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在简述路面雷达基本原理和工作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大量有针对性的试验分别对路面雷达测厚应用的准确性和再现性进行了分析,且给出了推荐的标定方法以减少检测误差,结果说明了路面雷达应用于道路结构层测厚有着很好的准确性和再现性,是一种可靠、便捷、科学的厚度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地质雷达在路面检测中的可行性,基于乌奎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应用地质雷达对旧路路面结构厚度及结构内部病害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地质雷达对路面厚度的检测误差在规范允许范围内,且地质雷达检测成像对典型路面结构病害有较为明显的特征表示;地质雷达可有效应用于路面评价,且可避免传统检测方法对路面结构的损坏。  相似文献   

3.
介电常数计算误差是雷达路面基层与面层厚度测试误差的主要来源。介绍了雷达回波波幅推求介电常数的原理,分析了当前三种常见雷达回波波幅推求介电常数计算公式的误差和误差来源,并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钻孔取芯法标定介电常数以及由已建的正演模型和雷达回波信息,反算介电常数两种方法提高测试精度,分析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均能有效提高基层与面层厚度测试精度,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提高利用探地雷达技术测量路面厚度及病害的精度与效率,保证测量结果可直接用于改扩建路面的设计,将扩展共同中心点法(the extended common midpoint,XCMP)引入了基于探地雷达的改扩建路面厚度及病害测量。利用XCMP,探地雷达可测定现有路面厚度和病害位置且无需借助钻心取样校准介电常数;同时,采用了一种多阵列的3D探地雷达,它能同时采集纵横两个方向的路面信息。借助不断发展的信号处理技术和数值处理技术,结合了3D探地雷达信号特征和XCMP法,建立扩建路面厚度及病害测量的通用方法并将上述方法用于连霍高速改扩建项目。结果表明,XCMP法可采集获得清晰的路面结构图像并推算出路面厚度及病害位置,设计的4个XCMP方案的检测误差分别为8.51%,7.62%,3.97%,4.36%,可见XCMP方案基本满足检测需求;同时XCMP法与其他方法对比结果表明其具有更高的精度,误差波动较小,误差可控性强。在此基础上,选取厚度检测精度最高的方案进行病害位置的判定,主要检测病害包括路基脱空、断裂和碎裂,反射裂缝,隐含裂缝。依据病害在探地雷达图像上的区别,采用感兴趣区域(ROI)提取进行病害定位,同时结合上述路面厚度检测结果确定病害的位置和尺寸。  相似文献   

5.
传统公路厚度检测都是采用钻芯取样,人工测量的方法,不仅效率低,而且破坏路面结构。路面雷达是一种连续、高效、无破损的路面质量检测工具。通过对路面雷达回波信号进行反演分析,可以得到路面结构层介电常数、厚度等信息。该文采用一种改进的粒子群优化方法,建立路面结构层参数的改进粒子群反演算法,实现了结构层介电常数和厚度的反演分析。通过对比理论模型反演结果发现,该方法得到的结构层介电常数精度高于标准粒子群方法,采用该方法分析实际路面雷达回波信号,与钻芯结果对比可知,反算结果与实际钻芯测量值误差在3%以内。  相似文献   

6.
路面结构层厚度检测是道路质量控制的重要工作,传统的钻芯取样法在进行路面厚度检测中存在很多弊端,新型的探地雷达法由于其简便、无损及误差小的原因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文章通过探地雷达法在公路路面工程厚度检测中的实际应用,对这种新型技术检测厚度与传统的钻芯取样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探地雷达技术在公路工程质量检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地质雷达在检测公路路面厚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传典 《公路》1996,(6):15-19
简述用地质雷棕检测公路路面厚度的全部计算机化过程,为今后信息输入计算机提供了有利条件,讨论了地质雷达的基本原理,采样密度,误差以及能得到的成果和使用雷检测公路路面厚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王复明  张蓓  刘俊 《公路》2007,(4):113-116
建立了路面雷达电磁波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中传播的二维时域有限差分(2D-FDTD)方程,并针对空气耦合式天线雷达进行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下存在脱空病害的路面雷达电磁波模拟。进一步分析了水泥混凝土板下脱空出现水充空洞及气充空洞两种情况的路面雷达回波特性,本文的研究对路面雷达技术应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脱空病害检测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公路》1998,(6)
安阳~新乡高速公路路面施工中用地质雷达测厚技术进行质量监控,该方法检测经与钻孔取芯法相比检测结果相吻合,误差在3mm以内。同时根据对中、下层厚度的检测结果适当调整上面层以保证路面总厚度符合设计要求,说明地质雷达测厚技术可帮助工程单位提高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0.
施工不均匀性、路基破损等因素容易造成路面基层厚度变化,导致路面质量降低。无损检测技术——探地雷达能有效检测路面面层厚度,但对于均匀性较差的基层,其检测、分析难度较大,成为路面基层厚度检测中的难题。文中依托实体工程,针对探地雷达在基层检测中的弱点,从分析探地雷达基层检测的原理和方法出发,通过误差分析,对比分析基层不同铺筑阶段、不同天线频率、横向电磁波速度不均匀性以及接触式天线垂向颠簸四个因素对检测效果的影响,最后通过准确性试验分析探地雷达在路面基层检测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路况评价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加铺层设计的重要工作.实践证明,采用路面雷达检测路面厚度及其脱空情况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手段,介绍了多年来使用路面雷达评价旧混凝土路面质量的一些经验和体会,希望能为路面雷达的规范使用、获取高质量路况信息方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路况评价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加铺层设计的重要工作.实践证明,采用路面雷达检测路面厚度及其脱空情况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手段,介绍了多年来使用路面雷达评价旧混凝土路面质量的一些经验和体会,希望能为路面雷达的规范使用、获取高质量路况信息方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文章建立了路面雷达电磁波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中传播的二维时域有限差分(2D-FDTD)方程,并针对空气耦合式天线雷达进行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下存在脱空病害的路面雷达电磁波模拟。文章进一步分析了水泥混凝土板下脱空出现水充空洞及气充空洞两种情况的路面雷达回波特性。  相似文献   

14.
路面雷达在沥青路面防排水能力方面的检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沥青路面结构,结合广东某高速公路实际测试结果,利用路面雷达的测试原理,对比检测了不同路段及其雨水作用前后路面对雷达波的反射异同。分析得出,路面雷达可快速和较为准确地测试路面雨天前后的排水、饱水状况,进而预估路面的均匀性,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养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Kirchhoff成像技术在地质雷达路面无损检测的应用原理、方法及意义。以京珠高速公路潭耒段路面无损检测为例,分析总结了Kirchhoff成像技术在地质雷达路面无损检测中的应用效果,并与钻孔结果对比,表明Kirchhoff成像技术在地质雷达路面无损检测中能更准确的判断路面厚度、缺陷位置及大小形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地质雷达路面检测的探测精度。  相似文献   

16.
基于探地雷达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板探测原理,推导出当路面板下出现脱空时反射波传播发生变化的时差公式。分析路用探地雷达检测时的回波信号,针对由于噪声而出现的各种杂波信号,提出滤波处理方法,保留有用的回波信号。利用小波分析方法,对山东烟台—威海高速公路试验段探地雷达实地检测所得信号进行分析,剔除各种误差,以准确测得脱空厚度。结果表明,采用探地雷达方法具有快速、无损、精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探地雷达检测路面板厚的原理,探讨了影响探地雷达测量精度的因素;以某高速公路水泥路面厚度检测为对象,通过标定相对介电系数得到修正系数,将修正前后的检测厚度值与钻孔取芯值进行对比,发现修正后探地雷达的检测精度更高、误差更小。  相似文献   

18.
针对空气耦合式雷达,建立了路面雷达电磁波在沥青路面结构中传播的二维时域有限差分(2D-FDTD)方程,并进行了沥青路面面层中存在沥青剥落病害的路面雷达电磁波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当沥青路面出现沥青剥落区域后,在路面雷达回波的面层界面和基层界面的正反射波中间出现一负反射波,沥青剥落位置决定着该负反射波将会出现在面层界面反射波和基层界面反射波之间的位置;并且随着沥青剥落区域的竖向厚度增加,该负反射波波幅增大。为利用路面雷达快速检测路面沥青剥落病害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罗斌 《中南公路工程》2007,32(6):153-156
针对路基路面、桥梁病害,通过探地雷达探测中数据采集、信号处理和图像识别,开展了地质雷达检测路面结构层厚度、破损状况和路基隐患异常体部位工作,取得了路面隐含裂缝和桥梁空心板顶板厚度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20.
郑国梁  王端宜  张晓辉 《公路》2003,(11):109-111
路况评价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加铺层设计中的重要工作,实践证明,采用路面雷达检测路面厚度及其脱空情况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手段,本文介绍了多年来使用路面雷达评价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的一些经验和体会,希望能为路面雷达的规范使用、获取高质量路况信息方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