性能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魏连雨  赵岩 《路基工程》2011,(6):109-110,114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不同级配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抗压回弹模量、抗弯拉回弹模量、干缩抗裂系数、温缩抗裂系数等路用性能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分析,进而确定最优的混合料级配,为水泥稳定碎石的级配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考虑尺寸效应和端部效应下的水泥稳定材料的强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水银  王旭东 《公路》2007,(3):119-124
影响水泥稳定碎石材料强度高低的因素很多,有级配的影响、水泥剂量的影响等,在本文中着重就水泥稳定碎石材料7 d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尺寸效应和端部效应进行研究,以考察水泥稳定碎石材料试验试件尺寸因素和试件端部因素对于强度的影响程度,进而提出合理的强度试验方法,以对现有试验方法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