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1 毫秒
1.
基于SWOT分析的江苏沿海港口发展战略规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封学军  岳巧红 《水运管理》2007,29(1):25-27,30
从江苏沿海港口发展现状出发,基于对沿海港口开发现状和发展环境的分析,运用SWOT模型对江苏沿海港口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和竞争优劣势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发展战略,并进一步提出在江苏北部连云港港实施“以港立市”、区港联动,中部盐城港口群大力完善港口物流体系,南部港口以南通港为核心实施省级开发区建设的具体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沿海港口锐意进取,成绩显著。“十二五”时期是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期,是广东省产业转型、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期,也将是广东省沿海港口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的关键期。面临新的发展形势,需要对广东省沿海港口发展现状、面临形势和发展趋势进行全面系统分析,为相关行业部门制定战略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沿海港口在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建设投资、运输需求、功能创新、短板差距等维度,总结“十三五”期我国沿海港口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分析“十四五”期社会经济发展新环境对沿海港口的影响和要求,研判“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沿海港口需求趋势,从强化枢纽能级、提升品质、创造价值、融合开放等方面提出“十四五”期沿海港口发展思路与建议,为我国沿海港口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提速世界一流港口建设进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江苏沿海港口开发与物流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江苏沿海港口物流业已经初步形成协调发展、层次分明、重心突出的格局,但与它们承担的任务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港口物流资源有待进一步整合开发。在借鉴国内外港口物流业发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江苏沿海港口开发与物流业发展战略,以期提高江苏沿海港口物流业的整体效益,充分发挥江苏沿海港口物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提速作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沿海港口在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建设投资、运输需求、功能创新、短板差距等维度,总结“十三五”期我国沿海港口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分析“十四五”期社会经济发展新环境对沿海港口的影响和要求,研判“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沿海港口需求趋势,从强化枢纽能级、提升品质、创造价值、融合开放等方面提出“十四五”期沿海港口发展思路与建议,为我国沿海港口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提速世界一流港口建设进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我国海运业发展纵横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我国港口发展战略,沿海港口的发展概况,长江流域水运业发展,内陆多式联运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港口民营化进程,航运业发展历程和现状以及我国航运业的结构进行分析研究,以探索我国海运业发展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7.
本文所说的珠江三角洲港口群特指珠江三角洲七个沿海港口,通过对区域内沿海港口的发展现状、发展特征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明确珠江三角洲港口群所处的发展阶段,为理清珠江三角洲沿海港口群的发展思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在新时期、新环境背景下,浙江港口采用何种发展战略,如何准确把握未来港口发展趋势,对引导港口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一、浙江港口发展面临的新环境"十二五"至今,浙江省沿海港口一直呈现快速扩张局面。2009年全省沿海港口吞吐量为7.15亿t(其中集装箱1 118万TEU),至2020年沿海港口吞吐量已达14.1亿t(其中集装箱3 219万TEU),货物吞吐量年均增长速度达6.4%,集装箱年均增长10.1%。在经历了近10年的规模化扩张后,  相似文献   

9.
根据《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我国沿海港口形成5大区域港口群,自北向南依次是环渤海地区港口群、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东南沿海地区港口群、珠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西南沿海地区港口群。从20世纪末开始,西方氽业战略已从“竞争战略”为主导,向“合作竞争战略”为主导转变。当前中国各地建港积极性空前高涨,国际、国内港口竞争更为激烈,港口业也正面临着从竞争走向合作的关键时期,加强区域港口合作与协调发展,规范运输市场显得尤为重要。港口的合作发展已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殷惠  张庆年 《中国水运》2007,7(7):14-15
港口是山东省比较优势和核心战略资源。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沿海港口发展,把加快沿海港口发展确立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2005年,省政府在充分  相似文献   

11.
在广东省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变化与产业发展灰色关联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广东省沿海港口经济景气指标体系,并通过分析广东省沿海港口经济扩散指数变化曲线,对近年广东省沿海港口经济运行情况进行评价并预测其近期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江苏沿海港口吞吐量影响因素及预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萍  张守国 《水运工程》2011,(10):63-65
目前江苏沿海地区综合开发已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沿海港口建设正在迅猛开展。港口吞吐量的预测对于港口的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以港口和腹地之间的互动关系为出发点,分析了可能影响江苏沿海港口吞吐量的若干因素,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过去10年影响港口吞吐量的最关键因素,剖析了江苏港口发展的内在影响机理,并提出了基于影响机理的预测模型。最后使用模型对江苏港口吞吐量进行验证分析,模型为江苏沿海港口新一轮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3.
运用地主港模式进行滩涂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地主港模式的内涵及其在国内外实践情况进行了介绍,阐述了浙江港口建设实施地主港模式的现实要求。针对浙江省土地资源紧缺、经济亟需转型等现状,论述了地主港模式对滩涂资源开发的借鉴作用,从加强港区规划与围填、开展多元化融资开发滩涂、完善新建港区基础设施配套三方面指出了政府现阶段对地主港模式科学开发利用滩涂资源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日本濑户内海地区港口和城市发展对日本经济发展作用巨大,是港城协调发展的典型,值得关注和研究。为探究该地区港口与产业发展间的关系,以港口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表示地区港口发展状况,以从业人数和产业总产值表示地区产业发展状况,首先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各县港口与产业发展间的关系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归纳发展对策,为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港口与产业发展提供借鉴。然后,建立兼顾均衡性与功能性的综合评价模型,确定影响濑户内海地区产业发展水平的主要港口指标为港口吞吐量。最后,将其与其它评价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构建的综合评价模型与现实更吻合,能够更准确地对整个濑户内海地区的港口与产业发展关系进行综合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15.
Regional ports, as infrastructure in regions, influence transport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policies and planning. The interaction and involvement of regional ports with their stakeholders in the region are pivotal. The conundrum on what constitutes a regional port and thus its region has further complicated this limited researched area. In the extant literature, port and region relationship mainly centres on major metropolitan ports, and pays little heed to regional ports. In this context,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on how the Australian regional ports can be better involved in regional development. The study adopts a qualitative methodology to explore the Australian regional port stakeholders’ perceptions on port’s role in regional development through 38 semi-structured telephone interviews. Thematic analysis of data assisted by a mixture of NVivo software and manual techniques proposes a conceptual model that may assist policy-making. The key findings suggest that symbiotic growths of ports and concerned regions accelerate regional development. To contribute to regional development, the Australian regional ports can be proactive in building collaboration with regional organisations. The findings have major implications for port managers and port policy-makers for developing a region-oriented long-term port planning and for creating environment for Australian regional ports for regional resource configuration.  相似文献   

16.
The traditional view of ports as evolving from human settlements to distribution centres is re-examined in an ecological context. The discussion is essential because of the persisting traditional approach to 'global' port development, i.e. directed primarily by technological optimization related to cargo transfer and ocean trasportation. Growing environmental concerns and realities indicate the need for a broader environmental view in which the port is recognized as part of a larger interactive coastal ecosystem, with environmental pressures by the port on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as well as by the environment on the port. The paper argues for an ecological basis for coastal port development, analyses the environment implications of riverine linkages between port and hinterland, and details some environmental consequnces of changing industrialization and chemical practices. It also identifies initiatives for relevant planning and future port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7.
在对新时期江苏沿海港口物流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诸如港口规划、需求结构、建港成本、集疏运体系、可持续发展动力等进行辩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8.
总结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粉沙质海岸、河口、岛群泥沙运动规律研究的新突破,沿海深水港口、航道和巨型河口航道整治技术的新进展,新材料的开发以及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等;深入分析港口建设技术的发展趋势,并论述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港口和复杂自然条件下沿海深水港口、航道建设面临的重大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系统整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港口发展数据的基础上,将我国经济历程划分为6个发展阶段,探讨不同阶段经济发展特征及对沿海港口的影响。展望未来20年我国经济发展趋势,预测港口吞吐量发展水平,提出2025年左右港口吞吐量发展将出现拐点,并对沿海港口发展与建设提出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