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华汽摩配》2009,(7):40-41
随着国外品牌汽车产品与国内品牌汽车产品的价格开始接轨,汽车行业的竞争将从产品制造、产品销售等传统领域扩展到供应链、售后服务、金融服务等多种领域。而油价的不断上涨,相关法规的不断出台,也对于汽车企业的产品创新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文龙 《汽车导购》2007,(9):26-32
对于企业来说,品牌是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有竞争力的企业总是通过长远建设来实现品牌溢价。各大汽车企业在进入中国市场的初期,为了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往往采用了价格战的策略,随着企业利润的逐渐萎缩,可降价的空间也越来越小。同时产品的同质化越来越严重,产品因素在消费者购车决策中所占的比例逐步缩小,消费者更多地在追求价值体现。因此可以预见,未来几年价格战并非企业竞争的上策,品牌战将成为竞争的核心。  相似文献   

3.
袁唯 《轿车情报》2007,(7):62-65
Octavia明锐是上海大众全新品牌斯柯达的首款战略车型,其原型车Octavia是多项国际大奖的得主,在汽车标准最高、用户要求最高、竞争最激烈的德国市场上,Octavia是单一进口车型的销量冠军。但其实对于斯柯达这个品牌,对于Octavia这个车型,中国的汽车消费者还并不熟悉。要了解斯柯达明锐,要先了解它的国度——古老的捷克。[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大鹏 《汽车与配件》2012,(23):16-18
两年一度的北京车展,如同汽车盛宴,将全球各汽车企业的产品展现在消费者面前,让我们不禁眼花缭乱。在众多的美女模特面前,消费者也不禁迷失了自己,到底是看模特还是看汽车产品。汽车企业也深谙其中的道理,无论何种手段,只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媒体关注,消费者的就近观摩。进口汽车、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借了这个舞台,展现给消费者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岂不知,在这片繁荣景象的背后,却是激烈的竞争,和备受全球经济萧条压力的挣扎。  相似文献   

5.
体验经济的到来使汽车企业竞争的门槛提高,过去单纯依靠提供良好的产品与优质的服务已很难赢得消费者长期的青睐。对于营销趋势的把握、对营销策略的运用已经成为决定竞争成败的关键。对于汽车营销而言,体验式营销可以在营销过程中为消费者创造更加轻松、愉悦、人性化、感性的氛围,并从心理上掳获消费者。文章在对体验式营销在汽车营销领域应用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其具体的操作方式以及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汽车生活》2013,(3):32-32
2000年对于中国汽车消费来说应该算是一个分水岭,汽车真正进入百姓家庭大概也是从这个时间点开始。在印象中,从2000年以后,德系MBA三家就逐渐占领了中国消费者的视野,德国货成了中国消费者购买豪华轿车的首选。这其中包括了德系品牌强大的市场公关宣传和品牌内部产品划分等方面的功劳,想把生意做大的前提是站稳脚跟,按照今天的市场表现来看,德系当年的跟儿站得很稳。  相似文献   

7.
对于斯巴鲁的感觉,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跟我一样,觉得它是日本品牌里最有个性的一个。不过说到品牌,我们就得从富士重工开始说起了。斯巴鲁(Subaru)是富士重工有限公司旗下专业从事汽车制造的公司,生产多种类型的汽车产品。富士重工有限公司的产品涉及范围很一如航空航天、房屋预制、  相似文献   

8.
8年长跑,而今,自主品牌汽车正满怀信心,与其他竞争对手站在"召回"同一起跑线前,等待发令枪。2004年,我国颁布实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截至2012年11月7日,我国共计开展汽车召回活动482次,召回车辆898.5819万辆。其中,自主品牌汽车召回仅有20多万辆。由此引起消费者对本土车企品质的质疑。2012年10月30日,《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发布,2013年1月1日取代《规定》正式开始实施。纵  相似文献   

9.
《汽车与安全》2011,(11):14-14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市场的竞争将会更加的惨烈。对我们自主品牌来说,“十一五”是资格赛,“十二五”是选拔赛,那么到了“十三五”,我想就将是淘汰赛。在残酷的市场竞争面前,汽车企业既不能乞求政府的政策庇护,也没有理由抱怨消费者不支持自主品牌,关键是要看我们的产品能不能够为消费者创造价值,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期望才是我们汽车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和谊  相似文献   

10.
FAW BESTURN     
《车时代》2007,(5):I0022-I0023
一汽 奔腾 一汽奔腾是唯一一款自主品牌参与高端轿车市场竞争的车型:它采用了日本和欧洲汽车技术中最先进的部分,吸收了中高级轿车的车身设计,主被动安全技术。内饰模块,NVH改善等先进技术。确保了其无可比拟的杰出品质;据调查,消费者对其上市关注度和期待感远远超过了一般品牌。  相似文献   

11.
当前汽车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不仅仅限于一个合适的价格,开始更加注重汽车的品质.车身外板品质更是冲压产品质量控制中的重中之重,而冲压是汽车四大工艺的首位,冲压产生的缺陷不仅增加现场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还增加了整车成本,降低整车外观质量,从而降低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本文就车身外板在不同冲压工序可能出现的质量缺陷及应对措施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超过1亿辆,机动车驾驶人达到2.1亿人,且90%二次购车的消费者都不再选择首次购车时所选择的品牌。消费者品牌忠诚度遭遇严重危机。对汽车厂商来说,新的消费群体固然重要,但如何黏住已有消费者,让其再次选择自己的品牌已成为各大汽车厂商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一方面,通过不断满足已有客户群体的多元化需求来提升其对品牌的黏性和忠诚度,从而形成良好的品牌口碑;另一方面,通过企业与消费者的直效沟通。深度洞察消费者需求从而对汽车产品进行调整,以更加适应中国市场,达到更好的销售业绩。  相似文献   

13.
《轿车情报》2010,(5):231-231
作为全球第五大汽车厂商,现代起亚汽车凭借出色的车辆品质、贴心的售后服务不断提升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近日,在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汽车评级机构J.D.Power公布的“2010年消费者服务满意度调查”中,现代汽车以771分名列第9位,超过本田、丰田、日产等日系品牌,成为了亚洲品牌的第1位。  相似文献   

14.
随着汽车产业的国际化,品牌数量和汽车产量迅速增长,消费者心理日臻成熟,品牌的竞争成为汽车营销的重中之重。本文围绕汽车品牌作用以及如何正确运用和经营品牌策略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5.
辉煌的2003年过去后,我们面对的是2004年崭新的蓝图:这就是要全力完成产销47.8万辆轿车的任务!据2004年一项调查显示,价格将不再是消费者决定购车的惟一因素,而品牌、品质、服务的综合性价比考量,将成为2004年经济型轿车市场的基本特征。价格战绝不仅仅是数字变化,最终是汽车厂商之间综合实力的比拼。具有实力的厂商,可以在产品性能、品质和售后服务等方面给消费者提供长期的保障。而这些正是当前消费者最关注的购买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中国汽车导航业开始步入黄金增长期,国内汽车导航品牌如雨后春笋,但目前汽车导航产品的准确性能不尽如人意,导航仪硬件、软件质量以及地图更新等问题层出不穷,应尽快推动关于卫星导航设备的国家标准出台,设立导航产品的性能"门槛儿",对汽车导航行业进行积极引导,保护消费者权益。  相似文献   

17.
车身异响一直是汽车产品的行业通病,无论合资企业,还是自主品牌,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异响问题。随着汽车消费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消费者对汽车产品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车身的异响问题日渐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焦点。本文结合异响的发生机理及试验验证,对该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最后,为后续车型开发设计提出了可行性意见。  相似文献   

18.
汽车维修服务品质随着汽车行业竞争的加剧,已成为消费者关注的重点,成为汽车经销商竞争取胜的关键因素。很多汽车维修企业已将追求顾客满意放到了企业战略目标的第一位。  相似文献   

19.
《汽车导购》2007,(7):58-65
汽车市场的火爆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欣喜地看到,自主品牌较过去确实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不仅仅表现在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上,从研发设计能力、产品制造工艺、与合资品牌的竞争以及涉足海外市场等方面都让人感受到了自主品牌崛起的信心和希望。  相似文献   

20.
历经10年的等待,我国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终于出台了,并于2004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然而,落实《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恐怕就没那么简单了:企业、用户、专业人士对其褒贬不一。不过支持也好,反对也罢,目前我国实施召回制度已是当务之急。因为《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的出发点是保护消费者、维护消费者权益,是以用户利益至上为宗旨的。尽管在实际中,执行、落实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还有一定的难处,但是,我们在实践过程中还是要不断地去维护和完善它。本刊编辑部正是基于这一目的,在《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正式实施前夕开始陆续刊发有关理论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