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移动P2P网络具有高度动态性,但节点的频繁移动影响整个网络的可达性,降低了网络的服务质量.为了维护节点的可达性需要减少节点移动时的切换时延,为此文中提出了基于超级节点的分层预切换方法HPH.该方法在基于超级节点分层模型的基础上引入移动IPv6的快速切换的思想,对节点的域间移动采用预切换机制,解决网络中因节点频繁移动而带来的负面影响.仿真结果分析表明,较之传统KaZaA切换方法,HPH方法的切换时延降低了20.5%,丢包率降低了10.2%.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移动IPv6协议原理,介绍了协议的不足,提出了新的移动IPv6协议.针对传统移动IPv6协议这一缺点,新的协议采用区域累计使用时间来确定家乡地址、家乡代理,在技术上使用动态缓存表,并采用OPNET仿真软件对新的协议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新协议时,网络性能得到明显提高,以目标客户机平均响应时间为例,采用老协...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IPv6的技术原理以及与IPv4相比较的优点,提出了IPv4向IPv6过渡的方法以及各种方法在实际情况中的应用,阐述了作者对IPv4向IPv6过渡机制的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移动IPv6中,摆动注册是降低路由稳定性和分组传输效率、增加位置管理开销以及策略路由配置复杂度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改变路由器通告消息发布方式、设置记忆标记,并配合一套切换算法,设计了一种用于解决无线环境中IPv6移动节点位置摆动注册的方案.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案由于稳定了路由路径、减少了分组丢失而比单纯使用链路可用性指示作为切换条件的移动管理方法具有更好的通信性能.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IPv4地址日益匮乏,IPv4向IPv6过渡早已迫在眉睫.通过对双协议栈、隧道、IVI等多种IPv4 到IPv6的过渡技术的了解,并针对校园网这类高校园区网进行分析,总结得出校园网IPv4过渡到IPv6会遇到的3个常见问题.根据这3个问题,参考其他多所高校建设方案提出了使用双协议栈技术为主进行IPv4到IPv6过渡的策略为最简最优策略.然后阐述如何利用该策略实现IPv4到IPv6的过渡.  相似文献   

6.
下一代网络(NGN)是目前网络发展的趋势,是今后通信业务和互联网业务的核心,其核心承载将使用IPv6技术。作为IPv6内在组成部分的移动IPv6技术,对于下一代网络,尤其是对于下一代移动通信网络,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通过移动IPv6技术,可以各种接入方式,将宽带、移动互联网和现有的无线系统等都无缝地集成到IP层,通过一种网络基础设施提供所有通信和信息服务,即是下一代网络发展的方向,也是移动IPv6的核心优势。  相似文献   

7.
基于ISATAP隧道的IPv6过渡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从IPv4向IPv6的平滑过渡,回顾了现有过渡技术,基于目前的IPv4网络环境和Windows XP操作系统,设计实现了ISATAP隧道实验网的搭建,通过网络上捕获的数据包,深入分析了ISATAP隧道的工作原理.结果表明,在IPv4网络上建立的ISATAP自动隧道可以顺利完成IPv6通信.  相似文献   

8.
移动IPv6支持主机在Internet上移动,但它并不支持任意一个网络在Internet上移动.随着无线通信日趋成熟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将会出现这种移动网络,比如:在一列火车、一辆大巴上,许多顾客带有手提电脑,这就构成了一个移动网络.本文分析了移动IPv6直接应用于移动网络所带来的问题,进而提出了一种对移动IPv6作一些改进来支持移动网络的方案.  相似文献   

9.
随着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可以在移动过程中通过WLAN获得网络接入服务,这就需要对WLAN切换的支持,而单纯基于接收信号强度(RSS)的切换机制难以克服乒乓效应及其他一些服务质量下降问题.本文提出一种CDMA辅助下的WLAN无缝切换(即低延时、低丢包率)机制(CAHO),该机制在用户发生相邻WLAN之间的切换过程中使用CD-MA连接来避免性能下降问题.为了评价该机制,我们建立一个实验床,并与传统的WLAN切换机制及Multiscan切换机制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CAHO机制能够有效地解决丢包、服务中断及乒乓切换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4,28(4):110-110
IPv6/v4无线路由器是由北京交通大学IP网络技术实验室独立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网络节点设备.它可以同时支持IPv6和IPv4网络,并且实现了移动IPv6技术,具有家乡代理的功能,填补了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相似文献   

11.
汽轮机在运行过程中,轴推压轴瓦套,使轴瓦套中产生应力和应变,在上下轴瓦套之间产生的一定的张开量.采用ABAQUS软件,建立有限元物理模型,对实际工况进行仿真,计算出上下轴瓦套之间的张开量,并进行应力分析,确定该工况下所产生的张开量是符合要求的.在建立有限元模型过程中,充分考虑轴瓦与轴、轴瓦与螺栓以及上下轴瓦套之间的接触效应,螺栓的联接和螺栓预紧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依托洞宫山隧道送、排风竖井,采用理想弹塑性材料本构关系及莫尔一库伦屈服准则,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围岩受力及变形特征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围岩的应力与位移分布特征以及竖井周边特征点的变形大小.同时,把竖井简化为三维平面轴对称受力模型.利用弹性力学知识解答,得到了解析解.通过解析解与数值模拟的结果对比分析,得到了竖井围岩的变化规律,为超深竖井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地铁车站洞口的混凝土环梁与隧道管片之间一般通过螺栓连接,螺栓往往以预埋的方式锚入车站环梁内,并且与握裹它的混凝土之间存在粘结-滑移变形,这对环缝张开宽度和环梁结构损伤发展都可能产生影响,为进一步明确其中的机理及影响程度,参考既有的粘结-滑移本构模型,利用可细化分析粘结-滑移的有限元分析平台,在充分考虑材料非线性特征的基础上,针对3种不同型号螺栓,分别考虑锚固长度足够和不足两种情况,分析了螺栓在环梁内的粘结-滑移,以及环缝宽度增大的过程;通过量化分析粘结应力和螺栓应力沿螺栓长度的分布,揭示了粘结-滑移对环缝宽度发展的影响机制. 分析表明:采用粘结-滑移模型时,得到的螺栓连接刚度介于嵌固模型和弹簧模型之间,粘结-滑移变形对盾构管片和车站环梁之间环缝宽度的影响不可忽略;仅考虑受拉影响,即便在锚固长度足够的情况下,当螺栓接近屈服时,螺栓与环梁间的粘结-滑移变形在环缝张开宽度中占比最大可达30%,螺栓屈服后,这个滑移占比会随环缝扩展降至8%以下,受此影响,考虑粘结-滑移的螺栓抗拉刚度最低约为完全嵌固模型的1/3.    相似文献   

14.
以某独塔斜拉桥的空间曲线塔为基础,利用Midas/Civil,建立空间杆系模型,进行全桥整体静力分析,确定钢塔柱、上下分肢局部以及索塔锚固区的5种最不利荷载工况,得出相应荷载和位移边界条件.再利用大型空间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钢塔柱三维实体模型,进行空间受力性能分析,明确钢塔柱和索塔锚固区钢板的受力性能.计算结果表明,钢塔柱的变形较小,钢塔柱、上下分肢局部及索塔锚固区的钢板应力水平均满足规范要求,结构的安全储备良好.这也说明采用双向分叉的空间曲线索塔的设计是较为合理的.  相似文献   

15.
采用应力释放法对某软岩隧道开挖进行二维有限元模拟,可得到不同荷载释放系数下隧道开挖后软岩隧道的多个计算参数,以及洞周围岩位移释放量与围岩应力释放量的变化关系,从而为工程设计的精确性分析和施工的及时性提供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高速列车脱轨撞击盾构隧道时接头螺栓参数对螺栓失效和管片的影响. 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盾构隧道管片衬砌分块拼装式模型,利用时速200 km/h列车12.5° 斜向撞击荷载曲线,通过设置接触面单元和具有抗拉、抗剪、抗弯3种刚度组合的连接单元,近似模拟了盾构隧道接缝混凝土接触效应和螺栓连接效应,开展了不同螺栓直径和不同螺栓强度级别下管片接头螺栓的失效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在列车撞击荷载作用下,接头螺栓主要发生拉伸失效和剪切失效两种失效状态,失效后螺栓拉力和剪力降低为0,并且螺栓失效一般是相对列车行进方向相继出现的;拉伸失效通常出现在被撞块后端纵向螺栓,而被撞块环向螺栓和前端纵向螺栓一般发生剪切失效;各螺栓发生失效的时间随着接头螺栓强度级别的提高或螺栓直径的增大有所延后;不同螺栓参数下被撞块管片位移极大值均在6 cm左右,提高接头螺栓的强度级别和增大螺栓直径,将减小被撞块管片最终位移较大值区域面积以及最终位移极大值的数值,但管片最终位移极大值数值的减幅在10%以内,说明改变螺栓参数无法明显减小管片最终位移.   相似文献   

17.
高速公路隧道施工全过程三维弹塑性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获得开挖过程中隧道结构体应力、应变和位移规律,以渝黔二期笔架山隧道北端洞口段实态建模,采用有限元程序对施工全过程进行了三维弹塑性数值模拟,并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开挖对围岩影响较大的范围在开挖面四周5m以内,且上台阶开挖的影响大于下台阶开挖;围岩沉降和水平位移在开挖前已完成1/3;围岩塑性区位于开挖面前1.5m范围内,锚杆主要受本施工段上台阶开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冷却机简体上行与下行2种工况条件下对液压挡轮装置中的关键部件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介绍分析中所涉及的相关数值理论基础,并叙述了仿真计算前的一些关键前处理工作,研究了滑座主体与液压缸之间采用铰接后滑座和导向轴的受力及变形情况,验证了装置改进后所取得的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19.
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来分析加筋土坡的位移场,可建立五种计算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对一般土质地基上土工格栅加筋路堤的工作性能进行研究,并对不同布筋方式的土工格栅加筋路堤进行计算与分析,研究各种工况下路堤整体变形情况以及路堤内位移分布、坡面侧移情况。结果表明:加筋能较大幅度地提高路堤的整体刚度和内部稳定性,对地基均匀性和抗变形能力的要求有所提高;加筋路堤边坡的水平位移随着路堤加筋位置的上移而增大。  相似文献   

20.
基于弹性防偏-塑性卸载机理的梁体横向限位设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缓解桥梁梁体在各类因素下的横向偏移或倾覆问题,同时改良现有防偏移设备的刚性阻拦缺陷,以机械设备的减震隔震装置为借鉴,设计了一种基于弹性防偏-塑性卸载理念的梁体横向限位设备. 该设备根据折减后的桥墩墩底抗弯强度及梁体横向最大容许位移选择弹簧参数(用于正常情况下的弹性防偏),由折减后的支反力计算薄弱层锚固螺栓的个数(用于大荷载下的卸载保墩).以陕西某曲线连续梁桥为例,以未安装设备桥梁模型为基准,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Civil模拟无设备桥梁及有设备后的桥梁在静、动力作用下的位移增量及应力增量. 数据对比显示:该设备在限制各静力作用下的径向爬移效果显著(平均位移限制率达70%以上,主要位移诱因的限制率达80%以上);在El Centro Site波大部分时程内,有设备梁体的位移增量和应力增量值较无设备梁体的小,且安装设备后峰值位移(降低率均在90%以上)及峰值应力(平均降低率达50%左右)得到明显降低,这说明该设备可在避免应力集中的情况下,有效减小梁体的动力位移增量,具有良好的抗震/防偏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