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5 毫秒
1.
徐凯  李建丽 《水运管理》2011,33(4):28-30
为提高我国港口的竞争力,从港口管理的角度出发分析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和工作原理,从生产力角度对物联网技术在我国港口生产管理领域的应用现状进行评析,并根据生产关系的转变,提出物联网在我国港口生产管理领域的发展方向和推广方案,最后,从物联网技术对港口生产业务流程的影响出发,分析由此引发的生产关系的转变和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物联网是五大新兴战略产业中的一个产业,其对港口生产力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此作了定义并分析了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和工作原理,并将物联网技术与传统的港口信息技术作了对比.结合物联网技术在我国港口生产管理领域的应用现状,指出目前物联网在港口应用存在的问题,提出物联网在我国港口生产管理领域的发展方向和推广方案.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船舶的自动化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港口船舶的监控系统是船舶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研究了物联网技术在港口船舶监控系统中的应用。本文分析了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其关键技术;研究了船舶监控系统的发展以及控制器在监控系统中的应用;讨论了港口船舶监控系统的整体架构;最后给出了监控系统中物联网技术的架构。这对于促进我国港口船舶监控系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沿海港口发展已进入基础设施建设有序发展和更加注重区域协调发展、提升港口服务功能的崭新阶段。当前,抓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机遇,沿海港口发展需要再一次转变思路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沿海港口1.沿海港口与其他国家港口的竞争实则是产业的竞争,拓展港口功能是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举措全球贸易运输量的90%左右通过海运完成,在全球资源和生产力布局的过程中,往往产业的布局围绕以港口布局为核心开展,沿海港口在产业布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制造业将形成产业结构升级、制造业与  相似文献   

5.
张黎强 《中国港口》2010,(9):14-15,19
<正>加快港口发展方式转变,是落实党中央战略部署的根本举措,是我国港口行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巩固当前港口经济回升向好势头的迫切要求。厦门港在努力实践和探索转变港口发展方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物联网、大数据、智能装备等信息技术愈发成熟,为我国各大港口向智能化方向转型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智慧港口的建设是增强港口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智慧港口已成为我国未来智能交通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文章简要分析了国内智慧港口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了智慧港口的建设目标、功能及其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领域对物联网应用的不断推进,以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新技术手段朝着规模化、协同化和智能化方向快速发展,港口作为多种运输方式的交汇,是多方数据信息的有机融合。信息化水平对港口发展所拥有的重要影响,已被国际所公认,它不仅是衡量港口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甚至成为港口未来发展走向的决定力量。  相似文献   

8.
陈羽 《水运管理》2010,32(8):19-21
为推动港口物流发展,转变我国港口经济增长方式,分析近年我国港口物流的特点及部分港口的物流发展经验,总结未来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的趋势:开展全程物流、多式联运、保税物流;服务临港产业;建设内陆“无水港”。  相似文献   

9.
中小港口是港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物流经营和发展过程中,由于局限性往往处于从属和相对落后地位。在新的"十二五"规划期内,大力发展港口物流已为我国港口未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方向之一。中小港口物流如何实现跨越式和可持续发展,本文就协同竞争发展现代物流的模式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吴淑 《水运管理》2014,(8):12-14
分析世界港口发展趋势、我国港口总体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提出我国港口转型升级的应对策略:完善港口功能体系,加快现代化港口建设;转变港口发展方式,提高港口业务的附加值;发展多式联运,完善港口物流体系;提高港口信息化建设水平,促进信息互联、互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动绿色港口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建设第三代港口,创建了基于光载无线分布式天线网络的智能化港口物联网信息平台。在分析我国智能化现状和广州某港口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散杂货港口智能化建设策略和港口智能化的技术方案。此方案推动了港口的智能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唐黎标 《港口科技》2007,(12):13-15
介绍了港口发展现代物流的两个切入点,即从宏观上切入,逐步提高港口的国际竞争能力;从微观上切入,稳步提高港口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阐述了发展现代物流也是港口自身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途径和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区域经济发展重心的新变化会对深圳港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通过系统梳理大湾区发展目标与战略部署,选取地区生产总值、产业结构、生态环保、固定资产投资与集疏运体系5个重要指标,分别与港口吞吐量构建双变量VAR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分析,进而对深圳港提出发展建议。结果表明,地区生产总值、产业结构以及集疏运体系能够对港口吞吐量产生长期正向影响,生态环保能够对港口吞吐量产生长期负面影响,而固定资产投资对于港口吞吐量的影响较弱;优化港区布局、注重生态环保、加强通道建设等发展建议,可加快促进深圳港建设成为符合大湾区发展特色的新港口。  相似文献   

14.
江苏沿海港口吞吐量影响因素及预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萍  张守国 《水运工程》2011,(10):63-65
目前江苏沿海地区综合开发已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沿海港口建设正在迅猛开展。港口吞吐量的预测对于港口的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以港口和腹地之间的互动关系为出发点,分析了可能影响江苏沿海港口吞吐量的若干因素,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过去10年影响港口吞吐量的最关键因素,剖析了江苏港口发展的内在影响机理,并提出了基于影响机理的预测模型。最后使用模型对江苏港口吞吐量进行验证分析,模型为江苏沿海港口新一轮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5.
泸州港口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五"期间,是泸州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黄金时期,也是泸州港口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泸州港经济发展的内部优势、劣势及外部的机会和挑战进行了全面、系统分析.以求提升泸州港口综合竞争力,探求泸州港口经济发展战略、实现泸州发展战略和打造川南港口经济中心.  相似文献   

16.
刘利祥 《港口科技》2009,(10):10-13
秦皇岛港长期以来以煤炭输出为主,但散货仍是港口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了秦皇岛港杂货运输发展状况,用SWOT分析法确定了秦皇岛港杂货运输的发展战略并制定了量化的战略目标。提出了秦皇岛港杂货运输发展战略的路径规划,并对确保战略实施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津冀地区港口战略联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宏巍 《港口科技》2009,(12):15-20
为适应津冀地区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促进津冀港口群的协同发展十分重要。分析了津冀地区各港口群的现状和环境,并分析了津冀地区各港口的竞争力和战略定位。最后,提出了津冀地区港口的战略联盟方案。  相似文献   

18.
第四代港口对中国港口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旨在探讨第四代港口对中国港口建设的重要启示,以期为新形势下的中国港口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基于前期研究及联合国贸发会的港口代际发展模型,研究并指出第四代港口是积极主动参与国际经贸决策和组织各类经济活动的前方调度总站,分析了第四代港口的主要特征及其对我国港口建设的重要启示。主要结论是:中国港口建设应大力发展和吸引陆向腹地物流,进一步加强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以及优化港口布局。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method of assessing the economic impacts of ports at both regional level and national level, through application of input–output analysis. To this end, a methodology for data collection is proposed, which combines a top-down with a bottom-up approach which should help in surpassing some of the difficulties commonly faced in port economic impact studies. The presented methodology allows port planners and policymakers to assess the economic significance and geographic reach of port investments. This study considers the economic impacts of the port cluster and the socio-economic significance of port user industries. The several layers of the analysis are kept separate to allow a better grasp of direct and indirect impacts.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is demonstrated in a study of the Port of Lisbon, which confirms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port to the Portuguese economy, and also demonstrates that the influence of the Port of Lisbon is mostly limited to an area in close proximity to the port. Therefore, results suggest that investmen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ogistic infrastructures associated with the port should concentrate in the immediate hinterland of the port.  相似文献   

20.
The fast growth of the Chinese economy and its international seaborne trade has escalated the demand for high-quality and efficient port services. “Decentralization” of the port management regime has given local government greater freedom in port development and operational decision-making. However, major port capacity expansion in coastal areas, coupled with the slowing down of both the economy and trade growth over recent years, has led to overcapacity and excessive competition. Although both port specialization and government regulations are called for to address these issues, few studies have investigated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port specialization. This paper uses alternative duopoly games, namely a Stackelberg game and a simultaneous game, to model port competition, where ports provide differentiated services in the sectors of containerized cargo and dry-bulk cargo. Our analytical results reveal that inter-port competition can lead to port specialization in the following three ways. A port can specialize in a type of cargo (1) for which there is relatively high demand, (2) where it has established capacity first, or (3) for services which require prohibitively high capacity costs. Also, it is seen that overcapacity is likely if strategic port decisions are made simultaneously instead of sequentially.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if there is a clear market leader, policy intervention may not be necessary. However, if no port has clear market power, then government coordination and intervention may be needed in order to prevent overcapacity and to encourage specializ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