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介绍了呼和浩特市北二环快速路改造新建工程项目背景及项目概况,统筹考虑其现状条件和交通需求,对道路断面布置、关键节点展开针对性研究。阐述了北二环-东二环节点、通道北路-北二环立交主要节点方案,并进行了系统总结。  相似文献   

2.
石家庄二环路是石家庄市重要的城市环线,2010年建成地面快速路,为进一步促进城市向外发展,实现相交路在二环内外连通,对二环快速路进一步提升改造。从项目背景、工程概况、总体方案、节点方案等多方面分析了二环路提升改造方案,具体介绍了基于各种现状受限条件下的二环路主线改造形式、现状立交及匝道衔接方案、老桥顶升方案以及出入口设置方案等内容,以期为同类型地面快速路提升改造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为构建城市快速路网体系、有效分离过境交通、解决片区交通拥堵,呼和浩特市南二环快速路改造工程于2015年竣工通车。南二环快速路实现了"快速路+快速公交"的"双快"模式。介绍了呼和浩特市南二环快速路改造工程的项目概况,分析了南二环快速路的功能定位,阐述了该改造工程的总体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工程重要节点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4.
快速路的修建能较好地改善城市的交通出行条件,其总体设计方案等前期研究工作非常重要,对快速路建成后的城市交通运行状况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巨大。对信阳市首条高架快速路总体方案进行了详细研究,针对项目的特殊地貌条件及环境限制,从功能定位、设计原则、建设规模及标准、建设形式、交通转换及匝道布设、总体布置方案及节点方案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项目运行后极大地改善了信阳市新老城区的交通出行条件,社会反响良好,综合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5.
新建城区快速路建设对片区发展影响重大,以常熟火车站片区新世纪大道为例,结合区域限制条件,从交通功能、用地影响、土地价值、城市景观、工程造价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在不同敷设条件下快速路方案与区域发展的协调关系,为快速路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石家庄市槐安路、西二环均是城市规划确定的快速路,但受建设条件限制,该快速交叉节点始终未形成互通。为解决周边急迫的交通问题,对现状道路及建设条件进行交通分析和功能定位,在现有用地条件限制下,提出两个立交方案。通过比选,推荐采用定向式立交方案,解决了拆迁问题。同时,通过优化匝道线形、敷设相变沥青等技术手段,解决了采光、路面冰冻等难题。一期工程通车后,实现了槐安路东侧主路与西二环的快速交通转换。  相似文献   

7.
针对合肥市畅通二环·北环快速路改造工程总体设计方案进行分析研究。分析了建设条件,对规划进行了解读,得出项目的功能定位和研究的重难点。通过交通流量预测,确定了道路横断面和项目的建设规模。重点对总体布置方案中环线快速路如何有效屏蔽穿城交通进行了研究,统筹考虑立交节点和匝道的布设。最后总结了环线快速路的设计重难点,并就道路断面中复杂的主辅切换系统提出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前湖大道快速路属于南昌市干线路网中一快速路,工程全线涉及范围广,建设条件复杂,尤其以东段为甚。根据东段工程地理位置、周边环境、现有道路、施工条件等因素,在保证行车安全、舒适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东段道路工程交通功能与景观功能相结合。详细介绍了该段工程在设计初期方案选择、布置的思路及主要方案内容。  相似文献   

9.
浑南大道快速路为沈阳市二环南移一期工程,是沈阳市“环形+放射”快速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沈阳市快速路总体规划、项目建设条件,从项目背景及概况、主要技术标准、总体方案、桥梁和隧道工程等方面对浑南大道快速路工程的设计作了全面阐述.总体设计方案显示,浑南大道快速路与周边已建成的快速路可初步形成快速路网体系,支撑城市功能向外疏解,有效改善城市中心区的交通拥堵.  相似文献   

10.
呼和浩特市西二环南延伸段(呼准公路)为呼和浩特市快速路"二横二纵"的其中"一纵",为城市西南角唯一快速路通道。对此进行快速化改造,能够更好地完善城市西南出口快速化功能,缓解中心城区交通压力。在分析改造项目建设背景及现状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其周边现状及规划情况,分段研究了总体布置形式及主要节点方案。  相似文献   

11.
以成都市武侯大道(二环路—绕城高速)快速化改造为工程案例,探讨了城市快速路总体设计方法.从建设规模论证和建设形式选择两个方面研究了武侯大道(二环路-绕城高速)快速路设计.采用经典的"四阶段"预测模型对道路流量进行预测,通过路段通行能力计算得到现状道路条件下未来年高峰期道路服务水平,并对预测结果进行分析.在建设形式的选择中,对道路沿线交通条件进行了分析,详细介绍了地面快速路和连续高架快速路两个建设形式方案,从现有建设条件、路网规划、用地规划、交通功能、城市形态影响和总投资等多方面综合分析比较后,确定了总体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2.
高架是城市快速路建设中的常用形式,根据用地、周边建筑及上位规划等控制因素,高架分为整幅与分幅形式,以济宁市西外环快速建设为背景,高架采取整幅、分幅高架形式。从交通组织、老路利用、景观效果等方面进行方案设计和对比分析,确定较为合理的快速路断面形式,为其他快速路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3.
魏景 《交通科技》2012,(3):123-125
滨德互通立交是滨(州)德(州)高速公路与济南至乐陵高速公路相交的重要节点,介绍了滨德互通立交各转向交通量的分配,阐述了滨德互通立交各方案的设计思路及优缺点,并从立体布局、转向交通量、服务水平、公路用地、工程规模及造价方面进行比选,得出了最终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4.
赵强  叶康军 《公路》2021,(1):231-239
从城市肌理割裂的原因出发,剖析了城市建设过程中由于线性交通工程建设原因造成城市肌理分割的原因。结合高速公路的路堤、路堑、桥梁等不同形态的分析,阐述了高速公路对于城市的影响,进而在缝合城市肌理视角下得到高速公路改造思路,即功能调整、形态调整和景观提升。在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基础上,结合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即东六环路对于城市副中心的分割影响,研究其改造方案。六环路改造项目结合前文的理论研究,确定了局部段入地并进行景观提升的改造思路,并分析改造后的预期效果。随着未来城市化的进程,原有高速公路对于城市的分割作用越发明显,改造项目也会越来越多,本文对于其理论的研究和六环路项目的分析可以为同类城市发展区域或同类型道路交通问题提供一些新思路和参考性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5.
以宁波南北环快速路为工程背景,尝试从项目前期阶段、施工期间交通组织、预制化施工等方面探讨城市高架快速路的快速化施工,以缩短工程建设周期、减少对周边交通、居民生活的干扰以及环境污染等,相关结论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6.
南昌市一环路于2019年成环通车,是南昌市的第一条快速路环线。在分段建设过程中,各建设单位只限于对施工范围内的道路指路信息进行设计和建设,造成一环路成环后指路标志缺乏系统性、连续性,还存在部分路段采用的指路标志等级与道路等级不符等问题。通过分析现状南昌市一环路交通指路标志设置杂乱症结,探索既满足国标又符合南昌市交通发展需要的一环路交通指路标志系统优化方案,为南昌市新建或改建的城市快速路交通指路标志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7.
赣南大道快速路是赣州市中心城区快速路网系统中最重要的“一横”,通过功能定位分析,确定快速路的设计标准和总体方案;结合沿线的规划条件、建设条件、景观要求,分段确定快速路的敷设形式;重点研究了互通立交、涉铁节点、穿越高速节点等关键节点方案,交通组织评价表明该方案具备很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