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伴随上海轨道交通的发展,轨道客流不断增长,在城市交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随之而来的是服务水平下降,高峰时段严重拥挤.主要利用地铁运营公司的统计数据和交通卡刷卡原始数据对现状客流最大的轨道交通1号线进行客流的特征分析,分析客流在时间、空间、断面以及站点上的不均衡特征,寻求一般规律,希望能为运营管理和未来预报提供支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10):188-189
主要针对地铁轨道交通对城市交通问题的改善进行相应的探究,从而正视地铁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伴随上海轨道交通的发展,轨道客流不断增长,在城市交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随之而来的是服务水平下降,高峰时段严重拥挤。主要利用地铁运营公司的统计数据和交通卡刷卡原始数据对现状客流最大的轨道交通1号线进行客流的特征分析,分析客流在时间、空间、断面以及站点上的不均衡特征,寻求一般规律,希望能为运营管理和未来预报提供支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深圳BRT系统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江  孙烨垚 《交通标准化》2006,(12):135-138
世界上许多城市部面临着城市交通拥挤的问题。这严重地制约了城市的发展。深圳市修建巴士快速公交系统EBRT(Bus Rapid Transit)是实现公交优先战略的一项重要措施。在近期内深圳地铁还无法形成网络采满足现阶段城市交通的巨大需求的情况下,BRT系统的投资少,建设周期短,而性能接近轨道交通的特点,必然能起到缓解近期交通拥堵、培养未来轨道运输客流、塑造合理的城市交通布局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一、东京和首尔公共交通概况1.东京公共交通概况作为东京城市交通的主要方式,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的比例为79%。东京以轨道交通为主导,目前拥有地铁线路13条(312.6公里),分别由东京地铁公司和都营地铁公司负责运营,日均客流约900万人次,是世界上客流量最大的地铁系统之一。加上私铁、JR(Japan Railway)等轨道交通方式,整个轨道交通运营网络超过2 600  相似文献   

6.
如何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和土地利用的动态一体化规划,成为目前城市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首先利用GIS系统分析了北京地铁1号线站点周边的土地利用现状,结合地铁1号线现状客流情况,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然后从轨道交通建设对周边土地利用的潜在影响,和土地利用规划对轨道交通客流的影响两个方面,探讨了轨道交通和土地利用的互动关系. 最后给出了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利用规划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识别轨道交通与城市协同发展程度的空间差异性,以及不同空间范围内城市发展水平对轨道交通客流影响的差异性,引入描述空间集聚特征的莫兰指数Moran's I 建立轨道站点周边城市发展水平评价方法,将轨道站点周边城市发展水平和站点客流空间集聚分布特征作为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协同程度判断标准,划定若干研究区域,利用地理加权回归GWR 模型研究两者空间相关性和城市发展因素对轨道交通客流的影响. 实证研究表明:轨道站点周边城市发展水平与站点客流协同程度较高的区域,城市发展水平对站点客流影响更大;将城市发展因素对站点客流影响程度进行排序,密度高于交通便捷程度、功能多样化程度和发展紧凑度.  相似文献   

8.
纪嘉伦 《轨道交通》2012,(5):I0002-I0002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急速发展,我国资源紧缺问题和城市拥堵问题日益突出,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是促进低碳经济、缓解资源压力和拥堵问题的有效途径。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是城市交通和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交通问题已成为影响经济的一大关键。地铁做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拓展城市空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回顾我国地铁发展历程,1965年7月1日开工建设的北京地铁做为战备工程初期是不对公众开放的,直到1981年9月15日,北京地铁正式对外运营。由于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限制,我国地铁发展一直处于落后水平,在2000年之前,全国仅有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拥有轨道交通线路。  相似文献   

9.
轨道交通在城市客流运输中担任重要作用,长沙地铁4#线试运营后形成网络化运营模式,客流将会快速增长,基于线网客流预测,运营单位安排合适的运能,以匹配线网客流增长,才能更好为乘客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0.
我国非常重视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工作.温家宝总理关于地铁规划、建设做过很多批复,曾明确指出为了节约能源要发展公共交通,发展公共交通要发展地铁.前期规划与客流预测对轨道交通的建设、运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