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说明了动力耦合系统的范围,将纯电动耦合系统考虑在内;总结了传统动力耦合系统,比较了各类耦合机构的转速、转矩特性,指出了各种耦合机构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并预测了多动力耦合机构发展趋势,对纯电动耦合发展方向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牵引供电系统主要通过阻性耦合、感性耦合和容性耦合等3种耦合机制对邻近铁路的通信线路、油气管道、油库产生影响.本文探讨了3种耦合产生的机理,并给出了3种耦合的计算方法.对如何减小牵引供电系统对通信线路、油气管道、油库产生的干扰,提出了具体可行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同方向载频并行线路间存在的干扰途径,对3类主要干扰途径的形成原因与主要相关因素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高速列车—轨道垂向耦合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翟婉明 《铁道学报》1997,19(4):16-21
探讨高速列车在轨道结构上运行时的垂向耦合振动问题是列车-轨道耦合动力学更深入的理论研究。本文建立了铰接式高速列车-轨道垂向耦合动力学模型及方程,运用新型快速数值积分方法编制了这一大型系统的动力学仿真程序,对铰接式高速列车垂向动力学性能,特别是车辆与车辆之间的耦合振动以及车辆与轨道之间的动力作用进行了系统仿真分析,并与非铰接式高速列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铰接式高速列车具有优良的垂向动力性能。  相似文献   

5.
机车电缆的抗电磁干扰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2根平行导线的干扰机理着手,建立试验参考模型,对3种常用电缆和屏蔽层地线不同端接方式分别进行测试。通过对测试数据的详细分析,得出各种电缆的抗干扰性能,为机车电缆的合理选择提供依据。同时提出了机车上电子装置布线应该遵循的一般原则。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某型号新型高速动车组牵引电机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了二维电磁仿真模型和全计算域三维流固耦合仿真模型,基于磁热耦合方法实现了电磁场损耗分布向流体仿真模型的映射,并作为热源参与电机流场和温度场的计算。通过与试验数据对比分析,验证了磁热耦合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同时,对该电机流体流动特性和温度分布进行了分析,表明该通风冷却结构设计合理,满足车辆运行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7.
盘形制动有限元模拟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3种制动盘制动过程有限元计算模型,即:部分盘间接耦合模型、整盘间接耦合模型、弹塑性热-机耦合模型,并以1∶1制动试验结果和红外线温度成像系统测试的温度为依据,分析不同模型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适用性。在部分盘间接耦合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改变热流加载方法提出整盘热流移动加载间接耦合模型,该模型可用于模拟计算制动盘的整体温度场和应力场。在接触直接耦合法的基础上,考虑材料的塑性影响,建立弹塑性热-机耦合模型,该模型可用于模拟制动盘摩擦面的局部热损伤。  相似文献   

8.
分析直接供电方式中交流电气化铁道接触网间感应电产生的机理,给出感应电压的计算公式,并在计算电感耦合感应电压的过程中,考虑了大地回流对感应电压的影响。对比分析计算结果与以往论文计算结论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10.
高速列车与线路、接触网、气流之间构成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在高速运行条件下,列车和线路轨道、接触网、空气等流固耦合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加剧,形成了复杂的耦合动力学关系。建设以高速列车为核心,考虑耦合作用,真实反映其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实现高速列车及其耦合系统的服役行为仿真和试验,构建高速列车耦合大系统创新体系是高速列车创新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针对应用于北京地铁8号线2期信号过渡系统工程的FZL.Z20型车载ATC系统,通过控制系统电磁干扰的耦合路径,采取合适的接地、屏蔽设计,有效解决了系统的电磁兼容问题,最终通过电磁兼容检测机构的检测并满足现场复杂电磁环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基于Von-Karman变形理论,描述了弹性梁中面的耦合变形和大范围刚体运动之间的耦合,利用Jourdain速度变分原理和单向递推建模方法建立了由梁式构件组成的树状柔性多体系统的程式化耦合动力学方程,通过两个典型算例验证了这种耦合变形和大范围运动之间的耦合效应对作高速大范围刚体运动柔性多体系运力学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车辆-轨道系统耦合动力学的基本思想,对横向耦合动力学进行了分析研究,从车辆,轨道、轮轨接触整体系统的角度,建立了车辆-轨道系统横向耦合模型,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仿真实施软件包,用以分析高速、重载运输条件下车辆和轨道的横向相互作用,为车辆和轨道的轨道的最佳设计,最佳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车桥耦合振动问题的发展进程与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国内外车桥耦合振动问题的研究历史进行了回顾,评述了车桥耦合振动问题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并对车桥耦合振动问题普遍存在的难点或进一步需要研究的方向进行了概括.  相似文献   

15.
大跨度铁路桥梁车桥空间耦合振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6.
17.
基于大型非线性动力分析软件LS—DYNA,采用著名的混凝土损伤Johnson-Holmquist-Concrete模型,针对无限混凝土介质中深孔爆破时的耦合装药方式和不耦合装药中的干孔、湿孔爆破,展开了对比数值计算,综合分析了它们在损伤分布、静水压力、振动速度和加速度以及动能等衰减上的差异,得出的结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19.
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采用等效分割与耦合自由度法两种方法对某罐车罐体垂向载荷施加方法进行分析,并就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作了详细的比较。通过对比分析表明,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很接近,并且等效分割法随着分割份数的增加,其分析结果收敛于耦合自由度法的结果,基本能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0.
董义 《科技交流》2007,37(4):75-78
介绍了旬阳汉江大桥主桥设计过程及设计理念,从梁部构造、钢束布置、桥面无缝线路等几个方面论述了该桥的设计情况,同时通过车桥耦合动力分析检验该桥的运营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