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资分配,是我国经济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宏观经济中,工资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中间环节,合理的工资水平和内部分配制度,一方面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另一方面能够保持相当的消费水平,避免经济出现大幅度的波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工资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逐步形成了"国家宏观调控,企业自主分配"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对前几年经济的高速增长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随着近几年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现行的工资制度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或者不能在新形势下发挥充分的作用,急待完善和补充.  相似文献   

2.
营养效率工资模型阐述的是在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市场上降低工人工资会使工人的生产效率下降,进而引起每单位劳动力的生产效率成本上升.而笔者通过对我国劳动力市场进行实证检验得出的结论却与该模型相反,削减工资将降低每单位劳动力的生产效率成本.  相似文献   

3.
我国企业针对“入世”的挑战,应制定以激励为方式,提高劳动效率为目的基本工资分类管理,奖励股票、福利自助等工资形式。  相似文献   

4.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就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的原因的经济学解释和相应的对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论述客运专线运营成本的特点,在参考和借鉴国外高速铁路及我国既有线的运营经验及研究成果基础上,重点分析客运专线运营成本中电力、材料、折旧、工资、资本成本5个组成要素的支出科目及成本构成情况,提出控制客运专线运营成本的措施,可以为我国客运专线建设和运营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6.
由我院管理系李家连教授主持的“大连市工资指导线原理与操作方法研究”获99年度大连审科技进步三等奖。该项目研究并建立了适合大连市区域经济的工资指导线模型,提出了大连市1998年企业工资指导线,对深化大连市企业分配制度改革,加强分配领域的宏观管理,发展社会生产力,保持社会稳定和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大连市工资指导线原理与操作方法研究”获大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相似文献   

7.
从1993年工资改革至今,现行工资分配制度己运行了整整10年,本文在总结基础上指出了现行高校工资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现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8.
由我院管理系李家连副教授主持、大连市劳动局参与共同完成的大连市科技计划项目“大连市工资指导线原理与操作方法研究”目前通过了大连市科委组织的软科学研究成果评审。该成果的研究内容是建立适合大连市区域经济的工资指导线模型,提出大连市1998年企业工资指导线,为政府根据宏观经济状况实现对工资增长的超前动态预测,使工资总量随大连市经济发展适度增长,解决好宏观可分配量与实际分配量之间的关系并提供决策依据。鉴定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该研究成果统计资料翔实可靠,观点正确,数学模型科学,对深化大连市企业分配制度改革,加…  相似文献   

9.
一、月工资制不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好形式我国现行的工资制度存在三大突出问题。首先是工资收入不能反映职工的实际劳动技能和劳动贡献。具体表现在:(1)工资升级全国高度集中统一,升级时间长、次数少,很难较准确地反映职工劳动贡  相似文献   

10.
公路建设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吸引了大量的劳务人员,因而也成为近几年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重灾区。农民工工资不能及时兑现.不仅严重影响了公路建设市场的健康发展和良好的社会秩序,而且直接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为创造和谐稳定的施工环境,杜绝农民工工资拖欠,各高速公路管理单位均出台了相应的管理办法或措施,都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现就如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创造良好和谐的高速公路建设环境做一简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