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轴箱弹簧在地铁车辆运行过程中主要起到承载和缓冲减震2个作用,本文针对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轴箱弹簧发生断裂的故障,采用化学元素分析、金相检验、硬度测试和断口扫描电镜等测试方法,综合分析了导致地铁弹簧断裂失效的原因,并运用磁粉检测手段来识别检修阶段的弹簧表面缺陷,防止轴箱弹簧装车后发生断裂失效故障。  相似文献   

2.
某型大功率交流传动机车在运营100万km期间,转向架轴箱弹簧发生断裂。采用断口显微组织检验、金相分析、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检测等方法,同时结合弹簧设计标准,通过构建有限元模型及模拟运营工况,对弹簧发生断裂失效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预防弹簧断裂失效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铁路客车轴箱钢弹簧常见的失效形式为断裂失效,文章从弹簧设计校核、制造过程、运用中相关零部件的影响等方面来分析轴箱钢弹簧断裂失效可能的原因,提出改进方向,为轴箱钢弹簧的断裂失效分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针对大功率电力机车制动夹钳单元复位弹簧断裂失效问题,对失效弹簧进行了成分分析、硬度测试、金相断口分析、氢含量测定等检验,指出导致弹簧断裂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铁路货车制动的闸瓦间隙调整是由闸瓦间隙自动调整器(以下简称闸调器)内部弹簧力的变化实现的,弹簧件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闸调器的使用性能。因此,提高弹簧的质量,防止弹簧的早期失效,对于保证闸调器的使用性能和质量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对闸调器弹簧的受力分析以及闸调器弹簧早期断裂失效实例的分析,探讨闸调器弹簧断裂失效的起因,并结合实际生产加工工艺提出保证闸调器弹簧质量、预防早期断裂失效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6.
假设轴箱弹簧断裂后仅发生垂直坐落且不考虑构架结构的扭转刚度影响,建立了轴箱弹簧发生断裂后的两种故障状态模型:断裂接触和断裂失效,并以此建立了6种故障工况的铁路客车动力学模型,对比分析了各故障工况对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6种轴箱弹簧故障工况下的轮轴横向力和脱轨系数指标与正常工况时差别不大;内外簧全部断裂失效工况下引起的轮重减载率指标比正常工况增大14%;轴箱弹簧故障状态中,外簧断裂失效工况下引起的构架横向加速度比正常工况增大5%,而内外簧全部断裂但仍接触工况下引起的构架垂向加速度比正常工况增大12%;轴箱弹簧故障对车体平稳性的影响有限,且仅表现在垂向,横向几乎不变。  相似文献   

7.
一系钢弹簧是动车组重要的承载和减振部件,其故障问题主要集中在断裂和磨损上。目前对于钢弹簧断裂故障的分析大多基于仿真和材料学分析方法,而未对其异常受力根源进行深入研究。从振动响应角度对某动车组一系钢弹簧疲劳断裂故障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综合理化分析、振动模态测试以及车轮状态调查,找到钢弹簧失效的根本原因,即车轮存在多边形,且其产生的强迫振动导致钢弹簧发生接触性疲劳断裂。通过车轮镟修,解决了钢弹簧断裂故障问题。  相似文献   

8.
针对机车在调试运行后弹簧断裂故障,采用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测试以及金相检验等方法对断裂弹簧进行了分析。检验结果表明,弹簧断裂的原因是由于在制造过程中磨削加工不当,使得弹簧端面产生了马氏体组织,导致其失效断裂。  相似文献   

9.
对转K6型转向架外圆弹簧在疲劳试验时发生断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弹簧簧圈外表面存在一个深度0.116mm、短轴长0.25mm的椭球形气孔,弹簧在交变应力的作用下,气孔处产生应力集中,最终导致弹簧早期疲劳失效。  相似文献   

10.
机车车辆在轨道上运行时,线路的不平顺及车轮的变形会使悬挂装置受到各种有害冲击。断裂和应力松弛是机车车辆钢弹簧最常见的失效形式,有研究证明弹簧断裂绝大部分都是因疲劳引起的。发生松弛失效的弹簧没有及时更换,会给列车的安全运行埋下隐患,引发严重的行车事故。运用多体动力学软件SIMPACK建立整车模型.提取弹簧随机载荷谱,通过疲劳分析软件FE—Safe对某电力机车二系悬挂钢弹簧进行随机疲劳寿命分析,对轨道车辆钢弹簧寿命预测及确定更换周期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城市轨道交通的智慧化程度与服务水平对智慧交通的衡量具有重大影响力。从经济背景、技术发展和民生需求等角度论述智慧地铁发展的必要性,多层次分析智慧地铁的特征,提出智慧地铁建设目标、系统架构与建设方法,并从智慧建设、智慧运营、智慧维保三个方面阐述智慧地铁在上海轨道交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线路终端安全防护距离较短的情况,提出通过车载ATO(列车自动运行)实时计算并调整列车进站时的制动率来控制列车高效进站的一种技术方案,并对该方案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缩短线路终端的安全防护距离,降低建设成本;同时在线路安全防护距离一定的情况下,可提高列车的进站效率。  相似文献   

13.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是连接主城区与近郊城区的快速公交通道,线路长度长、站间距大。不同于主城区的轨道交通线路,其敷设方式选择对工程规模、投资控制、运营管理尤为重要。以成都轨道交通10号线二期工程为例,研究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路的敷设方式。通过合理确定敷设原则、精细化的线位方案比选以及多专业协调设计,建议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路尽可能多采用经济性好、建设速度快的高架敷设方式。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供电系统主变电站、牵引变电站和降压变电站的负载特征及典型变电站的负载随季节性变化的特征进行分析,验证了典型变电站的日负载曲线的季节变化特征与该线路供电系统的月度用电量数据的关联性。分析结果可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负载预测及新线设计过程中的负载模型的仿真提供数据参考和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从建立大数据系统的要求入手,借助在线检测、数据传输、大数据分析及检修方式等手段,建立网络运营管控的大数据统一平台,实现运营、维护及维修综合化。该系统已初步应用于轨道交通车辆设备运维管理中,实现了实时监测列车状态和远程故障的诊断与处理,为状态修提供实时数据支撑,提高了检修效率,从而降低了运维成本。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实现公共交通与业态的无缝衔接,以珠海现代有轨电车1号线工程上冲车辆基地为案例,根据车辆基地所处区域交通、规划设计,探讨了上冲车辆基地基于TOD(以公共交通导向的发展)模式综合开发设计中的空间布局和单体之间的建设时序等问题,为有轨电车车辆基地基于TOD模式开发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上海轨道交通移动电视现有应用方案面临的成本、服务质量、运营信息加载等问题。结合上海轨道交通车地传输系统应用情况与系统特点,从通信带宽、系统定位、电磁干扰、实施难度、业务扩展等方面分析,并提出了3种移动电视业务承载方案。经比选,上海轨道交通自有的地铁移动互联网系统(MMIS)是符合现阶段上海轨道交通移动电视应用和业务可持续扩展的最优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的目的和目前国内对运营安全评价的需求,分析了国内现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的方法和特点。引入了基于风险管理的运营安全评估概念和方法,分析了该方法在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营安全评价中的实施过程,并对基于风险管理的运营安全评价方法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实施中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以上海轨道交通17号线为工程背景,研究节段拼装式双U型-箱型截面连续梁桥的静力特性。结果表明:双U型-箱型截面连续梁桥的结构变形、截面应力与理论预测基本一致;U型梁截面应变沿梁高近似呈线性变化;静力加载作用下U型梁截面应力横向分布基本均匀,底板存在较弱的剪力滞效应。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成都轨道交通10号线各期工程的功能定位。一期工程为机场专线,线路向南、北延伸后为复合功能线,既是衔接中心城区与双流、新津片区的大运量级别市域快线,也是为机场客流服务的机场线。针对各期线路、客流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行车组织方案,以保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