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汽车发动机气门弹簧残余应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气门弹簧失效机理和气门弹簧的应力分析,阐述了与钢丝轴线呈45°(或135°)方向的残余应力是直接影响气门弹簧疲劳性能的因素。采用X射线应力测试仪对去应力退火和喷丸强化处理两道关键工序中弹簧的内、外圈表面和不同喷丸强化处理参数下次表面的残余应力进行了试验,并对气门弹簧进行了模拟发动机实际工况疲劳试验验证,得到了气门弹簧在这两道关键工序中残余应力和疲劳性能的关系,为今后通过优化工艺来改善气门弹簧的疲劳寿命和性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李强  魏一凡 《上海汽车》2023,(11):50-53+62
汽车悬架弹簧在整车腐蚀试验中发生断裂。采用电镜扫描、残余应力检测、化学成分检测、硬度检测、金相组织及脱碳检测、涂层厚度和附着力测量,对断裂失效样品进行了全面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弹簧断裂的根本原因是在整车腐蚀试验中受到高速石击导致涂层破损产生裂纹源,并在腐蚀和疲劳的作用下使得裂纹进一步扩展,最终导致弹簧断裂。最后提出了采用双涂层的表面处理方法,使得弹簧抗石击的性能得到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3.
为了分析和研究汽车发动机气门弹簧断裂件的断裂原因和机理,对其进行了全面检测,包括断口形貌和金相组织的观察,化学成分分析,硬度、非金属夹杂物级别和喷丸覆盖率的测试等。结果表明,该气门弹簧件的断裂为扭转正应力疲劳断裂,疲劳源萌生于弹簧内侧次表层的夹杂物处,夹杂物与基体弹性模量的差异以及夹杂物形状的不规则是导致疲劳源萌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为了确定行李箱扭杆弹簧断裂机理和原因,对其断口形貌、成分、尺寸、材料强度、微观组织和残余应力进行检测,并结合背景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行李箱盖扭杆弹簧由于材料强度高、回火不充分、残余应力大,从而在折弯应力集中处发生高强钢延迟开裂。基于开裂原因,从控制原材料强度和优化去应力回火工艺以降低残余应力2个方面进行改进,最终有效解决了行李箱扭杆弹簧延迟开裂失效问题。  相似文献   

5.
气门弹簧广泛应用以卵形钢丝为截面的弹簧。以最大切应力最小和质量最轻作为设计目标,采用NSGA-Ⅱ算法基于MATLAB对卵形钢丝气门弹簧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针对一实例的优化结果表明,可以准确快速得到可靠的Pareto最优解集,该优化设计方法可以为卵形钢丝气门弹簧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断口分析、硬度检测、金相组织检验、化学成分分析对早期断裂失效的某重型汽车钢板弹簧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平衡轴壳边缘引起钢板弹簧表面划痕,在该位置产生应力集中,形成疲劳裂纹源,在交变应力载荷作用下钢板弹簧发生早期疲劳失效。  相似文献   

7.
摩托车在使用中有时会发生车架断裂、弹簧折断、焊缝开裂等现象,严重的会出现脆性断裂.这些故障的产生都与残余应力有关,而残余应力一般多来自焊接(如车架焊接),因此消除焊接残余应力对保证车辆的结构强度及使用寿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阐述了摩托车发动机在转速上的发展趋势,然后介绍了气门动态特性与转速的关系、高速发动机气门弹簧断裂的原因,目前国内气门弹簧的计算现状、设计制约因素。接着提出了高速发动机弹簧动应力计算的必要性,给出了计算建模的理论、计算方法及工程实现。最后比较了气门弹簧在不同转速下动应力对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气门弹簧是发动机配气系统气门机构的一个组成部件,随着人们对摩托车发动机的要求越来越高,也要求气门弹簧应具有高可靠性、高应力、高速度和轻量化.下面就气门弹簧的工作状态、损坏原因、设计和材料选用等问题做一些介绍.  相似文献   

10.
发动机的气门弹簧是内燃机配气机构的重要组成零件,也是内燃机的主要易损基础零件之一。由于气门弹簧的工作条件颇为繁重和苛刻,例如 CA10解放气门弹簧要在80℃~100℃温度下,以1400次/分的频率承受较高的交变负载,不允许变形,更不允许断裂,否则会给发动机工况带来严重的影响。CA10气门弹簧的外形为圆柱状螺旋压缩弹簧,采用优质高强度弹簧钢丝卷制而成。通常,内燃机对于气门弹簧的技术要求,主要有二个方面:一是静态性能,另一是动态性能。前者主要包括几何尺寸等形位公差以及负荷—变形特性;后者主要是疲劳寿命以及抗松驰蠕变性能。GA10气门弹簧是我厂每年生产近100个品种约500万件气门簧中历史较长,数  相似文献   

11.
石聿俊 《汽车工程》1993,15(3):149-153,136
本文论述了发动机气门弹簧可靠性分析的方法,特别是介绍了在只有弹簧动态应力的实验数据而缺乏材料疲劳性能有关数据时,对气门弹簧可靠度进行估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一、概述气门弹簧是汽车发动机的重要零件之一,其功能是维持配气系统的构件间的正常接触,促进气门的密封作用。对气门弹簧的寿命和疲劳变形的要求十分严格。由于气门弹簧承受较大的疲劳载荷,其尺寸又有一定的限制,因而其应力状态是苛刻的,要求其有较高的弹性极限和疲劳极限。  相似文献   

13.
残余应力是在无外力作用时,以平衡状态存在于物体内部的应力,对汽车零件的机械性能可以产生重大的影响。例如,解放牌新型载重汽车CA141所用6102发动机设计中,65Mn钢气门弹簧最大工作应力τmax等于59.1kgf/mm~2,虽然它小于许用应力值66kgf/mm~2,但经核算,其疲劳安全系数只有1.03小于推荐值1.30,为了满足疲劳寿命的要求,设计人员利用冷变形强化技术,规定必须经过喷丸处理,使弹簧疲劳强度提高了20~70%。  相似文献   

14.
利用MSC.Patran前处理系统,建立了某款摩托车内燃机气门锁紧机构有限元模型,再利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MSC.Marc进行强度计算分析,得出内燃机在实际运行中最大载荷下,气门弹簧上座的应力云图,并通过MSC.Marc后处理系统观察各部位应力分布及大小,进一步校核安全系数,清楚、准确地找出各设计方案优劣,为确定气门弹簧上座结构优化设计方案提供指导,最终满足气门锁紧机构的实际使用功能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一、发动机 1.有规律的金属敲击声特征:发动机转速增加时噪音随之增加。可能原因:气门机构有故障,如气门弹簧弹力不足甚至断裂。气门间隙调整不当,如从气门室盖上用听诊器检查发出“嗒嗒”声音。随着发动机转速变化声音也在变化。气门摇臂磨损,其主要表现在气门、凸轮轴之间的磨损,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OTEVA70SC弹簧钢的化学成分、非金属夹杂物、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及气门弹簧喷丸强化工艺、热强压工艺和气门弹簧疲劳性能、台架耐久性能等,分析和讨论了材料化学成分、纯净度对气门弹簧用钢性能的影响和喷丸强化工艺、热强压工艺对气门弹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OTEVA70SC弹簧钢具有高纯净度、高强度及良好的韧性,气门弹簧在制造过程中采用优化的喷丸强化工艺和热强压工艺,使气门弹簧获得高的疲劳性能和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凡属承受交变载荷的汽车零件,总是由于疲劳而损坏的。它经历三个过程,即在受拉伸应力的表面开始形成疲劳裂缝,裂缝的逐渐向纵深扩展和最后的瞬时断裂。改进零件的表面状态(提高光洁度、减少表面缺陷)和提高表层金属的强度,都可以有效地提高疲劳强度。此外,利用表面的残余压应力来降低工作时的拉伸应力,也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工艺方法。一、残余应力的作用零件内的应力是由外力的作用而引起。在没有外力作用时,零件内部也可能存在着应力,这就是残余应力。可以用一个简单的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膜片弹簧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测量载荷值与设计值之间误差较大这一工程问题,进行了膜片弹簧生产过程中喷丸、强压等冷强化工艺对其载荷变形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确认了强化工艺改变了膜片弹簧载荷特性这一事实。对不同阶段膜片弹簧残余应力进行测定并分析残余应力的分布情况。基于试验数据,采用多种材料模型组合,并借助有限元工具,提出一种计算膜片弹簧载荷变形特性的新方法,使得试验值与计算值之间误差满足了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强化处理工艺对膜片(碟形)弹簧载荷变形特性的影响机理,并进行了载荷变形特性试验,通过试验数据分析载荷变形与喷丸、强压等强化处理工艺的关系,发现残余应力是强化处理效果的主要表现形式.采用X射线应力仪对样件进行了残余应力测试,分析了残余应力的分布规律,发现残余应力和局部材料特性改变是影响载荷变形的主要因素,由此给出了初步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对VOLVOS35重型汽车少片变截面钢板弹簧材料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淬透性、显微组织及表面喷丸残余应力场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VOLVOS35重型汽车少片变截面钢板弹簧材料为50CrY4,该材料具有高淬透性、高强韧性及高纯净度,钢板弹簧表面具有优良喷丸残余压应力场.讨论了钢材的化学成分、纯净度及表面残余压应力场对钢板弹簧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