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志欣 《经济导报》2009,(47):12-14
在一揽子“保增长”政策的作用下,再加上世界经济金融环境趋稳.中国经济自今年第二季以来出现持续、大幅的反弹。与此同时,此前的刺激经济政策将何去何从,自然地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也成为今后一段时间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走势的主要变数。  相似文献   

2.
安华 《经济导报》2007,(40):17-17
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于10月4日,在其网上专栏“观点”中谈及“证券化及其对金融稳定的影响”,认为欧美货币市场动荡,亚洲经济体系不一定能免受牵连。 任志刚表示.银行需要资本营运.银行监管机构则制定资本充足比率及其他监管措施,以确保银行有充足资本应付在运用客户存款的过程中所承担的风险。[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潘颖 《经济导报》2009,(45):13-15
中国经济度过“最危险的时刻”不过半年有余,却已陷在金融泡沫的风险之中。复苏的前景似乎不是几组乾巴巴的数据可以展现和预测的。  相似文献   

4.
李文溥 《经济导报》2007,(27):16-17
中国的经济增长出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高经济增长和低通货膨胀同时共存.这是一个好现象。但也应引起大家的思考。它究竟来自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的结构性调整导致的总供给能力改善.还是需求管理政策作用于总需求的结果?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不仅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当前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判断目前价格水平下降的性质“好”、“坏”.  相似文献   

5.
王鹤 《汽车电器》2010,(1):47-47
2009年12月7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要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为重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要保持政策连续性.进一步做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继续实施家电和汽车以旧换新政策”。专家表示.会议特别强调刺激国内消费,而拉动消费的主力是汽车和房地产两大产业。保持汽车产业优惠政策连续性符合业内预期.汽车业利好政策环境不变,汽车销售将保持高速增长:而要进一步挖掘汽车消费潜力应促进和规范汽车消费信贷,支持专业金融汽车公司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去年第三季金融海啸爆发后,亚洲新兴地区经济普遍急转直下。经历这一轮经济逆转,年前市场曾经出现的亚洲新兴地区可以避免与欧、美经济同步下滑(或称与欧、美“脱钩”)的预期.显然已经落空。然而,在这一轮经济低潮之中,亚洲新兴地区的基本经济条件较佳,有助缓和经济弱势。  相似文献   

7.
2009年快将过去,全球经济亦可谓经历了“惊涛骇浪”的一年。环球金融海啸令各地经济面临前所未见的严峻考验。惟随着各国积极推动刺激经济措施,全球经济亦逐步走向复苏。  相似文献   

8.
过去25年来美国包括原创科技资本在内的竞争力波浪形下降.金融危机成“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因金融体系未完全“全球化”,以不完全融入的方式参与美元计价的国际金融体系,中国躲过一劫,在实体经济的雄厚积累基础上,股市也将取代兵败如山倒的美国,从此进入全球的战略制高点的胜算很大,会在激烈的创新与融合之中成为世界金融的湿地、世界金融之肺。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金融业界高速发展,世界各大金融机构为求牟取暴利,藉着所谓“金融创新”,推出大量经过精巧包装,但又缺乏存款保障的衍生工具,透过“杠杆原理”,以极少数资本控制极大量资产,导致全球经济近年来迅速发展,形成巨大的经济泡沫。结果,一场前所未见的金融海啸肆虐全球,“去杠杆化”的过程令各地的经济体系饱受冲击,再一次印证“物盛则衰,事极必反”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10.
应坚 《经济导报》2010,(5):18-20
在各国政府推出强劲的刺激经济方案后,全球经济正迈向复苏道路.一些深受金融海啸打击的经济活动重新趋于活跃。一度陷入谷底的并购活动亦有转机,但反弹进程能否持续令人关注。中国企业如何抓住全球复苏机会“走出去”,同时避免重大的投资失误,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赵晨 《经济导报》2007,(43):40-40
中国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最近,美国次按风波引发了国内经济的疲软,世界纷纷把目光投向中国。近期在香港,各种金融经济论坛纷纷登场,其中有亚洲金融论坛,三江论坛,巴黎欧洲金融市场协会金融论坛等,这些论坛着眼于关注,讨论中国经济发展,展望未来发展趋势,探讨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互动,表现出对中国经济的高度关注和厚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凝聚共识,深化合作”、“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维护区域金融稳定”、“发挥投资的拉动作用”、“推动绿色经济”……4月79日闭幕的博鳘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宣导以邻为伴,互助合作、共克时艰的精神.主张新兴经济体变革传统发展方式,取得了重要共识和丰富成果。  相似文献   

13.
颜志鸿 《经济导报》2009,(31):11-14
自从去年中央出台4万亿元刺激经济的政策以来,中央绩有扩大内需的政策跟进。近月,银监会向国务院上报了试点设立消费金融公司的请示及《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下简称“办法”)。目前,国务院已经批准同意进行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工作。一旦徵求意见阶段结束,正式“办法”出台后,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将正式铺开。  相似文献   

14.
美国的次贷危机蔓延成全球金融海啸,让世界各国陷入经济萧条的恐慌之中,这是2008年的特征。2009年,经过各国政府不遗余力地采取刺激经济措施,才使得世界经济逐渐好转,但金融海啸余波不断。出口约占GDP35%的中国,在政府采取4万亿投资和拉动内需、刺激消费等诸多措施的推动下,实现GDP“保八”的目标已经不成悬念。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国经济实力迅速增长,人民币在国际上的接受程度曰益提高,一些周边国家在与中国进行贸易时,已经可以用人民币进行结算。从长远看,人民币国际化已是大势所趋。但目前人民币之所以还没有成为国际结算货币,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民币仍不可自由兑换。“十一五”规划中.首次将“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纳入了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当中.这意味着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将逐渐展开。  相似文献   

16.
面对国际经济的衰退,面对国内经济快速下行的风险,在4万亿财政刺激计划与央行大幅降息之后,12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又研究部署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以下简称“金融国九条”),即中央以金融支持的方式来保证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7.
在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经济增长模式开始逐步向低能耗、低污染、低投入转型。金融业应当充分发挥引领作用,秉承“绿色金融”发展理念,以金融扶持和金融创新为基点,积极推进绿色金融项目的开发和发展。文章阐述了发展绿色金融的必要性,介绍了现阶段绿色金融发展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基于低碳经济的绿色金融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8.
据《中国经济周刊》报道,近期,上海市发改委、上海市金融办等政府部门表示,旨在帮助房地产企业融资的地产项目证券化政策已经在上海进入实质性阶段,该种通过金融创新而制定的政策能否起到“托市”作用受到各界关注。上海市金融办主任方星海表示:“在中央相关文件和精神的指导下,今年上海的确会推动REITs的发展,这也是上海金融创新、先行先试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9.
司康 《城市车辆》2009,(1):21-24
美国信贷危机造成的金融海啸已从金融业“祸害”到实体经济,目前,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面临着破产的境地。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经济和中国汽车业无疑不能独善其身。进入2008年特别是下半年以来,中国股市如同坐上“过山车”一般向下俯冲,楼市萎靡,汽车市场需求增长率大幅下降,各种宏观经济指标全面回落……年初业界专家一致认为是板上钉钉的汽车产销突破千万辆大关也成为泡影。  相似文献   

20.
魏松明 《经济导报》2009,(28):26-27
百年不遇的金融海啸酝酿着国际经济格局的大变局.其路径不能说完全清晰.但迹象已处处可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